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极坐标系 课件(人教A选修4-4)(2)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离公式 d= ρ2+ρ2-2ρ1ρ2cos θ1-θ2求得;也可以把 A、B 两点 1
由极坐标化为直角坐标,利用直角坐标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d= x1-x22+y1-y22求得;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体现了化归 的解题思想;还可以考虑其对称性,根据对称性求得.
[通一类] π 3.在极坐标系中,如果等边三角形的两个顶点是 A(2,4),B(2, 5 4π),则求第三个顶点 C 的坐标.
两点之间的距离.
[精讲详析]
本题考查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极坐标系
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解答此题可直接利用极坐标系中两点间的 距离公式求解,也可以先将极坐标化为直角坐标,然后利用两点 间的距离公式求解.
π 2π 法一:由 A(3,-3)、B(1, 3 )在过极点 O 的一条直线上, 这时 A、B 两点的距离为|AB|=3+1=4,所以,A、B 两点间的 距离为 4. π 2π 法二:∵ρ1=3,ρ2=1,θ1=-3,θ2= 3 , 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
[读教材·填要点] 1.极坐标系的概念 (1)极坐标系的建立 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O,叫做 极点 ,自极点O引一条射线 Ox,叫做 极轴 ;再选定一个 长度单位 ,一个角度单位(通
常取弧度)及其 正方向 (通常取逆时针方向),这样就建立了一
个极坐标系.
(2)点的极坐标
设M是平面内一点,极点O与点M的距离|OM|叫做点M的 极径 ,记为 ρ ;以极轴Ox为始边,射线OM为终边的角xOM 叫做点M的 极角 ,记为 θ .有序数对(ρ,θ) 记作 . M(ρ,θ) 叫做点M的极坐标,
2 |AB|= ρ2+ρ2-2ρ1ρ2cos θ1-θ2 1
=
π 2 3 +1 -2×3×1×cos -3-3π
2 2
= 10-6cos π= 10+6= 16=4.
π 2π 法三:将 A(3,-3),B(1, 3 )由极坐标化为直角坐标, π π 3 对于 A(3,-3)有 x=3cos (-3)=2, π 3 3 y=3sin(-3)=- 2 , 3 3 3 ∴A(2,- 2 ).
因此,点 M 的直角坐标是(-4,4 3). (2)ρ= 62+- 22=2 2, - 2 3 tan θ= =- 3 , 6 11 又因为点在第四象限,得 θ= 6 π. 11π 因此,点 P 的极坐标为(2 2, 6 ).
[研一题] [例 3] π 2 在极坐标系中,已知 A(3,-3),B(1,3π),求 A、B
6+ 2 2 3 21 = 2 ·2 + 2 ·= 4 , 2 6- 2 ∴x=ρcos θ=4× 4 = 6- 2, y=ρsin θ= 6+ 2. ∴点 B 的直角坐标为( 6- 2, 6+ 2).
[答案]
( 6- 2, 6+ 2)
点击进入 创新演练大冲关
2π 2π 1 对于 B(1, 3 )有 x=1×cos 3 =-2, 2π 3 y=1×sin 3 = 2 , 1 3 ∴B(-2, 2 ). ∴|AB|= 3 12 3 3 32 2+2 +- 2 - 2 = 4+12=4.
∴AB 两点间的距离为 4.
[悟一法] 对于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可以直接用极坐标内两点间的距
(1)设 P 点新坐标为(ρ,θ),如图所示,由题意可知|OO′|= 2 3, π |OP|=4,∠POx=3, π ∠O′Ox=6, π ∴∠POO′=6. π 在△POO′中,ρ =4 +(2 3) -2· 2 3· 6=16+12-24 4· cos
2 2 2
=4,∴ρ=2. 即|O′P|=2. π ∴|OP| =|OO′| +|O′P| ,∠OO′P=2.
提示:如果我们规定ρ>0,0≤θ<2π,那么除极点外,平面内的
点可用唯一的极坐标(ρ,θ)来表示,这时,极坐标与平面内的 点之间就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若点M的极坐标为(ρ,θ),则M点关于极点、极轴、过极
点且垂直于极轴的直线的对称点的极坐标是什么?
提示:设点M的极坐标是(ρ,θ),则M点关于极点的对称点 的极坐标是(-ρ,θ)或(ρ,θ+π);M点关于极轴的对称点 的极坐标是(ρ,-θ);M点关于过极点且垂直于极轴的直线 的对称点的极坐标是(ρ,π-θ)或(-ρ,-θ).
一般地,不作特殊说明时,我们认为ρ ≥ 0,θ可 取 任意实数 .
2.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 (1)互化的前提条件 ①极坐标系中的极点与直角坐标系中的原点重合;②极轴与 x轴的正半轴重合;③两种坐标系取相同的长度单位. (2)互化公式
x= y= ρsin
ρcos θ θ
, ;
x2+y2 , ρ = y x≠0 tan θ= x
解:由题设知,A、B 两点关于极点 O 对称,又|AB|=4,由正 π 三角形的性质知,|CO|=2 3,∠AOC=2,从而 C 的极坐标为 3 π (2 3,4π)或(2 3,-4).
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在高考模拟中经常出现.2012 年惠 州模拟将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同极坐标系中两点间的距离和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相结合考查, 是高考模拟命题的一个新亮点. [考题印证] π (2012· 惠州模拟)已知极坐标系中,极点为 O,将点 A(4, 6 ) π 绕极点逆时针旋转 4得到点 B,且|OA|=|OB|,则点 B 的直角坐标 为________.
的极径ρ表示点M与极点O的距离|OM|,因此ρ≥0;但必要时,
允许ρ<0.
[通一类] 1.边长为 a 的正六边形的一个顶点为极点,极轴通过它的一边, 求正六边形各顶点坐标.
解: 由点的极坐标的定义可知, 正六边形各顶点的极坐标分别 π π π 2 为:(0,0)、(a,0)、( 3a,6)、(2a,3)、( 3a,2)、(a,3π)或(0,0)、 π π π 2 (a,0)、( 3a、-6)、(2a,-3)、( 3a,-2)、(a,-3π).
[悟一法] 建立极坐标系的要素是(1)极点;(2)极轴;(3)长度单位;(4) 角度单位和它的正方向.四者缺一不可.极轴是以极点为端点 的一条射线,它与极轴所在的直线是有区别的;极角θ的始边是
极轴,它的终边随着θ的大小和正负而取得各个位置;θ的正方
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θ的值一般是以弧度为单位的量数;点M
2
.
[小问题· 大思维]
1.平面上的点与这一点的极坐标是一一对应的吗?为什么?
提示:不是.在极坐标系中,与给定的极坐标(ρ,θ)相对应的 点是唯一确定的;反过来,同一个点的极坐标却可以有无穷多 个.如一点的极坐标是(ρ,θ)(ρ≠0),那么这一点也可以表示为 (ρ,θ+2nπ)或(-ρ,θ+(2n+1)π)(其中n∈Z). 2.若ρ>0,0≤θ<2π,则除极点外,点M(ρ,θ)与平面内的点 之间是否是一一对应的?
[研一题] [例 1] π 已知定点 P(4,3).
π (1)将极点移至 O′(2 3,6)处极轴方向不变,求 P 点的新坐 标; π (2)极点不变,将极轴顺时针转动 6角,求 P 点的新坐标.
[精讲详析] 的极坐标.
本题考查极坐标系的建立及极坐标的求法.解
答本题需要根据题意要求建立正确的极坐标系, 然后求相应的点
[悟一法] (1)将极坐标(ρ,θ)化为直角坐标(x,y)的公式是:x=ρcos θ, y=ρsin θ; (2)将直角坐标(x,y)化为极坐标(ρ,θ)的公式是:ρ2=x2+y2, y tan θ=x(x≠0),在利用此公式时要注意 ρ 和 θ 的取值范围.
[通一类] 2π 2.(1)把点 M 的极坐标(8, 3 )化成直角坐标; (2)把点 P 的直角坐标( 6, 2)化成极坐标. - (ρ>0,0≤θ<2π) 2π 2π 解:(1)x=8cos 3 =-4,y=8sin 3 =4 3,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点的极坐标的求法以及直角坐标
来自百度文库
与极坐标的转化.
[解析]
5π 依题意,点 B 的极坐标为(4,12),
5π π π π π π π ∵cos 12=cos (4+6)=cos 4cos 6-sin 4sin 6 6- 2 2 3 21 = 2 ·2 - 2 ·= 4 , 2 5π π π π π π π sin 12=sin (4+6)=sin 4cos 6+cos 4sin 6
2 2 2
π ∴∠OPO′=3. π π π ∴∠OP′P=π-3-3=3. 2π 2π ∴∠PP′x= 3 .∴∠PO′x′= 3 . 2π ∴P 点的新坐标为(2, 3 ). (2)如图,设 P 点新坐标为(ρ,θ), π π π 则 ρ=4,θ=3+6=2. π ∴P 点的新坐标为(4,2).
[研一题] [例 2] 系. 5π (1)已知点 A 的极坐标(4, 3 ),求它的直角坐标; (2)已知点 B 和点 C 的直角坐标为(2,-2)和(0,-15),求它 们的极坐标.(ρ>0,0≤θ<2π) 若以极点为原点,极轴为 x 轴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
[精讲详析]
本题考查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解答此题
只需将已知条件代入相关公式即可.
5π (1)∵x=ρcos θ=4· cos 3 =2. 5π y=ρsin θ=4sin 3 =-2 3. ∴A 点的直角坐标为(2,-2 3). (2)∵ρ= x2+y2= 22+-22=2 2 -2 tan θ= 2 =-1.且点 B 位于第四象限内, 7π 7π ∴θ= 4 .∴点 B 的极坐标为(2 2, 4 ). 又∵x=0,y<0,ρ=15, 3π ∴点 C 的极坐标为(15, 2 ).
由极坐标化为直角坐标,利用直角坐标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d= x1-x22+y1-y22求得;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体现了化归 的解题思想;还可以考虑其对称性,根据对称性求得.
[通一类] π 3.在极坐标系中,如果等边三角形的两个顶点是 A(2,4),B(2, 5 4π),则求第三个顶点 C 的坐标.
两点之间的距离.
[精讲详析]
本题考查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极坐标系
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解答此题可直接利用极坐标系中两点间的 距离公式求解,也可以先将极坐标化为直角坐标,然后利用两点 间的距离公式求解.
π 2π 法一:由 A(3,-3)、B(1, 3 )在过极点 O 的一条直线上, 这时 A、B 两点的距离为|AB|=3+1=4,所以,A、B 两点间的 距离为 4. π 2π 法二:∵ρ1=3,ρ2=1,θ1=-3,θ2= 3 , 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
[读教材·填要点] 1.极坐标系的概念 (1)极坐标系的建立 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O,叫做 极点 ,自极点O引一条射线 Ox,叫做 极轴 ;再选定一个 长度单位 ,一个角度单位(通
常取弧度)及其 正方向 (通常取逆时针方向),这样就建立了一
个极坐标系.
(2)点的极坐标
设M是平面内一点,极点O与点M的距离|OM|叫做点M的 极径 ,记为 ρ ;以极轴Ox为始边,射线OM为终边的角xOM 叫做点M的 极角 ,记为 θ .有序数对(ρ,θ) 记作 . M(ρ,θ) 叫做点M的极坐标,
2 |AB|= ρ2+ρ2-2ρ1ρ2cos θ1-θ2 1
=
π 2 3 +1 -2×3×1×cos -3-3π
2 2
= 10-6cos π= 10+6= 16=4.
π 2π 法三:将 A(3,-3),B(1, 3 )由极坐标化为直角坐标, π π 3 对于 A(3,-3)有 x=3cos (-3)=2, π 3 3 y=3sin(-3)=- 2 , 3 3 3 ∴A(2,- 2 ).
因此,点 M 的直角坐标是(-4,4 3). (2)ρ= 62+- 22=2 2, - 2 3 tan θ= =- 3 , 6 11 又因为点在第四象限,得 θ= 6 π. 11π 因此,点 P 的极坐标为(2 2, 6 ).
[研一题] [例 3] π 2 在极坐标系中,已知 A(3,-3),B(1,3π),求 A、B
6+ 2 2 3 21 = 2 ·2 + 2 ·= 4 , 2 6- 2 ∴x=ρcos θ=4× 4 = 6- 2, y=ρsin θ= 6+ 2. ∴点 B 的直角坐标为( 6- 2, 6+ 2).
[答案]
( 6- 2, 6+ 2)
点击进入 创新演练大冲关
2π 2π 1 对于 B(1, 3 )有 x=1×cos 3 =-2, 2π 3 y=1×sin 3 = 2 , 1 3 ∴B(-2, 2 ). ∴|AB|= 3 12 3 3 32 2+2 +- 2 - 2 = 4+12=4.
∴AB 两点间的距离为 4.
[悟一法] 对于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可以直接用极坐标内两点间的距
(1)设 P 点新坐标为(ρ,θ),如图所示,由题意可知|OO′|= 2 3, π |OP|=4,∠POx=3, π ∠O′Ox=6, π ∴∠POO′=6. π 在△POO′中,ρ =4 +(2 3) -2· 2 3· 6=16+12-24 4· cos
2 2 2
=4,∴ρ=2. 即|O′P|=2. π ∴|OP| =|OO′| +|O′P| ,∠OO′P=2.
提示:如果我们规定ρ>0,0≤θ<2π,那么除极点外,平面内的
点可用唯一的极坐标(ρ,θ)来表示,这时,极坐标与平面内的 点之间就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若点M的极坐标为(ρ,θ),则M点关于极点、极轴、过极
点且垂直于极轴的直线的对称点的极坐标是什么?
提示:设点M的极坐标是(ρ,θ),则M点关于极点的对称点 的极坐标是(-ρ,θ)或(ρ,θ+π);M点关于极轴的对称点 的极坐标是(ρ,-θ);M点关于过极点且垂直于极轴的直线 的对称点的极坐标是(ρ,π-θ)或(-ρ,-θ).
一般地,不作特殊说明时,我们认为ρ ≥ 0,θ可 取 任意实数 .
2.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 (1)互化的前提条件 ①极坐标系中的极点与直角坐标系中的原点重合;②极轴与 x轴的正半轴重合;③两种坐标系取相同的长度单位. (2)互化公式
x= y= ρsin
ρcos θ θ
, ;
x2+y2 , ρ = y x≠0 tan θ= x
解:由题设知,A、B 两点关于极点 O 对称,又|AB|=4,由正 π 三角形的性质知,|CO|=2 3,∠AOC=2,从而 C 的极坐标为 3 π (2 3,4π)或(2 3,-4).
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在高考模拟中经常出现.2012 年惠 州模拟将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同极坐标系中两点间的距离和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相结合考查, 是高考模拟命题的一个新亮点. [考题印证] π (2012· 惠州模拟)已知极坐标系中,极点为 O,将点 A(4, 6 ) π 绕极点逆时针旋转 4得到点 B,且|OA|=|OB|,则点 B 的直角坐标 为________.
的极径ρ表示点M与极点O的距离|OM|,因此ρ≥0;但必要时,
允许ρ<0.
[通一类] 1.边长为 a 的正六边形的一个顶点为极点,极轴通过它的一边, 求正六边形各顶点坐标.
解: 由点的极坐标的定义可知, 正六边形各顶点的极坐标分别 π π π 2 为:(0,0)、(a,0)、( 3a,6)、(2a,3)、( 3a,2)、(a,3π)或(0,0)、 π π π 2 (a,0)、( 3a、-6)、(2a,-3)、( 3a,-2)、(a,-3π).
[悟一法] 建立极坐标系的要素是(1)极点;(2)极轴;(3)长度单位;(4) 角度单位和它的正方向.四者缺一不可.极轴是以极点为端点 的一条射线,它与极轴所在的直线是有区别的;极角θ的始边是
极轴,它的终边随着θ的大小和正负而取得各个位置;θ的正方
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θ的值一般是以弧度为单位的量数;点M
2
.
[小问题· 大思维]
1.平面上的点与这一点的极坐标是一一对应的吗?为什么?
提示:不是.在极坐标系中,与给定的极坐标(ρ,θ)相对应的 点是唯一确定的;反过来,同一个点的极坐标却可以有无穷多 个.如一点的极坐标是(ρ,θ)(ρ≠0),那么这一点也可以表示为 (ρ,θ+2nπ)或(-ρ,θ+(2n+1)π)(其中n∈Z). 2.若ρ>0,0≤θ<2π,则除极点外,点M(ρ,θ)与平面内的点 之间是否是一一对应的?
[研一题] [例 1] π 已知定点 P(4,3).
π (1)将极点移至 O′(2 3,6)处极轴方向不变,求 P 点的新坐 标; π (2)极点不变,将极轴顺时针转动 6角,求 P 点的新坐标.
[精讲详析] 的极坐标.
本题考查极坐标系的建立及极坐标的求法.解
答本题需要根据题意要求建立正确的极坐标系, 然后求相应的点
[悟一法] (1)将极坐标(ρ,θ)化为直角坐标(x,y)的公式是:x=ρcos θ, y=ρsin θ; (2)将直角坐标(x,y)化为极坐标(ρ,θ)的公式是:ρ2=x2+y2, y tan θ=x(x≠0),在利用此公式时要注意 ρ 和 θ 的取值范围.
[通一类] 2π 2.(1)把点 M 的极坐标(8, 3 )化成直角坐标; (2)把点 P 的直角坐标( 6, 2)化成极坐标. - (ρ>0,0≤θ<2π) 2π 2π 解:(1)x=8cos 3 =-4,y=8sin 3 =4 3,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点的极坐标的求法以及直角坐标
来自百度文库
与极坐标的转化.
[解析]
5π 依题意,点 B 的极坐标为(4,12),
5π π π π π π π ∵cos 12=cos (4+6)=cos 4cos 6-sin 4sin 6 6- 2 2 3 21 = 2 ·2 - 2 ·= 4 , 2 5π π π π π π π sin 12=sin (4+6)=sin 4cos 6+cos 4sin 6
2 2 2
π ∴∠OPO′=3. π π π ∴∠OP′P=π-3-3=3. 2π 2π ∴∠PP′x= 3 .∴∠PO′x′= 3 . 2π ∴P 点的新坐标为(2, 3 ). (2)如图,设 P 点新坐标为(ρ,θ), π π π 则 ρ=4,θ=3+6=2. π ∴P 点的新坐标为(4,2).
[研一题] [例 2] 系. 5π (1)已知点 A 的极坐标(4, 3 ),求它的直角坐标; (2)已知点 B 和点 C 的直角坐标为(2,-2)和(0,-15),求它 们的极坐标.(ρ>0,0≤θ<2π) 若以极点为原点,极轴为 x 轴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
[精讲详析]
本题考查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解答此题
只需将已知条件代入相关公式即可.
5π (1)∵x=ρcos θ=4· cos 3 =2. 5π y=ρsin θ=4sin 3 =-2 3. ∴A 点的直角坐标为(2,-2 3). (2)∵ρ= x2+y2= 22+-22=2 2 -2 tan θ= 2 =-1.且点 B 位于第四象限内, 7π 7π ∴θ= 4 .∴点 B 的极坐标为(2 2, 4 ). 又∵x=0,y<0,ρ=15, 3π ∴点 C 的极坐标为(15,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