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法律制度的完善,法制与社会.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我国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法律制度的完善,
法制与社会,
《法制与社会》
摘要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在整个野生动物的生存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关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的法律制度也成为许多国家环境保护立法的主要内容。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的立法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了对驯养国家重点野生动物的部门作具体规定,在法律中具体规定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死亡后的处理措施,《野生动物保护法》对虐待、遗弃致死野生动物的法律责任作具体规定的完善《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建议。
关键词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法律制度
简介:颜士鹏、徐天石,东北林业大学。
中图分类号:D9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3-053-02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指的是对生存在天然自由状态下,或来源于天然自由状态,虽然已经短期驯养,但还没有产生进化变异的各种动物进行的保护、研究、科学实验、展览及其他经济目的的活动。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已是对野生动物资源进行保护和合理利用的一项有利措施和方法,国外很多国家已经建立了比较系统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法律制度,我国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法律制度尚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对国家重点野生动物保护的有关法律制度还不健全。本文将从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涉及的有关驯养繁殖法律制度存在问题,分析我国国家重点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法律制度的缺陷,提出完善我国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法律制的立法建议。
一、我国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的立法现状
目前,我国现有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关于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的法律规定比较多。规定了我国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的主要方式和方法,并对很多不利于野生动物生存和发展的行为加以禁止,主要表现在所有权制度方面、特许猎捕证与狩猎证制度方面、经营利用制度方面、国家重点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制度方面。
(一)所有权制度方面
《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野生动物资源的国家所有权。单位和个人只能依法开发利用野生动物资源。
(二)特许猎捕证和狩猎证制度方面
《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在特许猎捕证方面应根据野生动物的类别,向省级以上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在狩猎证制度方面如果需要驯养繁殖捕捉、捕捞国家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须持有狩猎证,并且需要服从猎捕量限额管理。猎捕者应当按照特许猎捕证、狩猎证规定的种类、数量、地点和期限进行猎捕。如果是持枪猎捕的,必须取得县、市公安机关核发的持枪证。
(三)经营利用管理制度方面
《野生动物保护法》对出售、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有严格的审批程序和禁止性规定。如果取得《驯养繁殖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想要出售、收购、利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产品的,应当根据野生动物的类别,上报有权机关并获得批准,向政府指定的收购单位,按照规定出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
(四)国家重点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制度方面
《野生动物保护法》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绝对不允许猎捕和杀害。如果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
展览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捕捉、捕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猎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国家对驯养繁殖野生动物事支持和鼓励的。但是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持有许可证,国家对驯养繁殖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方面有明确的具体规定。
二、我国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一直对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活动非常重视与我国其他环境保护工作的立法时间大致相同,都是在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制定的一些法律规范,因此立法活动也受到计划经济的背景影响,如受计划经济模式影响较深,对野生动物资源所有权主体的确定不明确等很多问题。每一个部门法都有它的调整范围,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法律规范也不例外,它有着与其他法律规范不同的调整范围。除此之外,我国的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法律规范和制度还具有很多自身的特点,如针对经营利用管理制度、国家重点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制度、管理制度、特许猎捕证和狩猎证制度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随着国家对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和公民的环保意识提高,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方面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我国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法律制度在很多层面急需修改和完善。
(一)驯养野生动物的所有权主体不明确
《野生动物保护法》仅规定了野生动物资源的国家所有权,并没有对有资质驯养野生动物的单位和个人的野生动物所有权制度作具体规定。对于驯养繁殖的野生动物资源所有权归属不明,尤其是对人工监禁条件下繁育出的子一代或子二代以后的动物,到底是否应该属于国家所有,能否进行所有权的转移及合理处分,没有科学界定产权关系的标准,在法律上所有权归属过于笼统,使得从事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的组织和个人没有具体明确的法律条文可参照,不利于野生动物驯养活动的合理发展。此外,在关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保护上没有灵活性,重点强调保护与禁止利用,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合理和可操作性强的政策,特别是对于东北虎、藏羚羊、犀牛角等濒危野生动物的重点保护和严格的禁止性规定,实际上是提高了这些野生动物的市场价值,使许多人宁愿铤而走险也要非法获得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造成濒危野生动物的大量死亡。东北虎野化繁育基地80 余只死虎资源利用进退维谷,仅死虎的管理费用就10 万元,销毁又违反法律,利用又违反禁令。
(二)对驯养国家重点野生动物的主体资格没有做限制性规定
从法律规定看,国家允许私人和单位驯养野生动物,而保护野生动物的目的《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一条已经表述的非常明确:为保护、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制定本法。国家并没有对驯养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主体做限制性规定,很明显保护野生动物是一项公益事业,关于这项公益事业是否应由民营企业和私人来承
担?2009 年12 月,沈阳森林野生动物园连续死亡11 只东北虎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辽宁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刘明玉说:“我们的养虎技术没有问题,但是动物园改由私人经营后,很难保证经营者有较强的责任心,死这么多虎肯定是人为造成的。”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环保项目实施总监朱春全博士认为动物养殖在动物园里,主要目的是用于保护、生态学的研究以及公众教育,不应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在经济利益与生态保护的博弈中,经济利益显然在沈阳森林野生动物园里占了上风。刘明玉教授认为,动物园承担着科普、教育的功能,作为公益事业的一部分,动物园应有政府为主导来做、既然动物园私人经营不利于动物的保护,就应该改变动物园的性质,还动物园本来面貌。此外,像珍惜动物基因保护等科研功能,更不可能由民营动物园来承担。笔者认为,保护野生动物这项公益事业不应该由民营企业和私人来承担,应该由政府主动承担起这个责任。
(三)对驯养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死亡后的处理行为没有规定
从法律规定看并没有对利用死亡国家重点野生动物制作、制造其制品的行为作出禁止性规定。这样对于用国家重点野生动物制作制品的行为就没有法律上的禁止和处罚,对于这种行为的存在势必对国家重点野生动物的保护产生不利,因为由于经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