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微信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1 调查背景
微信是腾讯推出的一种高端的网络交流工具,作为自媒体的一种新生力量发挥着传播媒介的作用,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态媒介,微信因其较少的流量消耗、较高的兼容性和较丰富的信息传递模式,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支持多种交流沟通方式,具备强大的社交功能,微信支持通过搜索微信号码,扫二维码,从QQ好友列表以及手机通讯录等多种方式添加朋友,甚至还提供了基于位置服务的“摇一摇”功能来添加朋友,这就使得微信用户之间建立关系变得异常方便,从而可以让微信用户迅速建立起一个庞大的人际关系网[1]。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群,尤其是大学生的喜爱,已赢得巨大市场的微信给大学教育带来了极为重要的挑战。本文以XX市6所高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深入分析微信在XX高校学生中应用推广情况及对大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和负面影响,并对如何在XX高校更高价值地使微信提出相应的对策。
2 调查情况
本次调查针对XX市6所高校(XX科技大学,XX交通大学,西北大学,XX电科技大学,XX工程大学,XX理工大学)的850名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调查时间是201X年3月20日,调查共发放问卷850份,收回有效问卷828份。其中男生446名,占52.3%,女生404名,占47.7%;大一学生226,占26.6%,大二学生205,占24.1%,大三学生215,占25.3%,大四学生204,占24.0%。
问卷的设计主要围绕大学生使用微信状况及微信对大学生的影响等方面展开,主要问题分为受访者基本信息、微信的使用时间和地点,微信及微信媒体功能的使用行为和偏好、微信媒体功能的使用动机和满足等四个部分。使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整理。
3 调查结果及分析
3.1 大学生使用微信的时间调查
大学生使用微信每天一次的占23.4%,每天数次的占38.7%,2-3天使用一次的占20.0%,每周使用一次的占11.8%,每月使用一次的占6.1%。每天使用微信1小时以下的大学生占53.7%,1-2小时的占34.0%,3-5小时的占6.7%,5小时以
上的占5.6%。57.6%的大学生在晚上自习课结束后使用微信,31.2%的大学生在下午4-7点钟使用微信,3.6%的大学生早上使用微信,8.6%的大学生一天中使用微信时间不定。
多数大学生有过在课堂玩微信的经历,调查显示:4.2%的大学生上课经常玩,3.5%的大学生上课会一直玩,50.1%的大学生在感觉无聊时会偶尔玩,41.2%的大学生上课不会玩微信,对于“上课时收到微信时”,21.9%的大学生看完直接回复,25.7%的大学生“只是看一下,但不会回复”,45.9%的大学生视情况而定,6.5%的大学生不看微信内容。其中54.7%的大学生认为上课使用微信对学习有影响,29.6%的大学生表示偶尔有影响,15.7%的大学生表示没有影响。
3.2 大学生使用微信的地点调查
45.3%的大学生在宿舍使用微信,32.6%的大学生在图书馆阅览室使用微信,12.1%的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微信,10.0%的大学生在自习室使用微信。
3.3 大学生使用微信的行为调查
78.4%的大学生认为微信便捷好用、紧跟时代潮流,60.2%的大学生使用微信是
因为好奇心驱使和打发时间,58.2%的大学生是想通过微信记录生活片段和成长点滴,55.9%的大学生是想通过微信及时了解各类资讯,52.8%的大学生是想通过微信方便自由地表达情感,48.3%的大学生是想通过微信处理QQ离线的信息与邮件,66.7%的大学生会在遇到困难时,通过微信向微友倾诉。总之,大学生使用微信是为了追求时尚,表达情感、交友、打发无聊时间、获取信息、处理事务等等。
3.4 大学生对微信媒体功能的接触动机调查
社会交往动机占43.7%。调查显示,在社会交往中,84.5%的大学生使用微信,是因为使用微信能方便圈内好友的沟通,46.9%的学生希望通过微信与陌生人进行交流,拓展自己的交际圈。调査还显示,大学生的微友中,大部分来自于QQ好友和手机通讯录好友。通过微信联系的人员中,76.2%的大学生选择与同学联系,73.7%的大学生选择与朋友联系。还有65.8%的大学生选择通过微信结交一些新的朋友,69.5%的大学生选择通过微信了解朋友的信息,42.9%的大学生认为,通过微信与现实朋友的情谊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可见,大学生通过使用微信,不仅加强了与现实好友的联系,也增加了和陌生人交往的机会,拓宽了交际圈,加了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
功能性体验动机占56.3%,关于微信的功能,对于“你最喜欢微信的哪些功能”,75.3%的大学生选择“朋友圈”功能,48.7%的大学生选择“扫一扫二维码”功能,35.1%的大学生选择“摇一摇”功能,29.7%的大学生选择“搜索附近的人”功能,29.5%的大学生选择“照相机”功能,28.8%的大学生选择“漂流瓶”功能,23.4%的大学生选择“游戏”功能,5.6%的大学生选择“支付”功能。3.5 大学生使用微信的关注偏好调查
在关注微信公众订阅号的类型方面,大学生用户关注最多的是社会新闻媒体订阅号而不是校园相关订阅号,比例分别为73.2%和26.8%。其中有65%的大学生已经订阅了不同的微信公众账号。大学生用户经常阅读的微信媒体信息类型中,新闻信息获取的占27.6%,70.5%的大学生想了解朋友的信息,55.9%的大学生想了解休闲、娱乐方面的资讯,46.5%的大学生想了解时事信息,33.8%的大学生想了解学习方面的信息,20.1%的大学生想了解生活体验方面的信息,13.5%的大学生想了解名人的信息,17.2%的大学生想了解其他方面的信息。
3.6 大学生对推送消息的处理情况调查
大学生对于推送的消息处理,其中7%的学生关注微信公众账号,但对其推送的内容缺乏关注,11.9%的学生只会点击阅读,62.1%的学生会对自己关注的账号推送的消息点开阅读并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分享。近一半的学生会进行分享,也就促进了信息的二次乃至多次转发,从而扩大了信息的传播面,信息的多次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朋友圈的分享信息。另外10%的学生对推送的消息不查看,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多个公众号折叠在一起,容易对信息造成累计,信息多了也就减少了点开查看的兴趣。另外,经过调查发现大学生群体希望接收到的信息推送方式主要是图文形式,图文形式的信息能够将图片、文字结合起来,给人更好的浏览效果,甚至插入视频等更方便直接的获取信息,这类用户占78%,其次分别是纯文字、语音和图片形式,分别占10%和12%,语音、视频、图片这三种推送方式也可以让用户体验较好的视觉效果[2]。
3.7 大学生对微信利弊的认知调查
认为“微信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自主能动性、促进心理健康等方面会产生积极影响的”,所占比例为68.2%。认为“微信有负面影响的”所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