生命存在的哲学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存在的哲学思考及现实启示
摘要:
生命存在是否具有意义?千百年来,哲人们对生命作过许多思索于论断。

就我而言,生命存在不仅是世界的感知者,更是世界的记录者,生命存在是其它客观存在的意义。

人类不过占据二十万年的历史,却改变了整个世界,但也对地球上的其它生物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以及不可挽回的伤害。

人类似乎在推动自己走向毁灭,但生命存在的意义会使人类拯救世界,因为生命存在,就意味着无限可能。

关键字:生命存在意义感知记录毁灭无限可能
生命存在是否具有意义?千百年来,哲人们对生命作过许多思索于论断。

悲观的哲人对生命存在失望,又或者曾经对生命存在充满热情的哲人,也在历尽千帆后悲泣生命的凄凉。

这样的思考总是让我失落、迷惘。

但也有哲人,永远对生命充满热情,一次又一次呐喊出对生命的热爱,积极地肯定生命存在的意义。

这样的思考给予我力量,让我对生命重聚信心。

《偶像的黄昏》开头便写到:“在一切时代,最智慧的人对生命都作了相同的判断:它毫无用处……无论何时何地,从他们嘴里听到的总是同一种声调,——一种充满怀疑、充满忧伤、充满对生命的厌倦的声调。

连苏格拉底在临死时也说:‘活着——就意味着长久生病:我欠拯救者阿斯克列比亚斯(Asklepios)一只公鸡。

’连苏格拉底似乎也厌倦了生命。


但是生命是真正存在着的,它是客观存在,是一个事实。

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万物存在就有其存在的道理”,生命存在一旦实现,便具有了意义。

一、生命存在感知世界
首先,生命存在是其它客观存在的意义,也就是说,一切先于生命存在的客观存在都因生命存在而具有意义。

当然这不意味着没有生命存在,先前的客观存在便不存在。

生命存在不能脱离世界而存在,世界却早已存在了无数光年。

但是,直到生命的诞生,世界才被发现,继而被感知,被认识,被记载,直到此刻,世界才具有了意义。

作为存在主义的代表作,《存在与虚无》中提到:“我们首先要承认:被感知物的存在不能还原为感知者的存在,就是说不能还原为意识……我们至多只能说,被感知的存在是相对于感知者的存在的。


生命存在是世界的感知者。

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我坚信先有了宇宙,先有了太阳,先有了地球,最后才有了生命。

宇宙洪荒的存在是生命存在的前提和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脱离生命而“存在”。

生命存在是世界存在的意义,世界没有生命存在依旧是客观存在着,但它脱离了生命存在就什么都不是了,就如同人类失去了意识,只是没有灵魂的躯壳。

马克思曾说过:“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它说来不是对象。

”最美的音乐客观真实地存在着,但最美的音乐对那个不辨音律的人等于不存在。

对于我而言,生命存在是万事万物的意义所在。

如果没有生命的存在,整个地球,乃至整个宇宙都不再具有意义。

没有生命的存在,大地没有了绿意,四季不再分明,春无繁华,夏无绿树,秋无落叶,冬无寒梅;没有生命的存在,世界失去了知觉,无法看到天空和海洋,无法闻到泥土与花香,无法感觉寒冷与温暖;没有生命的存在,宇宙失去了价值,世界的存在无法知晓,宇宙的浩渺无法感知,星辰轮转都失去了意义。

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开头就写到:“啊,伟大的太阳!如果没有被你照耀的人们,
你的幸福在哪里呢?这十年里,你天天来到我的山洞。

每天早晨,我们等着你,我们得到了你的光明,因此,我们赞美你。

我也要像你所做的那样,将智慧洒向世界。

”人类固然需要太阳来维持生存,因此人类崇拜太阳,赞美太阳。

但若缺少了人类这一感知者,日日期盼太阳,沐浴阳光,太阳的存在又有什么意义?正如查拉图斯特拉的感叹“你的幸福在哪里呢?”这正是尼采用查拉图斯特拉作为发言人,所表达出的对于生命存在的热爱,是对生命的肯定。

而这种热爱,甚至会让他即使已经达到了高处,还是想往下走,想从宇宙落到地球,这无疑是对生命存在的最佳赞叹。

二、生命存在记录世界
生命存在不仅是世界的感知者,更是世界的记录者。

生命的存在、演变,催生了历史。

古籍文献、文物古迹、民风民俗,成就了文化。

因此可以说,没有生命存在,就没有世界的“存在”。

米兰昆德拉曾在《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中引用过这样一句谚语:“‘EinmaliStKeinmal’这句德国谚语说,只发生过一次的事就象压根儿没有发生过。

如果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当然也可以说根本没有过生命。

”这句谚语以及作者的解释似乎完全否定了生命存在的意义,但设想,没有生命存在,即使其它客观存在存在了千千万万年,又有何意义?那就等同于不曾存在。

但生命,凡是存在过,必会留下痕迹,不仅在生存的小小空间,更在时间中,被铭刻在亲人、爱人、朋友的记忆里,直至被浓缩在文字中传承,即使只是被浓缩在一句话语中,甚至只在庞大的人口统计中占据细微的墨点,但那就是存在过的痕迹。

更何况,生命存在的意义不在于生命终结之后的那些虚无飘渺,而在于生命本身,在于“活着”。

“‘EinmaliStKeinmal’……只发生过一次的事就象压根儿没有发生过。

如果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当然也可以说根本没有过生命。

”看来是如此让人感到悲伤,但只要换一种角度来看,就具有完全不同的意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奥斯特罗夫斯基就曾一再强调“生命非常宝贵并且只有一次”,之后引出对于贡献出全部的力量为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的呼喊。

这,就是对于同样的生命的“一次”性而发出的全然不同的感叹。

生命只有一次,但这并不意味着生命不具有意义,反而体现出生命的宝贵。

既然它只有一次,又是如此短暂,为什么不好好珍惜,好好生活呢?
三、拯救世界,持续存在
前面所做的对于生命存在的哲学思考,多从人类的角度出发。

但倘若切换到现实层面,那么目前关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则要重视其它生物的重要性。

针对于人类的存在,我倾向于肯定这一存在的意义,是人类这一智慧生物的出现让世界的转变加速,并不断地使世界呈现出全新的面貌。

现在我还不能确定人类对地球所做的事情到底是好是坏,因此不能说是人类的存在是地球更精彩,但可以确定是人类的存在是地球更多变。

地球生物存在历史为四十亿年,而人类不过占据二十万年的历史,却改变了整个世界。

但同时,人类的存在却对地球上的其它生物造成了巨大的威胁以及不可挽回的伤害。

过去50年,人类对地球的改变,比前面20万年还要多,令这个美丽的蓝色星球千疮百孔:大河断流,资源枯竭;冰川冰冠快速减少,气温上升,气候反常;森林消失,物种灭绝…这是人类的强大,却是地球的灾难。

20%的世界人口消耗了80%的地球资源、每天有5千人死于受污染的食水,10亿人没有干净的饮用水、10亿人在饱受饥饿、每年有1300万公顷的林地给毁灭、1/4的哺乳动物、1/8的鸟类、1/3的两栖动物濒临绝种,生物品种的死亡率快于自然速度1000倍、75%的渔产品已耗尽或面临耗尽、过去15年的平均温度是有纪录以
来的最高、冰冠的厚度40年来减少了40%、到2050年,可能导致多达2亿的气候难民。

生命存在使万事万物具有了意义,它不可被估量。

生命存在是为了存在,生命存在是为了“活着”,这是我所坚信的,生命存在最根本的意义。

而现在,人类却要将生命推向终结,这与生命存在的意义完全相违背。

只有真正认识到了生命存在的意义,知道生命存在的不可估量,人类才能认清现实。

这样的现实,既是看清楚其它生命存在的重要性,与之和谐相处,更是看清楚自身的意义和无限价值,发挥出智慧和创造力,来挽救地球,挽救生命,完成生命存在的责任,持续生命存在的意义。

生命存在、进化、发展,世界欣欣向荣,丰富多彩。

尤其是人类诞生以来,社会超速发展,世界面貌日新月异,人类改变了地球,为了甚至还可能改变宇宙。

人类已经成为了地球的主人,但现在却正在走向自我毁灭。

先不论无法分辨真假的2012世界末日这一传说,便是人类自身的所作所为,自身对于资源的滥用以及生态的破坏,都在推向人类走向灭亡。

这似乎要推断出《偶像的黄昏》中所说的“在一切时代,最智慧的人对生命都作了相同的判断:它毫无用处……”
但是,《偶像的黄昏》在后文中提到:“一个人必须全力以赴地尝试领悟这个惊人奥妙:生命的价值不可能被估定。

不能被一个活人估定,因为这样一位当事人甚至于是争论的对象,而不是裁判;也不能被一个死人估定,当然出自另一种理由。


是的,没有人能给生命存在作出判断,活人不能,死人更不能。

即使人类推动自己走向灭亡,那么这样轰轰烈烈的一场“生存之旅”到此结束,也不失为一种壮烈。

而倘若人类能力挽狂澜,维护生态,实行可持续发展,那么必将开阔出生命存在的另一美丽篇章。

之于个人,生命存在的意义召唤你去用心“生活”,用力“活着”,唯有如此,才是真正地存在过。

这既是对生命之不可再得的珍爱,也是对世界万事万物意义的体现。

之于人类,在2012的预言伴随气候变暖等自然灾害铺天盖地而来,投放低气压,使越来越多的人悲观沮丧的当下,更要热爱生命。

生命存在所具有的价值,不可估量。

生命存在这一事实,就意味着无限可能。

生命存在从来就不被动,它主动感知,主动记录,主动创造,主动开辟出世界全然不同的样貌。

而现在,人类正要齐心协力,共同来弥补过去所犯的过错,共同拯救生命,共同维持生命存在延续。

这很困难,因为人类的力量太强,使地球遍体鳞伤;但这并不是天方夜谭,因为人类的力量无限,完全可以去抚平这些创伤。

因为,生命的存在,就已经是奇迹。

生命的存在,就意味着无限可能。

参考文献:
㈠《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作者:米兰·昆德拉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日期:1999 05
㈡《存在与虚无》作者:萨特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日期:2009 12 14 ㈢《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作者:尼采出版社:九州出版社出版日期:2007 1
㈣《偶像的黄昏》作者:尼采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7年7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