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是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想体系,提倡关怀人、爱护人、尊重人,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这样一种世界观。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又把人道主义的内涵具体化为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
人道主义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起着反对封建制度的积极作用。
即关心人类幸福,尤其表现在对慈善活动和社会改革感兴趣;人道主义原则的实践或表现——亦称博爱主义、慈善行为。
精神发展人道主义一词是从拉丁文humanistas(人道精神)引申来的,最早在古罗马思想家M.T.西塞罗那里,是指一种能够促使个人的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的、具有人道精神的教育制度。
这是人道主义最初的含义。
在15世纪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家那里,人道主义是指文艺复兴的精神,即要求通过学习和发扬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使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这是新兴资产阶级提出的一种包含有深刻内容的追求和理想。
在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人道主义反对封建教会专制,要求充分发展人的个性。
直到19世纪,人道主义始终是资产阶级建立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重要思想武器。
随着资产阶级革命性的丧失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这种人
道主义理论和思潮逐渐失去了其进步的历史作用。
在现代,西方的思想家们虽然没有放弃人道主义的旗帜,但由于他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前途捉摸不定,特别是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严重问题,如精神危机等等,找不到出路,所以他们的人道主义理论,或多或少都具有虚无主义或悲观主义的色彩。
中国当代伟大的人民思想家谢周勇,于2001年6月,在他的《论新时代》一书中,在世界上首次提出社会人道概念,创立了伟大的社会人道主义学说,将人道主义推进到社会人道主义阶段,才真正科学地解释了人道主义,并为全人类的社会学理论奠定下了真正科学的基石。
谢周勇认为:由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单个的个人,因此我们必须承认每个人的价值,即必须承认每个人的人格。
但是,我们每个人又都是寓于社会之中的,都是一个社会的人,因此,我们同时又必须承认人的社会性。
因此,我们人类自身所特有的自然的生存和发展的规律,即社会人道,包含了两个基本的内容,即在承认人的人格的重要性的同时,承认人的社会性。
也就是说,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在承认人的人格的重要性的同时,还必须承认人的社会性。
因此,目前那些权威的学者们所称之为的人道主义与反人道主义——其实,他们正是断裂了人类自身所特有的生存的发展规律的两个方
面,而片面地强调了人格的重要性,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所要求保障的全人类的共同的生态平衡,才是属于我们人类自身的特有的生存、发展的规律的自然的完全的内容,从而导致了非社会人道的活动。
因此,那些大搞反人道主义和大搞人道主义与反人道主义的权威的学者们倒是比那些人道主义者们更令人啼笑皆非。
因为后者也只是断裂了人类自身所特有的发展规律的两个方面而已。
谢周勇指出:人类只是在社会人道的前提下,才能够规定出适应自身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是生产力与社会人道的关系构成了人类的本身所固有的一切,并直接进入了我们人类的历史;而不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直接进入了我们人类的历史。
后者仅仅表明其存在的基本原则是从实际存在的事物中得来的,但却不是从人类的本身所固有的一切——即最初的现实的联系之中得来的,因此,它所表明的就仅仅是关于世界以及关于世界中所发生的事情的实证知识,那么由此所产生的就已决不是哲学,而只是实证科学。
但是,这样一来,人类的世界观却由此而真正地豁然开朗了。
谢周勇将西方人道主义思潮,以及全世界古今各种宗教、思想流派等,推进到科学的社会人道主义阶段,为全世界人民做出了伟大贡献,成为影响世界的思想家,标志着中国重新成为世界思想的中心,这也是中国人的骄傲。
精神原则1、理性价值。
即:逻辑和经验是发展知识,检验断言的标准。
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其它的思惟方法能比逻辑和经验更为有效的方法,有利于人类智识的进步。
2、自由探索的价值。
人道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对人的思想进行独~裁专~制,这些形式包括教会的、政治的、意识形态的、社会体制的各种有可能对人的思想进行钳制的压迫形式。
当然我们也主张对各种差异的容忍,尊重个人表达其信仰的权利,无论这种信仰是多么不入流,不主张用社会的、法律的和制裁的方式对其进行压制。
3、个人尊严的价值。
人的高贵和尊严是人道主义的核心价值。
所以人道主义反对一切宗教的、意识形态的、伦理道德中具有那种:贬损个人、压制自由,愚弄智识,或非人化的信条。
人道主义坚信最大程度的个人自主性与社会责任感是合谐一致的。
4、道德平等原则。
这个原则贯穿于反对一切基于种族的、性别的、宗教的、年龄的、国别的岐视。
这个原则的相应结果就是对一切人的智力和美德提供平等机会。
5、自由的理想。
人道主义总是捍卫自由的理想,它不仅仅是支持那些因为教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利益而遭受压制的自由意识,而且,也支持真正的政治自由,民主决定基础上的大多数人的意见,尊重少数人的权利和法律的规则。
人道主义捍卫人基本的安全、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人道主义提倡从宗教和强硬政府控制下解放的个人自由。
6、宗教怀疑主义的价值。
人道主义承认宗教在解释人的生活意义方面的作用,但不同意对它的迷信态度。
人道主义认为宇宙是自然力机制作用的产物,可以有效的为科学所理解。
人道主义坚持男人、女人对自己的命运负责,不必寻求超自然的救世主。
形成形式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建立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之上,同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相适应,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历史观为理论基础。
它是对以往历史上的人道主义和人道精神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家尊重知识和才能,崇尚发挥个人才干,要求自由地全面地发展人的个性的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人道主义者维护个人尊严,强调个人在社会和自然界中地位和作用的思想;空想社会主义者关于解放全人类的理想,等等,对于社会主义人
道主义来说,都是可以而且应当批判继承的有价值的思想资料。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真诚的、具体的、现实的。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确立,使个人和社会的基本利益归于一致。
这样,社会就应该和能够真正做到尊重每个劳动者及其劳动和劳动成果,就应该和能够真正把满足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作为社会生产的目的,就应该和能够为劳动者发挥和发展才能逐步创造必要的社会条件。
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之间,就应该和能够真正建立起团结、互助、友爱的关系,排除以往私有制社会那种损人利己、尔虞我诈的关系。
因此,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就应该和能够在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的广大范围内形成社会主义的道德关系,应该和能够实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
精神文明人道主义精神,具有相对的崇高性,超现实性。
人道因为精神这个观念就主要作用于超现实性的一面。
精神往往超出现实的意义,多指愿望的东西,在常规的情况下,精神往往是空间的一种观念。
人道人道主义精神,更着重体现以人为本的,以人类自身功能观念意义上的一种良知,及其在这个意识的作为支配下,形成一种以高度文明为基础,以人类和谐发展为目的的这样的普世观。
人们可以这样认为,红十字会,世界卫生组织就是在这样的一个人道主义精神的支配下成立而作为,不管你是生活在什么样的政治制度下,红十字会,世界卫生组织为你而努力,都是应该的。
当人们受到战争的伤害,疾病的威胁,自然灾害的损失的时候,这两个机构都有义务,有责任。
因此,人们又看到,人道主义精神确实具有超现实性。
因为,人类永远也不可能生存在一个完美的盛世当中,永远都有矛盾,有对立。
没有矛盾,没有对立的社会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客观的。
更没有这样的时代。
由此看来,人道主义精神是一个让人类共同崇拜信仰的一个观念,在这个观念的意识作用下,人类的一切活动行为及其规范,都将在这个范畴内进行。
异化问题1978年初,朱光潜在《社会科学战线》发表《文艺复兴至十九世纪西方资产阶级文学家艺术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的言论概述》一文。
同年8月,汝信在《哲学研究》上发表《青年黑格尔关于劳动和异化的思想——关于异化问题的探索之一》,表明学术界开始把目光投向人道主义、异化问题。
从1980年开始,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文章大量涌现,全国几乎所有报纸和杂志都参加了讨论,有的报刊还开辟了专栏。
据统计,各地出版文集20余种,发表文章750余篇。
此外,还举办了各种类型的讨论会、报告会、座谈会等。
讨论涉及的主要问题有:1)关于人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
有人主张,人是马克思主义或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和核心。
2)关于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是劳动;人的本质是需要;人的本质是利益和劳动的统一;人的本质是实践;人的本质是主体性;人的本质是一个多层次的、动态的、历史的系统;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自私;等等。
3)关于人性。
人性就是人类的自然本性;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人性即人的社会性;人性是对自由的追求,等等。
4)关于人道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这是意见分歧较大的一个问题。
5)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异化。
不同观点真正批判继承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从而吸取和发展其合理内容的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不仅重视人的地位和价值,把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人类解放的目标,而且指出了为实现这一理想目标所需要的具体条件。
社会主义国家的学术界,对经过马克思主义扬弃的人道主义,有
不同的理解。
苏联和东欧等国的许多思想家,把这种人道主义称为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无产阶级人道主义或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以区别于传统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
他们把这种人道主义看成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不可分离的部分、人道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哲学基础之一。
有些思想家甚至把人道主义看作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核心,进而提出建立马克思主义人本学的主张。
在中国,对人道主义问题也有种种不同的理解。
其中一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的人道主义是唯心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所要坚持和发扬的是作为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革命人道主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此外,也有人认为,既然有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也必然有无产阶级人道主义,无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特点在于它从人的个性发展的角度探讨社会发展的特征和规律性。
因此,它作为一种理论和思潮,乃是马克思主义学说整体的一部分。
纪念活动2008年12月11日,联合国大会决定:根据大会第A/RES/63/139号决议:指定8月19日为世界人道主义日,以促进提高公众对世界各地人道主义援助活动和在这方面开展国际合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向所有为推动人道主义事业开展工作的人道主义人员、联合
国人员及有关人员,并向那些因公殉职的人,表示敬意,邀请所有会员国和联合国系统各实体根据现有资源,并邀请其他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每年以适当方式举办世界人道主义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