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容器用铝箔行业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电容器用铝箔行业研究报告
目录
一、行业概述 (2)
(一)行业发展历程 (2)
(二)行业现况 (3)
(三)政策环境 (4)
(四)进入门槛 (5)
二、产品技术及生产 (5)
(一)产品技术 (5)
(二)生产工艺 (8)
三、行业上下游情况及竞争态势 (11)
(一)上游情况 (11)
(二)下游情况 (12)
(三)竞争态势 (13)
四、行业前景 (14)
(一)未来行业市场前景 (14)
(二)技术趋势 (14)
(三)行业影响因素 (14)
五、行业内上市公司经营状况 (15)
(一)生产能力 (15)
(二)销售情况 (15)
(三)盈利状况 (16)
(四)财务指标 (16)
一、行业概述
铝箔在非常广阔的领域里满足着生产和生活的需求,例如:在电子工业中,用于制造电容器、蒸发器的发热元件以及冷凝器和电缆屏蔽;在机电行业中,用作热交换器散热片;在航空航天工业上,用于飞机旋翼、导弹、火箭,卫星等液体燃料箱的隔热层和防水层;在包装行业,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牙膏、卷烟、化学制品的包装;在建筑行业,用于隔热防潮的场所,并作为一种装饰材料广泛应用;此外,铝箔还应用于纺织、车辆、造船工业。

铝箔消费水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目前,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铝箔消费国,但人均年用量仅0.17 kg,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10到1/20,中国铝箔市场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铝箔作为铝电解电容器生产的关键原料,与电解液一起占铝电解电容器原料成本比重的30%-70%(随电容器大小不同而有差异)。

电容器用铝箔涉及电极箔和电子铝箔,两者在加工深度上不同,电子铝箔是电极箔生产的原料。

其完整产业链是:精铝(高纯铝锭)——电子铝箔(光箔)——电极箔(腐蚀箔、化成箔)——铝电解电容器——电子整机(如彩电等)。

(一)行业发展历程
早期中国铝材主要是军用,铝箔的需求量很小。

进入20世纪80
年代以后,铝箔作为民用产品得到发展。

1995年以后,电缆箔、空调箔和卷烟用箔的市场步入快速发展时期,中国铝箔业快速发展。

同时,电子铝箔生产企业和铝加工企业抓住产业发展的机遇,在技术引进和开发方面取得了相当的进展,电容器用铝箔的产能和产量都有大幅度的提升。

由于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主要电容器厂商大规模向中国大陆转移和扩张产能,相应的也在中国大陆投资电容器用铝箔生产;我国电容器厂商在大规模地扩张产能的过程中也迅速扩大电子铝箔的生产线和产能。

国内电容器用铝箔生产企业产能的扩大带来了潜在的市场竞争压力。

(二)行业现况
目前,我国电容器用铝箔的生产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高档电子铝箔、电蚀铝箔的生产技术仍主要为日本和欧洲企业所掌握。

为取得产业的更大发展,我国电容器用铝箔生产企业需要在技术引进和开发方面克服挑战才能真正把握世界产业基地转移的机遇。

近年来铝电解电容器生产基地向我国加速转移且铝电解电容器产量高速增长,促使我国的电子铝箔加工业和电极箔加工业飞速发展。

根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信息中心的数据,2004年我国铝电解电容器的产量达700亿只,占全球总产量的约40%,销售额约为70亿元人民币,国内市场需求量约为855亿只,市场规模约为86亿元人民币。

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信息中心估计,2004年中国大陆境内电极箔实际消费量达到2.4万吨以上,占当年全球电极箔消费量的
三分之一左右。

从全球范围来看,虽然中国大陆和我国台湾地区在电容器用铝箔的生产上发展很快,但电容器用铝箔生产的高级技术方面欧美日企业仍然具有优势,特别是高档电子铝箔(铝素箔)和腐蚀箔(电蚀铝箔)方面。

为取得产业的更大发展,我国电容器用铝箔生产企业需要在技术引进和开发方面不断提升,才能真正把握世界制造业基地向中国转移的大好机遇。

(三)政策环境
2005年10月11日,国家《铝工业发展专项规划》和《铝工业产业发展政策》对外发布。

《铝工业产业发展政策》明确提出,铝工业作为一个高耗电产业,其发展要与国家能源状况相适应,且必须置于国家宏观调控之下。

并通过以下措施确保铝工业有序发展。

一要通过制定和实施铝工业发展专项规划和产业发展政策,合理确定发展规模,规范投资行为,使铝工业发展与我国资源、能源和市场需求相适应。

二要严格准入标准,严格新上电解铝项目,限制现有企业盲目扩大产能;严格氧化铝项目建设,确保氧化铝工业有序发展。

三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支持电解铝企业与上下游企业联合重组,鼓励铝电联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竞争力。

四要积极推进技术进步,淘汰落后的高耗电生产能力,重点发展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铝合金、铝深加工产品,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
铝产品品种、质量的需求。

五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开发和推广使用高性能、低成本、低消耗的新型铝产品,发展废杂铝回收再生产业,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提高铝资源利用率。

六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建立稳定的铝工业资源供给保障体系。

(四)进入门槛
电子铝箔行业总的来说国内不是竞争很激烈,因为国内专业生产电子箔的厂家没有几家。

一方面做电子箔对原料的要求很高;另一方面此行业属于高能耗产业,电力消耗巨大;第三,涉足该行业资金需求较大,对企业实力要求较高。

二、产品技术及生产
(一)产品技术
铝电解电容器用铝箔属于电子铝箔的范畴,这是种在极性条件下工作的腐蚀材料。

铝电解电容器用铝箔分高中压及低压阳极箔和阴极箔。

电极箔材料的腐蚀类型有三种:一是柱孔腐蚀,形状似隧道,又称之为隧道腐蚀;二是海绵腐蚀,蚀孔细密均匀;三是虫蛀腐蚀:蚀孑L象虫蛀一样呈不规则状,既有粗大蚀孔又有细小蚀孔,且相间分布。

不同极性的电子铝箔要求不同的腐蚀类型。

高压阳极箔为柱孔状
腐蚀,它在高压下工作时仍保持较高的比容;低压阳极箔为海绵状腐蚀,在低压下保持较高的比容;中压段的阳极箔为虫蛀状腐蚀。

在中压段保持较高的比容。

电子铝箔是一种腐蚀材料,腐蚀材料具备:(1)腐蚀核心;(2)腐蚀通道。

腐蚀核心是保证材料产生腐蚀的必要条件,而且是产生局部腐蚀。

腐蚀通道是腐蚀介质向内扩散,使腐蚀过程顺利进行。

如果腐蚀通道不畅通,则腐蚀产物停留在表面而成为灰份。

铝电解电容器主要利用铝箔再氧化处理后呈现优异的介电性能,因此其技术要求和生产过程与传统的包装铝箔有显著的差异。

其中,技术难点主要集中于高压和低压阳极铝箔的生产研制。

根据电容器的电容量公式可知,只有增加铝箔的面积才能获得高的电容量值。

然而简单地增加面积虽然可以增加电容量,但同时也增加了电容器的体积,因此不符合电器产品小型化发展的要求。

研究表明,借助特殊的电化学腐蚀技术,可以在铝箔表面腐蚀出大量的隧道和孔坑,进而可以在不增加、甚至减少铝箔重量的前提下,极大地增加铝箔的表面积,为大幅度地提高再氧化后氧化铝介电薄膜的面积进而生产出高比电
容的化成箔提供了前提。

为了顺利实现上述电化学腐蚀技术,工业生产上除了严格控制光箔的外形尺寸和加工质量外,还对其内在的组织结构有严格的要求。

其中高压阳极铝箔技术指标之一是95以上的{100)面占有率或立方织构占有率;低压阳极铝箔技术指标包括尽可能严格的多方面控制铝箔内部组织结构的均匀性。

另外,阳极铝箔的生产还要求采用高纯度的铝锭。

这些新的要求对国内传统的铝加工行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电解电容器用铝箔的研究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1994年新疆众和公司在高压和低压阳极铝箔生产技术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并形成了自己的专利技术,其高压阳极铝箔立方织构的占有率超过了95,低压阳极铝箔的内在质量也逐步达到了市场要求。

由于低压阳极箔在电解电容器铝箔中约占70,因而新疆众和公司一直以生产低压阳极箔为主。

2001年初,北京伟豪公司在前期高压阳极箔技术开发的基础上迅速取得突破,其立方织构的占有率达95,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当即成为国内高压阳极铝箔销量最大的企业。

与此同时,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原有的基础上,利用装备和技术的优势,电解电容器高压阳极铝箔生产技术也迅速取得成功,开发生产铝箔的立方织构占有率也逐步超过了95%,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促使电解电容器铝箔的腐蚀、化成加工工艺不断涌现。

1994年西安交通大学根据国产光箔表面状态的特点,开发出了一种在腐蚀溶液中添加重铬酸盐的腐蚀技术并获得专利权,使铝
箔的比电容得到明显提高。

2003年北京科技大学成功开发出国产阴极铝箔腐蚀过程中的去铜工艺,在不损失比容的前提下,阴极铝箔表面附着铜含量降低到5mg/m以下,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然而,在我国电解电容器用铝箔生产快速发展的同时,国际上的相关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整体上国产品牌仍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国际先进的电解电容器用铝箔生产技术突出表现在能够按照腐蚀、化成的需要精确地控制光箔的表面状态和内部组织结构,能够以偏析法生产高纯铝锭或生产出较低纯度的优质铝箔以降低生产成本,能够生产大规格的铝箔卷以提高生产效率,能够开发高均匀性。

腐蚀发孔技术以及高介电常数氧化箔化成技术以大幅度提高比电容等等。

尤其是近几年来,国际上对电解电容器用铝箔生产的环保问题越来越重视,甚至立法以规范相关产业的行为,禁止使用含铬、铅等有毒元素,因而我国的电解电容器用铝箔产业将不可避免地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二)生产工艺
目前,电极箔制造工艺有关腐蚀的研究有:(1)低压用阳极箔交流电蚀技术工艺;(2)高压用阳极箔直流电蚀技术工艺;(3)阴极箔腐蚀技术工艺。

1、低压用阳极箔交流电蚀技术工艺
交流电侵蚀铝箔的特点是,铝箔不直接联接交流电源,电源的两极分别联结到两个石墨电极,铝箔在石墨之间发生电化学腐蚀,在整
个电解侵蚀期间,铝箔表面周期地进行阴极析氢和阳极溶解反应,电源可改变的的参数是电流密度、频率和波形。

传统的低压用阳极箔侵蚀方式多为13—3o Hz的低频交流电 J,国内目前常采用的是50 Hz交流电正弦波形的腐蚀工艺,腐蚀工艺变化也多为电流密度、腐蚀液成分的变化。

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种方式:
(1)直流和交流组合方式的变化
①采用直流电发孔、交流电扩孔,然后交流电继续侵蚀,其腐蚀机理是先直流侵蚀产生隧道孔,隧道孔的特点是侧壁钝化、尖端活化,形成一定深度蚀孔,随后采用交流侵蚀,在已形成的隧道孔侧壁形成小孔,从而扩大了铝箔的表面积。

②交流电发孔再交流电扩孔,只是发孔电流密度小于扩孔电流密度,其腐蚀机理是铝箔上初始氧化膜被溶解,形成孑L洞,在具有一定氧化性的酸作用下形成障碍型氧化膜,部分氧化膜具有钝态性质而不被溶解,部分氧化膜因有缺陷尤其是孔洞角落处易被溶解形成新孔,从而形成孑L串型孔洞,扩大了铝箔的表面积。

(2)使用非正弦波
高频率发孔,低频率扩孔。

点蚀数目比一个频率下增加’25%一35%。

从上世纪90年代起,从日本专利中得知,其低压阳极箔侵蚀研究已不仅仅局限于正弦波形,而采用变形正弦波、矩形波、三角波、正弦波或几种波型的叠加。

2、中高压用阳极箔直流电蚀技术
一般采用铝箔在含有盐酸的电解液中,施加直流电侵蚀形成隧道
孔,蚀孔垂直于铝箔表面沿[100]面生长,分为纯盐酸、盐酸一硫酸体系、盐酸一硫酸一磷酸混合酸体系、盐酸一铬酸体系。

纯盐酸体系利用氯离子在侵蚀性阴离子中侵蚀性最强的特点,其有去钝化作用和对金属离子化作用 J,从而发生点蚀。

盐酸中加人中等溶解能力的氧化性酸,目的是为了通过阳极化在铝表面形成的具有多孔膜和密膜层双层结构的电化学转化膜,利用此种阳极化膜的特点,即此种膜的多孔性特点及阳极化过程中,活性阴离子对膜孔底部密膜层的溶解和溶解后电流于孔部集中的重新成膜,使底部逐步深入,获得高立方织构铝箔隧道腐蚀所需要的初始蚀坑。

3、阴极箔腐蚀技术
目前,阴极腐蚀箔使用低纯度铝箔(98%和99.2%),用盐酸溶液进行化学侵蚀,借助铝和阴极合金元素Cu、Fe、Si等之间的电位差,在溶液中发生剧烈的微电池反应而形成腐蚀孔洞,其主要目的是使铝箔在满足一定强度条件下以最小的腐蚀失重获得最大的比容。

随着电解电容器行业的发展,对电极箔的性能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无论采用什么样的侵蚀方式,都要视铝箔的种类、电解液、电容器电压的需要而定。

目前电极箔的工业生产,大多数企业都采用组合侵蚀方式来获得高比容、高强度、高性能的产品。

三、行业上下游情况及竞争态势
(一)上游情况
高纯铝就是将常规原铝再加工为纯度99.93%-99.999%(5N)的铝,主要用途为电子铝箔,占总用量的70%,其它用途占30%。

高纯铝经过轧制等多道工序,制成电子铝箔,电子铝箔再经过腐蚀(Etching)、化成(forming)等工艺制成电极箔(腐蚀箔、化成箔)。

电极箔是铝电解电容器的主要原材料,电极箔成本平均占铝电解电容器总成本的70%左右。

目前,全球铝消费增长强劲,可望消化产量的增加,06年全球铝消费再度高于预期,增长达8.0%,供需缺口49万吨,尤其是中国,增速达22.6%,依然是全球铝消费增长的最重要动力。

国内电解铝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通知,从2006年6月30日起实施电价调整方案,全国上网电价平均上调11.74元/千千瓦时,销售电价平均提高24.94元/千千瓦时,相当于销售电价每度上调2.494分钱。

由于电解铝在所有工业产品中耗电量最大,每生产1吨电解铝的耗电量就高达1.5万度。

国家利用电价调整对该行业进行调控,可以让一些竞争实力强大的电解铝企业将获得较为优越的生存环境,而一些规模小、生产能力落后的企业则有可能淘汰出局。

由于中国电解铝产业政策的变化,全球电解铝供求关系正逐渐改善,2006年国际电解铝供应略为偏紧;到2007年下半年,由于国内需求的强劲增长,电解铝行业将出现大面积短缺,而中国将从电解铝
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

(二)下游情况
铝电解电容器主要应用于电视、手机、电脑、音响、汽车等电子数码产品中,由于全球电子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全球铝电解电容器需求量近年来以平均10%以上的速度稳步上升,行业前景非常看好。

当前铝电解电容器市场继续保持全球化生产的趋势。

日本、台湾、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中国是全球铝电解电容器的主要生产国家(地区),且产品关键技术仍为日本企业所掌握,其铝电解电容器的产量与产值分别约占全球市场的40%与70%。

从2002年到2004年,全球铝电解电容器市场销售额平均每年增长7%。

该市场的发展正在发生有趣的变化。

全球92%的铝电解电容器都由亚洲厂商生产,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来自日本的四家大型全球性铝电解电容器生产商Nippon Chemi-Con、Rubycon、Nichicon和松下(Panasonic)。

Nichicon 和松下的销售额保持连续增长,全球市场份额维持不变,但原材料成本上涨和全球价格竞争导致其利润空间受到限制。

而大中华地区市场兴旺,该地区铝电解电容器生产商的增长速度平均是日本同业的三倍,其中万裕(Man Yue)、立隆(Lelon)、Capxcon和凯美(Kamei)在2002-2004年的平均年增率为15-20%。

近年来,铝电解电容器生产基地向我国加速转移且铝电解电容器产量高速增长,促使我国的电子铝箔加工业和电极箔加工业飞速发展。

根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信息中心的数据,2004年我国铝电
解电容器的产量达700亿只,占全球总产量的约40%,销售额约为70亿元人民币,国内市场需求量约为855亿只,市场规模约为86亿元人民币。

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信息中心估计,2004年中国大陆境内电极箔实际消费量达到2.4万吨以上,占当年全球电极箔消费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三)竞争态势
由于电容器用铝箔行业具有进入门槛,对企业资金及技术实力要求较高,行业市场竞争并不激烈。

目前国内电极箔主要生产企业包括深圳东阳光、江苏中联科技集团、扬州升达集团、丰宾科技(仁化)有限公司、肇庆华锋电子铝箔有限公司、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等。

2004年深圳东阳光、江苏中联、新疆众和、扬州升达等厂商销售收入的增长速度都超过了30%,而龙头企业深圳东阳光更是实现了翻番增长,2005年除新疆众和销售收入微幅增长外,其他主要企业均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速度,整个行业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

从全球范围来看,虽然中国大陆和我国台湾地区在电容器用铝箔的生产上发展很快,在生产技术和科研开发上均具备了相当的实力。

目前,我国能够采用普通的国产设备生产出与一些进口产品质量相当的电解电容器铝箔,在价格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但电容器用铝箔生产的高级技术方面欧美日企业仍然具有优势,特别是高档电子铝箔(铝素箔)和腐蚀箔(电蚀铝箔)方面。

四、行业前景
(一)未来行业市场前景
(二)技术趋势
如今,我国可以称作铝电解电容器的生产大国,然而并不是强国,因为我国在整体上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明显差距。

我们不能因某些方面的改进或单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而忽略这种差距。

今后电解电容器铝箔产业尤其应该重视的是顺应国际局势变化。

努力调整自身的产业结构,积极开发和更新生产技术,并向更加环保的方向发展。

(三)行业影响因素
1、政策影响
从国产电解电容器铝箔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各级政府的鼓励和支持发挥着非常重要而关键的作用。

目前中央政府正在宏观调控铝加工行业的发展步伐,信息产业部将出台管理办法规范和确保电子产品的环保型发展,科技部已经立项资助无铅,非铬酸腐蚀的电解电容器铝箔生产技术以及相关新技术的开发,新的高纯铝锭生产企业将陆续投产,民间对电解电容器铝箔产业的投资欲望强盛。

2、原材料价格影响
今年上半年,我国氧化铝产量同比增长了53.9%,而国际市场上
氧化铝供应也已经出现过剩的苗头,铝锭的价格将相应下降。

原材料价格的回落将利于电解电容器铝箔的发展。

五、行业内上市公司经营状况
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是新疆自治区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最大的高纯铝和铝电解电容器用电子铝箔生产企业、全球最大的高纯铝研发和生产企业之一,产品工艺技术和质量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公司已形成以"高纯铝、电子铝箔、电极箔"为主导产品的"能源--高纯铝-电子铝箔-电极箔"资源优势产业链。

公司主要产品高纯铝、电子铝箔产品占国内市场主要份额,并远销欧洲、美国、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广泛用于航空、航天、信息设备、交通制备、家电等领域。

(一)生产能力
新疆众和是电子铝箔行业的绝对龙头企业: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高纯铝和铝电解电容器用电子铝箔生产企业,目前高纯铝产能2.25万吨,电子铝箔1.2万吨,电极箔1000吨。

(二)销售情况
公司高纯铝已占到国内市场80%、国际市场25%的市场份额,公司凭借着高纯铝质量优势已经取得了高纯铝军工武器许可证,为公司将来在军工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公司电子铝箔占国内市场
70%、国际市场25%的市场份额,生产的非铬酸高压电子铝箔以稳定的质量性能和国内独有的环保工艺进入欧盟电子铝箔市场。

(三)盈利状况
该公司2006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74,959,406.16元,较2005年度增长30.53%;主营业务成本497,776,226.03元,较上年度增长28.10%;主营业务利润270,253,720.72元,较2005年度增长了35.23%。

(四)财务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