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信用档案体系建设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信用档案体系建设探究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记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XX)06-0096-02
《论语》有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诚信是我国传统道德的重要规范和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近年来,由于受社会环境影响,加之高校逐年扩招、就业压力增大等原因,大学生价值观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和冲击,曾被社会喻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群体不断曝出“诚信危机”,不仅严峻损害了大学生自身形象,也给学校的教育治理带来很大困扰。

大学生信用档案体系亟待成立和完善,以期改善大学生的信用状况。

一、大学生信用档案的概念
大学生信用档案是一类特别的档案形式,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指大学生在校期间成立的,能够全面、真实、客观地记录学生表示和信用状况的电子档案。

大学生信用档案是集档案与信用为一体的社会性的产物,既具有档案的基本特点,又具有其自身固有的特性,具体表示为广泛性、真实性、时效性、机密性、分散性、共享性、动态性和电子性等。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示
1.学习中的诚信缺失。

(1)考试作弊是大学生最常见的诚信缺失现象。

尽管教育部和各高校都制定了严格的处分条例和防范办法,学生也早已熟知考场纪律和处罚规定,但考试中还是有很多学生以身试法。

小到毕业考试,大到计算机等级考试和英语四、六级考试,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作弊现象。

(2)代写、剽窃论文现象严峻。

一些学生赞同“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的观点,课余时间谈爱情、上网聊天、玩游戏,无暇顾及学业,撰写论文经常是东拼西凑的大拼盘,期刊上摘抄几段,网上复制粘贴几段,一篇大作便轻松搞定。

甚至有学生直接找人代写,买卖论文的现象时有发生[1]。

2.生活中的诚信缺失。

我国古代典籍《论语?学而》中曾提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的要求,但生活中仍有不少大学生缺乏诚信意识。

撒谎、自私、尔虞我诈、图书借阅逾期不还、人际交往和网络中的诚信缺位等都是大学生生活诚信缺失的表示。

3.就业中的诚信缺失。

大学生就业中的诚信缺失主要表示在两个方面:一是制作虚假求职简历。

通过虚构学生干部和社会实践经历,伪造各类等级考试证书和荣誉证书,篡改成绩和排名等手段以获得用人单位认可。

二是随意违约现象严峻。

由于求职心切且缺乏必要的职业定位思考,很多学生在签就业合同时缺乏信用意识,在碰到更好的就业单位后随意违约,不考虑用人单位利益和学校声誉,使毕业生后续就业工作受到很大冲击。

4.经济行为中的诚信缺失。

恶意拖欠学费、信用卡恶意透支及大学生“卡奴”现象成为高校面临的普遍问题。

骗贷逃贷已成为国家实施助学贷款政策的瓶颈。

部分学生中出现的骗贷逃贷等经济诚信缺失行为,使多家银行因需负责较大风险而退出了助学贷款业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陷入困境。

三、大学生信用档案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信用档案体系建设的现状。

我国信用档案体系建设日前还处于探究阶段。

2002年6月,教育部下发通知,利用高等教育学历查询系统,采集国家助学贷款学生个人信息数据,成立国家助学贷款学生个人信息查询系统。

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自此有了政策依据。

同年9月,重庆工商大学与金诚国际信用治理有限企业联合启动助学贷款商业运作模式,拉开了我国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的序幕。

2003年9月,上海近50所高校与上海资信有限企业签署相关文件,启动国内首个大学生信用档案体系建设工作。

此后,国内高校掀起了成立大学生信用档案的热潮。

20XX年,广东省在10所高校成立大学生信用档案体系试点,为大学生信用档案体系建设提供实践依据[2];20XX年10月,广东省教育厅下发《关于推进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工作的通知》,大学生信用档案建档工作全面展开。

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区也先后开展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工作。

2.大学生信用档案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信用观念淡薄,失信现象严峻。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诚信状况不容乐观,各种诚信缺失行为屡见不鲜。

由于信用观念淡薄,很多学生甚至不知信用档案为何物,严峻影响了大学生信用档案体系建设的进程。

(2)相关立法和配套政策滞后,信用档案体系建设缺乏法律支撑和制度保障。

由于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内容涉及诸多个人隐私,如不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公布和利用的过程中很轻易碰到“隐私权与信用档案信息的矛盾问题”。

(3)缺乏客观可靠的信用档案资料,信用档案的真实性和公平性遭到质疑。

按照我国现行的教育治理体制,高校仅能提供学生的个人信息、学费缴纳记录、奖惩信息等资料。

银行也必需遵循为客户保密的原则,使得大学生信用档案的资料收集和利用受到很大限制。

各高校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内容、征集范围尚未统一,且缺乏成熟、客观的信用档
案治理和评价标准,最终得出的信用评估报告的真实性和公平性难免遭到质疑。

(4)缺乏档案信息互联共享机制,信用档案存在强烈的地域限制。

日前多数高校尚不具备成立大学生信用档案的经济、技术等客观条件。

各高校已成立起来的大学生信用档案处于分散保管、自成体系的初创阶段,且互相独立,缺乏信用记录的有效沟通,大学生信用档案存在强烈的地域限制。

四、大学生信用档案体系建设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和进展。

大学生信用档案的成立,提高了大学生的信用意识,为社会培养出更多老实守信的人才,改善了社会的信用状况,推动了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和进展[3]。

2.有利于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实施和可持续进展。

大学生信用档案体系的成立,一方面将学生在校期间的信用状况具体记录在案,不仅为国家助学贷款的审批工作提供依据,也便于银行实时把握贷款学生的具体信息;另一方面,有助于督促学生重视和维护自身信用,保证了助学贷款还款率,降低了银行的贷款风险,为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实施和可持续进展铺平了道路。

3.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迫切需要。

在大学生中成立信用档案,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治理,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本质,促进高等教育改革与进展,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治理工作、促进高校自身进展的需要。

成立大学生信用档案,便于高校正确把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将对学生教育从简单说教提升到具体的实践中,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和治理工作的水平和力度。

5.对大学生自身成长和就业进展的重大意义。

成立大学生信用档案,通过守信激励和失信惩处机制,将在客观上引导大学生趋利避害,自觉规范自身行为,不断培养老实守信、注重承诺的良好品行。

五、大学生信用档案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1.大学生信用档案体系建设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大学生信用档案
体系建设,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心16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进展为目标,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大学生的成长规律。

既能表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又要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展规律;既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又有利于推动教育改革和进展,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进展。

(2)基本原则。

大学生信用档案体系建设,要坚持客观公正与保密性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对大学生信用状况进行客观、公正、全面评价,又要注重保密,严防随意泄露大学生个人信息;要坚持诚信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原则,把诚信教育寓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要坚持行政推进与社会化运作相结合原则,实现大学生信用体系社会一体化运作;要坚持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原则,有计划、分步骤逐步实现大学生信用档案体系建设工作。

2.加强宣传教育,争取大学生对成立信用档案的理解和支持。

在大学生中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道德规范教育和实践性教育活动,突出诚信在德育中的重要地位,把诚信教育作为开展高校德育工作的基础,逐步提高大学生的信用意识和信用水平,在校园中形成老实守信的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

另一方面,通过校园网、广播、报刊栏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宣传成立大学生信用档案的意义,使大学生深刻熟悉到大学生信用档案对自身成长和就业进展的重大意义。

3.加强资料收集,合理设计档案内容。

(1)加强资料收集。

资料收集是成立大学生信用档案工作的基础。

在资料收集过程中,要明确收集范围和收集部门,保证数据格式的标准规范。

把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工作纳入高校日常治理工作中,整合各方资源,加强与公安、银行以及教育部门合作,确保资料收集工作的顺利开展。

(2)合理设计档案内容。

大学生信用档案在内容设计上除包含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外,还应囊括那些常规的、重要的和可视的信用行为和信用问题。

具体来讲,应包含个人基本信息、诚信承诺书和信用情况记录。

4.加快信用体系相关立法工作,成立完善的信用治理法律体系和个人信用制度。

为改变信用档案成立过程中出现的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尴尬局面,使信用档案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和信用效力,应加快信用体系相关立法工作,成立一套完善的适合于我国国情的信用治理法律体系和个人信用制度,将大学生信用档案纳入法律轨道,以增强大学生信用档案的客观性和权威性,促进大学生信用档案体系建设工作的正常运转和有序进展[4]。

5.完善大学生信用档案治理体系,成立档案信息互联共享机制。

(1)高校应尽快完善信用档案治理体系,成立机构设置科学、操作便利、运行灵活的治理模式。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重视信用档案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大学生信用档案体系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和基础保障。

二是信息化治理,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依托,成立大学生信用档案基础数据库。

三是动态治理,及时补充和更新档案信息,使信息更全面、真实,确保大学生信用档案的时效性。

(2)加快成
立全国统一的大学生个人档案信息互联共享和办事平台建设,是提升信用档案办事社会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育行政部门作为大学生信用档案建设的总的治理机构,统筹规划高校信用档案治理体系建设。

各高校成立大学生信用档案治理部门,具体负责本校大学生信用档案体系建设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