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奈瑟氏菌的微生物学特点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淋病奈瑟氏菌的微生物学特点
(一)形态、染色和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1.形态与染色
革兰氏染色呈阴性球菌,多在中性粒细胞内,直径0.6~0.8微米,呈咖啡豆状(或肾形)成双排列,大多有菌毛,无鞭毛,不形成芽孢(胞),无荚膜,但在菌细胞外有外膜层和粘肽层结构。
2.致病物质
(1)菌毛:它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使淋病奈瑟氏菌更易附着在人泌尿生殖道上皮细胞、精子、红细胞及白细胞上。
(2)脂寡糖:由外膜的脂质A与核心寡糖构成,类似于脂多糖(LPS)的内毒素作用。
(3)lgA1蛋白酶:破坏黏膜细胞表面的特异性SIgA1,使细菌在黏膜上及黏膜下大量增殖,引起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4)外膜蛋白:具有破坏宿主黏膜上皮细胞膜结构,介导细菌黏附于上皮细胞和阻抑杀菌抗体的作用。
(二)防治原则
人类是淋病奈瑟氏菌惟一宿主,经性接触传播。
1.取缔娼妓,加强性病知识宣传教育,提高人民道德素质,杜绝性滥交,是防治包括淋病在内的性传播疾病的根本措施。
2.对患者根治措施首选药物为青霉素类抗生素足够剂量和足够疗程治疗,以控制传染源;对新生儿用1%硝酸银滴眼,以预防淋病性脓漏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