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绘本阅读教案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大是怎么一回事》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理解画面内容,并积极与老师、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
2、初步了解小树成长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索生命成长过程的兴趣。活动准备:
1、《长大是怎么一回事》人手一册
2、成长过图片、黑板、磁铁、鸭子成长记录本、
3、轻柔音乐、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绘本,引发学生阅读兴趣。
第一次活动的时候,当老师说到有一本有趣的书时,学生都以为还是《鸟窝里的树》,所以当出示绘本的时候学生还没完全能反应过来是一本新的书,直到把书发到学生跟前了,学生有点愣愣的。
二、自由阅读
1、提出阅读的要求。
2、播放音乐,学生自由阅读。
图为学生自由阅读
这一部分的孩子相对来说比较调皮一些,所以当这些孩子进行自由阅读的时候,不少孩子会大声的把自己看到的画面说出来,互相影响,变成有点学生互相讨论,老师巡回引导,引导学生基本上都能说出图中的重点来,有的小朋友说:“我看到了一个种子,还有小朋友在吃饭”等等。这个环节学生观察得还算仔细。
引导学生交流看到的内容。
在这个环节里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因为每次学生说出小树的画面教师就会相对应的贴出小了图,引起了学生很大的兴趣,但是说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观察比较多的,比较感兴趣的还是人物,一直会说看到小朋友干什么,很少去关注到小树。
三、出示课件,引出主题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长大是怎么一回事》说的就是小树的成长过程。
出示课件以后学生马上很热心的为小鸟们解答,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教师发现,学生不能总结出这本书就是在说小树是怎么长大的,但是学生会无意识的看着黑板上的小图来回答问题,所以教师只能帮学生点出:唉,为什么你们一直看着这些图,是不是这本书里面说的就是小树是怎么长大的呢,这时候学生才反应过来。
四、师幼共阅绘本p1—29,理解画面内容。
1、仔细阅读第一页,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了解小树过程。在师幼共同阅读的过程中,将小树成长完整化。
师幼共同阅读中,引导学生积极地发言,认真地观察绘本,但是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忘记了把学生没有说出的小树成长阶段完整化,变成在阅读完以后没办法马上互动环节,还要花费时间重新解释一遍。
2、互动环节
五、学生操作,师幼共同复述绘本p1-291.
1、请学生将小树成长的过程按顺序排放正确。
2.师幼一起检查,共同复述绘本p1-29。请学生上来把摆在黑板上的小图按顺序排放整齐。与学生一起检查作为这个环节孩子还是比较感兴趣的,都非常积极地举手来参与,没有上来动手操作的孩子甚至会着急的提醒操作的两位孩子。完整的情况非常好。师幼共同检查的时候学生基本也能跟着教师一起阅读,但是教师一开始还是把小朋友给掺和进来,这个环节最好只是复述小树的成长过程就好了,突出教学重点。
六、播放音乐,师生共同阅读绘本剩余部分。
“春天来了,夏天来了,小树变成了大树,又结了好多果子。怎么回事?果子不是掉光了吗?怎么又有啦?答案就在书里,请小朋友们翻
开p30这个环节的氛围很好,配合上音乐,学生也都非常配合的翻阅,嘴巴轻轻的跟着教师一起阅读。
延伸活动:1.“这是一本关于小树长大的书,其实每种生命都有自己的成长过程,就好像我手里的这个鸭蛋,现在让我们一起写一本小鸭子长大的书吧?”2.出示记录,请学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继续观察小鸭子是怎么长大的。这节课总的来说到最后学生都能够掌握了小树的成长过程,知道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成长过程,但是整节课的过程中还是稍显沉闷,一半因为选材原因,这本书里德内容大多为科学性的知识,学生相对来说,跟有故事情节的绘本对比的话,学生的兴致就没有那么的浓厚了,但是因为课中增加了小鸟来信,为小鸟整理图片,增加了一些趣味性,而且再最后的眼伸环节里,结合了学生近期较为感兴趣的小鸭子,使这节课有了个推向高潮的结尾。
《爱心树》
教学目标:
置身绘本情境,展开丰富想象,激活言语思维,强化言语表达,丰厚绘本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绘本。
1.同学们,请告诉老师,你曾经读过的一本最难忘的课外书。
2.今天,我们首先一起来读一本书。这本书不仅有文字,而且有图画。这样的书我们称为“绘本”(板书:绘本)。这节作文课咱们一起来读绘本,写作文。(完成板书)
可能有些同学早就阅读过这本书,因为这本书出版于1964年。没关系,让我们重温这个故事,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收获。
二、阅读绘本。
静静地听老师读,仔细地看屏幕上的画面。(导读过程中,相机点击关键处,为学生的多维想象铺垫)
1.第一处“大树很快乐”。
设疑:大树为什么快乐?(孩子的快乐就是大树的快乐,大树的快乐就在孩子的快乐之中。)
每一处“很快乐”处均作适当停留思考,不设问题。
2.第五处“大树很快乐”。
设疑:面对这幅静止的画面,这幅让“大树很快乐”的画面,你快乐吗?你的心中只有快乐吗?
(我们不仅仅有淡淡的哀伤,还应该有更多的思考。)
3.介绍绘本《爱心树》。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诗人、剧作家、作曲家、乡村歌手、插画家谢尔•希尔弗斯坦,书的名字叫《爱心树》。
三、品味绘本。
1.读完这一绘本,我们要学会掩卷沉思。能告诉老师,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幅画面是什么吗?
读完这一绘本,我们要学会掩卷沉思。能告诉老师,此时,你最想表达的感受是什么吗?
(交流后小结:读完一本书,我们要整理一下自己的感受,可以是收获,也可以是困惑。这就叫阅读后的“回味”。)【板书:回味】
2.在你的生活中,你拥有属于你的“大树”吗?
虽然我们还很小,但是,老师相信,在我们的班级中,一定有同学已经是别人的“一棵树”。你有过做“树”的经历吗?
(交流后小结:读完一本书,我们还要学会由“书中人”想到自己的“身边人”,由“书中事”想到自己的“身边事”。这就是作文时的“联想”。)【板书:联想】
3.有了回味,有了联想,我们就会把一本书读“长”,我们的作文就会有丰富的素材。今天,我们还要更进一步,学会把书读“厚”,给自己的作文提供更多的素材。
【板书:想象】优秀的作品常常会给我们留下许多想象的空间,绘本更是如此。它的魅力不只在文字,也不只在图画的有限空间内。用心去读,你会发现,在画面的背后,在文字的背后,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咀嚼的内容。这就叫“想象”。你会在阅读中去想象吗?
引导想象画面:
于是,孩子坐下了。
“坐下了”。简单的三个字岂能表达此时男孩子的内心世界。此时的男孩已经是白发苍苍,一身疲惫;此时的男孩就坐在这棵原本挺拔的老树墩上。
此时,男孩子也许在回忆……(点击出示:他也许在回忆……)追问:他会回忆什么呢?
此时,男孩也许在向大树倾诉……(点击出示:他也许在向大树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