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诗词教学的诗情美探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诗词教学的诗情美探微

诗歌是最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优秀的诗歌往往具有深邃的意境,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语言精练含蓄、生动形象,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为广大学生所喜爱。

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但目前诗歌教学的现状正变得公式化、程序化,严重束缚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发掘与提升,比如有些教师仍没认识到古诗词教学对人素质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仍然用机械的教学方法做单调枯燥的分析,用过于抽象的逻辑思维解剖一首首意境优美的古诗词。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认识诗词的诗情美呢?

一、披文入情,激发情感

诗都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产物,是诗人内心感情的一种艺术化表现,感情是诗的本体生成与构成的主要因素。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没有诗人真挚浓烈的感情,就不可能产生动人心弦的诗歌。如:陆游经过长时期战乱流离生活的体验,凝聚起死而不衰的深厚的爱国激情,从而写出包含血泪和期望的《示儿》一诗。又如:李白在经历了15个月的流放生活,重新获得自由之后,怀着难以自禁的轻松喜悦心情,从而写下了《早发白帝城》一诗。再如:李白观赏了阳光照耀下的庐山瀑布凌空飞下时的美丽图景后,胸中勃发出对祖国壮丽河山无比热爱之情,从而写下了《望庐山瀑布》一诗。可见诗是诗人“情动而辞发”的产物。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披文人情”,使学生体验古诗中蕴含的丰富感情,通

过审美体验得到心灵的陶冶。

王国维曾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教师只有恰当地加以点拨,学生胸中才能产生神奇的美感,若能再辅之以读读、想想、议议,就能移人情感,把学生带进诗的氛围,使其如历其境,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了诗的内涵。如:让学生读《静女》、《蒹葭》等诗作,感受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喜悦和忧伤之情,就会深深触动着我们的情感之弦;诵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仙李白的高傲人格,千年之下,仍能令我们激扬奋发;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自然能体会到苏轼那恢宏的气势;再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沁园春·长沙》),学生自然会感到作者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二、从景入手,体验情感

在古诗中,诗人常常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所描绘的景物之中,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如孟浩然的《春晓》一诗,句句写景,句句含情。诗人把爱春和惜春深情寄托在对落花的叹息上。诗句看似写景,实为抒情,情景交融,达到无由分解的境界。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从景入手,从字词的理解以及再现诗的画面人手,体会诗人是如何描写“啼鸟”、“风雨”、“落花”等景物的,再引导学生体会诗中“不觉”、“知多少”等字词的情感色彩,从而把握诗人爱春、惜春的深情。

毛主席的《沁园春·雪》,上阕写“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千

里”、“万里”,何等开阔、恢宏。而所望者“长城”、“大河”、“山”、“原”,都是那么的雄伟、神奇,祖国山河如此壮丽,诗人怎能不放声赞叹呢!下阕。一个“惜”字饱含感情,对古代帝王的“略输文采”、“稍逊风骚”深表遗憾。但一切的美中不足都已过去了,万丈豪情在词的末尾喷泻而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就这样引导学生抓住几个关键性词语,理解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对人民大众的歌颂,也就理解了这首词的意境。

一代伟人所写的词激起了读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而马致远的那首脍炙人口的《天净沙·秋思》又会带给读者什么感受呢?也让我们从词语人手去细加体会。这首小令一共只用了二十八个字,却写到了十种事物,外加一个“断肠人”。引导学生注意事物前所加的修饰词语,发现修饰词的感情色彩特别浓郁,尤其是“枯”、“老”、“昏”、“古”、“瘦”、“夕”、“断肠”这几个词。这是什么样的感情色彩呢?学生们经过思考,便会七嘴八舌地用“伤感”、“凄凉”、“悲伤”等同类词语来形容这些词语所带给他们的感受。能够说出这些感受,学生对这首曲就大致理解了。然后再引导学生将用这些词语修饰的事物设想成一幅完整的画面。画面传达出的是一种凄凉的氛围,在这样的境界里,一个“断肠人”正踽踽独行,作品所表达的天涯游子的羁旅之思便不难理解了。

三、由表及里,感知情感

诗词中人物精神方面内在的心灵美必然会表现到外部,产生语言和行为的美。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感知,因为感知是美感的

门户。诗词课文中层现了不少具有心灵美的光辉形象,有“万里赴戎机”、代父从军的花木兰;有“羽扇纶巾”、“雄姿英发”的周瑜;有“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王昌龄;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杜甫;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有“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的周总理;有“创业艰难百战多”的陈毅元帅……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认识诗句中的隐含形象,从正面人物身上得到美的感受,理解诗人通过多种手法对生活中假、恶、丑的揭露、嘲讽与批判,实际上是从反面对美进行了推崇与赞美,因而使其作品具有一种特别的审美价值。在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当注意剖析各种不同人物的性格和心理,这就能引导学生从形象的对比鉴赏中体验和认识这些艺术形象内涵的社会意义,从而更全面、更深刻地感受诗人的创作意图,提高学生对诗词情感美学的感知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而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便是学习古典诗词。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宋词到元曲,高潮迭起,名家辈出,精彩纷呈,璀璨夺目。这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批判性地吸收和创造性地继承这笔精神财富,对于滋养性情、陶冶灵魂、重铸民族精神有其着至关重要、无法替代的作用。在新的时代,加大诗词教学力度,重视培养学生在诗词学习中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教师应该重视和必须重视的问题。只要广大一线教师齐心

协力。相信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