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中心工程-工程概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播电视中心工程-工程概况
2.1 工程建设概况
表2.1
2.2 建筑设计概况表2.2
2.3 结构设计概况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抗震等级主要为:裙房C部分负二层以上剪力墙为一级;其他(包括主楼和裙楼)负二层以下为三级,以上为二级。
该工程基础为天然地基,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地下室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楼结构为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筒体结构,裙房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楼与裙房之间设置结构抗震缝。
表2.3
2.4 建筑设备安装概况
给水、排水设计情况,电气、智能设计概况,通风空调、采暖供热、消防系统以及电梯等设计概况如下表。
2.5 自然条件
2.5.1 气象条件
场区属华北暖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旱涝不均,冬季寒冷干燥,具有大陆性气候特征,多年平均气温13.52℃,最高月平均气温26.78℃(出现在7月),最低月平均气温-1.9℃(出现在1月),多年平均降水量652.7毫米,年最大降水量1144.7毫米,年最小降水量297.5毫米,最大月降水量230.80毫米,降水多集中在7-9月份,多年平均最大风力9.3级。
2.5.2 工程地质、地形及水文条件、
本工程场地为第四系地层,包含土层1-2层填土,土质不均,结构松散,物理力学性质较差,3层为粘土,分布不稳定,力学性质一般,4层为粘土,力学性能良好,分布稳定。
第4-1层为粘土夹层,分布不连续,力学性能良好,第5层及其夹层5-1层为碎石层,力学性质良好,分布不连续。
具体地质条件见《山东省广播电视中心地址勘探报告》。
本工程所处场区地形总体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走势,在⑦轴附近有一南北走向高约3米左右的挡土墙,在挡土墙西侧标高在49.95米左右,挡土墙的东侧标高在46.12米左右。
地下水位埋深分别在18.80—19.48米,相应标高为31.2—30.52米,本工程土石方工程开挖深度为16—18.5米不等,相应标高为33.20—31.60米,主楼基槽底在地下水位线以下,地下水埋深较深,低于基坑开挖基地面,基坑开挖时可不考虑施工降水。
进场时轴以西具备土方开挖条件,轴以东还有广电2#、3#宿舍楼需要拆除,甲方修建的临时用房需要部分拆除。
2.5.3 工程周边道路及交通条件
本工程坐落于济南市*****中心院内,建筑物北侧为广电中心家属区,东侧与青年路相邻,南面临经十路,西面与原广电中心演播区相连,建筑用场地狭小。
该工程与经十路和青年路毗邻,进入现场的道路方便快捷,但在工程开工前需与交通部门协商,办理车辆通行证,为工程的材料、设备进厂提供有力的保证,使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施工场区内没有可供大型车辆通行的道路,需施工进场后进行铺筑和开通。
2.5.4 工程场区及周边地下管线
本工程施工场区内管线较多,整个广电的大楼的水、电均从场区内经过;场区内原有
建筑较多且年代较远,造成地下管线错综复杂,同时又没有地下管线图纸可以提供参考,因此在施工中经常人工挖槽来探明地下的电缆及水管等走向和埋深。
基坑北侧是广电的生活区,有广电4#、15#住宅楼,地下管线复杂;南侧紧邻经十路,地下管线数多、埋深深。
因本工程基坑采用预应力锚杆支护方式,预应力锚杆钻孔最深达17.5米,第一排锚杆埋深在自然地坪下1.5处,很容易与管线相遇,在钻孔施工时必须充分了解管线埋深及距离基坑距离,以便调整预应力锚杆位置和设计长度、角度,达到保护管线的目的。
2.6 工程特点和施工重点、难点分析
2.6.1 工程特点分析
2.6.1.1 工程规模大,建设标准高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约103889㎡,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广电中心之一。
其除具备通常广电工程规模大的特点之外,又具有相当的观赏性与人文特点,其外装主要是石材,主要结构承重构件、关键设备等设计标准较高,并具有一定的施工难度。
2.6.1.2 地下空间大,结构楼层高
地下室建筑面积约为41167.7㎡,单层面积达10300㎡,地下室埋深达18米,主楼地下三层结构,层高达6.6米,结构断面大,具有6级人防功能。
2.6.1.3 系统众多,功能齐全
本工程系统众多,功能齐全,除具有生活给水、消防给水、饮用给水、冷热水系统、中水系统、排水系统、中央空调水系统、空调风系统、防火与排烟系统、空调自控系统、变配电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消防联动系统、安全防范系统、IC卡通、综合布线、通讯和计算机网络等系统外,还包含了无线通讯、卫星与有线电视、转播摄像、会议、办公自动化、主时钟等具有广电特色的众多系统。
2.6.1.4 材料用量大、批次多
由于该工程体量大,设备材料种类多,因此关于设备材料的采购、运输、保管,既要注意仓储量并妥善保管,保证经济效益,又要有效衔接施工节点,有利于施工,对管理提出很高要求。
2.6.1.5 设计施工要求高,室内装饰等级高,明露安装部件施工要求高
该工程设计标准高,施工要求高。
风口、灯具等的安装与装饰面配合要求严密、牢固、美观,建筑无吊顶部分要求管道、喷头、灯具等排列整齐美观。
因此,如何与装饰工程做好配合,保证吊架安装整齐划一是安装确保美观性、合理性的关键。
为确保风口、灯具、探头、喷头等的搭配美观,各专业间要进行图纸内部会签,在征得设计、监理和业主的认可后,进行统筹考虑,合理布局。
2.6.2 施工重点、难点分析
2.6.2.1 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复杂,基坑支护难度大
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复杂,东面、南面为交通繁忙的青年路和经十路,基坑支护(预应力锚杆)施工时必须保证道路不裂缝、不下沉,地下管线不断不裂。
西面紧邻广电演播室,为了保证演播室安全,西侧采用人工挖孔灌注桩及预应力锚索支护体系,人工挖孔灌注桩深达23米,在9米处即遇见岩石,人工挖孔施工难度大。
北面是广电中心的4#、15#居民楼,土方开挖后,必须保证4#、15#居民楼的安全。
在本工程基坑中部的中央记者站的因各种原因推迟拆除,西侧预留2米开挖,南侧仅预留0.5米,在土方开挖过程中需要对中央记者站临时支护,确保其安全,待中央记者站拆除后再开挖此部分土石方。
2.6.2.2 地处闹市区,石方开挖难度大
本工程基坑开挖土石方量约18万立方,为了保证施工进度,石方采用爆破的方法施工,对于石方爆破,要严格控制爆破程序、爆破规模、爆破对周边的安全影响等因素,如何确保石方爆破的安全,是本工程的难点之一。
2.6.2.3 周边楼宇对噪音敏感,施工噪音控制难度大
本工程西边有正在使用的广电中心演播室及录音室,北侧有居民楼,施工噪音对电视播放、居民休息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需严格控制噪音排放,加之施工周期较长,如何保证防止噪音对环境的影响,是施工的又一难点。
2.6.2.4 施工场地不能同时提供,分段开工,工程工期紧
本工程受原有建筑物的影响(中央记者站拆除时间不定),施工场地不能同时提供,按照目前的施工条件,如何保证按期竣工是本工程施工与管理的主要难点,也是管理的重点,同时各个主要工序和关键工序的施工搭接时间长,交叉作业多,施工高峰集中;对施工组织、技术管理、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成本也相对增加。
我们将采用先进的计划控制管理软件,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组织科学合理的流水施工,尽量做到均衡施工,在保证工期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降低施工费用。
2.6.2.5 专业分包施工多,管理协调强度大
按照招标文件与业主的施工合同,本工程施工实行总承包方式管理,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需按照总承包模式运作。
我方除承担招标范围内的工程施工内容,同时还应对专业分包工程实施总承包管理,其管理强度大,施工配合协调管理难度大、范围广。
2.6.2.6 安装工程新技术、新材料运用多,培训任务重
本工程使用材料新颖,施工工艺在一般工程中使用极少。
部分设备、材料需直接从国外进口。
同时加大了对专业工人的技术培训工作。
2.7 本工程分项工程特点、难点分析
2.7.1 本工程分项工程特点、难点
2.7.1.1 土方开挖深、支护施工难度大;
2.7.1.2 底板结构形式复杂;
2.7.1.3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
2.7.1.4 钢骨混凝土柱;
2.7.1.5 局部模板支撑超高,外墙模板无施工工作面;
2.7.1.6 同层梁、板上标高不一,较复杂;
2.7.1.7 墙、附墙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
2.7.1.8 大跨度悬挑钢结构梁施工
2.7.1.9 预应力柱施工
2.7.1.10 压力管道工程中新型材料的施工;
2.7.1.11 管道井、强弱电井、走廊管道安装部件的排布;
2.7.2 分项工程施工与管理难点分析
2.7.2.1 结构复杂,交叉施工难度大
地下室面积大、土方开挖量大、基坑较深,西侧紧邻正在使用的广播电视中心演播市(仅隔1.4米),南侧紧邻繁华的经十路(底板边距围墙仅3.5米,通风井紧贴围墙),须进行基坑支护。
基坑支护和土方开挖及地下结构的施工,不能待整个支护施工完成,必须合理分段组织交叉流水施工。
主楼底板的电梯井和集水坑较多、标高不一且多重叠在一起,放线施工难度大。
同时底板较厚,最薄处1.5米,大部分2.5米,局部厚达6.6米,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浇筑方法及顺序和测温是整个底板施工难点。
框架柱和裙房核心筒的钢骨柱,每米重达600㎏,在施工钢骨柱结构的同时,必须根据塔吊的吊装重量来分别确定钢骨柱的每次吊装及安装长度。
2.7.2.2 模板支架
本工程一个800㎡演播室,模板支撑高度为18.8米,主梁截面尺寸650×1900、600×1950,跨度为33.5 m、22.2m、8.4 m;800㎡多功能厅,模板支撑高度为14.1米,主梁截面尺寸700×1400、600×1400、600×1450,跨度为33.6m、18.9m、8.4m;;两个400㎡演播室,模板支撑高度为15.2米(+9.9米至+25.1米),其主梁、次梁均为钢结构结构,自成体系,120mm厚混凝土楼板需要高架支撑。
2.7.2.3 混凝土性能要求高,配制难度大、养护要求高
地下室底板、外墙采用C35S8混凝土,而主楼附墙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S8,地下三层层高达6.6米,因此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同等级的混凝土临时隔离是混凝土浇筑难点,同时原材料选用、配合比设计、试配,搅拌计量及浇筑后的养护均有较高的要求。
施工中必须认真抓好每一个环节,确保高强度混凝土的质量。
2.7.2.4 钢骨混凝土柱:主楼有11根钢骨柱,裙楼有五个核心筒共20根钢骨柱。
主楼钢骨柱主要是采用焊接的方法连接(没有钢梁),连接根据塔吊起重运输能力确定每节
钢骨长度;裙楼钢骨柱与钢梁用螺栓连接,在加工及安装钢骨柱、钢骨梁时,必须注意预留螺栓孔的位置,精度高,是施工中的难点,具体控制方法见细化方案。
2.7.2.5 预应力柱、梁:在地上演播室立柱中有预应力独立柱、预应力梁跨度32米,一般工程比较少见,控制预应力柱施工质量是整个裙楼施工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主楼的东侧有两根预应力梁,跨度10多米,比较常见,也是施工中控制的重点。
2.7.2.6 钢结构吊装安装:本工程钢结构主要在五个核心筒部位,东西长近100米,钢结构吊装安装是整个工程难点。
2.7.2.7 大跨度悬挑结构支撑:核心筒钢结构悬挑最长达18米,在核心筒钢结构安装完毕之前,从地上一层开始所有的钢管支撑不能拆除,具体施工方法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2.7.2.8 墙、柱与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本工程每层墙柱与梁板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同,混凝土的临时隔离和浇筑是整个工程的重点控制对象。
2.7.2.9 安装给、排水工程的压力管道工程使用新工艺较多,没有一处采用传统的焊接工艺。
如:薄壁不锈钢卡接、沟槽连接等。
如何做到既要保证管道的美观又要保证压力管道的使用质量,又是本工程安装工程的施工控制的重点。
2.7.2.10 管道井、走廊管道、强弱电井中各专业的管道及母线、桥架较多,空间较狭窄。
如何保证安装部件的排布美观且使用及维修空间是本工程安装工程的施工控制的重点。
施工组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