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核心素养的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探析
摘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难点。而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最有效的途径。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教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需要准确把握核心素养的内涵,理清课堂教学与核心素养培养的关系,理解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的内涵,并从课堂教学效益精准化,课堂教学效果实效化,课堂教学效率最优化三个方面设计并实施课堂教学。
关键词: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自20世纪60年代起,欧美一些国家陆续开始关注公民素质的提升,对学校的课程教学进行了系列改革。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少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培养逐步聚焦公民能力、关键技能和核心素养,提出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抓手来培养21世纪的合格公民。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核心素养是个人素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建设现代化强国对公民素质的要求,更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石。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确立了核心素养在立德树人中的突出地位,明确指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是改变应试教育,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以核心素养为主线,对各学科的课程标准、课堂教学、学业质量要求进行了相应改革,从高中教育到义务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已经展开。课堂教学要发挥好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就必须以优质高效的方式开展起来。本文从核心素养的内涵出发,首次从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的角度探析如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面对世界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多个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并制定了相关教育改革措施以培育适应时代发展的合格公民。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 OECD)认为核心素养是促进个人实现成功和社会良好运转所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情绪和价值观的集合体。欧盟(European Union)指出:“核心素养代表了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它们是可迁移的、多功能的,这些素养是每个人发展自我、融人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提出21世纪公民必备的核心素养: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以及学会改变。美国提出核心素养包括生活与职业生涯技能,学习与创新技能,信息、媒体与科技技能等。英国英格兰认为核心素养是年轻人为了适应将来的生活需要具备的关键技能,以及学习、生活和工作所需的资质。钟启泉教授提出“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素养与能力”。林崇德教授领衔的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认为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综上可以看出,核心素养不是指数量众多的、满足人基本求生需求的素养,而是指少数的、能促进人向上发展的素养;核心素养需要通过社会生活,特别是学校教育进行培养,而又在具体社会情境中得以体现;核心素养不仅包括知识,而且包含能力、态度等要素,并且超越了这些要素的简单组合。总之,我们认为核心素养是指人完成社会实践活动所必备的、关键的知识、能力和品格的综合表现。
二、课堂教学与核心素养培养
探讨课堂教学与核心素养培养的关系需将它们置于更加广阔的教育背景。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既需要宏观的顶层设计,中观的学科分化,更依赖微观的课堂教学。如图1所示,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发挥课程的功能,即促进学生学习经验的获得、改造和固化,而这种经验的改变需要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来实现。根据相关调查,学校教育对学生学习发展的贡献可达到70%左右。而且,相对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而言,学校教育更加制度化、系统化、专业化,其更能有效地传播人类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培育学生适应个人
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种能力以及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因此,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教育方式。在学校教育中,课堂是学生学习发生的主要场所,为师生的活动提供了空间条件,而教学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与交往,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品格的变化。因此,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中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手段。总之,抓好学校课堂教学就把握住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
然而,课堂教学若不加以精心地设计就难以发挥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因此,本文从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教学出发,阐释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的内涵及其如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三、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的内涵
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与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激发并维持学生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后实现三维目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过程。
优质主要指的是教学效益佳,教学效果好,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成为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课堂教学实现了三维目标,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优质的课堂教学紧紧围绕“培养什
么人”的教育目标。毋庸置疑,教育目标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反映了社会和
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课堂教学目标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目标以三维目标为中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优质的课堂教学必须实现三维目标,切实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高效是指教学的效率高,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后,学生在三维目标、核心素养上获得了最大的发展。高效的课堂教学与“如何培养人”的教育目标紧密相连,。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的具体要求。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指引下,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强调“以学定教”,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过程,恰当使用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主动地投入学习,最大限度地实现三维目标和发展核心素养。
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以有效教学的三个衡量维度(教学效益、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进行建构。以下将从教学效益、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三个方面解读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
教学效益是指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后学到的东西是有价值的、有用的。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效果较多关注学生显性的、考试考查的学习获得,如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忽视学生隐性的、考试不测查的学习结果;而优质高效课堂教学将以三维目标、核心素养为教学效益的主要衡量标准,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也关注教与学的过程与方法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学效果是指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后获得实际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效果观往往只关注终结效果,即学生在教学完成后发生的变化,且效果判断的准确性不高,以为讲完教学内容,教学的目标就自然而然地实现了,教学的效果就达成了。优质高效课堂教学强调三维目标的完成和核心素养的发展,过程效果和终结效果并重。教师要对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效果进行动态的把握,适时进行教学调整,而且要给予学生反馈学习效果的机会以提高教学效果判断的准确性。
教学效率是指教学效果与时间和精力投入的比。重视教学效率的意义在于让我们不断思考如何改进教学以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后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当今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人类的知识每时每刻都在迅猛增长。学生的学习负担也随之加重。为减负提质,一方面可以精选学习的内容,而另一方面就需要提高教学的效率。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致力于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在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上取得又好又快的发展。教学效益、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具有层层递进的关系,是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思考路径。首先,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设计课堂教学的思维起点,目标指导教学设计和实施,关注教学目标就要把握一堂课的教学效益,使教学目标精准定位于三维目标和核心素养。其次,在确立具有教学效益的教学目标之后,下一步就要思考如何实现这些目标并确立标准判断目标的达成情况,即教学效果。最后,在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已经有了初步的教学方案和判断标准的情况下,就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