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原虫血涂片制作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疟原虫血涂片制作作业指导书
1.目的
指导实验室人员制作血涂片,完成疟原虫检测工作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实验室检测人员
3.职责
疟原虫血涂片制作人员负责涂片编号及保存,
4.作业指导
4.1样本采集及要求
4.1.1采用抗凝管采血:或在采血管里加入抗凝剂,将采集血样加入并摇匀,备用
4.1.2指尖血、静脉全血(抗凝血)样本均可适用
4.2血涂片的制作:
4.2.1血膜种类和位置
薄血膜:占玻片的近1/2。

将血液涂呈薄膜状,血细胞平辅在玻片上面
厚血膜:占玻片的1/6。

血液涂成圆形,血量多
4.2.2厚血膜的制作用
推片的一角,刮取约4 ~ 5ul(火柴头大小),使血滴与平置的载玻片接触,再由里向外旋转,转4~ 8圈直径0.8 ~ 1cm圆形厚血膜,血膜厚薄均匀,过厚易于脱落,过薄达不到检出率的要求。

厚血膜厚度以油镜视野可见5 ~ 10个白细胞为宜。

厚血膜血量:4~5ul微升,外形:圆形,直径0.8~1.0cm
4.2.3薄血膜制作
取洁净的载玻片2张,1张以左手拇指,食指夹持载玻片两端,用另一张边缘平滑的载玻片做推片,用推片一端边缘的中点取血约1~1.5ul的血量(小米粒大小),使血滴与平置的载玻片接触,并形成25~30度夹角,待血液向两侧扩展宽约2cm时,均匀而迅速地轻轻向左推出(约2.5cm长)薄血膜血量:1~1.5ul位置:玻片1/2外形:薄度均匀、无痕、长度:2.0~2.5cm
4.2.4血膜编号:血膜编号:血膜制成后,以防差错,待薄血膜干后用B2铅笔,在薄血膜的右上角或血膜底部,写上受检者的个人编号。

4.3血涂片固定及染色
4.3.1甲醇固定薄血膜
载玻片略向下倾斜,从一侧挤出甲醇,试管平推下划即可。

甲醇不能触碰到厚血膜
4.3.2单张染色法
在量筒内加2ml缓冲液或ph7.0~7.2净水,滴加吉氏原液4滴
(每ml2滴),混匀,然后滴在已充分干躁的厚薄血膜上,染色30min。

1张玻片需2ml水,2滴/ml染液,染色25-30min
4.3.3染色效果
血膜蓝中带紫色,如果血膜颜色偏红色, 说明染色偏酸性;血膜偏蓝色, 则为偏碱性。

4.4注意事项与其它因素
4.4.1载玻片必须清洁无油污,拿玻片时拿侧楞,固定薄血膜时,甲醇不要触碰到厚血膜,放置3天以上的血片,在染色之前先用清水滴加在厚血膜上进行溶血,再进行染色,厚血膜干燥时不要高温加热,充分干燥后方可染色已稀释的吉氏染液,须在30分钟内用完,冲染液时,要漂洗以免冲掉厚血膜,将血膜标本(血膜面朝下)插于凉干板上晾干。

4.4.2薄血膜过厚原因:使用血滴过大、玻片与推片之间夹角过大、展开血膜的动作太快
4.4.3血膜脱落原因、载玻片不干净、血量多血膜厚、血膜没干透、冲洗方法不当
4.4.4.染料溶剂的质量
染液(母液)在使用时避免水对其污染,用专用无水的滴管取染液。

染液的新旧:
新配制的染液因色素尚未充分溶解,染色力较弱且常呈现偏碱性。

染液存放时间越久,染色力越强。

通常在染液配制1~2周后
才使用,盛装染液的瓶子应加塞盖密,以防吸潮而影响染液质量。

染液稀释后使用时间:吉氏染液的主要成份是美蓝、伊红和由美蓝氧化产生的天青,三者能在酒精溶液中溶解,但在水溶液中伊红遇到美蓝和天青即产生沉淀。

因此,必须在稀释染液当时使用,一般在半小时内染色力最强。

染液的稀释浓度染液的浓度高其着色快而深,染液的浓度低其着色慢而浅或发绿。

染色时间染色时间长染色效果好,反之较差。

室温高则着色快,染色时间可略缩短,气温低可适当延长。

染色用水染液的稀释用水偏酸或偏碱,可用缓冲蒸馏水调整。

染色后发现血膜颜色偏蓝(偏碱)或偏红(偏酸)时,可用与之相反的酸、碱度水冲洗血片予以纠正染色后不要直接将染液倒掉沿玻片或染色缸边缘加水使染液表面一层溢出,并轻轻冲洗,以免染液色素颗粒沾污血膜。

4.4.5刚涂制的血膜要平放在标本盒内,厚血膜未干前勿使标本盒倾斜,以免血膜倾向一侧,造成血膜厚薄不均,厚处不易溶血和着色而影响检查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