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分离过程 教学大纲
《化工分离工程》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化工分离工程》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Chemical Separation Engineering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课程要求:任选学时/学分:32/2适用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化工分离工程是研究过程工业中物质分离和纯化的工程技术学科。
本课程讲授传质与分离工程的原理和应用,利用前期课程中介绍的有关相平衡、热力学、传热、传质等理论来研究化工生产实际中一些主要的传质单元操作,从分离过程的共性出发,讨论各种分离方法的特征,强调将工程与工艺相结合的观点,理论联系实际,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设计和分析计算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各种常用分离过程的基本理论,操作特点,简捷和严格的计算方法和强化改进操作的途径,对一些新分离技术有一定的了解。
二、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高等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学生在具备了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等技术基础知识后的一门学科基础课。
课程内容的基础概念和基本定律在化工原理课程中已经学过,是化工原理课程的延伸,主要讲授传质与分离工程的原理及在多组分物系中的应用,为后续的化工工艺设计课程、化工过程开发课程及毕业设计等环节奠定理论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着重基本概念的理解,为分离过程的选择、特性分析和计算奠定基础。
从分离过程的共性出发,讨论各种分离方法的特征。
强调将工程与工艺相结合的观点,以及设计与分析能力的训练;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以提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1.了解分离操作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掌握传质分离过程的分类和特征;2.掌握相平衡及相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掌握多组分物系的泡点和露点计算;3.理解多组分精馏过程的原理、流程,掌握简捷法计算精馏过程;4.了解特殊精馏原理及流程,熟悉萃取精馏、共沸精馏的简单计算;5.了解多组分吸收和解吸过程原理及流程,掌握平均吸收因子法、有效吸收因子法计算多组分吸收过程;熟悉解吸方法;通过课程学习,要求学生能掌握各种常用分离过程的基本理论,操作特点,简捷和严格计算方法及强化改进操作的途径,掌握较为前沿的新分离技术。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分离工程》教学大纲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分离工程》教学大纲教学重点与难点1. 绪论讲解分离过程的特征,区分分离因子和固有分离因子,讲解用其判断一个分离过程分离的难易程度。
讲解平衡分离的的原理和处理的手段。
本章重点:掌握分离过程的特征,分离因子和固有分离因子的区别,平衡分离和速率分离的原理。
本章难点:用分离因子判断一个分离过程进行的难易程度,分离因子与板效率之间的关系。
2. 单级平衡过程熟练掌握多组分非理想体系平衡常数计算方法;重点讲解汽液相平衡关系常用的两种形式;会用相平衡常数和相对挥发度表示相平衡关系;至少会一种求算活度系数和逸度系数;泡点和露点计算要教会学生会查阅P-T-K 列线图,求算烃类物质的K值,讲解例题2-3;2-4 说明泡、露点的计算方法;了解平衡常数与组成有关的泡、露点计算。
本章重点:多组分物系的相平衡条件;平衡常数;分离因子。
多组分物系的泡点方程、露点方程;计算方法。
等温闪蒸过程和部分冷凝过程。
闪蒸方程;闪蒸过程的计算。
本章难点:多组分非理想体系平衡常数计算。
多组分物系的泡点温度和泡点压力、露点温度和露点压力的计算。
等温闪蒸过程和部分冷凝过程的计算。
3. 多组分多级分离过程分析与简捷计算掌握多组分或复杂物系设计变量的确定方法,多组分精馏、共沸和萃取精馏、吸收和蒸出等过程的基本原理、流程及其简捷计算方法,以及塔内的流率、浓度和温度分布特点,熟练掌握多组分多级分离工程的简捷计算方法。
通过例3-2 说明关键组分等概念和总结清晰分割的两种计算方法;会推导芬思克公式,了解不清晰分割物料衡算的计算思路。
熟悉简捷法求算精馏过程理论板数的步骤。
从萃取剂作用说明其如何改变关键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推导萃取剂的选择性的计算公式,总结其在萃取剂选择中所其的作用;了解图解法求算萃取精馏过程理论板数的过程。
从共沸剂作用说明其如何改变关键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会用三角相图计算共沸剂的用量。
与精馏过程比较说明精馏为双向传质过程而吸收为单向传质过程,推导平均吸收因子法的公式,通过例3-8 说明多组分吸收简捷计算的方法,蒸出因子的公式与吸收过程一起学习。
化工分离工程课程大纲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化工分离工程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核心专业课。
课题以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等课程中有关相平衡热力学、传热、传质理论为基础,以分离过程的共性和分离过程方法的选择为主线,介绍化工生产中常用的平衡分离过程的基本原理和设计计算方法,包括多组分精馏,特殊精馏,吸收过程及其它分离方法的选择和发展。
课题重点强调用数学模型(过程模拟)来完成分离过程的设计和分析,同时论述有关分离过程的工程问题,如分离方法的选择、分离流程的择优和节能、分离操作和设备的设计等。
课题结合一些工业实例,强调工程和工艺的结合、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2.设计思路:课程设计考虑以下基本原则:(1)以分离过程的共性问题为主线,同时强调不同分离方法的特殊性;(2)针对不同的分离过程,强调能够建立过程的数学模型和对模型进行求解、分析;(3)至始至终强调工程概念,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是课题的主要任务之一;(4)强调利用计算机编程和软件模拟的方法解决实际分离过程的设计和计算问题。
按课题设计原则,授课内容为5章:单级平衡过程、多组分精馏、特殊精馏、多组分吸收和蒸出过程、吸附分离、分离过程的节能优化综合。
授课还安排5个综合性作业,分别是:等温闪蒸计算(计算机编程)、三组分带侧线采出精馏塔的自由度分析和设计变量选择、五组分简单精馏塔简捷设计(计算机编程)、二元均相共沸物共沸组成与共沸温度计算(计算机编程,软件模拟)、用ASPEN PLUS 模拟软件设计逆流两效精馏流程。
通过课堂讲授、作业训练、课堂汇报和交流,让学生达到的目的(达成度)为:能够针对一个系统或过程选择一种数学模型,并达到适当的精度要求;能从数学及自然科学的角度对解决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能够结合文献研究将工程基础知识和化工专业理论知识应用到化工工程问题的描述;能够针对具体的化工过程分析其中的热力学问题和动力学问题。
《化工分离工程》教案
《化工分离工程》教案一、课程概述《化工分离工程》是化工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化工分离工程设计与操作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分离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了解分离工程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分离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分离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2.培养学生运用分离工程原理和方法进行设计和操作的能力;3.培养学生对不同分离工程方法和设备的选择和应用的能力;4.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分离工程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分离过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1分离工程的定义和分类1.2相平衡和相平衡原理1.3蒸馏、萃取、吸附和结晶等分离过程的基本原理1.4区域平衡和传输过程的分离效率2.蒸馏工艺和设备2.1简单蒸馏和精馏的原理和应用2.2多组份混合物的蒸馏2.3塔式蒸馏和装置选型3.萃取工艺和设备3.1萃取的基本概念和分类3.2搅拌萃取和萃取塔的原理和应用3.3萃取剂的选择和回收4.吸附工艺和设备4.1吸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4.2固定床吸附和流动床吸附的原理和应用4.3吸附剂的选择和再生5.结晶工艺和设备5.1结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5.2溶解度曲线和结晶过程的控制5.3结晶设备的选型和操作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解,系统介绍分离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
2.实践教学:组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进行分离工程的实验操作,理解设备的操作原理和优化方法。
3.讨论研究:结合工程实例和案例分析,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分离工程问题。
4.课程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小型分离工程设计,培养学生的设计和操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课堂测试:每个章节结束后进行课堂测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在实验后提交实验报告,针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3.课程设计报告:要求学生进行小型分离工程设计,并提交设计报告,评价学生的设计和操作能力。
天津大学《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教学大纲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教学大纲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化工系2003年4月《化工传质与分离过程》课程教学大纲56 学时3.5 学分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及其前续课程《化工流体流动与传热》,是为培养面向21世纪高等化工创新人才的需要而建立的新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
本课程将传统的《化工原理》与《化工传递过程基础》有机地融为一体,并适当吸取《化工分离过程》的有关内容,依据传递过程的理论体系和单元操作的共性组合而成。
本课程属于化工类及其相近专业的一门主干课,为学生在具备了必要的高等数学、物理、物理化学、计算技术等基础知识之后必修的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担负着由理论到工程、由基础到专业的桥梁作用,是化工类及其相近专业许多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课程,本课程教学水平的高低,对化工类及相近专业学生的业务素质和工程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属工科科学,用自然科学的原理(主要为动量、热量与质量传递理论)考察、解释和处理化学工程中的实际问题,研究方法主要是理论解析和在理论指导下的实验研究。
本课程强调工程观点、定量运算和设计能力的训练;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强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能力。
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应能够运用质量传递的基本理论及各传质单元操作过程的原理,解决过程计算及设备选择等问题,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在第六学期(四年制)开设。
教材内容分为课堂讲授、学生自学和学生选读三部分,其中课堂讲授部分由教师在教学计划学时内进行课堂教学,作为基本要求内容;学生自学部分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自学,作为一般要求内容;学生选读部分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及能力,进行课外选读,不作要求。
本课程教学计划总学时56学时(其中课堂讲授54学时,机动2学时);学生自学12学时;课程设计1.5周。
本课程采用课后习题,每次课后留2~3个练习题,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可根据情况布置综合练习题和安排习题讨论课。
化工实践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前言化工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本大纲旨在明确化工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考核方式,为教师提供教学指导,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南。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化工理论基础,掌握化工工艺流程、设备操作和安全生产知识。
2.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操作化工实验设备,完成实验任务。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使学生了解化工行业的发展动态,为将来从事化工行业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内容1. 化工基础实验(1)化学分析实验:包括滴定分析、重量分析、光谱分析等。
(2)物理化学实验:包括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等。
(3)有机化学实验:包括有机合成、有机结构鉴定等。
2. 化工工艺实验(1)化工原料及产品分析实验:包括原料的检验、产品的质量检测等。
(2)化工过程实验:包括蒸馏、吸收、萃取、结晶等。
(3)化工设备操作实验:包括塔、反应器、储罐等设备的操作。
3. 化工安全与环保实验(1)化工事故案例分析实验:使学生了解化工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2)化工污染治理实验:包括废气、废水、固废的处理。
(3)化工环保法规及标准实验:使学生了解国家环保法规及标准。
4. 综合性实验(1)化工生产过程综合实验:模拟化工生产过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化工新产品开发实验:鼓励学生创新,开发具有市场潜力的化工新产品。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化工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演示法:教师进行实验操作演示,使学生直观了解实验过程。
3. 实验指导法: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解答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5. 反思总结法: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提高实验效果。
五、考核方式1. 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考核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分离过程课程教学大纲
《分离工程》A课程实验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学时:18学时实验一超滤法截留蛋白质一、实验学时:6学时二、实验类型:综合三、实验目的和要求:1、本实验的目的在于掌握错流超滤法的原理/工艺和操作条件;2、掌握超滤法在提取液分离纯化领域中的应用;3、掌握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4、学会膜的清洗和保养方法。
四、实验所需主要仪器设备:1.中空纤维膜2. 蠕动泵3.紫外分光光度计五、实验方法和主要步骤:1.中空纤维膜的清洗2.水通透量的标定3.超滤法截留发酵液中的蛋白质(料液循环5-10min)4.超滤膜性能的考查5.结束试验后超滤膜的清洗和保养实验二钾石盐的变温结晶分离一、实验学时:6学时二、实验类型:综合三、实验目的和要求:1. 学习三元水盐体系相图(以KCl-NaCl-H2O三元水盐体系相图为例)2. 通过应用三元水盐体系相图(本实验为KCl-NaCl-H2O)从钾石盐(主要成分为KCl和NaCl)分离提纯NaCl和KCl结晶实验,熟悉变温结晶分离过程。
3. 复习液固相平衡知识,训练恒温﹑取样﹑称量、分析等基本操作技术。
4. 消除实验过程中的各个障碍,做到实验结果真实可靠。
四、实验所需主要仪器设备:恒流装置,火焰光度计,水环真空泵,恒温水浴五、实验方法和主要步骤:1.实验流程装置的搭建。
2.恒温条件下母液与晶体的完全分离。
3.实验收率与理论收率的过大偏差。
实验三汽--液平衡数据的测定实验一、实验学时:6学时二、实验类型:综合三、实验目的和要求:1.通过测定常压下乙醇---水二元系统汽液平衡数据的实验,使学生一方面了解和掌握用双循环法汽液平衡釜测定二元系统汽液平衡数据的方法。
2.用Van Laar 方程来关联和预测汽液平衡数据。
四、实验所需主要仪器设备:汽液平衡釜,恒压装置,气相色谱五、实验方法和主要步骤:1. 实验预习,了解、掌握实验原理。
熟悉实验流程和实验过程,实验注意事项,用气相色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并测出响应因子。
分离工程实验 教学大纲
分离工程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分离工程实验是一门综合性强的高阶实验课程,旨在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深入理解分离工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本课程面向具有化工、环境、能源等领域相关专业的学生,适合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选修。
二、实验目的1. 掌握分离工程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学会运用相关仪器设备进行实验操作;3. 培养独立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和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4. 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三、实验内容1. 实验一:填料塔分离实验a. 实验原理:介绍填料塔分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b. 实验步骤:包括填料的选择、实验设备安装、样品处理、数据记录和分析等;c. 实验设备:填料塔分离实验装置、气体流量计、液体收集器等;d. 实验材料:填料、气体、液体等。
2. 实验二:膜分离实验a. 实验原理:介绍膜分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b. 实验步骤:包括膜的清洗、膜组件的安装、样品处理、数据记录和分析等;c. 实验设备:膜分离实验装置、压力表、真空泵等;d. 实验材料:膜组件、样品等。
四、实验要求1. 学生需提前预习实验相关资料,熟悉实验原理和方法;2. 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3. 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4. 团队协作,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五、总结分离工程实验是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通过本次实验,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分离工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掌握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培养独立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和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同时,本课程还涉及到化工、环境、能源等领域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总的来说,本课程对于学生未来的科研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化工分离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化工分离工程课程设计》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实践总周数:2周总学分:2学分1.化工分离工程课程设计性质与目的分离工程课程设计是分离工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综合应用本门课程和有关先修课程所学知识,完成以分离单元操作为主的一次设计实践。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化工设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并在查阅技术资料、选用公式和数据、用简洁文字和图表表达设计结果、制图以及计算机辅助计算等能力方面得到一次基本训练。
在设计过程中还应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实事求是、严肃负责的工作作风。
2. 与其它教学环节或课程之间的先行后续关系本课程是分离工程课程教学的一个实践环节,通过该课程设计,使学生得到化工设计的初步训练,为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3. 教学任务和教学基本内容围绕分离工程课程内容,以某一典型基本原理与单元过程(相平衡、精镏、吸收)的设计为中心,训练学生查阅和综合资料的能力、英语翻译能力,计算机编程和寻找计算方法能力,撰写论文能力。
其基本内容为:(1) 设计方案简介对给定或选定的设计题目,进行简要的论述。
(2)工艺设计计算(含计算机辅助计算)。
(3) 设计说明书的编写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应包括:设计任务书,目录,中、英文摘要,设计方案简介,工艺计算,设计结果汇总,设计评述,结语(包括设计体会、收获、评述、建议、致谢等),主要技术符号说明,参考文献。
整个设计由论述,计算和图表三个部分组成,论述应该条理清晰,观点明确;计算要求方法正确,误差小于设计要求,计算公式和所有数据必需注明出处;图表应能简要表达计算的结果。
4.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应在下列几个方面得到较好的培养和训练:(1) 查阅资料,选用公式和搜集数据的能力。
通常设计任务书给出后,有许多数据需由设计者去搜集,有些物性参数要查取或估算,计算公式也由设计者自行选用,这就要求设计者运用各方面的知识,详细而全面的考虑后方能确定。
(2)正确选用设计参数,树立从技术上可行和经济上合理两方面考虑的工程观点,要求从工程的角度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从总体上得到最佳结果。
分离工程实验 教学大纲
分离工程实验教学大纲1. 实验课程信息1.1 课程名称:分离工程实验1.2 课程代码:CHEM 3011.3 学时分配:2学时理论 + 3学时实验1.4 先修课程:无1.5 课程性质:必修课程2. 教学目标2.1 熟悉分离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方法;2.2 掌握分离工程实验中常见的操作技术和仪器设备;2.3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数据处理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2.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实验内容3.1 实验1:常用分离工程设备的使用3.1.1 蒸发器的使用及操作3.1.2 萃取器的使用及操作3.1.3 结晶器的使用及操作3.2 实验2:液-液挤出萃取分离实验3.2.1 挤出塔的组装和操作3.2.2 萃取相的选择和萃取过程控制3.3 实验3:气相色谱分离实验3.3.1 气相色谱仪的操作和条件设定3.3.2 样品的预处理和进样方式3.3.3 色谱柱的选择和色谱条件的优化3.4 实验4:固相萃取分离实验3.4.1 固相萃取柱的组装和操作3.4.2 适用于固相萃取的样品和溶剂的选择3.4.3 萃取效果的评价和分析3.5 实验5:扩散分离实验3.5.1 扩散装置的操作和组装3.5.2 扩散步骤的控制和温度影响3.5.3 扩散系数的测定和数据处理4. 实验要求4.1 学生应事先预习相关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步骤;4.2 学生应按时参加实验,准时提交实验报告;4.3 学生应认真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维护实验室秩序;4.4 学生应在实验操作中积极参与团队合作,互相协助。
5. 实验评分5.1 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占50%分数;5.2 实验报告的撰写和数据处理占30%分数;5.3 实验室纪律和团队合作占20%分数;5.4 迟到、早退或违反实验室规定将扣分。
6. 参考教材6.1 "分离工程实验指导",作者:李明,出版社:化学出版社;6.2 "分离工程原理与应用",作者:张琳,出版社:科学出版社;6.3 "化工分离工程",作者:王涛,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化工专业新型分离技术教学大纲李丽
《新型分离技术》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2课程名称:新型分离技术学时/学分:24/先修课程:《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开课教研室:化工教研室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学生在具有了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等基础知识后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能够开阔化工类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在分离工程领域的知识面,从而适应多种专业化方向的要求,而且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或工程应用打下基础。
2.课程任务:本课程的任务是教学膜分离技术、新型萃取技术、新型蒸馏技术、生化分离技术等新型分离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反映-分离耦合集成和分离-分离集成的设计等。
本课程强调工程观点、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度离任务的提出、解决方案的成立、分离流程的设计、和分离设备的选用等,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大体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把握各类新型分离技术的大体理论,操作特点,同时对分离技术在进程工业中的重要意义及新型分离技术的开拓和进展有必然的了解。
成绩考核形式:期末成绩(闭卷考试)(70%)+平常成绩(作业、课堂提问等)(30%)。
成绩评定采纳百分制,60分为合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把握选择分离技术的一样规那么;了解分离技术在进程工业中的意义;了解新型分离技术的开拓和进展。
3.要求学生把握的大体概念、理论、技术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把握分离技术的分类;把握选择分离技术的一样规那么。
教学重点是分离技术的分类;新型分离技术在化学工业、环境爱惜、生物技术、制药、电子、能源等领域的应用。
教学难点是新型分离技术在化学工业、环境爱惜、生物技术、制药、电子、能源等领域的应用。
(1)分离技术在进程工业中的意义要紧知识点:分离技术在进程工业中的重要意义;分离技术的分类。
(2)新型分离技术的开拓和进展要紧知识点:新型分离技术的开拓和进展;新型分离技术在化学工业、环境爱惜、生物技术、制药、电子、能源等领域的应用。
《化工分离过程》课程教学大纲
随堂测验
随堂测验2-4次,取每次测试的平均分
10%
课后作业
每次讲课完毕,教师均会根据所讲内容以及需要延伸的内容,提出具体要求,布置相关作业,作业的评分标准为(A、B、C、D)三个等级,其中A代表100分,B代表85分,C代表60分,D代表无成绩,取每次成绩的平均分
10%
期末考核
按照期末考试成绩进行评价
课堂讲授与讨论
课堂讨论:超临界流体用作萃取剂有哪些优点?
6
液膜分离及促进传递
2
液膜的组成和结构;液膜的分类和制备方法;液膜的稳定性;液膜分离的流程;破乳的方法;液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课堂讲授与讨论
课堂讨论:液膜分离与液液萃取之间的区别?
7
吸附、离子交换与色谱分离
4
常见的吸附剂,常用的吸附剂;吸附平衡和等温吸附方程;吸附分离的设备和流程;常用的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传递过程;离子交换的设备和流程;色谱的分类;色谱分离的传递过程;色谱分离的应用。
3、教学方式可选: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实验/实训
4、若课程无理论教学环节或无实践教学环节,可将相应的教学进度表删掉。
具备英语听说和读写能力,了解化工技术对环境、社会及全球的影响,并培养持续学习、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理解工程伦理,及安全、卫生、环保等社会责任,具备良好的国际视野。
理论教学进程表
周次
教学主题
教学时长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式
作业安排
1
绪论
2
分离技术在过程工业中的重要意义;分离技术的分类;新型分离技术的开拓和发展;新型分离技术在化学工业、环境保护、生物技术、制药、电子、能源等领域的应用。
课堂讲授与讨论
课后作业:教材习题3-2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工分离工程》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工分离工程》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描述化工分离工程,又称传质分离过程,是化学工程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化学工业生产中物质分离过程的学科。
传质分离过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该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方式,详细阐述了各类分离过程(精馏、吸收、解吸、萃取、膜分离、吸附、浸取、结晶和干燥等)的物理化学原理、工业应用、主要设备、数学模型、设计计算方法和计算机应用软件,反映了分离过程学科的发展历史和最新进展。
Chemical Separation Engineering also is named Mass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Process .It is a branch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nce .It mainly researches separation process of material in chemical industry.Mass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process is a major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ygy. It persists in applying theory to practice, It expounds all kind of separation process (including distillation, absorbtion, extract, membrame separation, drying etc.), and manily researches their principal, applying of industry, equpiment and its design of calculation methods.三、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教学目标】1、让学生熟悉化工中常见分离过程的特点,并熟练掌握其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典型设备的简捷和严格计算方法、掌握过程的强化途径,了解或掌握现代新型的分离技术;2、培养学生化工过程与设备的设计、优化、管理以及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工程设计、设备开发、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3、让学生基本掌握ASPENPLUS中重点模块的用法,特别是多级多组分逆流传质过程的模拟计算;4、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化工分离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化工分离工程》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4302027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修读学期第五学期学分 3 学时48 课程英文名称Chemical separation engineering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先修课程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二、课程的地位及作用本课程是高等学校化学工程及工艺专业(本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是学生在具备了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等技术基础知识后的一门专业主干课。
化工分离工程是研究过程工业中物质分离和纯化的工程技术学科。
三、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讲授传质与分离工程的原理和应用,以及化工分离过程中一些主要分离单元操作和分离工程领域的研究进展。
它利用前期课程中介绍的有关相平衡、热力学、动力学、分子及共聚集状态的微观机理,传热、传质和动量传递理论来研究化工生产实际中复杂物系的分离和提纯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各种常用分离过程的基本理论,操作特点,简捷和严格的计算方法和强化改进操作的途径,对一些新分离技术有一定的了解。
四、课程学时学分、教学要求及主要教学内容(一) 课程学时分配一览表章节主要内容总学时学时分配讲授实践第1章绪论 2 2 0 第2章精馏 6 6 0讲座Aspen PLUS 模拟在化工分离过程中的应用4 2 2第3章吸收8 8 0第4章液液萃取 6 6 0第5章固液浸取自学第6章分离过程的节能 4 2 0第7章界面现象及调控 6 6 0第8章其它分离技术和分离过程的选择 4 4 0第9章色谱分离方法 4 4 0讲座化工分离工程进展 4 4 0(二) 课程教学要求及主要内容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1. 介绍分离操作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分离过程的分类;本课程的分类;任务和安排。
2. 通过本章学习,能对传质分离过程有所了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分离操作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分离操作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问答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化工分离过程英文名称:Separation Processes学分:3.5学时:48教学对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四年级本科生预修课程: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传递过程。
授课教材:刘家祺主编. 《传质分离过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参考教材:陈洪纺,刘家祺编. 《化工分离过程》,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年.J D Seader, E J Henley. Separation Process Principles, John Wiley andSons, Inc., 2011年.教学目的:利用已学的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传递过程等课程中有关系相平衡热力学、动力学、分子及共聚状态的微观机理,传热、传质和动量传递理论来研究化工生产实际中复杂物系的分离和提纯技术。
着重基本概论的理解,为分离过程的选择、特性分析和计算奠定基础。
从分离过程的共性出发,讨论各种分离方法的特征。
强调将工程和工艺相结合的观点,进行设计和分析能力的训练;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体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常用传质分离过程的基本原理,操作特点,简捷和严格计算方法,强化改进操作的途径,了解一些新分离技术。
对于给定的混合物体系和产物分离要求,能够选择和设计适宜的分离过程。
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本章包括3节,共3 学时第1节课程概述本节为1 学时的课堂教学第2节传质分离过程的分类本节为1 学时的课堂教学第3节分离过程的研究开发现状与发展趋势本节为1 学时的课堂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分离过程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分类过程的分类;常用的化工分离操作过程;分离过程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现状和未来。
重点:平衡分离过程和速率分离过程难点:工业上常用的基于平衡分离过程的分离单元操作及其基本原理;分离媒介;典型应用实例。
第二章传质分离过程的热力学基础本章包括6 节,共9 学时第1节相平衡基础本节为3 学时的课堂教学2.1.1汽液平衡2.1.2液液平衡第2节多组分物系的泡点和露点计算本节为2 学时的课堂教学2.2.1 泡点温度和压力的计算2.2.2 露点温度和压力的计算第3节闪蒸过程的计算本节为2 学时的课堂教学2.3.1 等温闪蒸和部分冷凝过程2.3.2 绝热闪蒸过程第4节液液平衡过程的计算本节为0.5 学时的课堂教学第5节多元相平衡过程本节为0.5 学时的自主学习第6节共沸系统和剩余曲线本节为1 学时的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在“化工热力学”课程有关相平衡理论的基础上,较为全面的了解化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多组分外系的气液平衡,即各种单级平衡过程的计算问题。
熟练掌握多组分非理想体系平衡常数计算方法;泡点和露点计算;等温闪蒸和部分冷凝过程的计算,了解绝热闪蒸过程的计算。
重点:多组分物系的相平衡条件;平衡常数;分离因子。
多组分物系的泡点方程、露点方程;计算方法。
等温闪蒸过程和部分冷凝过程。
闪蒸方程;闪蒸过程的计算。
难点:多组分非理想体系平衡常数计算。
多组分物系的泡点温度和泡点压力、露点温度和露点压力的计算。
等温闪蒸过程和部分冷凝过程的计算。
第三章气液传质分离过程本章包括 5 节,共15 学时第1节设计变量本节为2 学时的课堂教学3.1.1 单元的设计变量3.1.2 装置的设计变量3.1.3 流程的设计变量第2节多组分精馏本节为5 学时的课堂教学3.2.1 多组分精馏过程分析3.2.2 最小回流比3.2.3 最少理论塔板数和组分分配3.2.4 实际回流比和理论板数3.2.5 多组分精馏的简捷计算方法第3节特殊精馏本节为4 学时的课堂教学3.3.1 萃取精馏3.3.2 共沸精馏第4节间歇精馏本节为0 学时的自主学习第5节吸收和解吸本节为4 学时的课堂教学3.5.1 Multicomponent Absorption and Desorption3.5.2 Approximate Method for Multicomponent Absorption Calculation基本要求:掌握多组分或复杂物系设计变量的确定方法,多组分精馏、共沸精馏、萃取精馏、间歇精馏、吸收和解吸过程的基本原理、流程,及其简捷计算方法,以及塔内的流率、浓度和温度分布特点。
熟练掌握多组分多级分离过程的简捷计算方法。
重点:常用化工生产操作单元、装置和过程的设计变量的确定。
多组分精馏过程分析和简捷计算方法。
特殊精馏和间歇精馏过程、流程,及其简捷计算方法。
多组分吸收和蒸出过程分析、简捷计算方法。
难点:常用化工过程设计变量的确定。
普通多组分精馏过程的物料衡算;清晰分割;非关键组分的分配。
复杂精馏过程的简捷计算。
共沸精馏流程。
多组分吸收、蒸出过程计算的平均吸收因子法和有效因子法;逆流萃取过程的简捷计算。
第四章液液传质分离过程本章包括 4 节,共 6 学时第1节液液萃取本节为2 学时的课堂教学4.1.1 液液萃取(LLE)原理4.1.2 萃取剂的选择4.1.3 萃取体系的分类4.1.4 LLE的工业应用4.1.5 多级萃取设备4.1.6 多组分多级逆流萃取计算第2节超临界流体萃取本节为2 学时的课堂教学4.2.1 超临界流体简介4.2.2 超临界萃取技术基本原理4.2.3 超临界流体萃取流程4.2.4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应用第3节反胶团萃取本节为1 学时的课堂教学第4节双水相萃取本节为1 学时的课堂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传统液液萃取过程及其简捷计算。
了解超临界流体萃取、反胶团萃取和双水相萃取等新型萃取技术的基本原理。
重点:液液萃取的计算;超临界流体萃取、反胶团萃取和双水相萃取的原理。
难点:液液萃取的计算。
第五章传质分离过程的严格模拟计算本章包括3 节,共5 学时第1节平衡级的理论模型本节为1 学时的课堂教学第2节三对角矩阵法本节为3 学时的课堂教学5.2.1 方程的解离方法及求解步骤5.2.2 泡点法(Bubble-point Method, BP法)5.2.3 流率加和法(Sum-Rates Method)第3节多组分分离非平衡级模型本节为1 学时的课堂教学5.3.1 多组分分离过程非平衡级模型的提出5.3.2 多组分分离过程非平衡级模型的基本假设和建模原则5.3.3 多组分分离非平衡级模型的建立和求解5.3.4 多组分分离过程非平衡级模型应用实例基本要求:掌握建立平衡级理论模型的基本方法,三对角线矩阵方程的托玛斯解法,精馏过程计算的泡点法和流率加和法。
了解精馏计算的同时校正法和非平衡级模型。
重点:托玛斯法解三对角矩阵方程;精馏问题的求解。
难点:三对角矩阵方程托玛斯解法计算精馏过程的泡点温度。
第六章气固、液固传质分离过程本章包括3 节,共 2 学时第1节吸附本节为0 学时的自主学习第2节结晶本节为0 学时的自主学习第3节膜分离本节为2 学时的课堂教学6.3.1 膜6.3.2 膜组件6.3.3 膜分离过程基本要求:了解吸附、结晶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基础,吸附、结晶设备及流程。
了解膜分离的基本原理、过程、膜和膜组件的类型以及膜分离技术的应用。
重点:吸附和结晶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基础、工艺流程,反渗透、纳滤、超滤、微滤、渗透汽化、电渗析等膜分离过程原理。
难点:吸附和结晶过程的计算,吸附剂的选择,分离用膜和膜分离设备,膜分离过程原理。
第七章分离过程的节能优化与集成本章包括5 节,共8 学时第1节分离过程的最小功和热力学效率本节为1 学时的课堂教学7.1.1 最小分离功7.1.2 非等温分离和有效能7.1.3 热力学效率和净功消耗第2节精馏的节能技术本节为3 学时的课堂教学7.2.1 精馏塔的多股进料和侧线采出7.2.2 热泵精馏7.2.3 设置中间冷凝器和中间再沸器的精馏7.2.4 精馏过程的热集成7.2.5 大型蒸馏节能技术——从理论到实践第3节分离方法的选择本节为1 学时的课堂教学7.3.1 分离过程的分类7.3.2 影响分离方法选择的因素7.3.3 分离方法选择原则7.3.4 为什么精馏过程最常用第4节分离流程的优化本节为1 学时的课堂教学7.4.1分离顺序数7.4.2 分离序列的确定第5节化工分离过程研究前沿与热点简介本节为2 学时的课堂教学7.5.1 海水淡化技术概述7.5.2 碳捕集技术概述基本要求:掌握分离过程的最小功、热力学效率和净功消耗的计算方法。
了解非等温分离和有效能的概念。
了解精馏过程的节能技术,分离顺序的选择和分离流程的集成。
重点:实际分离过程的有效能损失;有效能衡算方程。
分离过程的最小功。
精馏过程的节能。
热力学效率。
分离顺序的选择。
难点:分离过程的有效能分析和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