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机械制造及动画技术-装配过程自动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装配基础件的传送②装配夹具的传送③ 形状规则且数量多的零件的供料与 定向④检测、清洗等工作。
18
自动装配工艺设计过程
1. 产品分析和装配阶段的划分
2. 基础件的选择 3. 对装配零件的质量要求 4. 拟定自动装配工艺工位数量与装配过程 5. 确定各装配工序时间
6. 自动装配工艺的工序集中与分散
强制移动装配(装配过程没有时间间隔) 1. 由传送带或传送链连续或间歇地由一个 工作地点移向下一个工作地点(节拍是固 定)。 2. 连续移动式装配,是工人在装配对象移 动过程中进行装配(工人动),装配时间和 运输时间重合。
23
装配件的传送与定位
1.装配件的传送 ▲传送途径 --装配工位与料仓和中转站之间 --装配工位之间 ▲传送对象
组织形式可以具体化为:①空间排列②物 流之间的时间关系③工作分工的范围和 种类④在装配过程中装配对象的运动状态
自由移动式装配(工人不动) 无形象的流水线
工人或运输装置(小车)运送到各个工作地 点,完成有关的装配工作。在一个工作地点 完成某一工序后,再送到下一个工作地点进 行其他工序的装配。装配节拍是自由调节的。
30
课堂作业 选择题: 1.在自动装配条件下,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应符合()。 A、便于自动给料、自动装配作业和自动检测的原则 B、便于自动给料、零件自动传送和自动装配作业的原则 C、便于自动给料、自动传送和自动检测的原则 D、便于零件自动传送、自动装配作业和自动检测的原则 2.在自动装配系统中,为顺利地完成装配工作,必须保证基础件、配合件 和联接件等停止在精确的位置,可以通过()。 A、定位机构来实现 B、送料结构来实现 C、调整机构来实现 D、辅助机构来实现
定位机构的要求非常高,要能承受很大的力并精确地工作。 ▲常用定位机构
常用楔形销、楔形滑块、
杠杆、弹簧定位销 等作为定位元件。
图7-2 定位销的定位过程
a) 圆柱销开始伸出作预定位 b) 锥销伸出 c)定位结 束,两销在相反方向与定位套贴紧 1-工作台 2-定位套 3-支架 4- 预定位销 5-联结板 6弹簧 7-锥销
16
自动装配工艺设计的一般要求
(1)各个装配工位的节拍应同步 刚性传送系统;对于装配工作时间较长的工序,可同时占用相邻 的几个装配工位。 (2)应减少装配基础件的位置变动(除正常运送外) 以免影响装配过程中的定位精度。
(3)合理选择装配基准面,以保证定位精度 装配基准面通常是精加工的面或面积较大的配合面;同时考虑装 配家具所必需的装夹面和导向面。 (4)对装配件进行分类自动给料 针对形状比较规则的简单零件
(1)零件数量应可能少。(装配体整体工艺结构上来看),应可能选 通用件。 (3)尽量减少螺纹连接,以适应自动装配,如用过盈连接、焊接等。
(2)零件尺寸公差及表面几何特征应能保证按照完全互换法进行装配。
改进前
改进后
13
(4)零件上尽量采用定位凸缘,以减少自动装配中的测量工作。 (5)多个同样的零件安装到基础件上,应使零件按同一个方向安装。
28
3.装入和螺纹连接自动化
▲装入自动化
装入动作(路线)简单
工件经定向和传送到达装配工位后,由装入机构在装配基础件上
对准、装入。
(1)重力装入 无需施加外力的机构,但需定位装置:机械挡块,适用于钢球、 弹簧等零件的装入。 (2)机械推入
用曲柄连杆、凸轮和气缸/液压缸直接连接的往复运动机构控制
装入,适用于小型电机上端盖、轴承等零件的装入。 (3)机动夹入
零件的结构工艺性应满足的三个条件:
——便于自动给料
、避免什么结构
包括零件的上料、定向、隔料、传送和卸料的自动化。 ——有利于零件自动传送 包括装配零件由给料口传送至装配工位,以及装配工位与装配工位 之间的自动传送(也要考虑定向)。 ——有利于自动装配作业 包括自动清洗、自动平衡、自动装入、自动螺纹联接、自动检测和 9 控制、自动试验等。
1.全部装配工作在一个固定工位完成。
(如果是大型复杂产品的装配,工人分组按 工艺装配顺序一组一组上去装配)
2.装配所需的零件也集中放在工作地点附 近(固定工位装配的特点),基础件与配合
件不需要传输。 3.装配时间长,多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
21
三、自动装配原理
装配的基本形式与特点
(1)单工位装配 (2)固定工位顺序装配 (3)固定工位流水装配 (4)装配车间 (5)巢式装配 (6)移动的顺序装配 (7)移动的流水装配 固定式装配:产品不动工人 动;装配所需零件集中放在 工作地点附近。
用机械手夹持零件装入,适用于小型零件、轴类、盘类零件。
29
3.装入和螺纹连接自动化
▲螺纹连接自动化 螺纹连接自动化包括螺母、螺钉/螺栓等的自动传送、对准、拧
紧。其中劳动强度大的是拧紧工作,也是实现自动化首要考虑的问题。
另一方面,实现自动对准和拧入的难度较大,在某些场合,安排 手工操作是合理的,在自动化设计时应少用螺纹连接。(联想自动装 配条件下的结构工艺性)
3
一、基本概况
▲ 发展趋势
——与近代基础技术(控制技术、物联网技术、通信技术、人 工智能等)互相结合,提高自动装配装置的性能。
——进一步提高装配的柔性,大力发展柔性装配系统。
4
装配自动化的基本要求
现实应用中需考虑的因素
▲生产纲领稳定,且年产量大、批量大,零部件的标准化、 通用化程度较高。
目前,自动装配设备基本上还属于专用设备,生产纲领改 变,自动装配设备就不适用,即使调整后加以使用,在技术 和经济上不合理。
1.装配过程分成若干个独立的装配工序, 分别由几组工人负责。
2.各组工人按工序顺序依次到各工位工作。
3.工人专业化程度高,产品质量稳定,装 配周期短,适用于笨重产品的成批生产。
22
三、自动装配原理
装配的基本形式与特点
(1)单工位装配 (2)固定工位顺序装配 (3)固定工位流水装配 (4)装配车间 (5)巢式装配 (6)移动的顺序装配 (7)移动的流水装配 移动式装配:产品动,工人 呢?
(5)关键件和复杂件的自动定向 概率法 极化法 测定法
17
自动装配工艺设计的一般要求
(6)易缠绕零件要能进行定量隔离 采用弹射器将绕簧机和装配线衔接 改进弹簧结构 (7)精密配合副要进行分组选配 (8)合理确定装配的自动化程度 螺纹连接 单轴工作头,手工装配; 装配质量检测 ,不合格装配件的调整、剔除等工作自动化程 度低; 尚不成熟的装配工艺,和使用自动化装配但经济效益不显著 的工序,可用手工装配; 零件结构简单 易自动定向,自动装配程度高; 品种单一自动化程度高; 装配自动线的自动化程度优先级
--工件托盘
--基础件 --其他零件
▲常用传送设备(机构)类型及其特点(表7-3)
24
▲常用传送设备(机构)类型及其特点
25
▲常用传送设备(机构)类型及其特点
26
▲常用传送设备(机构)类型及其特点
27
2.装配件的定位
证后续装配工作顺利进行。
靠定位机构来保证
基础件、配合件、联接件经传送后必须停在精确的位置,才能保
但我国装配自动化技术起步晚,虽自主研发了一些半自动、自动装配线, 但自动化程度不高,装配效率低。
2
一、基本概况
▲ 三个发展阶段
——采用传统的机械开环控制单元的装配自动化技术
操作程序由分配轴把操作时间运动行程信息都记录在凸轮上。
——利用半柔性控制方法构建自动装配系统的装配自动化技术 控制单元采用了预调顺序控制器,或者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各 种信息都编制在控制程序中,操作时间分配和运动行程方便修改。 ——具有柔性控制能力的装配自动化技术 控制单元配备了带有智能电子计算机的可编程序控制器,能发出 改变操作顺序的信号。
▲ 便于自动给料(便于零件的上料、定向、隔料、传送和卸料的自 动化) (1)零件的几何形状力求对称,便于定向处理
改进前 改进后
(2)若零件本身结构要求而不能对称,则应使不对称程度合理扩 大,以便在自动定向时利用其不对称性。 (3)将零件的一端做成圆弧形,这样易于导向。
10
▲ 便于自动给料(便于零件的上料、定向、隔料、传送和卸料的自 动化) (4)为防止零件互相缠绕,有通槽的零件宜将槽的位置错开;具有 相同锥度的内外表面,应使内外锥度不等,防止“卡死”。
装配机器人是未来柔性自动化装配的重要工具,应大力发展, 并尽快实现国产化。
7
8
二、自动装配工艺过程分析 自动装配条件下的结构工艺性
结构工艺性是指产品和零件在保证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力求能够采
用生产率高、劳动量小、材料消耗少和生产成本低的方法制造出来。
自动装配工艺性好的产品结构能使自动装配过程简化,有利于实现 装配自动化的三个方面内容。 零件的结构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组织形式可以具体化为:①空间排列②物 流之间的时间关系③工作分工的范围和 种类④在装配过程中装配对象的运动状态
分散/多组固定式装配(强调平行工作)
1.把产品的全部装配过程分别在多个工作 地点进行。
2.装配周期短,生产场地的使用率和生产 效率较高。 产品固定式流水装配(产品不动工人动,装 配过程没有时间间隔) 是固定装配的高级形式
▲产品具有较好的自动装配工艺性
装配零件数量少;主要零件形状规则、对称、易实现自动定 向;装配基准面和主要配合面形状规则,易保证定位精度。
▲实现装配自动化以后,经济上合理,生产成本降低
零件的自动给料、运输及自动装配(装配自动化的内容)是 否能达到要求。
5
6
实现装配自动化的途径
▲借助先进技术,改进产品设计
装配过程自动化
1
▲ 装配自动化的目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 产品的装配质量和稳定性,降低劳动强度,保证操作安全。 机械产品的装配是机械制造系统的重要组成环节(联想机 械制造系统的过程特性)。据统计,一些典型产品的装配时间 占总生产时间的40%~60%,而目前自动化水平仅为10%~15%。
改进前 改进后
(6)若两零件装配时需要调整位置才能装配上,4
(7)为便于装配,零件装配表面应增加辅助定位面。 (8)避免采用易缠住或易套在一起的零件结构,不得已时,应设计 可靠的定向隔离装置。
15
(7)为便于装配,零件装配表面应增加辅助定位面。 (8)避免采用易缠住或易套在一起的零件结构,不得已时,应设计 可靠的定向隔离装置。
20
三、自动装配原理
装配的基本形式与特点
(1)单工位装配 (2)固定工位顺序装配 (3)固定工位流水装配 (4)装配车间 (5)巢式装配 (6)移动的顺序装配 (7)移动的流水装配
组织形式可以具体化为:①空间排列②物 流之间的时间关系③工作分工的范围和 种类④在装配过程中装配对象的运动状态
集中固定式装配
31
四、自动装配机械
自动装配机械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装配机是一种按一定时间节拍工作的机械化的装配设备,有时
也需要手工装配与之配合。装配机所完成的任务是把配合件往基础件上 安装,并把完成的部件或产品取下来。
自动装配机械按类型分,可分为单工位装配机与多工位装 配机(涉及工件传送系统)。
制定便于装配的设计准则,一方面尽可能地减少零件的数量, 另一方面改进零件的结构工艺性,使之便于自动给料、自动 传送或自动装配。(P161 表7-2)
▲研发新的装配工艺与方法
应根据我国国情研发自动化程度不一的各种装配方法,而并 非盲目地追求全盘自动化,以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
▲尽快实现自动装配设备与FAS的国产化
改进前 改进后
11
▲ 便于自动传送(零件由给料口传送至装配工位,以及装配工位与 装配工位之间的自动传送) (1)考虑零件应具有装夹基准面,共传送装置装夹和支撑。
改进前 改进后
(2)零件结构应带有加工好的面和孔,供传送中定位。
改进前 改进后
(3)零件外形尽可能地简单、规则、尺寸小。
12
▲ 便于自动装配作业(便于自动清洗、自动平衡、自动装入、自动过 盈联接、自动螺纹联接、自动粘结和焊接、自动检测和控制、自动 试验)
7. 自动装配工艺过程的检测工序
19
三、自动装配原理
装配的基本形式与特点
(1)单工位装配 (2)固定工位顺序装配 (3)固定工位流水装配 (4)装配车间 (5)巢式装配 (6)移动的顺序装配 (7)移动的流水装配
组织形式可以具体化为:①空间排列②物 流之间的时间关系③工作分工的范围和 种类④在装配过程中装配对象的运动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