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愿性与强制性审计师变更研究述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自愿性与强制性审计师变更研究述评

审计师变更是目前国内外审计研究的热点,近年来我国学者主要从审计师变更原因、类型、变更后的经济后果等方面进行研究。在总结学者们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规范和监管审计师变更的建议,同时也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标签:审计师变更;变更原因和类型;经济后果

文獻标识码:A

1 研究背景

近几年,我国资本市场频频发生的审计师变更事件已引起市场监管部门、学术界、新闻媒体乃至社会公众的高度重视。其之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关注且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领域,原因是可能引致不利的经济后果,表现为规避不利审计意见或丧失审计师独立性,这对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影响不容小觑。

2 审计师变更涵义及类型

本文据上市公司与前任审计师关系终止的发起方的不同将审计师变更分为两大类:解聘、辞聘。

以上市公司为发起方的变更,称为“解聘”。根据变更中上市公司是否为主动变更,可以把“解聘”划分如下:

(1)自愿变更,即上市公司由于自身原因而提出变更审计师;

(2)强制变更。如果上市公司由于其它不可控制因素不得不和所聘用审计师终止关系,称之为“强制变更”。强制变更可能是审计师的原因,如前任审计师合并重组,或由于政府的干预等原因导致的。而以审计师为发起方的变更,称为“辞聘”。

3 审计师变更原因

3.1 外部原因

(1)市场集中度过低,竞争性市场难以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为变更提供了环境基础。市场分散的低层次职业竞争环境,严重损害了审计独立性,导致频繁变更,因此,过低的市场集中度与不正常的变更形成恶性循环。

(2)地方保护主义使上市公司倾向选择本地审计师。上市公司所处地域的主管部门为保护本地域内的审计师利益对上市公司施加压力或是希望本地域审计师给予更多的“帮助”等。

(3)国家监管部门规定,同一审计师连续承担企业财务决算审计业务不应该超过5年,达到规定年限的审计师必须实行强制轮换。因为同一审计师连续为相同的上市公司提供审计服务会影响审计师独立性,并会导致审计师和上市公司“共谋”。

3.2 内部原因

(1)意见分歧与财务困境。审计师与公司管理当局在会计处理方法、会计信息披露、审计意见方面意见不一,导致审计师变更。若上市公司陷入财务困境,审计师会出具“不清洁”的意见,使上市公司被ST或PT,因此上市公司有变更审计师以购买审计意见的动机。

(2)审计师稳健性及声望。稳健性可能会形成非标意见,所以上市公司可能因不赞同审计师保守执业而更换审计师。审计师的声望能提高公司的可信度。反之,有不利财务信息的公司更青睐低质量的审计师。

(3)公司管理当局变更与公司股权结构特征。管理当局更换后更倾向选择其偏好的审计师。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坚持原则、敢于说“不”的审计师也越容易被上市公司变更。

(4)盈余管理与审计收费。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审计师面临诉讼风险越大。出于对风险的考虑,对程度较高的盈余管理,审计师的审计质量较高,反之亦然。如审计收费过高会导致上市公司变更审计师,但在我国审计收费影响并不明显。

4 自愿性与强制性审计师变更研究

4.1 自愿性审计师变更研究

4.1.1 对审计意见改善的影响

我国审计市场中自愿性审计师变更导致的经济后果在近年来得到了监管机构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吴溪、李爽(2004)通过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确实能以变更审计师来改善审计意见,但意见改善的程度会随出具的非标意见的强弱程度有所不同。同时,有学者通过ARMA模型对上市公司变更审计师进行审计意见购买的潜在原因和实现情况进行研究,得出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变更审计师实现审计意见购买的结论。还有学者区分审计收费异常升高与降低及审计意见改善与恶化,并同时考虑异常收费与审计师变更间存在的交互效应,以研究发生的异常收费与审计师变更对管理层审计意见购买的影响,也得出了管理层在一定程度上能实现审计意见购买的结论。而吴联生、谭力(2005)两次运用修正的Lennox(2000)审计意见估计模型研究上市公司变更审计师改善其审计意见的决策行为,却得出了变更不能显著改善审计意见的结论。

随后王春飞(2006)也使用修正的Lennox(2000)模型,对有扭亏行为的上市公

司的审计师变更和审计意见购买的关系以及变更后的审计意见同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发现,扭亏与审计师变更正相关;盈余管理程度与审计意见改善负相关。

4.1.2 对审计师独立性的影响

自愿变更主要是对审计师独立性的影响,目的在于:上市公司希望审计师能提供更符合自身需要的意见。任迎伟、缪丹(2003)通过分析上市公司变更前后的审计意见及净资产收益率(ROE)的变化,发现上市公司能通过变更实现盈余操纵,且无论是审计师规模变小或审计意见改善,都将损害审计师独立性。刘伟、刘星(2007)也对审计师变更、盈余操纵与审计师独立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变更与前任审计师稳健性有关,且变更损害了后任审计师独立性。

陈武朝、张泓(2004)采用修正后的Jones模型来估计每一变更公司的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结果表明,公司没有达到变更的预期目的;前、后任审计师独立性都相当强。可能是因为事务所脱钩改制和有关部门有效的监管措施。

4.1.3 与审计师稳健主义的关系

储一昀,王妍玲(2007)使用调整后的截面Jones模型估计的操控性应计利润为衡量指标,对审计师变更与审计师稳健性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发现审计师越稳健越会被上市公司解聘。

4.1.4 市场的反映

李爽、李辉等(2001)建立CAMP单指模型估计股票市场均衡收益率,得出审计师变更是否存在显著市场反映,主要是基于审计师变更的经济实质和后果,及市场对变更经济实质与后果的获取和理解的程度和手段。

4.2 强制性审计师变更研究

我国已经发生的强制性审计师变更主要是审计监管的结果,与国外在形式上有差异。张立民、黄旸杨(2004)对我国强制性审计师变更与审计质量的关系进行研究,得出了强制性变更只能微弱地提高后任审计师发现异常情况的能力,而强制性变更使后任审计师选择以出具更严格审计意见类型的方式来报告发现的问题。而且,强制性变更后,上市公司偏好于选择小规模事务所,降低了市场集中度,反映出强制性变更在促进上市公司对高质量审计服务需求的无效性。但强制性变更对规范审计师报告行为、约束审计师与上市公司合谋能产生积极影响。

4.3 强制性与自愿性审计师变更对比研究

郑国坚、吴立扬(2005)通过各种描述性统计和线性回归,得出强制性变更公司相对于自愿性变更来说,在财务状况和审计意见等特征上都明显好于后者,并且,自愿性变更公司的“意见购买”动机更显著,其实现方式更为隐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