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与疾病监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罹患常见慢病住一次院,至少花 掉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的倍
常见慢病对中国居民造成的经济负担
.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吸烟
膳食不合理
主食摄入量不足 食盐摄入量超标 蔬菜水果摄入量不足 肉类摄入量过高 奶制品摄入量不够
体力活动不足
膳食不合理是高血 压、糖尿病等慢性 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身体活动不足是高血 压、糖尿病等慢性病
.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概况
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 脑卒中) 恶性肿瘤 糖尿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 精神疾病 出生缺陷
年中国居民死因构成
疾病
死亡人数(万) 构成比()
恶性肿瘤
脑血管病
心脏病
呼吸系统疾病
损伤和中毒
传染病与寄生虫病
……
合计
中国统计年鉴
罹患常见慢病住一次院,要花掉 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的一半以上,
.传染病监测
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
国家
传染病报告工作流程
各级医疗单位
年我国主要传染病死亡人数
动态疫情监测
初步判断暴 发主要发生 在学校
的病例在岁 以下
症状监测
对指定人群中特定临床症状(如发热、皮 疹、腹泻、黄疸和结膜红肿等) 的发生频 率进行监测。 有助于早期发现暴发征兆。 常是大型活动卫生安全保障的重要手段
100 76 28 10 7 5
美国细菌性痢疾疾病谱
.被动监测与主动监测
主动监测( ):根据特殊需要,上级单 位亲自调查收集或要求下级单位严格按 照规定收集资料。如传染病漏报调查。
.常规报告与哨点监测
常规报告:指国家和地方的常规报告系 统,如我国的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
哨点监测( ):根据某些疾病的流行特点 ,由设在全国各地的哨兵医生对高危人 群进行定点、定时、定量的监测。
学生缺课监测系统
学校 班级学生因病缺课情况每天登记表

年 月 日)
填表人:
因病缺 勤人
性别
因病缺课主要症状
因病缺课疾病名称




缺课 天数
发咳头咽热嗽痛痛、、、腹腹呕痛 泻吐、 、
红 眼
皮受其 疹伤它
确诊 疾病
可疑 疾病
目前 未定 状况
学生缺课监测系统
药房销量监测
石景山区某时间内止泻类药周销售人次 与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变化趋势图
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 心理平衡
健康促进
通过创造促进健康的环境、倡导健康的 生活方式以降低整个人群对危险因素 的暴露水平,保护健康人免于发病。 健康教育 自我保健 环境保护和监测
健康保护
对某种疾病的高危人群实施的特殊保护 措施,以避免疾病的发生。
双向策略( )
开展一级预防常采用双向策略,即把对 整个人群的普遍预防和对高危人群的重 点预防结合起来,提高工作效率。
.直接指标与间接指标
直接指标:监测病例的统计数字,如发 病数、死亡数、发病率、死亡率等。 间接指标:
.静态人群与动态人群
静态人群:人口数保持相对稳定,迁出和 迁入较少,用平均人口数作分母。 动态人群:监测过程中研究对象有频繁的 迁出、迁入,用人时数做分母
(三)疾病监测种类
.传染病监测 .非传染病监测 .行为危险因素监测 .针对其他卫生问题的监测
感冒退烧药日销售人次数和流感监测变化情况
.非传染病监测
死因监测 出生缺陷监测 婴幼儿死亡监测 慢病监测
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的动态分布及 其影响因素的资料,经过分析、解释后将 信息及时反馈给需要的部门或机构,以便 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的过程。
(二)相关概念
.被动监测与主动监测 .常规监测与哨点监测 .实际病例与监测病例 .直接指标与间接指标 .静态人群与动态人群
.被动监测与主动监测
被动监测( ):下级单位常规上报监测 数据和资料,而上级单位被动接收。
第十三章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 与疾病监测
学习目标
【掌握】三级预防、疾病监测的概念 【熟悉】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慢病及
主要危险因素 【了解】疾病监测的种类、用途
一、慢病流行情况 二、疾病的三级预防 三、疾病监测
一、慢病流行情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 )
是以生活方式、环境危险因素为主引起的 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 性肺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
. 二级预防( )
又称“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 早治疗,是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而采取的 措施。
. 三级预防( )
又称临床预防,通过采取对症治疗和康复 治疗措施,防止伤残和促进功能恢复, 提高生存质量。
出生缺陷的三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防
下中上 医医医 治治治 已欲未 病病病 。,, 扁鹊
三、疾病监测
(一)疾病监测( )
的重要危险因素
膳食不合理、身 体活动不足患慢
病的危险更大
膳食不合理与身体活动不足有协同作用
平衡膳食宝塔
全球“小胖墩”每人中就有一个中国娃
环境污染
中 国 “ 癌 症 村 ” 地 图
心 理 因 素 A型性格急躁好胜
二、疾病的三级预防
疾病的预防不仅指阻止疾病的发生,还包 括疾病发生后阻止或延缓其发展,最大 限度地减少疾病造成的危害。
康复
易感期 临床前期 临床期 残疾/死亡
一级 预防
二级 预防
三级 预防
健康保护 早期发现 健康促进 诊断治疗
对症治疗 康复治疗
三级预防与疾病自然史
. 一级预防( )
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病因(危险因素)采 取措施预防疾病发生,又称病因预防。
健康促进 通过创造促进健康的环境、倡导健康的 生活方式以降低整个人群对危险因素 的暴露水平,保护健康人免于发病。
症状监测
汶川地震后,在救灾部队中开展了对发热、 腹泻、咽痛、皮疹、皮肤外伤、眼结膜红肿等 种症状的监测。
监测发现某分队月、日报告的皮疹病例数明 显升高, 是天前的倍, 调查组日查明是由一种“ 火麻草”的植物引起的过敏。经宣传有效控制 了该病的流行。
症状监测
症状监测直报系统
事件监测
药品、医疗相关用品(口罩卫生纸等)销量 监测,学校缺勤率监测,动物患病或死 亡, 出勤监测等
.实际病例与监测病例
实际病例:按实际诊断标准确诊的病例
监测病例:在大规模的疾病监测中,要确 定一个统一的、可操作性强的临床诊断标 准,这样确定的病例称为监测病例。
麻疹的实验室确诊病例:血清检测麻疹抗 体阳性者;或标本中分离到麻疹病毒或检 测到麻疹病毒基因者。
麻疹的监测病例:具备发热、出疹,并 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症状之 一者;或传染病责任疫情报告人怀疑为 麻疹的病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