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心理学-绪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绪调查题 A.你是不是容易发怒? B.没有急事时,你走路也很快吗? C.如果有件事你已听过三四遍,别人又介绍
,你会不会烦? D.相较于深圳,你是否更愿意到北京、上海
等城市工作?
心情不好 与周围同学关系不好 考试前总是生病,考前爱上厕所 感觉自己不适合干护士
…… 心理学=算命? 心理学很神秘 很可怕
他把人的认识发展看成是一种建构的过程,并仔细研究这一过程的发
展阶段。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指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术语解释人的认
知过程的科学,因此,也叫信息加工心理学。这一学派反对行为主义
理论,认为不一定必须在搞清心理的生理基础后,才能研究心理现象。
他们把人看成计算机式的信息加工系统,认为人脑的工作原则与计算
主要观点: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可以分为两部分:意识与潜意识。潜意识
不能被本人所意识,它包括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被压 抑的动机与欲望。他强调潜意识的重要性,认为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 本动力,是摆布个人命运和决定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他把人格分为本 我、自我、超我三部分,其中本我与生俱来,包括着先天本能与原始欲 望;自我由本我分出,处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对本我进行控制与调 节;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包括良心与理想两部分,主要职能是 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三者通常处于平衡状态,平衡被破坏,则 导致精神病。
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995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护理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理论扎实、经验丰富、科研水平较高的专业
人才队伍已经形成
第二节 护理心理学发展简史
2.科研活动广泛开展
经验性总结
前瞻性研究 标准化心理测验
Meta分析
第二节 护理心理学发展简史
3.临床常用心理评定量表的应用
认知疗法 放松训练 森田疗法 音乐疗法
护理心理学
新冠病毒的爆发让人们减少购物、减少外出、 减少旅游,同时也减少消费和投资。由于大量 经济活动的减少,社会需求被抑制。如果说, 自然灾害破坏的是过去的财产,扩大的是今后 的需求;新冠病毒疫情不见得破坏财产,但破 坏了人们增加未来财富的信心,也影响着对未 来的消费预期。
引起的心理问题
2020/2/19
荆楚理工学院(共48张)
46
四、认知理论

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后迅速发展。1967年美国心
理学家奈瑟(U.Neisser)的《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这一
学派理论的成熟。
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广义的认知心理学还应该包括皮亚杰(J.Piaget)的发生认识论,
第一节 护理心理学概述
护理心理学概念
是护理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 是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护理领域, 研究病人及护士心理活动规律及特点,以 实施最佳护理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病人:了解病人的心理需要,消除或减轻病 人的消极情绪 护士:心理健康的维护,提高心理护理水平
第一节 护理心理学概述
47
第四节 护理心理学研究方法
观察法 调查法 测验法 实验法 个案研究法
1.观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
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观察和分析,探 讨其中心理行为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自然观察法 控制观察法
1.观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
2020/2/19
荆楚理工学院(共48张)
45
二、行为学习理论(又称早期行为主义学派)于1913年产
生于美国。 代表人物:华生(J.B.Watson,1878—1958)、斯金纳
(B.F.Skinner)托尔曼(E.C.Tolman)、赫尔(C.L.Hull)。
主要观点: 这一学派不同意心理学探讨意识,认为心理学是行为的科学,应当
核心内容 临床心理护理
新的医学模式 整体护理
国外护理心理学发展概况
3.应用心理疗法开展临床心理护理 认知行为疗法、森田疗法、音乐疗法、放
松训练等
4.开展量化和质性研究
第二节 护理心理学的发展
2.国内发展概况
第二节 护理心理学发展简史
1.学科建设日趋成熟和完善

1991年,人卫《护理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分支学科 1996年,《护理心理学》国家重点教材,护理心理学
研究“客观观察所能获得的并对所有的人都清楚的东西”,也就是人 的行为,并提出“刺激—反应”(S—R)的行为公式。新行为主义认为, 有机体不是单纯地对刺激作出反应,在动物和人的目的行为之间,必 须有一个“中介”因素,这就是个体的认知。也就是说在“刺激—反 应”过程中,加进一个中介变量(O),使行为主义的模式成为“S— O—R”。并且行为主义学派反对内省,而强调运用实验的方法。
第二节 护理心理学的发展
《黄帝内经》:“喜怒不节,则伤脏,脏 伤则病起;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惊则 气乱,思则气结”
《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等
近、现代护理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近代: 南丁格尔:
现代护理心理学的发展
1.国外发展概况
国外护理心理学发展概况
1.强调心身统一,心理学融入护理实践
3. 测验法
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程序, 给人的行为确定数量化的价值。
实验法
常用心理测验和评定量表
智力测验:WAIS 人格测验:MMPI、16PF 临床评定量表 神经心理学评估 其他
4.实验法(experimental method)
在控制条件下,观察、测量和记录个体 行为的研究方法
不同年龄、性别、不同社会背景、家庭经 济状况、在不同疾病时期,心理反应的差 异
病人本身的心理特点对于其疾病的发生、 发展及预后产生的影响
2.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对病人心理活动的影响
应激事件、情绪、人格、生活方式等在疾 病与健康中的作用和意义
这些因素对病人的遵医行为、治疗效果及 病人的生活质量等产生的影响
研究对象
护理对象
病人: 是那些 患有各种躯体 疾病、心身疾 病或心理障碍、 神经精神疾病 等的个体
护理人员
研究任务
第一节 护理心理学概述
研究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及其特点 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对病人心理活动的影响
研究心理护理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研究及培养护士的心理素质
1.研究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及其特点
患病后的一般(共性)心理活动规律,如 患病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护士的职业心理素质优化
护理心理学 是新兴的独立学科
犹如需要在哺育中成长的婴幼儿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护理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第一节 护理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概念
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 情绪和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人格
意识倾向性 心理特征
自我意识
共性 个性
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特色成分
临床心理护理突出个性心理特征 个案研究 个性化护理
第三节 护理心理学相关心理学 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 是现代心理学的奠基石 主要内容:潜意识理论、性心理学说、人
格学说、释梦学说、心理防御机制理论等 等
产生于1900年,这一学派的理论在 20世纪20年代广为流传,颇具影响。 代表人物: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 理学家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
舟曲三年间遭遇两次 灾难,近八成灾民出 现心理问题。
玉树地震伤害
表现
产生悲伤、难过、后悔、自责等情绪。晚 上害怕、恐惧,睡不着觉,如果一下雨, 他们就赶紧往外跑,害怕泥石流再次发作 特别悲伤,一直觉得自己还能控制情绪, 但是到了早上突然语言错乱,精神失常。
心理干预
富士康郑州厂区招聘普工
揭示某些有实质意义的问题,如狼孩、猪孩
你认为什么是心理学?
色彩心理学:分析本身没有意义,知道了 红蓝黄绿对你的生活并没有什么改变,性 格色彩的最大意义就是在于当你真正能够 理解你自己,读懂别人的时候,有很多原 来原来让你痛苦的问题一下子就不纠结了。
学习《护理心理学》 为了解决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各类心理行为
问题,包括病人的心理行为特点及其变化 、心理干预的方法和技术
3.研究心理护理的理论技术和方法 是护理心理学的主要任务 研究出具体的心理护理技术
选择合适的心理干预方法,促进病人的心 身健康
4.研究及培养护士的心理素质
培养积极的正性情感,有适当的情感表达 力和自控力,较好的人际沟通能力,较强 的挫折、冲突与孤独的容忍力和耐受力
有同情心、高度的责任心
机的工作原则相同,因而可以在计算机和人脑之间进行类比。他们强
调人的已有知识结构对行为和当前认知活动的决定作用,并力求通过
计算机模拟等方式发现人们获取和利用知识的规律,达到探究人类认
知活动规律的目的。他们还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意识的能动作用,

强调对人的认知过程进行整体综合分析。
2020/2/19
荆楚理工学院(共48张)
一定规模的随机样本 特定的问卷或调查表,或经过程序化的访谈方式获
得资料 信息量庞大,计算机辅助
调查法过程
抽样
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 抽样
资料收集
问卷法(调查表或问卷)——节省时间、信 息量大、避免人为因素/回收率、填写质量?
访谈法——回答率高、质量好、适用范围广 电话与信函调查
实验法
实验方式
实验室实验:心理实验室里,借助各种仪器 现场实验:在日常生活条件中 临床实验:药物的系统性研究
5.个案研究法
只对一个受试者的研究方法,可以同时使 用观察法、访谈、测验和实验等手段
适用于护理心理学问题的干预、心身疾病研 究分析等
某些研究的早期探索阶段,为大规模研究提 供依据
自然观察法:在自然情景中对个体行为作直 接或间接观察、记录和分析,从而解释某种 行为变化的规律
控制观察法:在预先设置的情景中进行观察
观察
优点:使用方便,效度较好
缺点:只能消极等待被观察对象的某些 行为表现,不能进行人为的控制,难以 重复
观察者的偏见
2. 调查法
通过访谈或问卷等形式,系统地、直接地从某 一群体的样本中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资料的统 计分析来认识心理行为现象及其规律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