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说课稿
大道九年制学校陈前坤
尊敬的各位老师们: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8课《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设计课时为一课时,对象为八年级学生。下面我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五方面谈谈自己对本堂课的设计。
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地位
《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是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开篇第一课,主要内容有九一八事变,局部抗战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以及西安事变。
从地位上看,本课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国共十年对峙及红军长征,下启联合抗日。“九一八”事变之后,中日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随着本节内容的发展,中国历史进入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抗战。所以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会为整个第六单元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基本信息;
(2)能概述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情况。
2、能力目标
(1)通过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2)通过探讨九一八事变和蒋介石不抵抗政策,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3)通过讨论如何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意识和冷静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通过学习“九一八事变”,体会日本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危亡感。(2)学习抗日民族英雄的优秀品质,通过学习张学良、杨虎城二人冒死“兵谏”的史实,帮助学生树立“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历史使命感,形成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情怀。
(三)重点难点
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难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原因。
说学情
八年级学生形成了初步的历史学科学习能力,特别是经过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对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国情有了一定的了解,便于激发了爱国之情。但是他们依然以形象思维为主,历史知识储备不足,对历史现象认识模糊,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分析尚缺乏理性思考,需要教师做相关的引导和补充说明。
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充分利用图片、音像资料等,力图调动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了学生分析综合的抽象思维能力。
说教法学法
教法
1.讲授法:这是教学环节最基本的方法,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对知识点的补充、强调都离不开教师的适时讲解。
1、问题探究法:补充相关材料,通过对“九一八事变是否是偶然发生,地点为何选在柳条湖段”等问题的讨论,促使问题解决并引发学生对日本发动事变动机和行为的思考。
2、情景教学法:通过视频图片等媒体展示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身临其境,感知日军在东北犯下滔天罪行,让学生切身体会勿忘国耻的含义。
学法: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阅读法。
说教学过程
人物是历史长河中最鲜活的元素,人物演绎历史事件,构成历史现象,而人物的处事态度又影响整个历史事件的走向,因此我的设计以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前后整个过程中各方的应对态度为主线,将整个系列事件前因后果串联起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展开教学,具体过程如下:
(一)导入
播放一则纪念九一八事变的新闻,感受本节课历史气氛,捕捉新闻中涉及的历史信息,抛出问题,进而带领学生走进课堂了解那段曲折的历史。
(二)新授
上课伊始学生阅读教材,运用历史事件分析法,圈划重点知识信息,自主学习。整个课堂主线以各方的态度为依托展开教学,分为五个部分,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日本对华态度之狼子野心---九一八事变爆发背景
此处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展示三则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并得出结论。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原因:
1、蓄谋已久
2、现实需要:为摆脱经济危机
3、有利条件:蒋介石积极发动内战,日本有机可乘。
第二环节,出示九一八事变发生地的地图,结合地图讲授柳条湖事件和九一八事件经过。
二、国民政府态度之“攘外先安内”----东北沦陷
此部分以三则材料的分析为开始,探讨蒋介石当时对日本侵华事件的认识和分析,以及蒋介石在九一八事件前后发给张学良的密电,得出蒋介石的态度——不抵抗。由于当时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助长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最后导致整个东北的沦陷。播放视频,知道日本占领东北后犯下的滔天罪行。
接着学生自主学习环节,请学生在教材找出九一八事变的结局,包括时间、人物、经过、结果、影响,并请学生代表发言。
三、人民与共产党态度之坚决抵抗
------东北抗联与一二九运动
此部分以国民政府的态度引出全国人民和共产党的抗日态度,导出东北的局部抗战力量,华北危机和一二九运动,通过图片和史料,感受抗日英雄人物的伟大事迹,体会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爱国将领态度之“兵谏”----西安事变
此部分结合前面所学内容,以及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整理西安事变爆发的背景。教师讲解西安事变的过程,并播放西安事变相关视频,提出问题并探讨:张学良当时面临哪些问题?你对西安有和看法?学生代表发言。
五、面对历史,我们的态度是什么?
此环节为开放性环节,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通过讨论得出得出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结论,“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历史启示,以此结束新课。
说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比较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两大知识点进行前后梳理,补充讲解,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能够综合应用多方面材料。但反观整个教学过程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首先学生课堂教学主要还是以讲授为主,与学生互动部分不足。其次在时间安排上有些紧凑,尤其在课程快结束时略显仓促,关于对“如何看待西安事变?”这一问题的探讨不够深入,讲解太仓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