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诗意的语文_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淌诗意的语文
导读:本文流淌诗意的语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明显感到他们真正领会了“冒”字的情味和神韵,以及作者所传递的模糊语义,一个“冒”字在学生头脑中活起来了,而且带动了整个画面,鲜活地在学生心中呈现。汉语的魅力在老师引导学生自悟的过程中呈现出愈加浓烈的色彩。
在整个过程中,没有老师强硬的解读,学生没有死记硬背,只是在老师的引导下,感悟获得知识。这样,知识才被学生真正内化成自己所有。
四、美
诗意语文最终追求的目标可以归结为一个字:“美”.这是一种浑然天成之美,它不矫揉,不造作,完全是发乎真性情;这是一种人性之美,它关注学生,立足发展。语文就是语文。我们不必给语文加太多的束缚。一切语文素养、能力,都是内在于人的,不能靠给予,而要学生自主建构生成。诗意语文的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实践过程,更是一个人的发展过程,生命成长的过程。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深入探究,把学生逐步培养成语文生活的主人。这样的语文才能体现出一种自然之美、人文之美。
哲学诗人海德格林曾写过这样一首诗:“只要良善纯真尚与心灵
同在,人就会不再尤怨地用神性度测自身。神莫测而不可知?神如苍天彰明较著?我宁愿相信后者。神本人的尺规。劬劳功烈,然而诗意地,人栖居在大地上。”我们以博、实、悟、美来构建我们的语文课堂,让诗意在语文课堂里流淌,让学生立身诗意语文的殿堂。
参考文献:
[1]王崧舟。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2]王崧舟。诗意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让诗意在语文课堂中流淌》网络
[4] 盛新凤《构建诗意的语文课堂》网络
[5] 江洪春《正在“异化”的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学》2011.12
[6] 卢青云《诗意的语文生命的咏唱——王崧舟、及诗意语文的教学论理》《江苏教育研究》2008.0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