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探究式学习方法的特点和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探究式学习”方法的特点和形式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各行各业对个人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种变化直接决定了要对基础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学校教育就是知识教育”的传统教育观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了,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重新认识教育过程,改革教育观念,探索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教育家库克曾以“怎样才能学得更好”为题,历时数年,对数百名学生进行了调查。要求被调查的学生集中围绕三个问题作答:1、是什么样的需要才能使你全力以赴地学习?2、需要什么样的条件?3、经历什么样的过程?有的学生回答:“我们所需要的学习经验并非都是一致的,我们需要个别化的学习经验,以满足我们不同的需要、兴趣和能力。”有的学生说:“我们需要一起学习,在共同学习时需要互相帮助。我们也需要老师扩大学习的范围和丰富学习的方式,尽量满足我们个别化学习的需要。”还有的学生答道:“我们需要有意义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我们需要设想、推测和假设、验证我们的设想,以及专注于做中学和发现学习,而不是被告知所学的知识,被强加某种思想观点。当我们能够自己做,并通过探究发现获得新知识,再通过尝试、运用之后,我们
才能理解得更好。”从学生们的回答中,不难发现一个特点,就是他们在探究方面的描述具有突出的一致性,他们需要“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正是与现代教育相适应的一种学习模式,与传统教育方法不同的是,它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激发学生的热情参与氛围,给学生以更大的自我空间,让学生在主动探索获得知识,提升能力。下面本人就结合语文教学对“探究式学习”的特点和形式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作为一种与现代教育相适应的学习模式,“探究式学习”方法必须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作用。“探究式学习”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可以使他们有兴趣、有信心地去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
“探究式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由学生自己设计并控制学习的整个过程。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体会文章的感情时,我们既可以让学生用“抓重点词,问为什么”的方法来体会,又可以通过“抓重点句子,读出感情”的方法来体会,学生可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学习的方法,设计并控制学习的整个过程。这种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思想观点的尊重和鼓励,使学生能够以小主人
的身份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信心和能力。
2、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知识和技能,可以巩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探究式学习”和“发现学习”相似,是把学生视为“小科学家”,让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获得知识,而不是将现成的结论直接灌输给学生,让他们生硬的去理解和掌握。如在小学六年级下期语文基础训练有一道社会实践题:让学生调查“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在这个学习过程当中,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曾经在课本中学过的间接经验,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只有一个地球》等课文中介绍的知识,来了解环境问题,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如上网查询、到图书馆翻阅资料、去走访有关的单位和人员等来了解人类生存与环境变化的问题,从而认识人们的生活与环境息息相关,体验环境为人类带来的利益以及人们破坏环境造成的恶果。这种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究获得的知识,不仅能够增强他们的理解和记忆,巩固学习成果,而且能够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容易地应用到保护环境的实践中去。
3、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实现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联合。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形式,它不局限于一门学科或几本教科书里,也不局限在教室或学校里。学生
可以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到社会中去探究和发现,用自己的眼睛去了解社会,用自己的感知解决问题,从而认识到他们的态度、行为和决定能够对社会产生影响。如进行“社会用字情况调查”、“人与环境问题调查”、“下岗情况调查”……这一过程不但可以让学生将从课堂里学到的知识综合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还可以通过开放教学的方法,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他们对社会的了解,有助于陶冶他们的情感,澄清他们的价值观。当学生在复杂的社会中亲身接触到各种或善或恶的现象时,他们会用自己的头脑和心灵去分析去鉴别,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稳定的价值判断,从而在各种问题面前作出自己的选择。
正是因为“探究式学习”有着以上特点,所以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有着自己独特的活动形式,本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1、小组活动
人数较少的小组学习是学生最喜欢的,因为它不仅能使学生相互学习,更能够最大程度的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学习的灵活性。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是学习活动的共鸣者和引发者,当学生和同伴一起学习时,会觉得比较安自由,不受约束。在小组活动当中,学生一方面可以学习如何有效地表达自己观点,并使他人接受和采纳自己的主张;另一方面,他们也可以学习如何倾听他人的见解,借鉴他人的观点来提高
自己的认识。此外,在小组活动中,学生还可以尝试以宽容的态度与同伴求同存异,携手合作以实现小组的学习目标。
2、脑力激荡
“脑力激荡”就是针对某一主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集思广益,找到最正确的答案。同一般讨论相比较,脑力激荡更加自由,更加灵活,每位参与者都有权力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语文教学中,它的主要规则包括:当有人发言时,其他同学必须认真倾听;任何人都不许对他人的发言作好坏正误等评价;只要没有其他人发言,你可以随时发表任何见解。这种形式尤其适用于对语文学习中诸如“谈谈你的体会”、“说说你的感想”、“讲讲你的观点”、“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等一些主观性比较强的问题的理解上。由于发言者不必考虑自己的见解是否正确,因此可以确保每个人充分发现自己的意见。在这种自由环境下,一个人提出的哪怕是很不成熟的观点也可能激发同组其他同学的思维,在广泛讨论,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最终会产生一个代表本小组的一系列新的、正确的想法。
3、角色转换
这种方式也经常应用于语文的教学实践活动当中。当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时,在他们先期通过观察、阅读、实地调查、访问等活动搜集到相关素材,并经过整理和分析之后,他们就可以就某个问题进行角色替换,以体验不同机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