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物联网商业模式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监测方面: 锦州市农委成功将M2M(机器到机器)技术应用于农业温室 大棚监控,利用短信报警和远程监控实现了对农业大棚的高效 管理,让农民“在家种菜”。该系统由传感器将室内的温度、 湿度、光照、CO2浓度传至通信模块,由通信模块通过GPRS 网络传到M2M平台,指标的数据超过预警阈值就产生告警, 平台将告警信息以短信的形式发送到大棚工作人员的手机上, 同时工作人员利用远程终端登陆M2M平台及时提取和查看数 据,实现自动监控。



目前,物联网应用于农业领域打造“智能农业”主要有以下三 方面: 一是智能化培育控制,指通过在农业园区安装生态信息无线传 感器和其他智能控制系统,可对整个园区的生态环境进行检测, 从而及时掌握影响园区环境的一些参数,并根据参数变化适时 调控如灌溉系统、保温系统等,确保农作物有最好的生长环境, 以提高产量、保证质量; 二是信息检测,信息除在精准农业中监测农作物的害虫、土壤 的酸碱度和施肥状况等外,还包括从种子遴选到病虫害防治, 从幼苗培育到收割入库等方面; 三是质量安全,以猪肉安全为例,进入农贸市场的猪肉安装上 电子芯片,以跟踪猪肉产品的生产、加工、批发以及零售等各 个环节。消费者在购买猪肉时索取含有食品安全追溯码的收银 条,凭借收银条上的追溯码查询生猪来源、屠宰场、质量检疫 等多方面信息。
质量安全方面: 广西农垦源头农场全面建立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在源头 农场,柑桔带着小小的“身份证”远销海内外。这张“身 份证”就是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安全信息条码,不 仅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全程监管能力,还带来了 经济效益。

案例点评:

农业作为关系着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其信息化、智能化的程 度非常重要,这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将物 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方面,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对农产品供需平衡、价格稳定、农民增收都具有重要意义;同 时,有利于加快中国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和农业产业化进 程,增强中国农业的综合竞争力,缩小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差 距。

从系统功能上讲,这个系统必须将汽车、驾驶者、道路以 及相关的服务部门相互连接起来,并使道路与汽车的运行功 能智能化,从而使公众能够高效地使用公路交通设施和能源。 其具体的实现方式是:该系统采集到的各种道路交通及各 种服务信息,经过交通管理中心集中处理后,传送到公路交 通系统的各个用户,出行者可以进行实时的交通方式和交通 路线的选择;交通管理部门可以自动进行交通疏导、控制和 事故处理;运输部门可以随时掌握所属车辆的动态情况,进 行合理调度。这样, 路网上的交通经常处于最佳状态,能够 改善交通拥挤,最大限度地提高路网的通行能力及机动性、 安全性和生产效率。
智能培育方面: 2010年5月31日,湖南省郴州烟草专卖局将物联网技术 应用于郴州烟草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建设,实时采集数 据,为烟叶作物生长对温、湿、光、土壤的需求规律提 供精准的科研实验数据;通过智能分析与联动控制功能, 及时精确地满足烟叶作物生长对环境各项指标要求;通 过光照和温度的智能分析和精确干预,使烟叶作物完全 遵循人工调节等高效、实用的农业生产效果。


总的来说,物联网将从增产增收、节约能源等多方面有效促进农业的 发展。在农业生产环节,利用农业智能传感器可实现农业生产环境信 息的实时采集和利用自组织智能物联网对采集数据进行远程实时报送。 既能改变粗放的农业经营管理方式,又能提高动植物生产管理科学化 水平、农业资源利用效率。 在农产品和食品流通领域,集成应用电子标签、条码、传感器网络、 移动通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等构建农产品和食品追溯系统,可实现农 产品和食品质量跟踪、溯源和可视数字化管理,即对农产品从田头到 餐桌、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实行智能监控,及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 信息在不同供应链主体之间进行无缝衔接,这不仅实现了农产品和食 品的数字化物流,同时还大大提高了农产品和食品的质量。
第三节 福建移动便携式“私人中医”模式


日前,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应用多项先进的物联网技术,成功推出了 “基于脉搏信号控制的手机远程监护系统”,实现手机中医诊脉、日 常体检、M2M呼救等功能,有力地推动了传统中医现代化、国际化的发 展。目前,这一技术已获得国家专利,并获第十九届全国发明展览会 银奖。 “基于脉搏信号控制的手机远程监护系统”整合了手腕脉搏检测设备, 并植入中医诊脉程序,可结合中医原理对患者进行手机“诊脉”。同时, 通过蓝牙模块与手机嵌入式Labview软件模块互动,用手机即可实现 对患者脉搏波形的频谱分析、脉率显示及异常情况分析。这样,患者 即便在家,也可远程获得中医号脉,实现现代版“悬丝诊脉”。

无锡惠山智能交通示范工程
作为国内首个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项目,2009年 正式启动。数字摄像机、智能信号机、光纤线路、无线 地磁传感器等一系列现代化信息传输设备,已陆续安装 在惠山新城36平方公里内的主要路口和路段。 由交通信息采集、交通信号控制、非现 场执法、数 字视频监控、指挥分中心、交通诱导发布六大系统组成 的惠山智能交通示范工程,充分体现了物联网核心技术 的应用。它可以为智能交通系统的信息采集 提供一种有 效手段,可以监测路口各个方向的车辆,根据监测结果, 改进信号控制算法,提高交通效率。无线传感器网络可 以应用于执行子系统中的控制予系统和引导子系统等方 面。例如可以应用该技术改进信号控制器,实现智能公 交系统的公交优先功能。
第6章 物联网商业模式案例

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显示, 2010年市场规模将超2000亿元,至 201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年 复合增长率超过30%。
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 本;另一方面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复苏乃至可持续提供 技术动力。 从应用方面来看,物联网已经在很多的行业中 崭露头角初露锋芒。从短期的发展形式来看,中国的 物联网在一些行业领域得到初步应用,包括智能交通、 农业、医疗卫生、零售业、智能家居、重点区域防入 侵等诸多领域;从中期的发展趋势来看,一些基地产 业集聚效应逐渐成形,各地政府也在积极谋划;从长 期的远景规划来看,物联网的应用必将使世界进行一 个新的融合,使全球的一体化进程加速推进。

智能交通包括的应用很多,如装有GPS卫星定位系 统的运输车辆以及装有RFID射频识别芯片的集装箱、可 以自由通过不停车收费站、在无人化码头自动完成装卸。 其中的非现场执法系统则具有准确侦察违章驾驶行为、分 析处理及记录的功能,可通过光纤、GPRS等方式,将违 章车辆的数据或图片传输到指挥中心。 此外,电子公交站牌的建设也利于提高交通行业的技 术和服务水平。通过GPS卫星定位确定公交车辆的位置, 可通过电子站牌接收公交车到站信息,乘客就可以通过这 块站牌随时了解该线路公交车辆的运行位置,并根据自己 的出行时间选择交通工具,以减少候车时的被动性和盲目 性。

第一节 智能交通系统(ITS)ຫໍສະໝຸດ Baidu式
智能交通系统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利用 先进的通讯、计算机、自动控制、传感器技术,实现对 交通的实时控制与指挥管理。它大体包括智能交通监控 系统、车辆控制系统、运营车辆高度管理系统和旅行信 息系统。 其中,交通信息采集被认为是ITS的关键子系统, 是发展ITS的基础,成为交通智能化的前提。智能交通行 业已被公认为是物联网产业化发展落实到实际应用的最 能够取得成功的优先行业之一。
案例点评:
智能交通之所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是与我国的国情 分不开的。汽车能源消耗是我国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 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当前,中国的石油消耗量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 2009年,中国原油进口量首次突破2亿吨,进口依存度达 到56%,2010年进口量达到2.39亿吨,比上年增长17.5%, 进口额达到1351.51亿美元;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石油消费 量仅次于工业,占总消耗量的25%左右;同美国的每辆汽 车每年消耗1.8吨燃油、欧盟的1.5吨、日本的1.1吨相比, 中国高达2.3吨,能源利用率较低;在污染排放上,我国机 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占排放总量的30%,一辆轿车一年排 出有害废气比自身重量大3倍。并且,我国城市交通拥堵 已经自益严重,大约有30%的汽油是消耗在堵车的时候。

面对这些交通运输业带来的能耗、污染以及拥堵问题, 发展智能交通是解决思路之一。智能交通能够提高道路 使用效率,使交通堵塞减少约60%,使短途运输效率提 高近70%,使现有道路的通行能力提高两至三倍。车辆 在智能交通体系内行驶,停车次数可以减少30%,行车 时间减少13%-45%,车辆的使用效率能够提高50%以上。 智能交通能够大幅降低汽车能耗。汽车油耗也可由此降 低15%。以中国7000万辆汽车保有量测算,每年可减小 约2500万吨汽油的消耗,占了每年成品油进口量的一半 以上。据测算,全国汽车发动机空转的时间每减少1分钟, 就可减少1000吨汽油转化的废气排放。推动智能交通, 可使中国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少25%~30%。

南京——新型智能交通系统


南京将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一个以全面“感知”为基础 的新型智能交通系统,从而加强城市交通管理。新出台的 《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智能交通项目建设的意见》指出,作为 “智慧南京”的重要基础架构,“智能交通”将在南京率先试水。 其中,交通信息动态采集与交换平台是南京智能交通系统建 设的基石,是建设全国一流水准的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先导 工程,也是物联网应用的重点示范项目。 它的主要建设内容为,采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为 南京注册的所有汽车安装上“电子标签”,使高速运行的车辆 能够“被感知”,相关数据能够 实时采集、整理和分析,有效 解决车辆自动识别、动态监测及流量精确预测等难题;在此 基础上,通过交通信号控制、出行诱导、公交信息服务等一 系列交通管理及 服务系统,引导交通流合理分布,实现城市 交通的动态组织管理,提高交通运行效率,保障城市畅通有 序。也就是说,以后汽车行驶在路上,系统都能直接感知到 它,以形成数据,实时处理后再通过信号灯控制等来引导路 面交通。


该系统有力地推动了传统中医现代化、国际化的发展。体表医学在中 国具有天然的土壤,自古以来,中医体表治疗体系一直是医生治病的 主要手段,老百姓对医生从体表看病治病亦比较信任,以前,由于缺 少人体体表医学信息检测、量化、诊断手段,医生的治疗效果无法判 断;现在,借助物联网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应用,人们可以立即从体 表医学检测系统上了解治疗情况,中医的体表医学治疗手段和评价体 系将更加完善,人们会更加喜欢中医。 这一技术同时还实现了身体紧急情况呼救的功能。运用M2M技术,在 患者发病时,可通过手机一键求助。此外,一旦其心率超过设定阀值, 系统也将及时把相关数据传送给急救中心或患者亲友,尤其是借助手 机GIS定位技术自动发送位置信息,缩短患者等待抢救的时间。
案例点评:

智能医疗即指通过基于物联网等新技术技术的运用,实现 对人的智能化医疗和对物的智能化管理工作,实现物资管 理可视化、医疗信息数字化、医疗过程数字化、医疗流程 科学化、服务沟通人性化。通过发展智能医疗,区域内有 限的医疗资源可全面共享,病人就诊便捷、获得诊治精准, 医疗服务产业亦可随之升级。


智能交通与物联网的结合是可能也是可行的,两者之 间有着天然的联系。智能交通作为物联网的一大应用 领域,其成功建设和运营不仅可以大大提升物联网技 术和应用水平,带动整个智能交通产业链的发展,而 且可以有效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使未来的城市 交通更加便捷和智能。
第二节 物联网打造“智能农业”模式


此外,基于物联网的农业病虫害生物控制专家服务平台已 经在北京市和河北省的100多个设施大棚内进行了初步测 试,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它是利用物联网技术、 模式识别、数据挖掘和专家系统技术,实现了对设施农业 病虫害的实时监控和有效控制。该平台目前已经完成了北 京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的蔬菜品种黄瓜、番茄等作物完整的 生长模型库和病虫害预警模型库。同时智能化算法软件基 本完成,为平台的顺利运行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