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截瘫病人的健康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伤性截瘫病人的健康教育
发表时间:2009-12-15T10:19:05.6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第26期供稿作者:闫丽红
[导读] 评估内容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健康状况、情绪、对疾病的认知等,以确认病人的学习需要
闫丽红 (山西省古交市西曲矿职工医院山西古交 030200)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6-0152-02
【摘要】运用护理程序对14例外伤性截瘫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根据疾病临床特点,提出与教育有关的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价。
【关键词】外伤性截瘫护理程序健康教育
外伤性截瘫病人大多是在正常劳动情况下突然受到外来伤害,思想上及各方面没有任何准备,外伤后对工作、生活有很多顾虑,运用护理程序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可使患者了解疾病及治疗的基本知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早日康复。
1 临床资料
本组14例,男13例,女1例,年龄25-58岁,平均年龄39岁,职业:矿工7例、农民4例、个体2例、干部1例,文化程度:高中1例、初中7例、小学5例、文盲1例。
2 护理
2.1 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健康状况、情绪、对疾病的认知等,以确认病人的学习需要。
2.2 制定计划
确立病人需要学习的内容,如人体解剖学、生理知识、疾病的主要病理改变、引起的并发症、药物治疗的目的、注意事项等。
2.3 根据病情确立与教育有关的护理诊断
焦虑/恐惧:与对治疗条件、方法及预后缺乏了解,现实的或预想的对自身健康的威胁有关。预期目标:病人了解有关此病的治疗方法、预后等。情绪稳定、焦虑/恐惧减轻。护理措施1)做好入院评估,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给予倾吐心声的机会。2)认真对待病人提出的疑问、给予耐心解释。3)尽快与病人心理沟通,做好心理疏导。4)介绍治疗效果良好的病友,给予心理支持。5)为病人提供安静整洁的治疗环境,调节情绪、消除恐惧心理。效果评价:14例病人均了解此病的治疗方法、预后等,8例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6例情绪波动明显,给予耐心解释后,均能配合治疗。
2.4 完全性尿失禁与外伤脊髓神经受损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尿失禁次数减少。护理措施:1)遵医嘱留置导尿,定时开放尿管、每4小时一次。2)宣教病人多饮水。3)常规做好尿道口护理。4)宣教带管翻身的注意事项5)指导个人卫生、保持床单元清洁。6)每周更换尿管、尿袋、每日进行膀胱冲洗。效果评价:14例尿管均引流通畅、无感染,3--6周后拔管,均能自行排尿。
2.5 自我形象紊乱与病人自觉双下肢感觉、运动功能障碍。护理措施:1)和患者多交谈,建立一个信任的护患关系。2)对病人进行耐心的心理疏导,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3)鼓励病人表达对疾病的治疗、进展和预后的真实想法。4)指导并帮助病人适应日常生活的改变。效果评价:9例能正确认识,并积极配合治疗,5例不能接受现实,情绪低落,经耐心的心理疏导后,能配合治疗。
2.6 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局部皮肤受压时间长有关。预期目标:病人发生褥疮的危险因素得到控制。护理措施:1)勤翻身,每小时1次,用红花酒精按摩受压部位。2)保持床铺清洁干燥无皱褶。3)宣教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大小便刺激。4)宣教加强营养,增强皮肤抵抗力。5)睡气垫床。效果评价:14例均无褥疮发生。
2.7 有便秘的危险与脊髓损伤后肠蠕动减弱及长期卧床有关。预期目标:病人在住院期间内保持大便通畅。护理措施:1)宣教病人每日饮水2000ml-3000ml。2)宣教病人饮食中增加粗纤维、水果等。3)协助病人每日顺结肠方向按摩,促进肠蠕动。4)必要时使用开塞露等缓泄剂。效果评价:8例在住院期间正常排便,6例在配合使用开塞露后自行排便。
2.8 知识缺乏(特定的)有关功能锻炼方面
预期目标:病人能够掌握所授知识。护理措施:a)宣教病人功能锻炼的重要意义。b)协助病人锻炼:没有截瘫的上肢科举哑铃、拉拉簧、截瘫的关节每日做2次该关节全范围活动要积极做挺胸、脊伸等锻炼。c)宣教病人锻炼原则:活动量要逐渐加大,时间逐渐加长,不可过度疲劳等。效果评价:14例均在3d内了解宣教内容。
3 讨论
通过对14例外伤性载截病人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健康教育,认为:制订教育计划时,应用人而宜,确立符合每个病人的护理诊断,在实施过程中应不断收集资料,及时调整计划。教育的过程时一个连续过程,包括入院须知、探视制度、主管医师等、围手术期宣教、恢复期以及出院指导等,教育方法不能千篇一律,应了解患者的认识水平、接受能力,采用最适宜的方式,提高教育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