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会计准则与惯例__第三章_存货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成本计价模式下的存货成本计算:
◦ 1、零售价法与标准成本法:
零售价法适用于零售企业,采用销售合理比例确定的毛 利率后的成本确定存货成本。 标准成本法:只是在某一段时间范围或某一阶段里保持 不变,由于某些因素的变动,原先的标准成本所确定的 存货成本需要修订。
◦ 2、个别辨认法:
对于异质存货来说,其存库成本可按特定存货项目的个 别成本计价,个别成本计价是按可区别或可辨别的存货 项目的单个成本的计价方法。
存货采购成本的比较 首先,对于采购成本,改进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 2 号》规定采用净价法,而我国存货准则规定采用 总价法,即买价为已扣除商业折扣但包括现金折扣 的存货价格。应该说,尽管总价法因包括可能被支 付的现金折扣而使存货成本偏高,但由于其简便易 行,因此,采用总价法也有其合理之处。
•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第13段,固定间接费用应 以正常生产能力为基础。
某企业为电子设备 生产塑料外壳。正常生产能力为 10万件。折旧费用100万欧元是唯一的固定成本, 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每块摊得10欧元。其余的加工成 本是每块100欧元。 情况1:严重开工不足(60000块) 情况2:轻度开工不足(95000块) 情况3:大大超过正常生产能力(125000块) 在以上三种情况下,资产负债表中应分别确认价值 为多少的塑料外壳?
若当存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存货跌价准备: (多选)
◦ 1、市价持续下跌,并且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 2、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 3、产品更新换代,原有的原材料不适用新产品,该 原材料的市价又低于帐面成本; ◦ 4、企业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已改变 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 5、其他足以证明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第11段、15段、17段, 存货的采购成本由一下部分构成: 采购价格 +采购附加成本 - 采购折扣 +其他成本
=采购成本
直接成本 +固定间接生产费用 +可变间接生产费用 +其他费用 =加工成本
固定间接费用是指在产量发生变化时仍保持相对不 变的不可直接计入的费用,比如厂房和设备折旧与 维修费用以及管理和行政费用。
• (3)委托加工完成的存货,以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 者半成品以及加工费、运输费、装卸费和保险费等以 及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金作为实际成本。 • (4)投资者投入的存货,按照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 作为实际成本。 • (5)接受捐赠的存货,按同类,活跃市场,预计未 来现金流量现值。 • (6)企业接受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方代取 得的存货,或以应收款项换入存货的,按照应收债权 的账面价值减去可抵扣的增值税额后的金额,加上应 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A收到补价,应收 帐面价值-可抵扣进项税-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B支付被价,应收帐面价-可抵扣进项税+应支付的补 价和相关税费。
简便计量方法
加权平均法
先进先出法
可变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
3、基准计价方法:
◦ 基准计价法可采用先进先出法或加权平均法。
先进先出法:假设前期购入的存货最先使用或售出,于期 末库存的存货是目前或最后购入的存货。 加权平均法:以期初存货成本金额和本期购入存货成本 金额之和与期初存货数量和本期购入存货数量之和相比, 确定存货平均价格。
我国存货会计准则第 10 条规定:“其他成本,指 除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存货达到目前场 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支出,如为特定客户设计产 品所发生的设计费用等。”也就是说,在我国存货 其他成本中,对于正常信用条件下的购买价格与附 有延期结算条款时实际支付金额的差额如何处理未 作具体规定。
第三章 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存货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存货的取得及其计价 历史成本制度下的期末存货计量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存货会计信息的披露
一、存货的定义: 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 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 中将消耗的材料或物料等。
•
•
成本或市价孰低计价方法是一种计算存货价值 的稳健方法,因为它只考虑和确认在市价下跌 时出售存货可能由于售价降低而带来的损失, 不考虑和确认市价超过原始成本时在以后带来 的收益。
为了简便存货核算,不改动存货明细记录,通过设 置备抵账户,一是“备抵存货降价损失节约额”; 二是“备抵存货降价损失”账户进行核算。
•
•
二、存货范围的确认: 存货范围的确认标准是企业对货物是否具有法 人财产权(或法定产权),凡是在盘存日期法 定产权属于企业的物品、不论其存放何处或处 于何种状态,都确认为企业的存货;反之,凡 是法定产权不属于企业的物品、即使用权存放 于企业,也不应确认为企业的存货。 存货的范围有三类有形资产:1、在正常经营 过程中储存以备出售的存货。2、为了最终出 售正处于生产过程中的存货;3、为了生产供 销售的商品或提供服务以备消耗的存货。
历史成本是基于正常消耗计算的,从而排除了非 正常的次品开支或者开工不足费用。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第23-24段,存货原则上 应个别计量。 但是如果存在以下条件,可以出于经济性的考虑而 不采用个别计量法: 1.必须是对于那些数量较大的存货项目 2.这些存货项目必须是通常能相互替代的
披露存货会计信息内容:
◦ ◦ ◦ ◦ ◦ ◦ 存货选用的计价方法及其成本计算方法; 存货总金额及一定分类的存货账面金额; 以可变现净值反映的存货账面金额; 存货减记金额; 存货减记金额发生转回处理事项; 担保债务存货的账面价值等。
1、存货采购成本的比较 首先,对于采购成本,改进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 2 号》规定采用净价法,而我国存货准则规定采用 总价法,即买价为已扣除商业折扣但包括现金折扣 的存货价格。应该说,尽管总价法因包括可能被支 付的现金折扣而使存货成本偏高,但由于其简便易 行,因此,采用总价法也有其合理之处。
2011年度 借:其他营业性支出(折旧) 贷:存货 2012年度 借:存货 200 贷:原材料支出
20000 20000
200
•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即存货应以成本与可变现净值 两者中较低者来计量,以便符合会计谨慎性原则。
• 当成本低于市价,不需要做会计处理;当成本高于市价, 资产负债表应以市价反映。 • 存货的重置成本或再生产成本下跌时带来的损失,应当在 发生时就予以确认。即在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成本调低为市 价,当期损益表相应减少的存货价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 可以用某一项目存货、类别存货、总存货等多种方式。
一、存货数量的确定:确定某一特定日存货的 实物数量,在会计上有定期盘存制和永续盘存 制两种。
• 1、定期盘存制,由于平时不反映实际库存商品物资 的数量和金额,只是在期末根据实地盘点后的实物数 量再计价。缺点:只根据实物盘存的结果,平时不对 商品的收发结存作记录,不能反映收发存情况,如果 品种、规格繁杂,盘点的准确性难以保证。 • 2、永续盘存制,设“销货”、“销货折扣”、“销 货退回和折让”,但不再设置“购货”、“购货折 扣”、“购货退回和折让”。
◦ 基准计价法就是将不同时期历史成本同一看待,或进 行平均或处理确定存货成本。
来自百度文库
以前可选用后进先出法,但自从会计准则第 2号通过改进项目被修订后就不允许采用这 种方法。 但是,如果符合实际消耗结果,那么后进先 出法还是允许使用的。
可变现净值会计计价方法及记录,是对历史成 本计价法的一种修正,当历史成本数据发生改 变时,存货或资产的变现价值是一个有着重要 参考价值的数据,会计记录的依据是资产的销 售价格或可实现的金额。因此,存货或资产按 可变现价值计价完全符合上述会计记录的基本 原则。
其次,改进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中规定,采购 成本中不再包括汇兑差异额,这一规定与我国存货准则 规定基本一致。由于我国实行外汇管制,我国会计制度 规定外币账户的设置仅限于货币性项目,存货属于非货 币性项目,不设置外币账户,不会产生汇兑差额。因此, 我国存货准则中所规定的采购成本一开始就不包括汇兑 差额。 以上分析可见,我国存货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在对存货 成本计价中的汇兑差额处理是殊途同归。此次国际会计 准则在这一方面的改进,会进一步减少不同国家存货成 本计量中的差异。
预计可实现净值应考虑的因素:存货的目的、存货 成本、销售价格等。存货可变现净值应于每一个会 计期间进行。
2011会计年度,一个花园种植中心的仓库中有100 个用作贸易产品的高档的木质花园凳,历史采购成 本为每件1200欧元。由于夏天的天气一直不好, 再加上塑料花园凳渐受欢迎等原因,这些凳子只能 以1000欧元(不包括增值税)的价格出售。一年 后,木凳业务却又出乎意料的重新繁荣。由于高需 求,使得出售价格上升至1400欧元。
• •
2、存货历史成本的构成 存货的来源主要有外购和自制两个途径,根据 存货取得的不同情况,其入账价值的构成也各 不相同:
• (1)购入的存货,按买价加运输费、装卸费、保险 费、包装费、仓储费等,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 前的挑选整理费用和按规定应计入成本的税金以及其 他费用作为实际成本。 • (2)自制的存货,按制造过程中的各项实际支出作 为实际成本。
• (7)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存货,按换出资产的帐 面价值减去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加上应支付的相 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A收到补价,换出资产帐面价 -可抵扣进项税+应确认的收益和相关税费-补价。B 支付补价,换出资产的帐面价-可抵扣进项税+应支 付相关税费和补价。 • (8)盘盈的存货,按同类或市场价。
某企业生产椅子。2011年度资产负债表日,仓库 中存货有10000把椅子。最近3个会计期间内,该 产品的单位加工成本如下:
2009年:直接成本(30)+间接成本(70)=加工成本(100) 2010年:直接成本(35)+间接成本(85)=加工成本(120) 2011年:直接成本(35)+间接成本(75)=加工成本(110)
存货入账价值的计量方法
◦ (1)总价法,在购货发生时,根据未扣除现金折扣 前的发票总金额作为实际成本入帐。 ◦ (2)净价法,根据已扣除现金折扣后的发票金额作 为实际成本入帐。 ◦ (3)混合法,在购货发生时,购货的实际成本根据 扣除现金折扣后的发票金额入帐,应付帐款根据未扣 除现金折扣前的发票总额入帐,其差额设置(备抵购 货折扣 )帐户。
2、存货其他成本的比较 原来的国际存货会计准则规定:其他成本是指使存 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过程中发生的支出才能列入 存货成本中。此次改进的国际存货会计准则对存货 的其他成本有了更明确的规定,将正常信用条件下 的购买价格与附有延期结算条款时实际支付金额之 间的差额不作为存货的其他成本。即如果购买存货 附有延期结算的条款,那么正常信用条件下的购买 价格与实际支付金额的差额计入赊购期间的利息费 用。
存货成本应当包括所有的采购成本、加工成本、 以及其他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 成本:
◦ 1、采购成本,如采购价格和进口费用。 ◦ 2、加工成本,如间接人工成本、间接生产费用(变 动间接生产费用、在正常生产能力下所分摊的固定间 接生产费用。) ◦ 3、其他成本,如设计费用、借款费用等。
会计期末以可变现冲值反映的存货金额反映了 存货的市价,因而其价值具有较强的真实性, 对正确评估企业存货占用的现金流量及正确估 计会计企业存货与恰当性有重要意义。 提取和补提存货跌价损失准备时:借记“管理 费用——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记 “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冲回或转销存货跌价 损失,作相反会计处理。
• •
关于存货的范围需要说明以下几点: important 第一,关于代销商品的归属。 第二,关于在途商品等的处理。 (3种情况) 第三,关于购货约定问题。
• •
三、存货取得及发出的计价 1、存货入账价值的基础:
• 《会计准则》规定:各种存货应当按取得时的实际成 本记帐;存货入帐价值的基础应采用历史成本为计价 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