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数学课堂让学生灵性飞扬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动的数学课堂让学生灵性飞扬
[内容摘要]“师生互动”就是让学生富有生命活力,敢于表达、敢于争论、敢于质疑、敢于标新;“师生互动”就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反思;“师生互动”就是让学生真正沉浸到探究学习中去,提高“学力”。
[关键词] 师生互动数学课堂灵性飞扬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是新课程、新课堂赋予教师新的课堂职责,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服务者。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形成“互动、活跃、有生命力”的课堂,让学生尽情抒发灵性,激情飞扬,让师生精神和生命共同成长。
因此“师生互动”就是让学生富有生命活力,敢于表达、敢于争论、敢于质疑、敢于标新;就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反思;就是让学生真正沉浸到探究学习中去,提高“学力”。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互动”氛围。
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只是角色上的分工,在人格上师生是平等的。
教师应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深入到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情绪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从师生关系中体验到平等、自由、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
当学生有错时,不过分批评指责,而是给予他们改过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期待着我”,为学生创设心理自由、心理安全的课堂氛围,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才能得以“互动”。
二、提高素质,吃透教材,“互动”要“真心真意”。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有效组织下进行的学习活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驾驭教材和学生的能力,才能做到“真心”互动,让学生受益。
我执教的公开课《平移和旋转》,教材在揭示“平移”和“旋转”这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时是这样编写的:书上呈现了6个图片,火车在直轨道上的运动、电梯的上下运动、直升飞机螺旋桨的运动、电风扇叶片的运动、钟摆的运动和升国旗的国旗的运动。
火车在直轨道上的运动、电梯的上下运动、升国旗的国旗的运动属于“平移”,剩下三种的运动方式是“旋转”,但钟摆的运动是个特例,由于摆幅比较小,并且钟摆没有转成圈,很容易判断是“平移”。
在备课时,我打算这一块的教学充分让学生自己比较分辨两种运动方式。
让学生先看课件,要求一边观察一边用手势跟着做动作,然后要求学生四人小组讨论根据以上物体不同的运动方式给这些
运动分类。
由于钟摆的运动不太好判断,担心学生判断成平移后不好处理,所以在试上时去掉了这个例子。
结果上起来特别顺利,全体学生分类方法一致,当时心里还比较得意,谁知受到听课老师的质疑:其一,回避钟摆这个例子,学生感知的“旋转”这个概念就
不丰富,不利于概念的构建;其二,降低了知识的难度,学生思维没有得到挑战,人人都会分类,还有什么讨论、思考的价值?这样的“互动”岂不是“形同虚设,走过场”?
后来,在正式公开课上,加进了钟摆的例子,为了让学生理解,特别制作了一个钟摆运动的慢镜头课件。
下面是我上课的片段:
首先播放六种运动,要求学生一边看一边用手势跟着做动作。
师:同学们,看了刚才这六种物体的运动,你们看它们的运动方式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你们能根据它们的运动方式分类给它们分类吗?小组议一议看怎么分?
生1:我们是这样分的,火车的运动、国旗的运动、电梯的运动、钟摆的运动分为一类,是平移;螺旋桨的运动、电风扇叶片的运动分为另一类,是旋转。
见多数学生点头。
生2:我不同意,我认为钟摆的运动是旋转,你看,它是这样运动的(见小手向左右一摆一摆的)。
而平移是这样平平的运动。
只见两边的学生争论了起来。
是平移、是旋转……
同学们一个个争得面红耳赤。
在争论中,一部分学生改变了意见,还有一部分学生仍坚持自己错误的观点。
此时我播放钟摆慢镜头运动的课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后再下结论:
师:同学们看,现在我们来放大钟摆的运动,如果摆幅再大一些,
再大一些……这样继续摆下去,就摆成了一个圈,现在你们说说钟摆的运动方式是……
生:(异口同声)旋转。
这时只见学生们一个个特别兴奋,判断正确的孩子高呼“耶”,判断错误的孩子流露出了心服口服的满足感。
以上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学生得到了不同的体验,前者的内容是封闭的、没有争议的,“互动”只是徒有虚名,是假互动;而后者有了思考的内涵,“互动”也体现了生命的活力,是“真心真意”的互动。
三、以学生为本,关注发展,师生互动要“实实在在”。
“实实在在”是把师生互动的思想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把互动的做法体现在每堂数学课中,这样,学生才能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会思考、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解决问题,学生才能在不断的实践中体会师生互动的愉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新课程强调数学学习应该是一个思维活动,而不是一个程序操练的过程。
学生从“数学现实”出发,在教师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
课堂是一个学生主动参与、亲自从事现实的、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的场所,是学生探究和交流数学,构建自己有效的理解场所,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关注学生整个学习的过程。
教师要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权力还给学生,把伙伴还给学生,把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还给学生。
例如在《平移和旋转》数小房图平移格数的这一环节上,我是这样教学的:
(1)四人一小组分析猜测,小房图向右平移了几格?
(2)各小组汇报猜测的结果。
(出现了2格,4格,7格等答案)(3)到底平移了几格呢?拿出小房图移移看。
(4)如果不移动小房图,你有好方法很快数出移动的格数吗?(5)引导辨析纠错:判断移动2格、4格、7格的同学到底错在哪呢?
在整个教学中,教师总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并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学生经历了猜测——动手操作验证——归纳总结方法这一学习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思考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气氛极其活跃。
四、多元的评价为师生互动提供智力支持。
1.言语评价。
这是老师们最常用、最直接产生效果的评价方式。
在数学课的结尾,如果老师与学生一起进行课堂总结,伴随着教师的肯定、激励,伴随着同学的补充、修正,伴随着教师真诚的体态语:一个欣赏的眼神,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爱抚的动作……我想孩子一定能收获一份自信。
2.情感评价。
在学习了“量的计量”后,我布置学生写数学日记的课外作业,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课堂里学到的那些计量单位,写一段生活中的事。
学生写好后和父母一起阅读,然后在班里
进行交流,与同学、老师分享,这样的评价不仅是知识的检查与反馈,同时是一种情感的交流与沟通;不仅有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还有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还伴着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情感。
这样的评价,会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有利于学生智力潜能的发挥。
3.实物评价。
“对学生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获得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而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一种简单肯定或者否定。
”从这个意义上说,师生互动评价应该是奖惩性和发展性的统一。
一次数学课,我采用了实物评价法。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老师觉得大家学习非常认真,决定给大家颁发一张集体优点卡,我们一起合作把它填完,好吗?(图略)等与学生交流后,老师就把这张优点卡打印好送给班里的学生,学生非常高兴,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当然,多元的课堂评价应该有教师的指导,学生的投入,家长的参与,可以是言语信息,可以是文本信息,也可以是情感交流信息,它是师生互动的智力支持。
教师课堂上如果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剥夺学生“说”、“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权利就将被时代淘汰,被学生淘汰。
一个真正的师生互动的课堂,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地方;是教师展示教育智慧,引领学生探索知识,丰富心灵,提升思维含量的阵地;是学生抒发灵性,飞扬激情的重要场所;是师生精神和生命共同成长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