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镜的放大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⑴ ⑵
1 1.6 1.6 1 10 v1
1.6 1 1 1.6 48 v 2 12
v1 16cm
v2 60cm
【例5】半径为R,折射率为1.5的玻璃球置于空气 中,一点光源放于玻璃球外何处,经玻璃球折射后 向右成平行光?
n1 n2 n2 n1 u v r
在共轴系统的主光轴上还可以找到两个点N1和N2, 从任何角度向N1入射的光线(3)都以同样的角度由N2 射出。 N1和N2分别称为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
二.作图法求像
三条光线中的任意两条用作图法求出所成的像 通过第一主焦点F1的光线(1)在第一主平面折
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2)在第二主平面折射后
§1 球面折射
一、单球面折射
1.单球面折射公式
(前提条件:近轴光线)
i1 n1 ( ) n2 ( ) i2 n1 n2 (n2 n1 ) n sin i n sin i 1 2 2 1
AP AP OP u AP AP IP v AP AP CP r
第八章 几何光学
Geometrical optics
掌握:单球面折射公式、共轴球面系统的 计算、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及其 计算、显微镜的分辨距离和物镜的 数值孔径 熟悉:放大镜的放大率、光学纤维导光、 导象原理 了解:眼的折光作用、散光眼和老光眼的 成因及其矫正、显微镜放大率、电 子显微镜的原理
思考题: 1. 单球面折射公式的适用范围是什么?公式中 象距、物距、球面曲率半径的符号如何确定? 公式中n1、n2如何确定? 2. 焦度的物理意义和单位是什么?焦度和薄透 镜焦距有何关系? 3. 共轴球面系统中虚实物如何判定? 4.矫正屈光不正时,薄透镜成象公式中的象距、 物距与矫正前后的近点或远点有何关系? 5.显微镜的放大率和分辨率有何区别? 6.提高分辨率可采取哪些措施?
2.两主点
通过F1的入射线(1)和它通过系统后的射出线延长(图中 虚线),得交点A1。通过A1作一垂直于主光轴的平面,交 主光轴于H1,H1称为第一主点,平面A1H1B1则称为第一 主平面。同样,把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2)与射出线 延长,可以求得第二主点H2和第二主平面A2H2B2。
3.两节点
【解】
n1 n2 n2 n1 D f1 f 2 r
n1 1 f1 r 5 15mm n2 n1 1.33 1
n2 1.33 f2 r 5 20mm n2 n1 1.33 1
二、共轴球面系统
1. 计算方法
以单球面折射公式为基础,逐个球面计算, 求得最后 成象位置:
第二焦距(F2至球面顶点P的距离):
n n n n v r
1 2 2
1
n2 f2 r n2 n1
3、焦度(focal power)
n1 n2 n2 n1 D f1 f 2 r
焦度D 的单位:屈光度(f 以m为单位) 焦度越大,折射本领越强
1 屈光度= 100度
【例2】求图示简约眼的第一、第二焦距。
n2 1.5, n3 1.3, r 10cm, v2 ?
v2 173.3cm
【例4】空气中一折射率为1.6的玻璃棒,长32cm, 左端切平,另一端磨成半径为12cm的半球面,在 棒的左端外有一物体放在棒的轴线上,距平面端 10cm,求最后象的位置。
n1 n2 n2 n1 【解】 u v r
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一球面 折射
第二球面 折射 …… (象/物) (象/物)
一玻璃球 (n = 1.5) 半径为 10 厘米 , 点光源 放在球面前 40 厘米处 , 求近轴光线通过玻璃球后 所成的像。
1 1.5 1.5 1 40 v1 10
1.5 1 1 1.5 40 v 2 10
【解】 ⑴
30cm
u1 20cm, n1 1.1, n2 1.5, r 10cm , v1 ?
n1 n2 n2 n1 u v r
v1 100cm
1.1 1.5 1.5 1.1 20 v 10
1
⑵
u 2 v1 2r 120cm
1.5 1.3 1.3 1.5 120 v 2 10
V1=60厘米
v2=11.4厘米
2. 虚实物判断方法
以折射面为界,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两侧
物与入射光线同侧为实,异侧为虚, 象与折射光线同侧为实,异侧为虚。
前一球面成象位于次一球面之前,此象 为次一球面的实物; 前一球面成象位于次一球面之后,此象 为次一球面的实虚物。
【例3】 P.161/4.
【解】⑴
1.5 1 1 1.5 u2 R
u 2 3R
R u1 2
⑵
1 1.5 1.5 1 u1 R R
第二节 共轴球面系统的三对基点 一.三对基点
1.两焦点 :
把点光源放在主光轴上的某一点,若它的光束 通过折射系统后变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束,则这一 点称为共轴系统的第一主焦点F1 .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束,通过折射系统后与主光轴 相交的点称为第二主焦点F2.
n1 n2 (n2 n1 )
n1 n2 n2 n1 u v r
符 号 法 则
入 射 光
V
实物 u>0
虚物 u<0
入 射 光
U
折 射 光
U
折 射 光
V
实象v >0
虚象v <0
符 号 法 则
入 射 光
n2 n1
折 射 光
凹面迎着入射光,r <0
入 射 光 n1
n2
折 射 光
凸面迎着入射光,r >0
折射率:
入射光所处媒质为n1
折射光所处媒质为n2
2. 折射本领
第一焦点F1: 主光轴上点光源在此 发出的光束经折射后为 平行光的点
第一焦距(F1至球面顶点P的距离):
n n n n u r
1 2 2
1
n1 f1 r n2 n1
第二焦点F2: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束 位折射后会聚在此的点
1 1.6 1.6 1 10 v1
1.6 1 1 1.6 48 v 2 12
v1 16cm
v2 60cm
【例5】半径为R,折射率为1.5的玻璃球置于空气 中,一点光源放于玻璃球外何处,经玻璃球折射后 向右成平行光?
n1 n2 n2 n1 u v r
在共轴系统的主光轴上还可以找到两个点N1和N2, 从任何角度向N1入射的光线(3)都以同样的角度由N2 射出。 N1和N2分别称为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
二.作图法求像
三条光线中的任意两条用作图法求出所成的像 通过第一主焦点F1的光线(1)在第一主平面折
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2)在第二主平面折射后
§1 球面折射
一、单球面折射
1.单球面折射公式
(前提条件:近轴光线)
i1 n1 ( ) n2 ( ) i2 n1 n2 (n2 n1 ) n sin i n sin i 1 2 2 1
AP AP OP u AP AP IP v AP AP CP r
第八章 几何光学
Geometrical optics
掌握:单球面折射公式、共轴球面系统的 计算、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及其 计算、显微镜的分辨距离和物镜的 数值孔径 熟悉:放大镜的放大率、光学纤维导光、 导象原理 了解:眼的折光作用、散光眼和老光眼的 成因及其矫正、显微镜放大率、电 子显微镜的原理
思考题: 1. 单球面折射公式的适用范围是什么?公式中 象距、物距、球面曲率半径的符号如何确定? 公式中n1、n2如何确定? 2. 焦度的物理意义和单位是什么?焦度和薄透 镜焦距有何关系? 3. 共轴球面系统中虚实物如何判定? 4.矫正屈光不正时,薄透镜成象公式中的象距、 物距与矫正前后的近点或远点有何关系? 5.显微镜的放大率和分辨率有何区别? 6.提高分辨率可采取哪些措施?
2.两主点
通过F1的入射线(1)和它通过系统后的射出线延长(图中 虚线),得交点A1。通过A1作一垂直于主光轴的平面,交 主光轴于H1,H1称为第一主点,平面A1H1B1则称为第一 主平面。同样,把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2)与射出线 延长,可以求得第二主点H2和第二主平面A2H2B2。
3.两节点
【解】
n1 n2 n2 n1 D f1 f 2 r
n1 1 f1 r 5 15mm n2 n1 1.33 1
n2 1.33 f2 r 5 20mm n2 n1 1.33 1
二、共轴球面系统
1. 计算方法
以单球面折射公式为基础,逐个球面计算, 求得最后 成象位置:
第二焦距(F2至球面顶点P的距离):
n n n n v r
1 2 2
1
n2 f2 r n2 n1
3、焦度(focal power)
n1 n2 n2 n1 D f1 f 2 r
焦度D 的单位:屈光度(f 以m为单位) 焦度越大,折射本领越强
1 屈光度= 100度
【例2】求图示简约眼的第一、第二焦距。
n2 1.5, n3 1.3, r 10cm, v2 ?
v2 173.3cm
【例4】空气中一折射率为1.6的玻璃棒,长32cm, 左端切平,另一端磨成半径为12cm的半球面,在 棒的左端外有一物体放在棒的轴线上,距平面端 10cm,求最后象的位置。
n1 n2 n2 n1 【解】 u v r
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一球面 折射
第二球面 折射 …… (象/物) (象/物)
一玻璃球 (n = 1.5) 半径为 10 厘米 , 点光源 放在球面前 40 厘米处 , 求近轴光线通过玻璃球后 所成的像。
1 1.5 1.5 1 40 v1 10
1.5 1 1 1.5 40 v 2 10
【解】 ⑴
30cm
u1 20cm, n1 1.1, n2 1.5, r 10cm , v1 ?
n1 n2 n2 n1 u v r
v1 100cm
1.1 1.5 1.5 1.1 20 v 10
1
⑵
u 2 v1 2r 120cm
1.5 1.3 1.3 1.5 120 v 2 10
V1=60厘米
v2=11.4厘米
2. 虚实物判断方法
以折射面为界,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两侧
物与入射光线同侧为实,异侧为虚, 象与折射光线同侧为实,异侧为虚。
前一球面成象位于次一球面之前,此象 为次一球面的实物; 前一球面成象位于次一球面之后,此象 为次一球面的实虚物。
【例3】 P.161/4.
【解】⑴
1.5 1 1 1.5 u2 R
u 2 3R
R u1 2
⑵
1 1.5 1.5 1 u1 R R
第二节 共轴球面系统的三对基点 一.三对基点
1.两焦点 :
把点光源放在主光轴上的某一点,若它的光束 通过折射系统后变为平行于主光轴的光束,则这一 点称为共轴系统的第一主焦点F1 .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束,通过折射系统后与主光轴 相交的点称为第二主焦点F2.
n1 n2 (n2 n1 )
n1 n2 n2 n1 u v r
符 号 法 则
入 射 光
V
实物 u>0
虚物 u<0
入 射 光
U
折 射 光
U
折 射 光
V
实象v >0
虚象v <0
符 号 法 则
入 射 光
n2 n1
折 射 光
凹面迎着入射光,r <0
入 射 光 n1
n2
折 射 光
凸面迎着入射光,r >0
折射率:
入射光所处媒质为n1
折射光所处媒质为n2
2. 折射本领
第一焦点F1: 主光轴上点光源在此 发出的光束经折射后为 平行光的点
第一焦距(F1至球面顶点P的距离):
n n n n u r
1 2 2
1
n1 f1 r n2 n1
第二焦点F2: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束 位折射后会聚在此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