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四节 食品中的多糖类化合物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部因素:包括水含量、温度、小分子亲水 物、有机酸、淀粉酶、脂肪和乳化剂等。 简单讲: 糊化和水含量成正比,水含量越高,糊化越容 易; 高浓度的糖可降低糊化速度(主要影响水活 度); 油脂可显著降低糊化速度和糊化率; 高pH有利于淀粉的糊化,低pH将抑制淀粉糊 化; 淀粉酶可使糊化显著加速; 提高温度,有利于淀粉的糊化。
80℃以上将淀粉糊化液利用滚筒 预糊化淀粉 在 干燥技术制成含水量小于10%的干粉 用于布丁、馅料及糖霜的生产 ℃条件下用盐酸或硫酸作用于 酸改性淀粉 22-55 玉米淀粉,中和干燥得到改性淀粉
用于制造胶姆糖和糖果
淀粉改性
醚化淀粉 50℃下,用环氧乙烷等醚化剂作用于 用作食品增稠剂或添加剂
潮湿淀粉制得
加热
-淀粉 胶束彻底崩溃,形成被水包围的淀粉分子,成胶体溶液状态
淀粉糊化可分为三个阶段:a.可逆吸水阶段: 水分浸入淀粉颗粒的非晶质部分,体积略有膨胀; 此时如冷却干燥可以复原,双折射显现不变。b. 不可逆吸水阶段:随温度升高,水分进入淀粉微 晶间隙,不可逆大量吸水,结晶“溶解”。c.淀 粉粒解体阶段:淀粉分子完全进入溶液。 影响淀粉糊化的因素很多,下面简单总结一 下。 *内部因素,即淀粉颗粒的大小、内部结晶 区多少及其它物质的含量。一般地,淀粉颗粒愈 大、内部结晶区越多,糊化比较困难,反之则较 易。
wenku.baidu.com (二)淀粉老化
糊化淀粉重新结晶所引发的不溶解效应称为 老化。
淀粉老化可看作是淀粉糊化的逆过程,其本 质是糊化后的淀粉分子在低温下又自动排列成序, 相邻分子间的氢键又逐步恢复形成致密、晶化的 淀粉胶束。但这个过程是不完全的,并不能恢复 到天然淀粉的状态。老化的直接结果是溶解性能 变差,加工能力降低。
**影响因素: 多糖类型:对中性多糖起作用,其它糖不一定 温度:温度提高,酸催化速度大大提高
苷键类型:α –苷键比β –苷键水解容易。
1,6-> 1,4-> 1,3-> 1,2-
单糖环的大小:呋喃环比吡喃环容易水解
多糖结晶程度:结晶区较难水解
(2)碱催化-转消性水解 果胶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属于此种类型(反 应机理见下页) 由图可以看出,果胶的转消性水解属于碱催 化的苷键断裂过程,本质是碱帮助半缩醛羟基形 成的苷键发生断裂,类似于醚碱的反应,碱的帮 助作用主要体现在亲核取代。
当淀粉溶液中的含水量在30%~60%时老 化速度最快,而低于10%时不再老化。
糖、有机酸可阻止淀粉的老化,脂类、乳 化剂也可防止淀粉老化,变性淀粉、蛋白质可 减缓淀粉老化,但果胶则可促使淀粉老化。
四、多糖的改性
多糖的改性指在一定条件下通过物理或化 学的方法使多糖的形态或结构发生变化,从而 改变多糖的理化性能的过程。 目前已经开发的多糖改性方法及类型以淀 粉改性说明如下图。
本章应重点掌握的内容: 1.单糖类化合物基本的食品学特性。 2.Mailard反应的定义、基本过程、主要反应及本 质、影响因素。 3.Mailard反应对食品品质及外观属性的影响、目 前的研究概括及在食品加工中应该考虑的问题。 4.焦糖化反应中反应物的种类、反应条件、主要反 应过程及特点。 5.低聚糖的苷键类型、主要种类及基本性质。 6.多糖类物质的基本性质。 7.淀粉分子的基本结构特点。 8.淀粉糊化、老化的本质、基本过程及主要的影响 因素。
支链淀粉包括α-1,4-糖苷键和α-1,6-糖苷键, 其分子中存在有大量的分支,支其中支链的长度 一般为20~30个葡萄糖基。
二、淀粉的糊化及老化
(一)淀粉的糊化
-淀粉 淀粉的天然状态,分子间靠氢键紧密排列,间隙很小,具有胶束结构
水中加热
膨润淀粉 水分子浸入胶束内部,胶束逐渐被溶解,分子间空隙逐渐增大,体积增加数十倍 糊化
当多糖分子的结构情况有差别时,其水溶液 的黏度也有明显的不同。高度支链的多糖分子比 具有相同分子量的直链多糖分子占有的空间体积 小得多,因而相互碰撞的几率也要低得多,溶液 的黏度也较低;带电荷的多糖分子由于同种电荷 之间的静电斥力,导致链伸展、链长增加,溶液 的黏度大大增加; 大多数亲水胶体溶液的黏度随着温度的提高 而降低,这是因为温度提高导致水的流动行增加; 而黄原胶是一个例外,其在0~100℃内黏度保持 基本不变。
纤维素酶(包括内 切酶、外切酶及 葡糖苷酶)
30~60℃ pH4.5~6.5
半纤维素
半纤维素酶(L-阿 拉伯聚糖酶、L半乳聚糖酶、L甘露聚糖酶、L木聚糖酶) 果胶酶(有内源和 商品之分)
半乳糖、木糖 、阿拉伯糖、甘 露糖及其它单糖
提高食品质量
果胶
主要为半乳糖醛 酸,有少量半乳 糖、阿拉伯糖等
植物质地软化 及水果榨汁和 澄清
多糖形成的胶状溶液其稳定性与分子结构有 较大的关系。不带电荷的直链多糖由于形成胶体 溶液后分子间可以通过氢键而相互结合,随着时 间的延长,缔合程度越来越大,因此在重力的作 用下就可以沉淀或形成分子结晶。支链多糖胶体 溶液也会因分子凝聚而变得不稳定,但速度较慢; 带电荷的多糖由于分子间相同电荷的斥力,其胶 状溶液具有相当高的稳定性。食品中常用的海藻 酸钠、黄原胶及卡拉胶等即属于这样的多糖类化 合物。
磷酸化或乙酰化淀粉 在一定温度下分别用磷酸或乙
酸酐处理淀粉 淀粉(干或溶液)与磷酰氯或三偏磷酸钠 的产品
主要应用于冷冻食品
交联淀粉 或乙二酸作用,使淀粉链相互交联所得 用作食品胶凝剂、成 型剂等
淀粉改性机理:
其它多糖类化合物不再讨论,自学。特别 要注意对于糖类化合物研究进展的了解及食品 中常用的一些多糖类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特点 。
三、多糖的水解 多糖的水解指在一定条件下,糖苷键断裂, 多糖转化为低聚糖或单糖 的反应过程。 多糖水解的条件主要包括酶促水解和酸碱催 化水解;调节或控制多糖水解是食品加工过程中 的重要环节。
a.酶促水解
常见处理对象、酶种类、意义总结如下页表。
b.酸碱催化水解 (1) 酸催化
*机理:
O OR O
H+
天然状态的淀粉颗粒没有膜,表面简单地由 紧密堆积的淀粉链端所组成,好似紧密压在一起 的稻草扫帚表面一般。
直链淀粉分子的实际存在形态并非一条直线, 而是以左手螺旋、部分断开的螺旋或无规线团的 形式存在的。
淀粉分子的螺旋结构既可以是双螺旋也可以 是单螺旋;双螺旋中每一圈每股包含三个糖基, 而单螺旋中每一圈包含六个糖基。
O
H+ OR
H+ OR - ROH 慢
+
O
+
O
+ H2O - H+
O OH
待处理对象
所用酶 淀粉酶(来自大麦 芽或微生物)
得到产物
应用条件
应用意义 生产糖浆和改 善食品感管性 质
生产膳食纤维 、葡聚糖浆及 提高果汁榨汁 率和澄清度
淀粉
在食品中的酶中专门讨论 短的纤维素链、 纤维二糖及葡萄 糖
纤维素
果胶的这种水解被用在食品加工中的去皮过
程。
4.4.2 淀粉颗粒及分子结构
一、淀粉颗粒
在植物的种子、跟部及块茎中,淀粉以颗粒 形状较独立地存在。不同植物的淀粉颗粒其显微 结构不同,借此可以对不同来源的淀粉进行鉴别。 所有的淀粉颗粒均显示出一个裂口,称为淀 粉颗粒的脐点;这种显微结构在偏振光作用下有 双折射,说明淀粉颗粒是球状结晶;大部分淀粉 分子从脐点伸向边缘,甚至支链淀粉的主链和许 多支链也是径向排列的。
二、多糖溶液的黏度与稳定性
正是由于多糖在溶解性能上的特殊性,导致 了多糖类化合物的水液具有比较大的黏度甚至形 成凝胶。 多糖溶液具有黏度的本质原因是:多糖分子 在溶液中以无规线团的形式存在,其紧密程度与 单糖的组成和连接形式有关;当这样的分子在溶 液中旋转时需要占有大量的空间,这时分子间彼 此碰撞的几率提高,分子间的摩擦力增大,因此 具有很高的黏度。甚至浓度很低时也有很高的黏 度。
影响淀粉老化的因素 *内部因素:主要指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 的比例分子量的大小;直链淀粉比例高时易 于老化;中等聚合度淀粉易于老化。
**外部因素:包括温度、水分含量、共 存的其它物质等。简单讲:
温度对淀粉老化有明显的影响;60℃以 上不易老化,由此温度向下至-2 ℃老化速度 不断增加,-2 ℃¬ -22 ℃老化温度不断下降, 22 ℃以下淀粉几乎不再老化。
《食品化学》第四章 碳水化合物
第四节
食品中的多糖类化合物
4.4.1 多糖的性质
一、多糖的溶解性
多糖类物质由于其分子中含有大量的极性基 团,因此对于水分子具有较大的亲合力;但是一 般多糖的分子量相当大,其疏水性也随之增大; 因此分子量较小、分支程度低的多糖类在水中有 一定的溶解度,加热情况下更容易溶解;而分子 量大、分支程度高的多糖类在水中溶解度低。 正是由于多糖类物质对于水的亲合性,导致 多糖类化合物在食品中具有限制水分流动的能力; 而又由于其分子量较大,又不会显著降低水的冰 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