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
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把众多的民族国家卷在一起,出现了国际化的劳动分工,跨国公司的世界经营、资金的跨国流通等新特征。一方面,经济的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发展、扩张的必然趋势,它会密切各民族之间交往和联系。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制定的并保证其有利地位的,从而导致了发达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中心、边缘的新的二元对立。与经济全球化相伴的,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霸权。它冲击着第三世界民族文化的同一性、民族的文化身份认同等,因此在“全球”与“国家”、“世界”与“民族”的矛盾中探讨爱国主义教育有着重要意义。
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的一种经济趋势。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他使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产生出一系列关于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意识相冲突的论点;爱国主义是源于人民对哺育自己成长的家乡、民族和祖国的深厚感情,逐渐升华形成的一种维护祖国利益的行为准则和坚强信念。它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是一致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经济全球化对爱国主义教育带来的挑战:第一,全球化直接威胁各民族国家的经济安全,同时也弱化了国民的国家安全意识;第二,全球化对各民族国家的主权会有所削弱;第三,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一直在对各民族国家进行文化渗透。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更是挑战。显示情况表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不仅要面对经济方面的挑战,而且也必然要面对政治和文化上的挑战。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经济、科技和军事等方面的优势,竭力输出它们的政治观、价值观、文化观和生活方式,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进程,把发展中国家纳入西方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道。各国公民在世界范围内流动,一个国家的公民可能工作和生活在另一个国家,并对另一个国家产生感情。这种情况使有的人对自己的归宿感产生了困惑,甚至认为爱国主义在今天已经过时了。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必须弘扬爱国主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整体利益的代表者。第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第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民族国家仍然是国际社会最强大的行为主体;第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仍然是促进经济全球化正常发展最具实力的制约力量。经济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第一,经济全球化非经济利益一体化,各民族国家仍然有自己的经济利益,仍需保护民族工业和品牌,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第二,经济全球化难以导致政治一体化,爱国主义仍是当代维系民族国家政治合法性的重要保障。在全球化条件下,一方面,西方强势国家倚仗其经济实力推行强权政治,企图动摇他们作为民族国家主权象征的政府权威;另一方面,面对国人的政治淡漠和对政府信心的丧失,如何以一种思想或理论来汇聚人心、重建政治合法性,成为中国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能发挥这种作用的,只有爱国主义。第三,经济全球化难以导致文化一体化。文化的民族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国文化的发展需弘扬爱国主义。弘扬爱国主义有利于全球化条件下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处理:既要热爱自己的国家,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既不盲目排外,又不盲目崇洋,以塑造中国人在国际舞台上的良好形象。我们要树立这样一些观念:第一,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
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应该说经济全球化趋势为个人报效祖国消除了许多障碍和阻隔,开辟了更多的渠道和更大的空间;第二,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集中体现为科技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都对国家的繁荣富强担负着重大的责任;第三,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经济全球化尽管有超越国家界限一面,但在我们的具体经济工作中,仍然可以做到与爱国主义并行不悖。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特点是超越民族和国家的界限。这同国际格局中民族国家的因素冷战后它们不但依然存在,而且更为突出相碰撞,其结果就产生出一系列关于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意识相冲突的论点。如发达国家的学者和政治家们提出,“民族国家的时代已经过去”;“民族国家的传统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已经过时”;“民族国家的主权观念已经过时”等。这三个观念确实在不同程度上与全球化的现象有关,不过,人们把全球化某些因素的作用过分夸大了。不能笼统说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出现,民族国家的时代就完全过去了。发达国家之所以对超越民族国家界限感兴趣,是因为这一界限对它们的跨国公司来说,更像资本积累的消极界限除非它们面临更强大的发达国家的欺压。至于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对民族国家界限不能忘情,乃是因为这一界限是它们发展的有力屏障和积极推动者。因为一个具有坚定的民族国家意识、独立自主地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势政府是第三世界国家摆脱依附地位的先决条件。既然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要占到全世界人口的4/5,并且他们或迟或早都要走上现代化的道路,都要借助民族国家充当其发展的有力屏障,那么,西方学者预言“民族国家时代已经过去”的论断,未免言之过早。全球化的确对传统的民族国家思维带来一些冲击,欧元的出现便是其证明。主权是一个民族国家长期形成的共同利益在政治上的集中表现,因此在主权上是不能轻易让步的。自觉地有所让步,那只能是为了本民族的更大利益,欧元事实上是人们改变了民族国家的传统思维和行为模式以应付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即便如此,也不能说民族国家的意识和观念完全过时了。当前世界经济结构在某些环节上,存在着全球化对民族国家传统思维和行为模式的冲击;但在更多的环节上,甚至可以说在总体上,依然是民族国家的观念和意识支配着人们的行为模式。这是因为国家之间的利益差异和对立并没有因全球化而消失。且不说美国的霸权主义日益激发、加深着伊拉克、古巴、利比亚、南联盟等发展中国家的领导者和人民的民族国家意识,就是在发达国家内部,美国与欧洲联盟各国之间的种种利益差异与矛盾,也时刻刺激着欧洲国家人民对美国的不满情绪,从而不时发出“经济爱国主义”的呼声。关于国际社会如何处理世界一体化即全球化环境与维护国家主权的关系问题,文章指出,用否定传统主权概念的办法来解决这个矛盾是不行的。因为:第一,如果否定一国的内部事务不受国际社会管辖这一对外主权,那么谁来代表国际社会处理这种原先纯属“一国的内部事务”呢联合国吗现在没有充分保证可以使人相信,联合国不致成为某个大国的工具。第二,大国的洁净生态环境是建筑在污染输出的基础上的。维护传统主权概念可以给发展中国家人民以同这种“生态帝国主义”作斗争的武器。第三,在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中国家发展本国经济的关系上也存在着矛盾。保护地球生态环境固然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但发展中国家为了搞现代化,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又不能不开发自然资源。这个矛盾的解决应以尊重发展中国家的主权为前提,就是说,这关系到维护一个国家的发展权的问题,他国不得强行干预。目前我们所处的时代仍是全球化趋势与民族国家观念并存的时代。只要民族国家的界限和利益依旧存在,那末对民族国家的观念和意识以及立足于其上的伦理价值取向——爱国主义就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如果说,作为工业发达国家的法国尚且提倡“经济爱国主义”,我们作为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面对强手如林的险恶国际环境,就更不能不讲爱国主义了。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产生出一系列关于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意识相冲突的论点;爱国主义是源于人民对哺育自己成长的家乡、民族和祖国的深厚感情,逐渐升华形成的一种维护祖国利益的行为准则和坚强信念。它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