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 生殖毒性研究-PDF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外源化学物对生殖发育的影响
Ø 干扰生殖发育的任何环节,并造成损害作用。 Ø 可以通过对内分泌系统,特别是对性腺的作用,
发生间接的影响。
Ø 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也有调节作用,通过下
丘脑-垂体-睾丸轴(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两条 途径作用于生殖发育过程 。
5
外源化学物对生殖发育损害作 用的特点
第八讲 生殖发育毒性及其 试验与评价方法
第一一节 概 述
Ø 哺乳动物的生育繁殖过程 Ø 外源化学物对生殖发育的影响 Ø 外源化学物对生殖发育的影响以及损害作
用的特点
2
哺乳动物的生育繁殖过程
生殖发育是哺乳动物繁衍种族的生理过程, 其中包含生殖细胞发生,即精子发生和卵细胞 发生、配子的释放、性周期和性行为、卵细胞 受精、受精卵的卵裂、胚泡的形成、植入或着 床、胚胎形成、胚胎发育、器官发生(或称器 官形成)、胎仔发育、分娩和哺乳过程。 生殖发育也可称繁殖过程。
或胎儿正常发育过程造成干扰,使子代出生后具有畸形的 化合物。
v 畸胎:具有畸形的胚胎或胎仔。 v 致畸试验:评定外源化学物是否具有致畸作用的试验。
37
3. 胚胎毒性作用 外源化学物引起的胎仔生长发育迟缓和功能缺 陷不全的损害作用,对母体无显著的毒效应。 4. 母体毒性作用 母体毒性作用是指外源化学物在一定剂量下, 对受孕母体产生的损害作用。具体表现包括体重 减轻、出现某些临床症伏、直至死亡。
17
一一、 一一般生殖毒性试验方法原则
v 受试动物:多用性成熟大鼠,也可用小鼠或家兔 v 剂量分组:一一般设立三个剂量组和两个对照组
• 高剂量组产生轻微毒性症状,但其死亡率不大于10%,也
不能完全丧失生育能力。相当于1/10LD50。
• 低剂量组则不应产生任何可观察到的损害效应。相当于高
剂量组的1/30。
与亲代之间或子代的个体之间,有时出现不完全 相同的现象,即为变异。
40
致畸作用的毒理学特点
Ø 器官发生期的胚胎对致畸物最为敏感 Ø 剂量与效应关系较为复杂 v 剂量效应关系复杂的表现及原因
在一一定范围内,畸胎率与剂量成正比,当高到一一定水平引 起胚胎死亡而掩盖了致畸作用,畸胎率反而会下降。
v 致畸作用的剂量效应曲线较为陡峭,斜率很大。
能力
幼子哺乳成活率=21天断乳幼子存活数/出生后4天 幼子存活数×100% Ö 除 上述4个指标外,还应该注意出生幼仔是否有畸 形存,对死亡的幼仔应进行畸形检查,可为下一一步致 畸试验提供参考
27
二 致畸胎试验
28
生殖是对亲代动物而言,从配子生成、受精到胎 体分娩是一生殖过程。 发育主要是对子代而言,从受精卵到性成熟的青 春期甚至一直到衰老都属于发育过程。发育毒性也 称为胚胎毒性。
v 动 物 : 至少采用一一种动物,推荐用大鼠;每组雌
雄各20只;雌性动物妊娠13~15天处死,雄性交 配成功处死。
19
评价方法
1. 雄性生殖毒性评价 动物试验 l 精子生成分析(精子计数、形态学及其活率) l 精子功能检测 l 睾丸标志酶活性检测 l 交配实验 l 显性致死试验
服用黄体酮,先后有600多名女婴出现生殖器 男性化畸形 。
Ø 1956年用于治疗妊娠反应的反应停,1961年后
出现近万例短肢畸形儿(海豹畸形)。
Ø 二恶英(TCDD)造成的大面积污染及其与人群生
殖危害的关系至今仍不清楚 。
8
Ø
过去半个世纪震惊全球的系列中毒或灾难
事件的发生,在世界范围内提高了人们对用药 的安全意识,高度关注新的化学物对生殖内分 泌系统或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促进了与生殖 内分泌系统安全相关法律的产生和研究方法指 南的问世。
9
生殖毒性表现
外源化学物对生殖的过程的损害作用可以 表现为性淡漠,性无能或各种形式的性功能减 退。雌性可出现排卵规律改变,月经失调或失 经,卵巢萎缩,受孕减少,胚胎死亡,生殖能 力的降低不孕或不育等。雄性可表现为睾丸萎 缩或坏死,精子数目减少。
10
对雄性生殖系统的毒作用
直接损伤睾丸中的细胞群
对睾丸的毒性
20
21
22
23
2. 雌性生殖毒性评价
Ø 三代两窝
F0 (断奶或出生8周)
第一次交配 第二次交配 给予受试物8到12周
F1a
观察三个月,喂饲普通饲料 ,观察其生长发育情况
F1b
21天断乳后给予 受试物8到12周
F2a
观察三个月,喂饲普通饲料 ,观察其生长发育情况
F2b
21天断乳后给予受 试物8到12周
• 中剂量组应仅能出现极为轻微的中毒症状。 • 如果1000mg/kg体重剂量对生育力无损害作用,或最高剂
量可引起亲代动物表现一一般毒性作用,但对生育力无不利 影响,则可不进行其他剂量实验。
18
v 染 毒途径 : 动物接触受试物的方法应参照人类实
际接触途径
交配前雄性动物应染毒4〜~10周,雌性动物2周 一一般可混入饲料或饮水中,也可采用灌胃或胶囊法。
害作用的试验。
13
三段生殖毒性试验
主要是根据发育阶段的区别来设计的,每一段试 验大致相当于上述两个阶段。
Ⅰ段:生育力和早期胚胎发育毒性试验 (一般生殖毒性试验,主要反映妊娠前及妊 娠初期的情况) Ⅱ段:肧体-胎体毒性试验(致畸试验) Ⅲ段:出生前后发育毒性试验 (围生期毒性试验,反映外源化合物对胚胎 发育后期、母代分娩过程、哺乳期的影响。)
对精子发生 的有害作用
继发性的影响精子发生 改变下丘脑-垂体功能 直接影响睾丸细胞功能
精子生成障碍 性欲异常,丧失生育能力 引起生殖细胞突变,造成可遗传损害
11
对雌性生殖系统的毒作用
卵母细胞数下降/突变
对卵巢的损害
生长卵泡和成熟卵泡降低,排 卵抑制,受孕力下降 干扰卵巢内分泌,影响受精 /着床/胚胎发育
生殖道的损害:影响运送卵子/受精/受精卵发育 对下丘脑-垂体系统的损害:闭经,受孕力降低。
12
生殖毒性的评价
Ø 评定的主要依据是交配后母体受孕情况(受孕
率)、妊娠过程情况(正常妊娠率)、子代动 物分娩出生情况(出生存活率)、授乳哺育 (哺育成活率)以及断奶后发育情况等。
Ø 是检查外源化学物对动物生育繁殖机能有无损
官表现形态结构异常。
v 功能不全: 即胎仔的生化、生理、代谢、免疫、神经活动及
行为的缺陷或异常。
36
胚胎死亡: 某些外源化学物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可在胚胎 或胎仔发育期间对胚胎或胎仔具有损害作用,并使其死亡。
2. 畸形、畸胎和致畸物
v 畸形:器官形态的异常。 v 致畸物或致畸原:凡在一定剂量下,能通过母体对胚胎
3
连续、完整的生殖发育过程的六个阶段
A.从交配前到受孕:检查成年雄性和雌性生殖功能、配子 的发育与成熟、交配行为、受精。 B.从受孕到着床:检查成年雌性生殖功能、胚胎着床前 发育、着床。 C.从着床到硬腭闭合:检查成年雌性生殖功能、肧体发育 、主要器官形成。 D.从硬腭闭合到妊娠结束:检查成年雌性生殖功能、胎体 的发育与生长、器官的发育与生长。 E.从出生到断乳:检查成年雌性生殖功能、新生仔对宫外 生活的适应性、断乳前的发育与生长。 F.从断乳到性成熟:检查断乳后的发育与生长、对独立生 活的适应、达到完全的性功能。
F3a
24
F3b
Ø 两代一一窝(和一一代一一窝)生殖试验
出生第8周给予受试物(F0) 第16-19周 雌雄交配 F1(每窝选留幼仔8只,雌雄各半) 断奶,给予受试物 F1交配 F2出生,每窝留8只幼仔 F2断奶,检查发育情况
25
观察指标:
Ö 受孕率: 反映雌性动物生育能力以及雌性动物受孕情况
33
重大历史事件
反应停 thalidomide
发育毒理学 developmental toxicology
是研究发育中的生物体从受精卵、妊娠 以及出生后直到性成熟期间,由于暴露于 外源性理化因素而产生的各种发育异常及 其机制,为理化因素的危险度或安全性评 价和预防措施提供依据的一门学科。
35
基本概念
Ø 生殖发育过程较机体其他系统更为敏感; Ø 外源化学物对生殖发育过程影响的范围较为广
泛和深远。不仅直接涉及雌雄两性个体,同时 还对其第二代甚至以后世代的个体产生影响。
6
第二节 生殖毒性及其评定
Ø 生殖毒理学历史 Ø 生殖毒性 Ø 生殖毒性的评价方法
7
生殖毒理学历史
Ø 1950年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医院发现,怀孕期间
受孕率=妊娠雌性动物数/交配雌性动物数×100%
Ö 正常分娩率: 反映雌性动物妊娠过程是否受到影响
幼子出生存活率=正常分娩雌性动物数/妊娠动物数 ×100%
Ö 幼仔出生存活率: 反映雌性动物分娩过程是否正常
幼子出生存活率=出生后4天存活幼子数/分娩时出生幼子 数×100%
26
Ö 幼 仔哺育成活率 : 反映雌性动物授乳哺育幼仔的
致畸带:从无作用剂量到胚胎死亡剂量的范围
41
致畸作用的毒理学特点
Ø 种属差异以及个体差异在致畸作用中较为明显 v 在不同动物并不一一定都具有致畸作用,引起畸
形的类型也不一一致。
v 种间差异即同一一物种中不同品系之间存在的差
异,在致畸作用中也极明显。
42
致畸作用机理
Wilsom(1977)提出了畸形发生的9种机制,包 括突变、染色体断裂、有丝分裂改变、改变核 酸完整性或功能、减少前体或底物的补给、减 少能源支持、改变膜特性、渗透压不平衡和酶 抑制作用。近年来在分子水平的研究有很大的 进展,虽然胚胎有代偿机制弥补外源性化学物 的影响,但是,是否产生畸形依赖于在致病过 程中的每个步骤在损伤和修复之间的平衡。
29
畸胎学(古代)
现代实验畸胎学(19世纪)
发育毒理学
30
畸胎学 (古代)
畸胎学是发育毒理学的基础。 畸胎学作为一门描述性科学在文字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四大文明古国都有畸胎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 前6500年土耳其的联体婴儿石刻。5000年前埃及壁画所 描述的唇腭裂和软骨发育不全等。 当时人们相信出生异常的婴儿是上天的惩罚、星象的反 应和未来的预兆,有的则以为是人和动物之间杂交的 结果。William Harvey于1651年提出了发育受阻学说, 认为畸形起因于器官或结构的不完全发育。
1.发育毒性(developmental toxicity)
指出生前经父体和(或)母体接触外源性理化因素引起的在 子代到达成体之前出现的有害作用,也称为胚胎毒性。具体表 现可分为:
v 生长迟缓: 即胚胎与胎仔的发育过程在外源化学物影响下,
较正常的发育过பைடு நூலகம்缓慢。
v 畸形: 由于外源化学物干扰,活产胎仔胎儿出生时,某种器
38
Ø 母体毒性作用与致畸作用关系
v 具有致畸作用,但无母体毒性出现。 v 出现致畸作用的同时也表现母体毒性。 v 仅具有母体毒性,但不具有致畸作用。 v 在一一定剂量下,既不呈现母体毒性,也未见致畸作用。
v 不具有特定致畸作用机理,但可破坏母体正常生理稳态。
39
5. 畸形与变异
v 在胚胎或胎儿出现器官形态结构异常称为畸形。 v 机体的形态结构或生理功能,在同一一物种的子代
目的:评价自胚泡着床到硬腭闭合阶段暴露受试物 对妊娠母体和胚胎与胎仔发育的有害效应。包括母 体毒性、胚胎或胎儿死亡、生长改变和结构异常。 给药期:为着床期到硬腭闭合,即器官形成期;大 、小鼠为受孕第6~15天,家兔为第6~18天。
16
Ⅲ段:出生前后发育毒性试验 (围生期毒性试验)
目的:评价母体从着床至断乳期间接触受试物对妊娠 /哺乳母体和对胎仔及仔代直至性成熟的有害效应。 给药期:着床期开始,至仔鼠断乳。大鼠孕15天至产 后28天。
31
现代实验畸胎学
现代实验畸胎学始于19世纪初,当时的胚胎学家使用各 种物理因素(震动、倒置、针刺)和化学毒物处理鸡蛋, 产生了畸形小鸡,有神经管缺陷、无脑、脊柱裂、独眼、 心脏缺陷、位置颠倒和联体双胞胎等。他们还注意到作用 时间在决定畸形类型方面比损伤的性质更为重要。
32
20世纪早期
发现多种环境因素(温度、微生物毒素、药物)可以干 扰鸟、爬虫类、鱼和两栖类的发育。 1935年,Hale首次报道维生素A缺乏诱导母 猪产下突眼和腭裂的畸形后代。
14
Ⅰ段:生育力和早期胚胎发育毒性试验 (一般生殖毒性试验)
目的:评价受试物对配子成熟、交配行为、生育力、胚 胎着床的影响(前述生殖周期的A和B阶段)。 给药期:雄性从交配前4周开始染毒,并持续至交配 成功;雌性交配前2周开始染毒(以覆盖3~4个动情 周期),至妊娠第6天受精卵着床。
15
Ⅱ段:肧体-胎体毒性试验(致畸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