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现状
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裘慧冬,徐一梅,陈珊珊,潘玲雁,吴央,吴茵茵
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系,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杭州师范大学501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角色类型、是否受老师重视、参加集体活动程度与社会适应能力存在关联(P<0.05)。

结论学校、家庭应积极引导培养双性化性别角色类型,加强对学生的重视程度,鼓励学生参加集体活动。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因素
Study of Ability of Social Adapta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QIU hui-dong,XU yi-mei,CHEN shan-shan,PAN lin-yan,WU yang,WU yin-yin
Department of Preventive Medicine, School of Medicine,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00,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WU yin-yin, E-mail: hyde.hishi@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stribution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bility of social adaptation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nd analyze possible influencing factors. Methods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was conducted, and 501 students in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Sex role types, teacher attention, collective activities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ability of social adaptation (P<0.05). Conclusion The school, the family should actively cultivate androgyny type, pay more attention on students, and to encourage them to participate in collective activities more.
Keyword:College students; Ability of social adapta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社会适应能力是个体满足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需要的能力。

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是人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

良好社会适应能力指的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知识、技能的全方面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是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事业的成功有重要意义[1]。

本研究通过调查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现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为学校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随机的抽样方法,选取杭州师范大学在校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将所有专业分为文科、理科、艺术、体育、医学、工科六大类,然后运用随机数字表从每大类专业中随机抽取一个专业,再在该专业1~3年级的每个年级中各选取一个班级,对选中班级的学
生做整群抽样调查。

共发放问卷550份,回收问卷520份,剔除不合格问卷19份,共获得有效问卷501份,有效率为96.3%。

其中,男大学生147人,女大学生354人;理科113人,文科71人,工科83人,医学130人,体育、艺术类104人;城市学生204人,农村学生297人;独生子女235人,非独生子女266人;平均年龄为19.8±1.4岁。

1.2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除基本信息如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专业、生源地、家庭情况等信息外,使用到的量表有:(1)贝姆性别角色量表[2]:由贝姆编制,是目前最常用的性别角色测量工具,信效度较高。

根据 BSRI 的评分标准,计算总体样本在 BRSI 男性度、女性度分量表上的得分;结合目前广为使用的中位数法,计算出总体的男、女性度得分中位数。

男性度得分中位数为4.4 ,女性度得分中位数为4.9。

按上述分类标准将 501名被试进行分类,其中,双性化182人,男性化73人,女性化69人,未分化177人,分别占调查人数的36.3%、14.6%、13.8%、35.3%。

(2)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量表[3]:由郑日昌教授主编,是目前最常用的社会适应能力测量工具,信效度高。

共有20个项目,总分越高代表社会适应能力越强。

其中:35~40分属于社会适应能力很强、29~34分属于社会适应能力良好、17~28分属于社会适应能力一般、6~16分属于社会适应能力较差、5分以下属于社会适应能力很差。

1.3统计分析
采用Epidata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包括采用u检验、秩和检验、多重线性回归等统计学方法分析性别角色类型、性别、专业、年龄等因素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以P<0.05为检验水准。

2.结果
2.1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单因素分析
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社会适应能力平均得分为8.167±13.64。

对社会适应能力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性别角色类型的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不同性别角色的得分按按双性化、男性化、未分化、女性化依次降低,且经过多重比较,NSK检验结果显示,双性化人格的社会适应能力高于女性化和未分化个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p>0.05)。

受老师重视的大学生其社会适应能力得分高于不受老师重视的大学生,且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经常参加集体活动的大学生其社会适应能力得分高于不经常参加集体活动的大学生,且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对其他因素如性别、专业、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师范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差异也进行了单因素分析,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P>0.05)。

表1社会适应能力的单因素分析
组别社会适应能力(X±S) F( 2)P值
性别角色类型双性化11.66±14.38
0.056 0.994 男性化8.44±14.56
女性化 4.58±12.38
未分化 5.86±12.13
是否受老师重
视是10.493±14.064
4.365 <0.001 否
5.222±12.408
参加集体活动经常参加 4.406±12.644 3.758 <0.001
程度不经常参加9.527±15.530
2.5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以社会适应能力为因变量,以性别、年龄、性别角色类型(设置哑变量,以双性化角色类型为参照组)、专业(设置哑变量,以工科专业为参照组)、来源地、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师范生、是否受老师重视、参加集体活动程度等因素为预测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如表2所示,性别、专业、来源地、年龄、是否师范生、是否独生子女等因素与社会适应能力间无统计学意义的关联(P>0.05)。

而性别角色类型、是否受老师重视、参加集体活动程度这三个因素与社会适应能力间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P<0.05)。

以双性化角色类型为参照组的其他性别角色类型、经常参加集体活动、受老师重视都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即双性化程度越高、经常参加集体活动、受老师重视的大学生,其社会适应能力得分低,社会适应能力强。

表2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自变量与常量b值标准β值t值P值女性-0.06 -0.00 -0.4 0.96
年龄-0.68 -0.07 -0.15 0.88
男性化-2.60 -0.68 -1.40 0.16
女性化-6.09 -0.15 -3.18 <0.001
未分化-5.04 -0.17 -3.54 <0.001
理科0.40 0.01 0.17 0.86
文科-0.44 -0.01 -0.16 0.61
医学-0.93 -0.03 -0.49 0.83
艺体-3.28 -0.01 -0.20 0.02
农村-1.40 -0.51 -1.05 0.29 非独生子女0.33 0.01 0.25 0.80
非师范生0.59 0.02 0.45 0.65
受老师重视-3.74 -0.13 -2.95 0.003 经常参加集体活动-3.41 -0.11 -2.40 0.01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分值均数为8.16,标准差为13.64。

说明本次调查的大学生其整体社会适应能力较差。

推测可能的原因有当代大学生越来越依赖于较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不懂得主动改变自己来适应社会。

标准差较大,可能原因是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个体差异较大。

本研究结果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现状不容乐观[4-6]。

本研究发现,双性化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要优于男性化、女性化和未分化个体。

因此,双性化个体在社会适应能力上得分最高,社会适应能力最强,在社会适应角度方面是最适合的性别角色类型。

这与国内外研究结论相一致。

贝姆认为,属于双性化的个体能适应更多的人际情境[1]。

李少梅的研究发现,在适应水平上双性化个体是最理想的性别角色类型[7]。

分析可能原因是双性化性别角色类型同时具备了男性化和女性化的心理特征,同时具有男性化和女性化这两种相反的行为处事方法,因而当处于不同的情景时,可以选择对自己更有利的行为方式,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

此外,经常参加集体活动的大学生其社会适应能力要高于不经常参加的大学生。

这也与章鸣明和朱蓉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8-9]。

分析主要原因为:(1)集体活动可以使参与者体会到团队精神,增加团队意识、提高个体与他人和平共处的能力;(2)为参与者提供锻炼组织和交际能力的平台,使其愉悦、不孤独,利于培养个体外向、积极乐观的性格;(3)集体活动中的竞争环节,可以锻炼参与者的反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因此,经常参加集体活动也是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研究还发现,受老师重视的大学生其社会适应能力高于不受老师重视的大学生。

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受老师的重视,可以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而且受老师重视的学生,往往能激发其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将来适应社会打下牢固的基础。

本研究未发现专业与社会适应能力间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

张译允发现社会适应能力在不同专业学生间存在差异。

其认为理科生能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适应所处社会环境[10]。

可能原因是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推进,人才的全方位培养越来越被重视,文科、理科、工科、医学和体艺专业学生的素质能力差距将逐渐缩小。

因而,专业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也将越来越低。

本研究也未发现大学生是否独生子女与社会适应能力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关联。

独生子女因素属于家庭因素的家庭环境因素。

刘一霞、叶陪珍的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是否独生子女具有相关性[11-12]。

导致结果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样本选择的不同与测量工具的差异。

因此,建议加强开展双性化性别教育[13]。

在学校、家庭的教育中,引导孩子从小建立双性化性别角色类型,增加与异性交流的机会,加深男生女生两个群体之间的相互了解,避免极端倾向,促进大学生选择双性化的性别角色类型。

家长在教育过程中,也要摒弃封建思想中重男轻女的思想,做到对孩子一视同仁,以利于他们的发展。

而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应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多给与他们肯定与鼓励,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14-15]。

学校、家庭应加强合作,多创造机会引导学生参加集体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体验到团队精神,增加团队意识。

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对于大学生的未来具有重要的意义[16]。

参考文献:
[1]韩爱晶.中学生双性化人格与人际交往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
[2]Mike Briley,Chantal Moret. Improvement of social adaptation in depression with serotonin and norepinephrine reuptake inhibitors[J].Neuropsychiatr Dis Treat,2010,6:647-55.
[3]郑日昌主编.大学生心理诊断[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4]柯梦婕,赖钱娥,黄丽丽,陈雪银,郑婷婷. 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J]. 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6):58
[5]石达友,贾伟新,陈晓梅,周泉鹤,易琳,刘红斌. 加强社会实践活动与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J]. 科技创业月刊,2008,(3):106-107
[6]李卫平. 高校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现状与提升对策[J]. 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05:139-141.
[7]张莉. 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3.
[8]章鸣明,曹召伦,顾晨龙,汪凯. 农村留守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 卫生软科学,2012,(10):875-877.
[9]朱蓉. 体育运动提高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调查研究及分析[J]. 赤峰
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9):203-204.
[10]张译允. 师范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社会适应能力调查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06:709-712.
[11]刘一霞. 烟台市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08.
[12]叶培珍,胡瑜洁,卢鹃,钟潇涵. 高职高专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 卫生职业教育,2012,(5):103-105.
[13]刘艳,许佳君.大学生双性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 高教高职研究, 2007,(10):182-185.
[14]胡利娜,马靖芳,武剑.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现状研究[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7):179-180.
[15]罗秉广, 陈晓光, 袁海生. 宁夏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调查研究[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9):101-105.
[16]余小鸣,王凯,叶广俊.关于大学生对自杀态度的调查[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4,(4):2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