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性问题解决发展特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社会性问题解决发展特点

教以探讨大学生社会性问题解决的发展特点为目的。采用中文版社会性问题解决量表修订版(SPSI-R)对12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从中得出了大学生在低年级时容易采取积极和理性的社会问题解决方式,随着年级的增加他们更倾向于使用逃避和消极的问题解决方式,并且社会性问题解决方式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学科的学生之间存

在差异之结论。

标签:大学生社会性问题解决发展特点

社會性问题解决是指个体试图去识别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特殊问题,并发现有效解决方案的一种自我导向的认知-行为过程。社会性问题解决对学生的发展和学习具有广泛和重要的影响,因而是一个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领域。与西方相比,我国的社会性问题解决的研究滞后,而西方研究领域已经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众所周知大学阶段是个体从青年期向成年期、从以学习为主到以工作为主过渡和准备的时期。大学生如何面对和解决社会性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和值得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研究主要以中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探索了不同年级、性别社会性问题解决方式的差异。通过探讨这些差异,揭示大学生社会性问题的特点以及发展规律,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做好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

1 方法

1.1 对象:选取普通高校大学生共1200名。被试基本特点分布为:男生750名,女生450名;文科生700名,理科生500名;大学一至三年级各400名。

1.2 研究工具

1.2.1 中文版社会性问题解决量表修订版(SPSI-R):由王菲,谷传华编制,包括52个项目5个维度:积极问题解决倾向(RPS)、理性问题解决风格(PPO)、消极问题解决倾向(NPO)、逃避型问题解决风格(AS)和冲动/疏忽型问题解决风格(ICS),并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信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聚合效度。

1.2.2 自编的人口学量表:包括年级(大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和性别(男,女)两个维度。

1.3 程序

1.3.1 问卷施测:以班级为单位团体施测,机读卡填涂的方式进行。主试统一

培训,所有问卷当场回收。

1.3.2 数据处理:使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SPA)配套软件进行数据录入,数据导入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大学生社会性问题解决的初步分析

利用大学生在社会性问题解决量表五个维度上的得分,通过快速聚类分析的方法将学生分为五类,各类学生的人数,聚类中心以及类别间F检验的结果见表1:

2.2 大学生社会性问题解决的年级差异

使用方差分析考察了不同年级大学生在社会性问题解决上的差异,结果显示,大学三年级学生在积极问题解决倾向显著低于大学二年级(F=5.91,p<0.001)和一年级学生(F=5.09,p<0.01),大学三年级学生在理性问题解决风格上显著低于大学二年级(F=5.02,p<0.01)和一年级学生(F=5.09,p<0.01).大学三年级学生在逃避型问题解决风格(F=5.10,p<0.01)和消极问题解决倾向(F=5.06,p<0.01)上要显著高于一年级学生。

使用卡方检验分析了采用不同社会性问题解决方式在各个年级的分布,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社会性问题解决方式的大学生在各个年级的人数上是有显著差异的(x2=27.79. p<0.001),积极问题解决倾向和理性问题解决风格在一年级大学生中较多,而逃避型问题解决风格和消极问题解决倾向在三年级大学生中较多,并且逃避型问题解决风格在大学二年级学生中也较为常见。

2.3 大学生社会性问题解决的性别差异

使用多因素方差分析考察男女学生在社会性问题解决风格上的差异,结果如表2所示,男性在理性问题解决风格、冲动/疏忽型问题解决风格和逃避型问题解决风格上均显著高于女性,而在消极问题解决倾向上显著低于女性。

3 讨论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大学三年级学生在积极问题解决倾向、理性问题解决风格上均显著低于大学二年级和一年级学生,在逃避型问题解决风格和消极问题解决倾向上要显著高于一年级学生。说明低年级学生易于采用积极和理性问题解决方式,由于低年级学生进入高校不久,对大学生活充满了好奇和渴求,认为任何困难和问题都能够在自己的努力下完成,所以在面对社会性问题的时候多数会采用理性和积极的方式。大学具有一定的社会性质,但是又不能完全等同,基于大学的这种特殊性,大学生会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过程遇到各种难以解决的困境,会使他们感觉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这种落差感可能随着年级的增高而有所累

积,使得他们不断的用逃避现实和消极的方式来对待大学生活,所以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多数会采用逃避逃避型问题解决风格,而大学三年级学生多数会使用消极问题解决倾向。这些结果提示我们高校应该关注大学生不良社会问题解决方式的产生,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干预。

男性在理性问题解决风格、冲动/疏忽型问题解决风格和逃避型问题解决风格上均显著高于女性,而在消极问题解决倾向上显著低于女性。这很有可能跟社会赞许性,父母教养方式,以及早期经历有关。无论是从教科书还是文学作品中,男性的独立性,果敢性得到了推崇和放大,社会更多的会要求男性更加的有魄力和富于决断,所以男性会比女性更加的理性和冲动。而女性的情绪容易波动,缺少主动精神,所以更有可能采取消极的问题解决方式。

参考文献:

[1]陶沙.从生命的全程发展观论大学生入学适应.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文),2000,2:81-87.

[2]解登峰,谢章明.大学生学习适应及其与人格变量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11):1211-1213.

[3]毛晋平,何炎芬.大学生大五人格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2):200-201.

[4]《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量表手册.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2005,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