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西方中世纪史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⑷历史的价值论:历史发展的目的使历史
具有了价值。
历史发展的目的是向上帝之城迈进,为了实 现这个目的,每一种历史状态和历史事件都是必 需的,整个历史进程也就有了一定的价值意义。 人类历史从创世纪开始,经过上帝之城与地上之 城的斗争(善与恶的斗争),最终结束于上帝之 城降临人间。对于这个历史发展的始与终,奥古 斯丁在价值评判上是极端对立的,从始至终,展 现出一幅恶逐渐转变成善的图画,由此,一种历 史的发展与进步观便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他第一 次肯定了历史的进步性。
⒊ 强调历史的普遍性和连续性
在基督教史学中,历史被统一于上帝的旗帜之下,因 此产生了一种普遍主义的历史,即世界通史,它在时间与 空间上达到了最大限度。在基督教徒看来,人在上帝面前 都是平等的,因此他们不以局部的、特殊的历史为满足, 要求所写的历史力求表明上帝的旨意在人类各个地区、各 个民族实现的过程,要溯及人类起源以及各民族如何产生 又如何扩展到世界各个角落,并要记述文明的兴衰。这就 是基督教的世界史观。 基督教史学也关注历史的连续性,认为历史是作为一 个不断进步的连续过程存在的,即在善与恶的斗争中逐渐 向上帝之城迈进。编年史的撰述就体现了这种连续性。
⑵历史的时间观念:
在古典史学中,受实质主义的影响,占主导地位的 是循环论,历史写作是不重视时间的。奥古斯丁发 展并确立了中世纪的时间观念,而历史时间观念的 定型决定了中世纪历史写作的基本形式。
奥古斯丁认为,时间是被上帝创造出来的,人类的过去、现在和 未来都 处于上帝创造的时间当中,因此人们有理由按照上帝的意图对 人类历史在时间上的发展过程表现出格外的关注。历史与时间的联系 使历史只能从创世纪开始而终于末日审判。
创世纪
末日审判
历史
⑶历史的目的论:规定了历史发展的目的,
即向上帝之城迈进。
奥古斯丁认为人类历史发展的目的是先定的、 固有的,这个目的是上帝规定的,它先于历史而 存在,最终的归处便是上帝之城。 因为上帝已经安排好一切,人们编纂历史、回 忆过去就只是要说明过去,以证实上帝的安排。 一切解释都是为了证明上帝的安排,这是一种目 的论或宿命论的安排。
史学家们有着浓厚的宗教宣传的意图,他们往 往偏向于选取那些能够证明基督教精神的材料, 甚至不惜篡改、编造历史,大大损害了历史的 真实性。 因此,汤普森曾批评教会史学说:“一切 属于教会史学的东西都被一种难以形容的光环 相当严密的保护起来,无一或缺,这就是虔信 或权威的那种虚妄的守护。” 他认为,教会 史学在三个方面歪曲历史的内容,一是采用古 犹太史作为基督教以前的历史;二是把上帝的 启示与历史连在一起;三是把历史恶意的分为 所谓的“神圣的”和“世俗的”两种。
㈠ 传统上对基督教史学的批判
中世纪的史学在将近一千年的时间里, 留下了无ຫໍສະໝຸດ Baidu的著作,但上帝往往在其中取 代了历史学家,事先在历史写作中占据了 主导地位。事实上,人们对中世纪史学的 批评归纳起来都源于这一点,即上帝在史 学实践和史学著作中所占据的特殊位置。 史学失去了自己的独立地位,成为基督教 神学的附庸。
⑶ 从历史著述的方法来看,编年史和 年代纪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按年代顺序简 单地编排与罗列历史事件,而不需考虑事 件之间的联系。因为上帝已经安排好了一 切,所以历史学家就没有必要过多地思考 如何写好历史或者用怎样的方法才能更好 地表达自己的意图,他们的记述只要能表 现出上帝的安排就可以了。
㈡ 中世纪史学的一般特色
最初,基督教文化是不重视 历史的,它重视的是未来,但为 了争取民众,确立其统治,首先要讲 清耶稣本人和新旧约的历史。于是要 宣扬基督教文化的僧侣和教士便热衷 于从《圣经》中寻找对历史的解释, 这样以他们为主体的历史学家就创造 了独具特色的中世纪史学。
基督教史学的基本特征
基督教史学家认为,人类的一切都是由上帝预先安 排好的,整个历史就是上帝意志的体现,所以写历 史就是为了证明上帝的存在和赞美上帝的全智全能。 在他们看来,基督教的产生和发展是世界历史的中 心,所有的世俗历史都处于从属的地位,因此全部 的历史就应是基督教最终取得胜利的历史。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历史著作,以年代纪和编 年史为主要形式,充斥着神话和奇迹。历史在一定 程度上成为为基督教神学服务的工具,因此历史研 究和历史著述的学术性大大下降,史学的真实性受 到了很大损害。
另一方面,信仰基督教就意味着要作 好准备接受末日审判,而教徒们期待着这 一天的到来。他们相信一切都是上帝安排 好的,善终将战胜恶,上帝之城最后必会 降临人世。因此基督教史学又建立起了一 种神性的乐观主义。
⒉ 强调了人的精神价值
在古典史学中,一些大师所强调的人本主 义主要是表现在物质方面的,而它强调人的精 神作用和精神价值,是构成西方史学优秀传统 的内容。在基督教史学中奇迹被精神化了,是 一种来源于精神信仰的奇迹。这种精神价值对 全社会是具有普遍性的,它改变了古典时代以 出身来划分人的标准,代之以精神境界作为标 准来判断人的品德是否高尚,从而对人进行划 分。
历史的统一性:奥古斯丁认为历史是具有统一性的,因为不论起
点在哪里,人类都是在向上帝之城迈进的路途中。统一性就表现在整个 历史都是由起点(创世纪)走向终点(末日审判)的。
历史的分期:为了体现耶稣的位置,奥古斯丁将人类历史分为两
个时期:基督降生前为“福音准备时期”,基督降生之后为“福音传播 和胜利时期”。 在他的另一本著作《论三位一体》中,他又将上帝之城和地上之城 的斗争历史区分为三个阶段,即:前律法阶段、律法阶段和上帝的天国 阶段。他还曾依照人的成长过程将历史分为婴儿期、少年期、青春期、 壮年期、半老期和老年期六个生理阶段,老年期之后就意味着地上之城 的消亡和上帝之城的降临。
他的分期明确地表现出人类历史的进步历程,首次体现出了中世纪 进步史观的完备形态。
三、中世纪史学的特色
传统上人们一般认为以基督教史学为特 色的中世纪史学,是古典史学之后的一个大 倒退,毫无意义和价值可言。但实际上,中 世纪史学虽受到基督教神学体系的影响而有 许多缺陷,它仍具有一些不可忽视的进步性, 开始试图对古典史学尚未解决的问题作出一 些解释,如:历史发展的原因和动力、历史 的意义以及历史研究的自律性和他律性等等。
⒋ 有力地削弱了历史的他律性
因为历史是上帝所创造的拯救人 类的过程,经验教训也都是由上帝所 安排好的,所以历史在其他诸如伦理 道德、政治服务等方面的功用减小, 历史的他律性被削弱了,这比起古典 史学是一个进步。
5、创造了新的历史方法论
以基督教教义为原则写成的历史,具有预定性和 启示性。这种历史可以基督出生为准,把历史划分为 光明和黑暗两部分,并从这种演变中找出某种可以理 解的原则。由此,生发出基督教史学的方法论:它以 《圣经》作为判断事实正误的准则,并作为一切历史 的最高权威。历史在划分为光明与黑暗两部分后,为 了对历史作出更加精确的理解,还要进一步划分出若 干个不同时代和时期,这就产生了历史分期观念。并 且还出现了新的纪年方法(公元纪年),为各国统一 纪年提供了条件。
第一节、奥古斯丁与《上帝 之城》
奥古斯丁与《上帝之城》
奥古斯丁(St.
Augustine 354—430年):
是基督教早期神学、哲学和政治思想的集大 成者,为奠定基督教的历史观作出了杰出贡献。 其代表作是《上帝之城》。 《上帝之城》共有22卷,上部是驳斥异教徒 对基督教的污蔑,下部是具体阐述他的历史哲学 思想,即历史是有限的,历史之外还有某种永恒 不变的事物存在,那就是上帝。
总之,在基督教神学体系的影响下, 中世纪史学被深深地打上了宗教的烙印, 历史的客观性受到了极大损害。 但中世纪史学并不是以往人们所认识 的那样一无是处,它的许多开创性对后世 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历史观的革新 为近代历史哲学的建立创造了理论前提。 可见,它并不是古典史学之后的大倒退。
正如克罗齐所说:“基督教史学像古 代史学一样,解决了它所面临的问题,但 没有解决其它后来才形成的问题,因为他 们还没有面临它们。”
6、宣扬宗教意识形态的社会功用
在宗教意识的影响下,中世纪史学也实现 了它的社会功能,确实为宗教意识形态的建构 做出了贡献。一方面,它对历史事件或历史过 程进行宗教化解释。另一方面,中世纪历史叙 述为社会树立了虔信的典范(如查理大帝、各 类圣徒等),他们作为社会伦理准则的化身不 仅为个人的社会生活提供伦理指导,更对中世 纪社会的稳定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中说明了历史发展 的动力: 由于一切都是上帝安排好的,历史发展的目 的也是由上帝规定的,因此,上帝的旨意就是历 史的总动力。 又因为历史是从创世纪开始,经过善与恶的 斗争,最终善战胜恶、上帝之城降临的过程,因 此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就是善与恶的冲突。
⑺历史的统一性和历史的分期:
奥古斯丁的史学理论与思想
⑴ 社会理论:两种社会的对立斗争说和教会权利
说。
上 帝 之 城(光明、善良的象征)
〈由对上帝的爱和对自我的蔑视形成〉
斗争
教 会(两城的联结点,沟通两城) 地 上 之 城(黑暗、邪恶的象征)
〈由对自我的爱和对上帝的蔑视形成〉
〈上帝创立的,是上帝教会之城在地上之城的代表〉
奥古斯丁认为,在天地间存在着两个国度即 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而教会是联结这两座城的 桥梁,它作为上帝之城在人间的代表,目的便是 竭尽全力使上帝之城得以在人间实现。 为了实现它,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之间存在 着不断的斗争,直至地上之城消灭,上帝之城最 终降临。两城斗争的终点就是末日审判。 这样,整个世界历史便成了善与恶斗争的历 史,即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斗争的历史,也是教 会统治取代世俗政权统治的历史。
⑴ 从历史著述的目的来看,由于中世纪
史学家认为历史本身是由上帝创造的,上 帝已为人安排好了结局,即末日审判与天 国的降临,因此,历史学家的写作只是为 了证明人类的每个行为都是符合上帝的安 排,都发生在上帝的意志范围之内,历史 写作成为一种宗教行为,一种献身于上帝 的神圣事业。

从历史著述的内容来看,中世纪的历
⒈ 建立了神性的乐观主义进步论
在历史认识论上,基督教史学首次打破了古 典史学中的循环史观,第一次将历史理解为进步。 在基督教神学思想下,历史被理解为一个由 固定的起点(上帝创世)到终点(末日审判)的 直线运动。相信了上帝就排除了历史的偶然性, 上帝是唯一的决定力量,这样历史就按照上帝的 旨意向着最终目标“上帝之城”而迈进。这是一 种目的论史学,而目的优于起源便自然地将进步 史观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中世纪史学是指从西罗马 帝国灭亡到文艺复兴前约长达 千年的西方史学。因基督教的 神本史观决定着这一时期西方 史学的面貌,故而中世纪史学 又被称作基督教史学。
公元5世纪,由于蛮族的入侵,罗马帝国 衰落,原先创造文化的贵族阶级被消灭,基 督教文化填补了这个空白。 基督教来源于犹太教,于公元4世纪发展成为 罗马国教,并逐渐凌驾于国家政权之上,对整个 西方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这一时期,僧侣垄断了知识和教育,使基 督教的意识形态占据了支配地位,于是一切学科 都成为神学的分支,无不打上基督教思想的烙 印。史学也不例外,成了为基督教统治服务的工 具。
⑸ 历史的发展模式:是直线前进的模
式,而非循环和倒退的模式。
由于历史发展的目的是向上帝之城迈 进,是先定的、固有的,因此在上帝的安 排下,任何历史现象都是向着这个目的的 实现而迈进的一步,整个历史进程的发展 模式也必是直线前进的。
⑹ 历史的动力:历史的总动力是上帝
的旨意,直接动力是善与恶的冲突。
问 题
1、试述奥古斯丁的史学思想 2、试述中世纪史学的一般特色 3、简评中世纪史学
参考文献
1、《试论西欧中世纪基督教史学的历史地位》,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在《上帝之城》中分双线进行记述:上 帝之城——追随亚伯过上帝乐见的生活;地 上之城——由该隐开始的人类有罪的生活。 他将上帝之爱作为道德的中心原则,力 图把社会的历史纳入基督教的历史,形成了 一整套的神权高于一切的社会历史观。他对 历史时间、历史发展、历史学的性质与目的 等方面的阐述为以后的中世纪史学定下了基 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