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诺贝尔奖得主与科学精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讲诺贝尔奖得主与科学精神
关于科学规律的意识和理性的精神,随着科学的发展已逐渐成为人类最基本的观念之一,在此基础上凝结成为科学家共同体乃至整个社会所倡导、遵循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作为科学传统的一部分,是人类在从事科学活动时所体现的精神,是理想主义科学观的体现。

科学精神是科学家共同具有的价值观的集中反映,同时,科学精神又以一种文化的形式注入整个社会,成为人类进入理性社会的标志,成为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的象征。

科学精神是科学文化的核心,其本质是非功利地探索知识、追求真理。

诺贝尔奖百年不衰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它鼓励人类在科学精神引导下探索自然界的深层规律,它以促进人类深入理解自然为目标,不追求直接的应用价值。

科学精神是人类精神中不朽的旋律。

它激励着人们驱除愚昧,求实创新,并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无论是西方近代的文艺复兴,还是中国现代的五四运动,都充分展示了这种可贵的精神极其巨大作用。

在即将迈入21世纪之际,国人又发出了对科学精神的强烈呼唤。

当人们争相把科学精神奉为一种崇高之时,却又不同程度地缺乏对科学精神的清晰认识和全面把握,从而缺乏对科学精神追求的理性自觉。

第一节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涵
一、什么是科学精神?
弘扬科学精神,首先需要在理论上认识什么是科学精神。

正是由于科学精神有不同的侧面和不同的表述,关于什么是科学精神,说法种种,以下是几个比较常见的定义:
( l )从价值观角度将科学精神定义为:人类在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 2 )从行为方式角度将科学精神定义为:为了追求科学真理而顽强不懈地工作,甚至为此而献身的决心和行动。

( 3 )从科学活动角度将科学精神定义为:科学精神是对科学之本质的理解和追求,其内容是由理性精神和实证精神所支撑的“求真”。

( 4 )从科学家角度将科学精神定义为:科学精神是科学家群体行为规范所体现的一种理想的精神气质,它不能依靠任何学术定义规定而只能通过了解科学规范而理解。

关于科学精神的要素与内涵,中国科学院席泽宗院士将科学精神归为三条:公正、客观、实事求是。

《科技导报》的蔡德诚提出六条:客观的依据、理性的怀疑、多元的思考、平权的争论、实践的检验、宽容的激励。

北京大学的孙小礼教授认为:实事求是、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百家争鸣是最基本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李惠国研究员认为科学精神包括:实证精神、分析精神、开放精神、民主精神、革命精神。

而著名化学家胡亚东则认为科学精神的要素只一个,即独立思考。

应该说,上述观点都是对科学精神的正确理解,之所以存在很大的分歧,关键在于科学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化的概念。

人们至少从一个角度看待科学,即科学是一种系统化的描述世界的知识体系;科学是探索知识的过程和社会活动;科学是一种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处于互动之中的社会建制。

因此对科学精神的内容的理解必然要受到对科学理解的影响。

而且由于科学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本身,就可以分化出更多的特征和功能,这样,科学精神的内容也在不断扩展和增加,由最初的理性精神、探索求实精神,又扩展出创新精神、协作、公正、宽容精神等等。

从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历史上看,这种多元化理解的痕迹一直存在。

早期的逻辑实证主义者认为科学精神的基础和核心是“在理性指导下的观察和实验”,即强调科学精神的实证性、逻辑性、理性。

波普尔则认为“疑”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强调怀疑精神。

库恩则把“求”作为科学精神的核心,他主张探求建立一种“范式”,作为科学研究的基本作业模型,这里探索精神成了重要的科学精神。

而社会学家从社会学和心理学角度,提出科学精神实质是关于科学活动、科学作为整体所表现出来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相当于气质、境界、规范、观念等。

1942 年,美国科学社会学家默顿就是从这个角度,提出了四条规范作为科学精神的组成: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理性的怀疑。

总结上述对科学精神的全方位考察,我们可以得出,科学精神至少包括以下外在的表现:
科学精神是从人们探索自然的历史中逐渐演变来的,是科学方式方法、科学思想、科学家的气质及行为规范等凝结在人的精神层面的综合结果。

而这种精神会随着科学活动的历史发展在不断地丰富和改变自己的内涵和外延。

反过来,科学精神一经形成,就会指导科学家的科学工作,成为求真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导,它强调的是求实、求真精神,强调的是理性精神,不迷信权威,大胆怀疑,坚持真理;同时它还表现为社会奉献精神和团结合作精神。

正是有了这些精神,科技工作者才能够不断地排除错误的干扰,精益求精,逐步寻找到真理,获得真知,从而用科学技术最大限度地为人类造福,并以此来自觉
抵制各种迷信思想和伪科学的侵蚀,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

其实,科学精神应该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也是一个多元化的概念。

科学精神是从科学史、科学活动过程、科学与社会关系中抽象出来的关于科学本性、科学方法论的一般描述,界定科学精神取决于对某种特定价值的倾向,不同价值观就会有不同的有关科学精神的说法。

任何一种现代的定义都存在不完备之处,而最好的方式是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将科学精神看做是由若干要素和子系统构成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具有内在结构的系统。

其中科学精神要素的选择应:( l )从纵向上,要反映出科学产生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东西;( 2 )从横向上,要反映出科学活动和科学内容的各个侧面及联系;( 3 )从社会文化背景上,要反映出在科学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中较为突出的东西,而在科学落后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中较为欠缺的东西。

按这个标准,科学精神的要素应该有多个层次,其核心层包括三个最基本的要素:求实(求真)、创新、奉献。

这些要素不仅是科学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反映了科学活动的各个侧面,当然也是科技发达国家和地区文化传统中较突出的特征表现。

它们的具体化则衍生出更多的内容要素,构成外围层。

外围层也可以分为更多的要素。

比如,求实精神可以引申出实证、探索、理性和坚持真理等几个侧面;创新精神可以进一步引申出怀疑、批判、争鸣和竞争精神;奉献精神可以引申出公正、宽容、无私和协作精神等等(其系统结构如图所示)。

图科学精神的要素及其系统结构图
从这样的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出,由于汉语语言的表述不同,科学精神的要素有些实质是属于同一类的,只是表述不同,应归为同一个层次。

通过系统思考,可以理清思路,避免很多对科学精神要素在理解上的争议性。

2000 年6 月5 日,江泽民同志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讲话,指出:“科学精神的内涵很丰富,
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接着,他对弘扬科学精神具体提出了四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热爱科学、崇尚真理;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甘于奉献、攀登高峰。

最后又把科学精神归为十六个字:实事求是、探索求知、崇尚真理、勇于创新。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近年来,包括国家领导人在内的许多领导和专家,都倾向于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理解科学精神,把科学精神看作“一切工作必须遵守的规范、原则、共同的行动纲领和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

”可见,只有这样去理解科学精神才能对其做全面和正确的把握。

二、科学精神的基本特征
1、追求认识的真理性,坚持认识的客观性和辩证性,是科学精神的首要特征
2、崇尚理性思考,敢于批评,是科学精神的突出特点
3、怀疑是科学精神的核心
4、以创新为灵魂,以实践为基础,是科学精神的内在要求
5、科学精神渗透着人文精神,包含着价值目标
对科学精神的传统理解存在两方面的偏颇。

其一,仅仅从功利的意义上来理解科学精神,把科学精神归结为工具理性。

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物质财富的急剧增加,人们沉溺在对经济效益的极度追求中,科学精神一度被演化为与自然绝对对立的力量,科学理性被理解为无限制地攫取和破坏自然的工具。

人类为这种被扭曲的“科学精神”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其二,仅仅从自然科学的观念出发来理解科学精神,忽视了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角度来把握科学精神,把科学精神理解为单纯追求精确性与物的客观性,漠视人的存在与发展,从而导致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对立起来,或者把人文精神排除在科学精神之外。

科学精神是一种时代精神,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来理解它。

现代社会实践要求人们反思以往对科学认识的片面性,要求全面认识科学理性的作用,要把科学技术的发展同自然环境协调起来,同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发展及相互渗透,也促使人们对科学精神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当代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拓宽了科学精神的内涵,赋予科学精神以新的时代特征。

我们应该克服传统视野的狭隘性,在自然与社会、科学尺度与价值尺度的统一中来把握科学精神。

科学与价值固然存在着矛盾,而现代科学精神则要求力图自觉克服这种矛盾。

第三节诺贝尔奖: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于一体
一、诺贝尔及其遗嘱所蕴涵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作为发明家和科学家的诺贝尔,一方面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和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穷毕生智慧和精力于发明创造和科学实业,获得过355项发明专利和瑞典皇家科学院会员的荣誉与奖赏,并在世界各地设立了其主要产品发明专利——炸药的制造工厂和销售网点,其创造发明的广泛应用,直接加速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

另一方面,受父母思想和行为等因素的影响,诺贝尔“以促进人类进步和福利事业,以纯粹的理想主义为目的”,因终生献身于科学事业而获瑞典乌普萨拉大学荣誉哲学博士学位,并以设立诺贝尔奖的方式来体现其对人类生存、发展和进步的终极关怀,即人文精神。

这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统一的思想贯穿于诺贝尔一生的实践之中.并最终通过其遗嘱而得到确定。

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在诺贝尔奖中的体现
如果说诺贝尔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躬行者,那么诺贝尔奖及其运作则是这两类精神的继承者和发扬光大者。

纵观百年诺贝尔奖的颁奖历程,诺贝尔奖中的这两类精神主要体现在诺贝尔奖奖项设置及其运作、诺贝尔奖得主及其成果,以及诺贝尔奖获得者受育学校的教育理念等方面。

首先,在诺贝尔奖奖项设置及其运作中体现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其次,这两类精神体现在诺贝尔奖得主及其获奖成果之中。

最后,获奖者受育学校的教育理念也是其主要表现之一。

尽管诺贝尔奖的评审标准所针对的是具体研究成果的性质、特征及其效用。

表面上看这似乎与获奖者受育学校的教育理念毫无相干。

然而,科学家或人文学者之所以能够作出最重大发现,取得最先进、最优秀的成果,并最终获取诺贝尔奖,是因为他或她处于能孕育和产生这类伟大成果的特殊环境中,是因为这类特殊环境(包括学校)具有充足的、能培育诺贝尔奖获得者这类杰出人物的丰富养料——学校的教育理念,以及浓厚的人文文化底蕴等。

也就是说,诺贝尔委员会表面上承认的是获奖者及其成果,而其实质却是对培育获奖者的教育理念、人文文化氛围的充分肯定,而教育理念和人文文化中最深刻的内在核心正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所以,诺贝尔奖精神与获奖者受育学校的教育理念不仅是融通的,而且是交相辉映、相互强化的。

对此,谷贤林认为,剑桥、哈佛之所以成为诺贝尔奖得主的摇篮,是因为这两所学校的教育理念都突出表现为:自由教育思想的传统及由此形成的超然物外的求知精神,只追求真理和科学而不问其实际功利的品格,多学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汇通交叉的知识底蕴。

类似的文章认为,正因为剑桥、牛津大学在人才培养方式上具有以下特色:极其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独立学习、研究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早期介入研究课题,通过科研出人才;浓郁的人文环境和优良的文化传统,以及独特的学院制,才使其成为世界级顶尖人才的摇篮。

此外,美国科学家认为,
美国之所以盛产诺贝尔奖得主,除了因其科研经费雄厚以外,还由于它具有浓郁的鼓励竞争和创新的学术氛围。

三、弘扬诺贝尔奖精神的现实意义
虽然诺贝尔奖的设置及其具体运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但体现人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思想的诺贝尔奖精神又是动态开放、变化发展的。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它也会不断地对自身进行调整和改进。

因此,无论是对一个国家、地区或民族的科技、教育与社会发展,还是对全球性科技与社会的融合,乃至对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不论是对发达国家的进一步发展,抑或是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现代化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弘扬诺贝尔奖精神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具体落实到我们国家。

其意义可以表现为:
首先,它有助于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它有助于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特别有助于人们树立崇高的理想,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其次,它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这是前述内容的拓展和深化。

由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中最深刻的内在核心,它们最集中地体现了优秀文化的本质特征和深刻内涵。

再次,它有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最后,它有助于推进素质教育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我国弘扬诺贝尔奖精神,既是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更应是科技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并且其在我国所体现出的意义,不仅仅是我国科技人员什么时候能够实现诺贝尔奖零的突破,或者能够培养出多少位可以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其中的关键还在于如何通过提高教育和科普水平,进而促进国民素质,尤其是公民科技素质的全面提高。

总之,诺贝尔奖精神的实质就是:由诺贝尔本人所躬行的、由其遗嘱所确定的,并经诺贝尔奖奖项设置与运作、诺贝尔奖得主及其成果,以及奖励获得者所受教育学校的教育理念等方面,而得以继承和发扬光大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即诺贝尔奖精神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人类精神整体反映到个案中的典范。

在科技与社会融合趋势日益加强的知识经济时代,弘扬诺贝尔奖精神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