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八步教学法”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八步教学法”的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4-0221-01
数的运算比较枯燥、单调,在这类知识的教学中采用“趣、举、读、试、演、议、用、联”八步教学法,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 “趣”
“趣”即激发学生兴趣,这是学生产生学习数学内驱力的重要方法。兴趣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力量,是启发学生认识积极性的重要心理倾向。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便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大面积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游戏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课堂上讲过规律之后,数学教师可精心安排一个组数游戏。方法是:先准备好写有0-9的硬纸片若干张,另有一张画小数点的硬纸卡片。游戏开始,请几位学生到前面各举起一张卡片,组成了一个小数,全班同学读出这个数。师指出:“把这个数扩大100倍。”拿小数点卡片的学生开始移动,移动位置正确后,全班同学读出这个数,如果遇到整数部分最高位或小数末尾是“0”的,拿写“0”卡片的同学放下以示去掉“0”。如果遇到位数不够时,另请同学举起写“0”的卡片,以示补上“0”。这样扩大、缩小几次,便可使
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
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的游戏恰似强大的磁场,吸引着更多的喜爱数学的学生,自觉投入到学习中。适当的游戏,不但不会浪费时间,而且会提高教学效率。学生在参与游戏的同时,不仅学到了知识,也开阔了视野,而且也发展了思维。
2 “举”
“举”就是学生在理解某种数的运算课题后,举出相应的计算范例。这是学生自我质疑的过程,也是明确学习任务的基本步骤。例如,“带分数乘法”的教学可先出示课题,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后让他们举出带分数乘法(如4■×1■、2■×4■)的例子,并记录下来。紧接着设问:怎样计算?并让学生带着问题从书本上去寻找答案。因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去认真阅读课本上的有关内容。
3 “读”
“读”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课本中的例子,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表象的过程,也是学生自学解疑的过程。阅读时,教师应要求学生,不仅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而且要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指导学生弄清例题中讲了哪些知识,想一想这些知识与旧知识之间有什么联系,同时注意划出重点,标出疑难点。通过这一层次的教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一般都能在学思结合的基础上初步理清教材的脉络,初步掌握带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4 “试”
“试”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学课本形成的知识表象,对自己举的例题(4■×1■、2■×4■)作尝试性练习。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提出具体的练习要求,要他们一边尝试,一边思考,由此总结出计算的方法和规律。
通过上面的“举”、“读”、“试”三个层次的学习活动之后,学生对所学知识就会有比较系统的认识。
5 “演”
“演”即演算,是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演算时要对学生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如计算5■×2■、5■×2■、5■×2这三个问题时,可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按怎样步骤计算?解决带分数乘法的关键是什么?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算法,也懂得算理。
6 “议”
“议”即议论,由教师或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决疑难。例如,对5■×2这道题,可组织以下讨论:有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哪种算法比较简便,为什么?
经过认真思考、积极讨论,学生不难得出运用乘法运算定律5■×2=(5+■)×2比一般解法简捷得多。在讨论中,学生畅所欲言,不仅弄清了算理,而且培养了自己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及分析推理能力。
7 “用”
“用”即实际运用,这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是否真正理解和掌
握的重要环节。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不仅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在运用中形成一定的数学能力,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让各类学生通过练习都要有所提高。
8 “联”
“联”即联系生活实际,这是拓展学生数学思维空间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数学课上凭借着数学课本提供的内容,努力创设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情景。使小学生越来越爱学习数学,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介绍步测这个内容时,先提出问题:“老师现在想知道咱们班谁家离学校最近,谁家离学校最远,可是现在没有测量工具,该怎么办呢?”指出:可以用步测。提出问题:“要进行步测时先要知道什么?怎样才能知道呢?”然后把学生领到事先测定好的50米长的直路上自己进行实验。让学生在直路上沿直线用均匀的步子走三次,并记下每次的步数。这时要学生自己动手计算每步的长度。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争着向老师汇报一步的长度。教师接着问:“现在谁能说出怎样才能知道家到学校的距离?”学生通过讨论便可得出。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自己的身边发现了数学知识,发现了规律,觉得数学并不枯燥,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当他们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自己实验后学会了知识,掌握了方法,探求到某种规律,受到老师的表扬时,也就是他们展开思维的翅膀获取的创造性劳动成果受到尊重的时候。学生那幼小的心灵和精神世界将得到极大的满足。
在教学中,教师应处处注意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学生感到生活中有数学,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这样不仅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知识,也拓展了思维空间,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八步教学法”体现了以“练习”为主线,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八步教学法”,教师讲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学密度大,教学效率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数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不能机械照搬,“八步”齐上,导致学生积重难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