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服饰品设计》课程标准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饰品设计》

人文艺术学院系

服装系制订2018年2月10日

《服饰品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服饰品设计

课程性质:必修

课程类别:职业岗位基础课程

适用专业:服装设计专业

开设学期:第三学期

授课学时:总学时:36,其中理论学时:12,实践学时:24

先修课程:服装设计基础

一、课程定位

服饰品设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职业岗位基础课程。通过学习服饰品的文化内涵和设计要素,提高学生的审美和鉴赏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各类服饰品的设计和制作手法,具备服饰品的设计与实际动手制作能力,以应对服装个性化、多样化、时尚化、配套化的趋势。

二、课程设计

本课程将教学内容与市场信息、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将设计与市场调查实践贯通,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引入先进的教学和技能训练方法,以市场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同时结合我校服装设计专业特点,在课程设计方面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形成以项目教学、任务教学为主体的课程模式,把工作过程设计成项目过程,以工作任务负载知识,通过市场调查、创设情境、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模式,在情境中开展学习过程。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设计观念的更新,在学生接受能力的基础上,追求知识的前沿与高品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能力。

三、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对各类服饰品的选材能力,使学生具备较为熟练的各类服饰品制作技艺,具有服饰品设计能力和服饰品搭配审美能力。

(二)课程具体目标

1.具备服饰品方面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2.具备创造性思维和整体性创作设计的能力;

3.具备独立完成服饰品的设计制作能力;

4.具备服装与服饰品的搭配能力。

四、课程内容及学习情境

本课程以服装工艺中的基础工艺缝制为载体,设计2个学习情境,将职业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情境项目训练中。课程项目结构与学时分配见下表。

课程内容和学习情境汇总表

(一)教材选用与编写

1.推荐教材

朱晓珊编著《服饰配件设计》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主要参考书:

奥利维埃·杰瓦尔编著《服饰配件设计》中国纺织出版社

冯素杰邓鹏举编著《服饰配件设计与制作》化学工业出版社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积极开发制作微课,利用微课进行辅助教学;

2.积极编写与教学改革配套的校本教材;

3.收集市场信息,探索校企合作,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服务教学。

(三)教学基本条件

1.实训设备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配备必要的手工工具、手工材料、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2.实训场所

多功能教室、服装设计实训室。

(四)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微课教学,积极探索反转课堂;

2.把握时尚潮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3.采用多元评价方式,优秀作品展示。

六教学评价

(一)成绩构成:

课程总评成绩 = 情境一(50%)+ 情境二(50%)

每个学习情境中,学习态度占20%,项目载体占80%

(二)成绩考核评分与质量标准

1.学习态度评分与质量标准:

出勤成绩满分50分,上课态度50分,共100分。

A、上课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10分;遵守课堂纪律,听课认真,10分。

B、缺课一次扣2分,迟到、早退每次扣1分;凡是出现上课时间睡觉接听手机、扰乱课堂纪律等违纪现象,每次扣1分,扣完为止。

2.实践项目评分与质量标准:

本课程共有两个实验项目,每项满分100分,合计200分。具体评分标准见下表

七、学习情境设计

本课程所有学习内容都需要编制学习情境教学设计表,本表的内容包括:学习情境、教学载体、项目目标、项目任务、教师知识与能力要求、学生知识与能力准备、教学材料、设备与场地、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步骤与实施等方面的内容,详见学习情境教学设计表。

八、其它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