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2007年至今:国际收支进入飞速发展阶段。优惠的政策以及合适的投资时间和环境促使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大量注入。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大规模顺差有其历史必然性。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和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制造业产业链迅速伸延,配套供给能力大大提高,国产材料和配件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在全球产品供应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稳步上升。中国特殊贸易结构是造成大规模顺差的客观原因。

其一,从进出口商品结构看,中国进口产品以能源、原材料、技术设备为主,出口以低附加值的消费品和机电产品为主。在国内投资需求减弱的情况下,这种贸易结构一方面造成能源、原材料、技术设备进口增速减缓,另一方面由于国内市场容量有限造成制成品出口大量增加。

其二,从贸易方式看,中国加工贸易占据半壁江山,由于加工贸易存在大量顺差,使加工贸易顺差在弥补一般贸易和其他贸易方式逆差后,还出现较大规模顺差。中国国际收支多年来持续双顺差,充分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实力,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多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总体状况: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持续双顺差,且顺差规模不断增加,增长迅速;货物贸易顺差逐年增加,但服务贸易却连年逆差,且规模不断扩大。收入项目一直是逆差。2009 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经常账户顺差大量减少;错误与遗漏账户数额偏大,且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外汇储备持续大幅度增加。2011 年 4 月1 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了新口径之下的2010 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并通过口径调整,对2005 年~2009 年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了修正。累计2005 年~2010 年6 年,以流入规模计算,国际收支口径累计流入9686 亿美元,商务部口径仅为累计流入5127 亿美元,前者是后者的1.89 倍。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和中国的对外贸易产生了负面冲击,但是中国的国际收支特别是经常项目账户顺差依然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可以说,中国的国际收支顺差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巨大成果,是中国政治经济环境稳定发展经济政策有效的结果。因此,国际收支顺差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国际收支顺差形成的规模仍不断扩大,这实际上反映出中国经济存在结构性矛盾需要调整,指导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转变,否则中国的经济发展难以持续。从需求角度看,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居民家庭财富缩水和再融资能力下降,消费需求增速下降;金融机构出现巨额亏损,金融市场流动性严重不足,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也受到冲击,房地产投资及其他行业投资均受到影响;世界进出口贸易下滑。虽然中国金融体系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直接冲击相对较小,但中国实体经济受到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中国出口下降以及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趋缓,同时,伴随着全球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过程,国际资本的流动可能出现逆转。目前来看,国际收支口径高出商务部口径,主要原因,一是统计口径原因,商务部口径只统计当年“三资”企业流入以及企业外部借入资金,而国际收支口径则含纳境外母公司对境内子公司关联贷款、境外机构购买国内建筑物等项目;二是此次新调整的,对于FDI 留存利润(未分配利润和已分配未汇出利润)的计算。综上所述,从未来我国外贸趋势来讲,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直接原因是出口的增长和吸引外资的强劲势头。从日前的进出口、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的形势看,我国经济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顺差状况,在短期内不会发生改变, 而且每年均呈现出8 % - 15 %间的增长趋势,因此,我国的外汇储备还会进一步的增加。从宏观上讲,我国在国际直接投资政策须要变单纯鼓励外商直接投资为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直接投资并重的政策。应加快发展对外投资的步伐,重视对外投资的发展,增强我国企业在国际生产体系中的竞争力。使我国经济在融入全球化进程中保持均衡发展,国际收支结构得到优化。解决了这一问题,外汇储备存在的其他问题基本也就迎刃而解了。

2011年,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国际上,欧美债务危机不断发酵,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国内看,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增速温和回落,物价涨幅得到初步控制,经济增长的内生性进一步增强。

总差额在贷方表明中国2011年处于贸易顺差的位置。货物贸易余额在贷方,表明中国的出口实物商品总金额大于中国进口的实物商品金额。服务贸易余额位于借方,说明中国无形商品包扩各类服务处于逆差的位置,中国为他国提供的服务费用小于中国从他国获得服务的开销。收益项下,总体呈现逆差。但职工的报酬处于贷方余额说明中国属于劳务输出国,而投资收益处于更大借方余额表明中国是资本输入国,或者说外资在中国企业的投资带来的总收益比中国国内资本投资国外资本所带来的收益大。

中国的金融账户处于贷方余额。直接投资处于贷方余额表明外国在华投资大于本国在外投资。并且因为金额很大,直接投资是金融项下主要的资本流动方式。证券投资项下属于贷方余额记净流入,但金额相对直接投资很小,这是由于中国未完全开放该金融账户引起的。中国的储备资产为借方余额。表明中国储备资产继续稳定增长。也说明中国政府有一定大的能力干预调整本国货币及本国外汇市场。

中国的金融账户处于贷方余额。直接投资处于贷方余额表明外国在华投资大于本国在外投资。并且因为金额很大,直接投资是金融项下主要的资本流动方式。证券投资项下属于贷方余额即净流入,但金额相对直接投资较小,这是由于中国未完全开放该资本项下引起的。中国的储备资产为借方余额,形式多为外汇储备。表明中国本年外汇储备继续稳定增长。也说明中国政府有一定大的能力干预调整本国货币汇率及本国外汇市场。其中特别提款项权与金融组织头寸所占比例较小,说明中国应进一步积极与IMF进行合作,稳定世界货币局势。国际收支继续保持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双顺差”。

2011年,预计我国国际收支仍总体保持顺差格局,但顺差规模将继续稳步回落,短期波动可能加大。下一阶段,应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进一步提高外汇管理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稳步推进贸易外汇管理等重点领域改革,防范和打击“热钱”流入,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而国家外汇管理局14日公布2011年第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正式数据显示,2011年第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再次呈现“双顺差”格局,国际储备资产继续增长。今年第一季度,我国经常项目顺差235亿美元。其中,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贸易顺差219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181亿美元,收益顺差173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25亿美元。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561亿美元。其中,直接投资净流入489亿美元,证券投资净流入93亿美元,其他投资净流出35亿美元。一季度我国国际储备资产因交易增加746亿美元。其中,外汇储备资产增加748亿美元不含汇率、价格等非交易价值变动影响,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减少4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增加2亿美元。总体上与2011年收支报告的预测相符。

二、分析差额情况

1.具体逐项分析:经常账户下的货物表示有形贸易,贷方代表出口4012亿美元,借方代表进口3804亿美元;服务表示无形贸易,占经常账户比重较小。资本和金融账户中金融账户占较大比重,金融账户中的直接投资,贷方表示外国对我国的直接投资(外资流入)588亿美元,借方表示我国对外投资(资本流出)为140亿美元。储备资产记在借方,说明增加了1412亿美元。

2.各差额账户分析:1)贸易账户余额出现在贷方,为121亿美元,说明在贸易中本年一季度出口大于进口,净出口额为121亿美元。

2)经常账户余额也出现在贷方,共288亿美元,说明总体而言,也是出口大于进口,收入大于支出,出现了经常账户顺差情况,这一顺差程度比以往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