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心病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陈霞 201430130105 研究生二班

摘要: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CHD)是当代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高速攀升[1],而其高频引发的后果—CHD成为医学一大难题。CHD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蓄积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动脉血管狭窄、堵塞或者痉挛从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发生一系列病变的疾病。近年来,CHD的诊治技术得到现代科学的有力支持而愈加进步。笔者通过总结文献将CHD的治疗方法归纳为:西药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治疗、中医治疗、基因治疗等,并阐述其机制及进展,希望能为临床治疗CHD选择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冠心病;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冠心病的发生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程度和支数有密切关系,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以及过度肥胖、不良生活习惯等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因素。目前冠心病已经严重危及人类的健康,其预防及治疗也成为社会医疗的一大负担[2]。目前CHD的主要治疗方法有:西药治疗、介入治疗、外科治疗、中医治疗、基因治疗等,其治疗目的主要是改善心肌缺血缺氧,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对症处理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脏机械功能障碍及心律失常,维持良好的心脏灌注[3]。在此笔者通过查阅知网多篇相关文献总结如下,以期与各位共同学习临床治疗方法,并为临床治疗CHD 选择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

1 西药治疗

西药治疗是冠心病治疗的基础,所有患者都必须在给予积极地合理的药物治疗前提下应用各种血管重建术,而各种血管重建术后必须正确应用各种药物治疗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使冠心病患者受益。笔者将其分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调脂药物、硝酸酯类等。

1.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常用药物卡托普利,贝那普利等。长期服用ACEI类药物可以改善血管和心脏的重塑,预防再次心梗,预防心功能不全的发生[4]。但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ACEI类药物不同类别的效果差异,并根据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及病情程度选用不同的ACEI类药物。

1.2抗血小板药物

临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主要有阿司匹林、二磷酸腺苷受体拮抗剂及静脉应用血小板磨膜糖蛋白拮抗剂。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是CHD的预防和治疗的关键,排除血小板聚集禁忌症的患者,若存在急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无论是否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均可应用抗血小板药物。其主要不良反应为应激性溃疡,在使用时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相关症状给予对症处理。有研究表明联合应用氯吡格雷能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从而降低治疗过程中的病死率,且明显提高其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5]。

1.3抗凝药物

临床常用的抗凝药物为肝素类药物,包括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其有助于减少反跳性血栓形成及缺血事件的发生。低分子肝素在使用时无需检测血药浓度,应用方便,目前成为冠心病预防和治疗的一线抗凝药物。

1.4 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对于静息状态的心率和心肌收缩力影响较小,而在运动或应激等交感神经

激活状态下可以显著降低心率和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耗氧量,纠正冠状循环氧量的供求失衡,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症状及预后。β受体阻滞剂可以缓解疼痛、减少心肌梗死范围及减少致死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可以控制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减少心绞痛发作,改善运动耐量,预防无症状心肌缺血,显著降低病死率[6]。因此,各类慢性心绞痛诊疗指南将β受体阻滞剂列为治疗适应证。

1.5钙拮抗剂

在目前强化治疗冠心病的基础上,加用钙拮抗剂能进一步减少心绞痛发作,减少冠脉血运重建,延缓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减少冠脉事件及预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时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的获益更大[7]。

1.6调脂药物

常用的调脂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等,他汀类药物主要包括洛伐他汀、普伐他汀、辛伐他汀、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调脂药物对于合并高血脂的冠心病来说更为适用[8]。调脂治疗主要是针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指标进行控制。稳定冠心病患者病变处的脂质斑块易发生破裂,应积极进行预防性调脂治疗。

1.7硝酸酯类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硝酸酯类药物包括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等。主要作用为扩张全身动静脉.降低心肌耗氧量,建立侧支循环。但是其长期使用容易产生耐药性,疗效降低[9]。

2 介入治疗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是指经皮穿刺周围的动脉(股动脉或桡动脉等),沿动脉的方向向心脏方向送入球囊导管或支架等治疗器械至冠状动脉的目标部位,对其狭窄的病变部位进行扩张以及疏通的一类治疗技术,主要包括单纯球囊扩张术、冠状动脉内裸金属支架治疗、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等。介入治疗虽能暂时解决局部血管的狭窄问题,但不能阻止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此外,切割球囊技术、冠脉内旋切旋磨技术、冠脉内血栓抽吸术+ 远端保护装置。激光血管形成术等新的介入方法也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2.1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

通过心脏介入,进入狭窄血管处,采用球囊进行扩张,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缓解患者心绞痛.胸闷等临床症状。每次扩张后,由于血管的可弹性回缩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血管再次发生狭窄的概率较大。

2.2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此项手术的开展是心脏介入领域内的一个重要的进展,意义重大。尤其是在球囊扩张的基础上,于狭窄或堵塞部位放置支架,直接扩张血管,较长时间后,支架即被血管新生的内皮细胞所包埋,维持稳定有效的固定,呈持续扩张状态,且支架的置入,能防止动脉血管的弹性回缩[10],缓解症状,使冠状动脉发生再次狭窄、堵塞的时间明显延长,缓解症状,极大地提高了手术成功率。该项手术对于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疗效较好。

2.3药物洗脱支架治疗

近年来,药物洗脱支架的出现是冠心病介入性治疗的又一显著进展,药物洗脱支架在PTCA及支架置入术的基础上开展,其是把支架作为一个药物载体,支架置入后,其中的药物缓慢释放到血管中,抑制血管再狭窄,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介入治疗后的血管再次发生狭窄。

3 外科治疗

最初冠心病的外科治疗,通过手术切除交感神经、甲状腺来缓解心绞痛心肌缺血出现的症状,治疗效果不确切,目前已不再使用。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逐渐开展了诸多类型的外科手术,包括大网膜包心、心包人工粘连、静脉窦动脉化、冠状动脉搭桥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等。其中冠状动脉搭桥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及微创冠脉搭桥术,成为当前心胸外科治疗冠心病较为成熟有效的治疗方法[11],且随着技术的改进,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