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型有效农村小学家校合作模式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新型有效农村小学家校合作模式的研究
景军红史全红
由于传统的思维模式——联系家长,俗话叫“叫家长”就等于学生在学校惹事了。许多家长和学生一听到老师与自己联系都有一种不安的感觉,由于一个班主任负责的学生众多,平时没有什么大事,老师一般并不会与家长联系,而有的家长连班主任的联系方式都不知道,对孩子在校情况只知道何时放假何时开学,根本就没有主动联系班主任老师的想法。因此,家校合作先要走出“学校主动,家庭配合”这一步,再通过努力形成“搭档关系”,形成教育合力。
首先,家校合作必须要广泛而深入,涉及到每一位学生,由于家长的联系方式时而变更,每学年更新一次家长的手机号码,确保家长与学校畅通的联系。家校根据实际情况定时联系,学校重大事件要让家长及时知晓。而学校家校合作的范围也不能仅仅拘泥于学习,要关注到学校建设、教学活动开展等方方面面。要让家长知晓的不仅是学生在校的学习状况,而是全方位立体化的生活学习。
一、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1.完善的家校合作关系,能更好地促进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家校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让孩子充分享受来自老师和家长的关怀,以及使教育给孩子带来的欢乐。由于家庭的千差万别,家长对教育子女的目标、成才的观念各不相同,因此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理念也不相同,所以家庭教育必须在学校教育的配合下,具体分析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正确引导孩子成才,让孩子健康成长,成为有用之才。
2.家校合作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渠道,学校严格按照《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然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连续不断地,数年如一日地努力。家庭是学生接受教育最早,时间最长的场所,家庭教育的模式适合与否,对其能否顺利接受学校教育关系极大。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一致和配合,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3.和谐的家校合作关系可以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信息交流。学校家庭两方面教育是否密切配合,重要的一条是要及时交流信息。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及对待父母的态度等,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学生的思想工作。家长也想要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并且还想知道学校是怎样开展工作的。建立家校联系后,能使这一渠道更畅通,学校与家庭教育
更有时效性、针对性、目标要求更一致。
4.家校合作关系的建立能够优化学校教育的环境。学校教育虽然严格按照国家的教育要求办学,但社会和家长对学校的要求也是学校教育不断优化的一种动力,因此,家长在家长委员会的牵头下,不断的提出改善学校教育的要求,传授社会上的经验,调动家长及社会成员改善社会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充分利用家长这一有力的教育资源去优化、促进学校内外的教育环境,使学生接受的教育更完整。
二、家校合作的模式
家校合作的方式需要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总结了以下几个途径:
1.发放纸质调查表。传统的纸质调查低效,但是涉及面广能被全面接受,每学期可以向家长发放学生成长分析或成绩报告单,这样能告诉家长最直观的情况,同时能带回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虽然需要大量筛选,但是不乏会有建设性的观点。注重学生素质教育手册的家校沟通,从德、智、体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注重使用激励性的评语,期望孩子在下学期有更大的进步。
2.召开家长会与设立学校开放日。家长会对于小学来说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家长参与配合度比较高,与此同时也可在开学时设立家长开放日,进食堂参观,进课堂听课,观摩学生在校一日活动,了解学生在学校每天做了一些什么。对学校而言,学校开放日可以展示教育成果和提高学校的声誉。对家长来说,可以更加理解学校、教师的工作,认识到家校合作的必要性,更加配合,增加彼此之间的可信度。
3.利用手机、网络构建全方位沟通渠道。现在手机已经成为每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因此班主任老师可以通过电话和手机短信的形式,能够打破时空的限制,极其便捷地与家长交流。根据一些新闻报道,许多小学已经做到了小学生进出校门刷卡并通过短信发送到家长的手机上,每天的作业也会由班主任通过短信发送,让家长监督,了解孩子的实时状况。
同时,网络也是现代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由班主任老师牵头,每个班级建立家长QQ群、微信群,人到中年的父母们平时的生活重点也无非是工作和孩子,教师甚至可以拍一些学生在校文艺或体育活动的照片和视频发上网让家长看看,QQ群能让家长们自由地沟通,老师可以进一步了解家长的内心想法,促进家校合作更顺利地进行。
4.经常性开展家访工作,密切家校合作关系。为了使家访更为有效,应该更偏向选择贫困生、学困生和特殊家庭。贫困家庭或特殊家庭的学生内心更为脆弱和敏感,更需要关怀。老师要用真情融入学生家庭,在家访之前详细了解受访学生家庭背景,包括经济条件、生活
经历,提前约定好家访时间,在家访时营造和谐、温馨的氛围,尤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和家长感受到老师的真正关心和关爱。以鼓励和理解为主的谈话,不要“告状”,不要居高临下,而是真切地联络感情,指导学习生活,建立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会激发这部分学生自我改变和前进的动力。家访之后,要有所总结,有所探讨,有所反馈,把家访的经验作为家校合作的重要一部分。
5.多方协调,组建家长委员会。学校可以组织有一定文化水平、组织能力和奉献精神的家长成立家长委员会。以班级为单位形成代表制,和学校教师、领导一起探讨教育思想、教育方式。家长委员会成员要经常了解学校教育教学情况,反映学生校内外表现情况和思想动向,沟通和协调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家长委员会成员应注意搜集学生和社会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信息,定期以口头的或者书面等形式,反映学生家长、社会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为学校教育出谋献策。家长委员会的建立,可以提高学校、教师与家庭的合作教育的意识,改变了过去单一而随意性很大的家校合作的局面,拓宽了家校合作教育的渠道。形成了切合本校实际的可操作性的家校合作教育的有效途径。密切了家校之间的关系,提高了家长对学校、老师的信任度,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教育是学校与家庭的结合。”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家校合作方式繁多,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的智慧去维系和经营。只有不断尝试,推陈出新,才能找到最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家校合作方式,真正搞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填补目前高校家校合作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