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导论讲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礼记· 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意思是:假如一天自新,就能天天自新,每天都 自新。《易传》也肯定“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 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
中国历史被当“积弊日久”时,有识之士总会有 或改革、或革命的运动,为清除积弊而改变法规。 北宋时的王安石变法、明代张居正改革,明代东 林党人澄清吏治、反对阉党的斗争等等,都是这 种精神的体现。
(2)“天人合一”在生活生产中的体现 播种百谷,一定要与四时之序相协调,砍 伐树木、捕捉鱼虾,一定要取之有度,取 之有时。
《国语· 鲁语上》记载了“里革断罟匡君” 的故事,说明古人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意 识到,人们的生产活动不能违背自然法则 和规律,否则“天不予时,地不生财”, 遵循着生产不能破坏自然的道理。 古代皇室贵族“冬狩”,边地少数民族大 型狩猎活动也是在冬季。其原因也是遵循 动物生长的规律,维持生态平衡。
在生活中,也表现出与自然的亲和态度。《论 语》: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先进》)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雍也》) 都是在大自然的陶冶中得到一种心灵上的愉悦。 更为可贵的是这种生活态度孕育出的生态意识和 环境意识。
第一节 关于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观点
康白情《论中国之民族气质》(1919)认为中国人 民族气质具有某种共同点:
“自尊自大,自满自足;畏苦难,希逸乐;创作 力、模仿力俱优;尚寻常而不尚奇特,尚庸碌而 不尚超迈;事主实行,弃绝虚论,唯乏持恒之毅 力;崇古薄今,力循古式;富“个次”之独立性, 自治力,而乏“群次”之独立性,自治力;强于 消极之抵抗力,而绌于积极之抵抗力;严守一己 之秘密,而好探他人之秘密;恩怨分明,然气度 宽大,恩不易忘,而怨则可以一语释之,翻为至 好;体质坚韧,潜力甚大。”
这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儒家和儒学的理论归纳,
一方面体现在以仁人志士为代表的中国人民的 社会生活实践和精神状态。 刚健的内涵:刚是指有进取精神,不屈服于外力; 健是指具有持久力。
1、儒家和儒学的理论归纳 孔子就是极力提倡积极有为并身体力行的 思想家。他特别重视“刚”,他的生活态 度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 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食无 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 道而正焉”,这正是一种积极有为的态度, 他也是这样做的。
(3)养生
天人合一在中医学中体现得更为突出。《黄帝内 经》告诉人们: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提醒 人们顺从四时变化而养生。如果违反了自然规律, 就会产生疾病。
春季容易伤肝,夏季容易伤心,长夏容易伤脾, 秋季容易伤肺,冬季容易伤肾。所以夏季主泄, 冬季主藏。补药都是冬季才能够服用。
(4)生态意识“大乐与天地同和,上下与天 地同流”。
项退结《中国民族性研究》(1986),中国人的 国民性可以概括为八点:“数千年的传统使中 国人把家视为最高价值;中国人比较倾向全面 性、直观性的思考方法,它有些接近审美,而 不接近逻辑;中国人有持久和充沛的活力,勤 谨而有耐心;中国人对周围的人认可与否极其 敏感,极怕失面子,极爱荣誉;中国人习于控 制自发的冲动而与他人保持距离。中国人倾向 于间接的情感表示方式;中国人比较爱好静的 生活情调,表现于……中国人有明显的‘权威 态度’,它导致保守、退缩、疑忌、彼此不信 任;中国人有大国与悠久历史的深厚意识,有 时不免傲慢而轻视外人。”
2、“天人合一”观念的发展演 变 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天人合一”在先秦
时期就已经产生,但作为一个明确的命题,
“天人合一”则时由北宋著名哲学家张载 最先提出来的。
(1)“天人合一”观念产生于先秦。
夏商时期,人们奉行宗教天命观,天是自然和社 会的主宰,是具有意志的人格神,天人关系就是 神和人的关系。神决定控制着人。 西周末期到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天道”产生 怀疑,逐渐形成重人道人德的观念,“天(神)” 与人产生了通融关系,这是中国早期的天人合一 思想。
先秦时期对天人关系论述最全面的是《易 传· 文言》,提出了“与天地合德”的思想: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 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 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 而况人乎!” 以上这些观点都强调了“人”必须与“天” 相认同、一致、和睦、协调。
(2)天人合一思想发展到汉代,演变为董仲 舒的“天人感应“论。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1987),中国民 族特点有十端: 自私自利;勤俭;爱讲礼貌;和平文弱;知 足自得;守旧;马虎(模糊);坚韧及残忍;
韧性及弹性;圆熟老到。
李亦圆等《中国人的性格》(1988),中国 人有三组主要的价值取向:对传统与权威 取向,重农与重功名的趋向和仁义等道德 趋向。它导致了几种主要性格,即权威、
(1)追求理想、建功立业的壮志和抱负。 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汉唐将士的积极戍边,在诗文中俯拾皆是。
--“边塞诗派”王昌龄、高适等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 其四》
(2)“虽九死而尤未悔”的坚韧精神和顽强意 志。 人处在社会中,当理想和抱负无法实现, 处于逆境中时,如何体现刚健有为的精神。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儒家思想以其现实精神和积极进取态度赢得了后 人的欢迎,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2、以仁人志士为代表的中国人民生活实践和 精神状态 这种生活实践和精神状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 方面: (1)追求理想、建功立业的壮志和抱负。 (2)“虽九死而尤未悔”的坚韧精神和顽强 意志。 (3)敢于否定、革固鼎新的改革精神。
“我认为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核心内容是自 强不息的刚健精神与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亦即 以和为贵的价值观念。”(《文化创新与文化继 承》,载《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第四期)
一、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 精神的主要内容之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确实存在着刚与柔、动 与静、有为与无为等一系列相互对立的概 念和精神。正如中国有道家,有儒家,但 道家思想一直未能成为社会的主流一样, 主静阴柔一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处于从属 地位,中国文化的主流精神是刚健有为、 自强不息。
“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 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正蒙· 乾称》)。 他认为人生的最高理想就是天人协调。 张载之后,天人合一思想在不同学派的学说中进 一步阐发,但是,在天与人之间具有统一性的问 题上,却都有着共识。
3、“天人合一”观念的具体体现
体现在四个方面
(1)天地崇拜 (2)“天人合一”在生活生产中的体现 (3)养生 (4)生态意识“大乐与天地同和,上下与 天地同流”。
第二节 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
张岱年先生多次谈到关于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 问题。 “我认为,《易传》所谓‘自强不息’、‘厚 德载物’就是中国文化优秀传统的集中表述。 ‘自强不息’即是勇敢前进的精神,‘厚德载 物’即是宽容和谐的精神。”(《我看二十一世
纪中国学术发展前景》,载《中国文化研究》2000年第 一期)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也。” 《孟子· 尽心上》
庄子认为,人与天地自然都是由气构成,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天与人是统一的, 因此他反对“人为”,主张“天地与我并 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齐物论》)。 他举例说:“牛马四足,是为天;落(络) 马首,穿牛鼻,是为人。故曰:无以人灭 天。”人类的制度、规范、礼仪都破坏了 人的自然本性,造成了天与人的对立。
保守、谦让、谨慎、依赖、顺从、忍耐、
勤劳、节俭、安分等性格。
司马云杰《文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会学》(1990)认为,中 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历史个性,可以
用12个字加以概括:
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1990)认为中华农业文
明的特征表现为:
①务实精神,善于处理实际事物。 ②循环论、恒久意识、变异观。 ③中庸之道与自然节奏。 ④尚农重农。 ⑤集权主义与民本主义相反相生。 ⑥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
从董仲舒到班固《白虎通》都宣扬“天人感应’。 董仲舒援阴阳五行学说入儒,提出“人副天数” 之说。 《白虎通》这部东汉王朝的经典则更以神秘主义 的形式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魏晋时期“自然”与“名教”之争也涉及到天人 关系。
(3)张载在文化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了“天 人合一”的命题。
二、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
(一)天人合一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首先必须说明,“天人合一”是中国“合和”观 念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具体体现。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 是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
1、“天人合一”观念的含 义 “天人合一”观念有两方面基本含义, “天”与“人”的关系实际上具有双重性 质。
张力文《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1993)一文认
为,中国文化精神可包括:
①人本精神。
②生生精神。
③内圣外王精神。
④天地万物与吾一体的精神。
⑤一而二,二而一的精神。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1994)指出,中 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是: ①天人合一。 ②以人为本。 ③刚健有为。 ④贵和尚中。
汉代的司马迁《史记· 太史公自序》:
“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 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 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 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 《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所为 作也。”
从中可以看出这些有志之士身处逆境时的精神 状态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温顺好礼、临危刚烈”可以说是对中华民族性格
的基本概括。在遭受挫折时,可以“卧薪尝胆”, 矢志不渝;在强暴面前英勇不屈,甚至杀身成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 都是对这种人格精神的光辉写照。
(3)敢于否定、革固鼎新的改革精神。
张岂之《中华人文精神》中指出,中国文化的基本 精神由七点: 人文化成——文明之初的创造精神; 刚柔相济——穷本探源的辩证精神; 究天人之际——天人关系的艰苦探索精神; 厚德载物——人格养成的道德人文精神; 和而不同——博采众长的文化会通精神; 经世致用——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精神; 生生不息——中华人文精神在现代的丰富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导论
主讲: 刘 更 生
genghao111@sina.com
第三讲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关于文化的基本精神,张岱年先生说: “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 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 断前进的基本思想。” 由此可见,所谓文化精神,就是推动和指 导着人们实践的思想,意即世界观和人生 观。无疑,中国文化精神就是推动和指导 几千年中国文化发展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1)天地崇拜 天地崇拜、祭祀天地,不仅仅是一种神学 观念。 在中国的农业社会中,人和自然的关系是 密切的,是和谐的。中国古代很早就由祭 祀天地的习俗。中国婚礼仪式中“一拜天 地,二拜父母,三是夫妻对拜”,表面看 是礼仪,其实隐含着中国人的观念。
《周易· 序卦》: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 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
孔子的这些思想,《易传》有进一步的发展。 《易传》提出“自强不息”的原则: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易传》倡导的“自强不息”可以说是最有概括
性的典型的论述。
在先秦,不仅儒家主张刚健有为,墨家的“非 命”、“尚力”,法家认为 “争于气力”,主张 耕战立国,走富国强兵之路。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 淹) “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 万世开太平。”(张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