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儿童文学的功能: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审美、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

儿童文学:是专为儿童创作并适合他们阅读的、具有独特艺术性和丰富价值的各类文学作品的总称。

儿童文学的作用:是指它的社会作用,也称“儿童文学的社会功能”。

它是依靠儿童对作品的阅读、欣赏、接受,在心理上得到愉悦的满足,精神上受到美的熏陶,对其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转化为物质力量的一种作用。

通常也称为儿童文学的审美教育作用。

它可以归结为: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美感作用、娱乐作用
儿童文学的认识作用:儿童文学的认识作用是指具有较高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儿童文学作品在帮助儿童认识社会、认识历史、丰富生活经验、增长知识、启迪心智时所发挥的作用。

儿童文学的教育作用:儿童文学的教育作用在于帮助儿童健康成长,使儿童在阅读、欣赏儿童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方面的启发和教育,以及情感、情操、精神境界等方面的感染和影响。

儿童文学的美感作用:亦称“审美作用”或“审美享受”。

儿童文学和成人文学一样,既是生活的真实反映,也是生活的审美反映。

它集中表现了生活美、自然美,并创造了艺术美。

儿童文学的娱乐作用:是指通过具体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儿童得到愉悦和消遣,以及通过娱乐包藏较深的思想认识和道德教育的内容,寓教于乐。

儿童文学的娱乐作用是和认识作用、教育作用、美感作用有机结合并统一于作品之中的,并非独立存在。

二、童话、寓言、儿歌、儿童诗体裁概念的区别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

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多采用夸张、拟人、颠倒、象征等表现手法去编织奇异的情节。

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也是童话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

从表现方法来看,童话大致分为超人体童话、拟人体童话和常人体童话三种。

但这三者并非截然分开的,有时互有联系。

也就是说,在一篇童话中,可能既有常人体表现方法,也有拟人体表现方法。

以此类推,其它也是如此。

从表现题材上看,童话(概念的“童话”)又分为科学童话(又称“知识童话”)和文学童话(又称“品德童话”)两类。

而平时所说的“童话”则默认为“文学童话”。

童话一般有四种:拟人体童话(代表作如《木偶奇遇记》)、超人体童话(代表作如《巨人的花园》)、常人体童话(代表作如《皇帝的新装》安徒生)、知识体童话等等。

童话往往采用夸张、拟人的修辞手法
童话从体裁上看,可以分为童话诗,童话故事和童话剧。

从人物形象看,可分为超人体童话、拟人体童话和常人体童话,童话的特点是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幻想是童话的根本特征。

童话是一种比较适合成人阅读的文学体裁,它按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通过丰富的幻想,想象和夸张来塑造鲜明的形象,用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反映现实生活,抑恶扬善,起到教育人的目的。

寓言主要是由两个要素组成:故事和寓言。

寓言,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

寓言的基本特征是它的【比喻性】,大多借某种【自然物】或【人】的活动,来表现作者对一定社会现象的【理解】与【评价】,或【赞扬】或【批评】或讽刺(嘲讽)。

儿歌:是采用韵语形式,适合低幼孩子聆听吟唱的简短的“歌谣体”诗歌。

从外在形式来看,儿歌的篇幅没有长短的规定。

儿歌特征 1.注重音乐性,强调音韵和节奏 2.短小单纯,易懂易记 3.歌戏互补,富于情趣
儿童诗:是为儿童创作的,符合儿童的审美特点。

他是用最富于感情、最凝练、有韵律但又具有陈述性特点的文学语言来抒写儿童情感的文学形式,也包括儿童自己为抒怀而创作的诗。

生活诗自然诗童话诗科学诗
三、绕口令也叫“急口令”“拗口令”。

绕口令:用双声、叠韵词语或者发音相同、相近的词语组成具有简单异议和幽默韵味的传统儿歌形式。

特点:绕口令将双声、叠韵和发生相同相近的词语结合在一起,容易造成拗口的诵读难度。

四、最受重视的外国童话作家安徒生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

(1805-1875),丹麦19世纪著名的童话作家,既是世界文学童话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

安徒生文学生涯始于1822年的编写剧本。

进入大学后,创作日趋成熟。

曾发表游记和歌舞喜剧,出版诗集和诗剧。

1833年出版长篇小说《即兴诗人》,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是他成人文学的代表作。

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小锡兵》、《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

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致敬,并被高度赞扬:给全欧洲的
一代孩子带来了欢乐。

五、传统童话与现代童话的特征
传统童话的文学特征
传统童话的内容和形式是简洁朴素的,它在主题设置和语言叙述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模式,具有程式化、公式化、便于记忆和复述的特点,并在流传过程中允许民众进行再创造,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传统童话也称民间童话,由民间创作并流传于民间的适合儿童阅读的幻想故事。


1、固定的叙事程序 1)表现在开头和结尾上。

2)情节发展过程:重复性的叙事模式(如“三段式”的重复)。

2、鲜明的主题(抑恶扬善):用极端和对立的方式,所以鲜明直接,一目了然,不是模棱两可。

现代童话的文学特征
现代童话又叫文学童话或创作童话、品德童话。

称它创作童话是与民间童话相对而言的,而称品德童话则是与科学童话相对而言的。

它是由作家个人创作的童话,具有文学作品的书面色彩。

1、日常生活进入幻想世界
2、个性化、多样化的趣味和风格3.个性化、多样化的趣味和风格
六、故事性的构成
1.“故事元”和叙事技巧中的“矛盾体现物”。

2.叙事技巧中的传奇性和意外性。

3.叙事技巧中的完整性、连贯性、生动性与曲折性。

4.叙事技巧中的悬疑与气氛制造。

5.叙事语言的口语化和生活化。

6.几种常见的故事构成方式:①纵列式结构②横列式结构③三迭式结构④连环式结构
⑤对立式结构⑥误会式结构⑦递进式结构⑧设伏式结构
七、儿童文学故事性的概念
故事性是指文学作品中完整和生动的故事情节所形成的叙事特质。

八.儿童文学作家的特殊性
1.独特的精神气质具有表现儿童的内心需求,以儿童文学作为他们表达自我的最佳形式
2.独特的感受力和生活经验儿童文学作家类型:㈠自觉型①教育型②社会使命型③娱乐型
㈡自发型①童心型②儿童崇拜型③童年回忆型
独特的生活敏感区:关注少年儿童的生活领域。

独特的生活感受力:唤醒自己童年的生活体验,而以儿童天性中的率真、纯洁与质朴获得与儿童读者的心灵对话。

独特的生活经验:对儿童生活的反顾、回忆与和保守,在生活经验上挖掘其童年岁月共有的永恒特质。

3.独特的艺术表现力多种气质:想象力、幽默感、诗意的追求、故事的叙述、多种文学手段的驾控才能。

九、儿歌艺术特殊形式
摇篮曲、游戏歌、数数歌,问答歌、绕口令、连锁调、谜语歌、颠倒数、字头歌
十、故事性的叙事技巧
叙事技巧中的传奇性与意外性、完整性、连贯性、生动性与曲折性、悬念与气氛控制。

十一、最早文学形式神话、故事、歌谣
十二、语言的形象性
文学通过鲜明、生动、具体的语言表现,把大千世界的性质、情状展示给读者,使人感同身受,如临其境。

如何使语言富于形象性呢?
1.运用丰富的想像和联想,使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可感知的形式显现出来,而大量运用比喻(包括明喻、暗喻及借喻,尤以明喻最为常见)、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能使儿童的生活经验得到有效的、最大限度的迁移,使陌生的事物变得亲切和熟悉起来,这样更容易被儿童感知和理解。

2.突出语言的动作感。

儿童的认知(或称智慧)发生于动作,是由他自身与外部世界不断地相互作用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结构。

儿童智慧发展的过程,就是在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中,不断将外部信息同化到自身的认知结构中,并且不断修正原有的认知结构以顺应外界环境的过程。

因而动作感强烈的文学语言不仅能够唤起儿童对认识对象的注意,而且可以增强对认识对象的理解。

而增强语言动作感的方法便是对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使语言呈现鲜明的色彩感。

色彩是认识对象重要的外部特征,儿童借助于色彩可以对认识对象产生强烈的直观感受。

十三、儿童读者文学接受的特殊性
生理层面儿童读者文学接受是以儿童生理器官的感觉、运动机能为生物条件和基础的。

心理层面儿童读者文学接受能力不仅需要身体机能作为基础的背景,而且更需要心理层面提供心灵的力量。

文化层面儿童文学作品是一种特定的文学背景产物,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学内容。

十四、儿童文学美学特质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的定义: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是指儿童文学的基本审美特征或艺术品性。

纯真、稚拙、欢愉、变幻、朴素、质朴。

十五、儿童文学读者
儿童读者与成人读者
儿童读者是儿童文学首位的、基本的阅读者和接受者。

儿童文学不仅被儿童所接受,常常也被成人所阅读,儿童文学接受领域闯入了来自成人世界的不速之客。

成人读者是出于“身份”或“职业”的需要走向儿童文学。

成人读者在阅读天性上、在文学心灵的深处与儿童、儿童文学有一种沟通、默契和认同感。

成人读者是儿童文学艺术生产过程的参与者,也是儿童读者在文学阅读过程的引导人和帮助者。

成人读者的儿童文学接受是童年阅读经验在新的精神里程上的接续、感应和延伸。

十六、儿童文学的历史
㈠“自在”到“自觉”
㈡从民间文学到作家文学创作的文学
㈢审美形态的发展
①体裁样式的风化
②体裁领域的拓展
③艺术手法和艺术风格的多样化
十七、童话的类型
1.作者:民间、文学
2.美学特征:拟人、神奇、诙谐童话
3.容量大小:长篇、短篇、微型、系列童话
4.题材特征:童话故事、童话小说、童话诗剧
5.接收对象:幼儿、少年、成人童话
十八、寓言、童话联系区分
都具有较强的幻想色彩,都广义的采用拟人、夸张、象征等艺术手法。

寓言童话相交叉,形成特殊文体童话寓言或寓言童话。

寓言和童话的主题设置的重心有所不同。

寓言和童话的虚构、幻想的思维方式不同。

主题呈现以及幻想方式的差异,最终造成了寓言和童话在文体特质上的不同。

十九、插图的特征
直观性:(具体、形象、突出事物特征、想象补充、夸张放大)图画本身就具有直观性特征。

依附性:插图不能与作品的语言叙述无关,它只是依附于作品文字的表述。

延伸性:使文字的内容得到充实和延伸,揭示主题。

趣味性:插图不是简单的地图解文字内容,或完全再现文字所表达的意义。

二十、儿童年龄阶段分相对应的文学
婴儿期幼儿文学
文学要求:1.游戏性2.趣味性3.直感性4.幻想性
样式:1.儿歌2.幼儿诗3.短童话4,婴幼儿生活故事5.动物故事6.短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
7.寓言8.幼儿散文9.科学作品10.幼儿戏剧
幼儿期童年文学
文学要求:1,游戏性2,趣味性3,直感性4,幻想性
样式:1,儿歌2,幼儿诗3,短童话4,婴幼儿生活故事5,动物故事
6,短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7,寓言8,幼儿散文9,科学作品10,幼儿戏剧
童年期少年文学
文学要求1.浅显性2.真实性3.趣味性4.讲究艺术手法的运用样式
样式:1.儿童诗2.故事3.小说4.科学幻想作品5.童话和语言、散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