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药物的制取及合成方法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引言
手性制药是医药行业的前沿领域,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就授予分子手性催化的主要贡献者。

自然界里有很多手性化合物,这些手性化合物具有两个对映异构体。

对映异构体很像人的左右手,它们看起来非常相似,但是不完全相同。

当一个手性化合物进入生命体时,它的两个对映异构体通常会表现出不同的生物活性。

对于手性药物,一个异构体可能是有效的,而另一个异构体可能是无效甚至是有害的。

手性制药就是利用化合物的这种原理,开发出药效高、副作用小的药物。

在临床治疗方面,服用对映体纯的手性药物不仅可以排除由于无效(不良)对映体所引起的毒副作用,还能减少药剂量和人体对无效对映体的代谢负担,对药物动力学及剂量有更好的控制,提高药物的专一性。

因而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经济价值。

目前世界上使用的药物总数约为1900 种手性药物占50%以上,在临床常用的200种药物中,手性药物多达114种。

全球2001年以单一光学异构体形式出售的市场额达到1 472亿美元,相比于2000年的1 330亿美元增长了10%以上。

预计手性药物到2010年销售额将达到2 000亿美元。

2、手性药物的制取方法
一般可通过从天然产物中提取、外消旋体拆分法获取手性药物,近年来,随着合成法的发展和先进分析技术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手性化合物可通过化学合成法得到不对称合成己成为获取手性物质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生物技术与有机化学的交叉融合也使得生物合成成为手性药物生产取得突破的关键技术。

2.1 从天然产物中提取
在某些生物体中含有具备生理活性的天然产物,可用适当的方法提取而得到手性化合物,某些手性药物是从动植物中提取的氨基酸、萜类化合物和生物碱。

如: 具有极强抗癌活性的紫彬醇最初是从紫彬树树皮中发现和提取的。

2.2 外消旋体拆分法
通过拆分外消旋体在手性药物的获取方法中是最常用的方法。

目前为止报道的拆分方法有机械拆分法、化学拆分法、微生物拆分法和晶种结晶法等。

化学拆分法是最常用和最基本的有效方法,它首先将等量左旋和右旋体所组成的外消旋体与另一种纯的光学异构体(左旋体或者右旋体)作用生成两个理化性质有所不同的非对映体,然后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溶解性不同,一种溶解另一种结晶,用过滤将其分开,再用结晶一重结晶手段将其提纯,然后去掉这种纯的光学异构体,就能得到纯的左旋体或右旋体。

2.3 不对称合成
2.3.1 生物合成
生物催化的不对称合成是以微生物和酶作为催化剂、立体选择性控制合成手性化合物的方法。

用酶作为催化剂是人们所熟悉的,它的高反应活性和高度的立体选择性一直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目标。

有机合成和精细化工行业越来越多地利用生物催化转化天然或非天然的底物,获得有用的中间体或产物。

目前常用生物催化的有机合成反应主要有水解反应—酯化反应、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等。

自90年代以来己成功地用合成—内酞胺类抗生素母核、维生素C、L一肉毒碱、D一泛酸手性前体、体药物、旋氨基酸、前列腺素等。

2.3.2 化学合成
通过不对称反应立体定向合成中一对映体是获得手性药物最直接的方法.
主要有手性源法、手性助剂法、手性试剂法和不对称催化合成方法。

2.4 手性源合成
2.4.1 手性源合成
手性源合成是以天然手性物质为原料,经构型保持或构型转化等化学反应合成新的手性物质。

在手性源合成中,所有的合成转变都必须是高度选择性的,通过这些反应最终将手性源分子转变成目标手性分子。

碳水化合物、有机酸、氨基酸,菇类化合及生物碱是非常有用的手性合成起始原料,并可用于复杂分子的全合成中。

2.4.2 手性助剂法
手性助剂法利用手性辅助剂和底物作用生成手性中间体,经不对称反应后得到新的反应中间体,回收手性剂后得到目标手性分子。

药物(S)一荼普生就是以酮类化合物为原料利用手性助剂—洒石酸酯来制备的。

2.4.3 手性试剂法
手性试剂和前手性底物作用生成光学活性产物。

目前,手性试剂诱导已经成为化学方法诱导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如:q—蒎烯获得的手性硼烷基化试剂已用于前列腺素中间体的制备。

2.4.4 催化不对称合成
在不对称合成的诸多方法中,最理想的是催化不对称合成,它具有手性增殖、高对映选择性、经济,易于实现工业化的优点,其中的手性实体仅为催化量。

手性实体可以是简单的化学催化剂或生物催化剂,选择一种好的手性催化剂可使手性增值10万倍。

199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哈佛大学Corey教授称不对称催化中的手性催化剂为“化学酶"。

这是化学家从合成的角度将生物酶法化
学化。

即化学型的手性催化剂代替了生物酶的功能。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在不对称催化技术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Navori等二位化学家。

2.4.4.1 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
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是在手性催化剂作用下氢分子将含有碳碳、碳氮、碳氧双键的烯烃、亚胺和酮类等前手性底物加成转化为手性中心含氢的产物。

如:治疗神经系统帕金森病的药物—左旋多巴,以及孟山都公司年销售额达10亿美元的高效消炎解热镇痛药(s)—荼普生。

2.4.4.2不对称催化氧化反应
双键不对称催化氧化在手性药物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它包括不对称环氧化和不对称双羟基。

1988年,Sharpless用手性配体金鸡纳碱与四氧化饿进行烯烃的不对称催化羟基化反应,现己成功用于抗癌药物紫杉醇边链的不对称合成。

2.4.4.3 不对称催化环丙烷化反应
光学活性的环丙烷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

工业上主要利用不对称环丙烷化反应合成除虫菊醋或生产拟除虫菊醋类农药,
2.4.4.4 不对称催化羰基合成反应
羰基合成可用来合成手性药物,如消炎镇痛解热新药布洛分。

另有不对称催化羰基还原反应和不对称双键转移反应合成等,目前均已用于工业生产之中。

3 几种合成方法的比较
从天然产物中提取是获得手性药物的最基本方法之一但天然的原料是有限的不能够获得大量的低价药物。

外消旋体拆分法的化学拆分需要选择适当的溶剂,更为关键的是找出一个很
合适的拆分剂是这是十分困难的。

对外消旋底物进行不对称水解拆分制备手性化合物缺点是必需先合成外消旋目标产物,拆分的最高收率不会超过50%。

酶催化手性药物合成与化学法相比,微生物酶转化法的立体选择性强,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成木较低,污染少,且能完成一些在化学反应中难以进行的反应。

然而,有些生物催化剂价格较高,对底物的适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具有高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的特点。

化学合成的前三类方法都要使用化学计量的手性物质。

虽然在某些情况他们可以回收重新使用。

但试剂价格昂贵不宜使用于生产中等价格的大众化手性药物。

不对称催化法,它具有手性增殖、高对映选择性、经济,易于实现工收化的优点,是最有希望、最有前途的合成手性药物的方法。

不对称催化最强有力而独特的优势是手性增殖,通过催化反应量级的手性原始物质来立体选择性地生产大量目标手性产物,不需要像化学计量不对称合成那样消耗大量的手性试剂。

但昂贵的过渡金属以及有时比过渡金属还贵的手性配体却限制了这一方法的应用。

所以需要探索出简单易行的合成手性配体的新方法筛选出高活性、高立体性的催化剂以拓展其应用范围。

目前,工业上一般采用化学—酶合成法,在某些合成的关键性步骤,采用纯酶或微生物催化合成反应,一般的合成步骤则采用化学合成法,以实现优势互补。

而随着化学生物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化学—生物合成法的运用以及质优价廉的手性催化剂将是以后制备手性药物的研究方向。

4 结语
目前,国际上手性和手性药物的研究正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过去30年中手性科学取得的巨大进展更将推动这一研究领域的蓬勃发展,也为我国将在手
性科学的发展、实现手性药物的工业化等手性技术的突破方面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相信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其不懈努力下也将在手性制药方面取得巨大成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