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读阅读材料(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阳江一中高三语文阅读材料(二)

编辑:唐露黎福兴张惠琳 2017-8-5

【主题】诗意的栖居(上)

【导读】20世纪欧洲最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海德格尔曾在存在主义哲学的语境下对荷尔德林对“诗意的栖居”作了精细的阐释。怎样才算诗意的栖居?我们通过本期阅读,可以从多方面感受人们对“诗意的栖居”的理解,当然,你也可以形成自己的理解。

一、“诗意的栖居”由来

源自18-19世纪德国抒情诗人荷尔德林的诗作《人,诗意的栖居》。

1.人,诗意的栖居(节选)荷尔德林

如果人生纯属辛劳,人就会

仰天而问:难道我

所求太多以至无法生存?是的。只要良善

和纯真尚与人心相伴,他就会欣喜地拿神性

来度测自己。神莫测而不可知?

神湛若青天?

我宁愿相信后者。这是人的尺规。

人充满劳绩,但仍

诗意的栖居在这片大地上。我真想证明,

就连璀璨的星空也不比人纯洁,

人被称作神明的形象。

大地之上可有尺规?

绝无。

在海德格尔看来,哲学和宗教的全部问题都是关于存在的问题,但存在是不可定义的。他说:“存在的不可定义性并不是叫我们取消对存在的意义的追问,而是逼使我们去正视它。”为了探索人的“此在”存在,海德格尔建构了以“世界”和“大地”为核心概念的“生存空间”。他认为,过去把人的生存空间理解为人与神的二元结构是错误的,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天、地、神、人共存共在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的存在应该是诗意的,而不是技术的。他坚决反对技术对人的统治,反对把技术作为度量事物的唯一尺度。他认为,技术形成了专制,把世界变成了加工对象和统治客体,满足并开发了人的无限增长的欲望。现代科技的表达特征是单一性、精确型和高度理性,它把原本鲜活丰富的语言形式化和数学化,导致语言生命力衰竭,畸变成理性工具。在海德格尔看来,语言是人的存在的家园,而非理性工具。语言的基本功能是命名和召唤,因此语言应该是诗意的,而不应该是刻板僵硬、没有温度的。诗意语言召唤人,使人的存在得以显现,变得清澈透明和富有诗意。他尖锐批判了工具主义和技术主义,认为技术的泛滥和工具的滥用使人丧失了诗意语言,从而丧失了诗意的栖居。

按照海德格尔的思想,诗意的栖居可以使栖居富有诗意,即便是苦难和辛劳、贫困和窘迫的生活,也可以洋溢着神性的光辉。

中国知识分子对诗意栖居早有思想感悟和实践体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刘禹锡的诗意栖居;“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是郑板桥的诗意栖居;“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这是归有光的诗意栖居。

在诗意的栖居状态,人就是神。

二、“诗意的栖居”何处寻

2.人,诗意地生存

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首先是得先要有一片充满诗意的大地,然后才可能实现诗意的栖居。上帝赐与人的其实本是一片伊甸般的乐园,充满诗意的栖居之地。《圣经》中失乐园的故事,其实只是一个预示、一个象征、一个警告。亚当和夏娃其实并没有失去过他们真正的乐园,上帝从未曾把人类从那块乐园放逐和驱赶出去。那一次偷食智慧果,上帝其实只给了人类的先祖一个警告:既然拥有了智慧也就罢了,只怪我多事造了阴险的蛇,只怪我看管不严也没给你们晓以利害。但既然已经犯戒了,也不能不予你们以劳作的艰辛和生育的痛苦,以示薄惩,目的只是要让你们懂得珍惜。故此人类并没有经历迁徙,而是仍然留居在那片青山绿水的充满诗意的乐园里,以观后效。上帝行事的原则是:一任自然,多行不义必自毙。

而在后来,人类虽然在经历那场风波之后老实了千余年,也信守了他对于上帝的承诺,虽未达诗意地栖居之境,倒也安分安然地生活了一阵子。然而近数百年来,由于人类的心灵越来越远离了上帝,远离了诗,他也就遗忘了上帝的箴言与警告,忘怀了那个伟大的象征和深刻的神话,开始过度地运用他的“智慧”,对这片本来是充满诗意的土地胡作非为起来。使这片青翠葱茏的土地、生机勃发的土地、生意盎然的土地,变成了千疮百孔的破布和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今天,人类已然失落了上帝赐予他的充满诗意的栖居地。

人类生存的环境的诗意既然已经被人自己给折腾掉了,那么他是否还能实现诗意的栖居?又怎样去实现他的诗意的栖居?大多数人从物质享乐中去寻找,从感官刺激中去寻找。也有人从心灵深处去寻找,从精神的领域去寻找。但是人类能够找到物质和感官刺激的满足,却无法在那份满足里找寻到心灵的宁静与精神的丰富。人之所以成其为人决不仅是物质的存在和感性的存在,他还应该有精神的存在,才不至失去人的尊严。

人居住于大地之上,首先得有一个遮风挡雨,能安顿疲惫的身躯和困倦的灵魂的栖息之所。而且那个场所和所在必须提供这些不可或缺的条件——能为他阻拦风雨,能为他提供庇护,能令他休养生息,能让他恢复体力与精神,能安顿他的惶惶惴惴的心,能抚他惶惶的心灵。总之,不仅是供应安全与庇护,也不仅是供应宁馨与充实。这里是他的领地,这里也是他的归属,这里必定是他精神的家园。然后他的一切念头、一切想法、一切向往、一切理想,才有所依、有所托、有所靠、有所皈。

那栖居之地不仅是有一房、一妻、一群儿女、一帮邻人与朋友,有一头牛,有一头猪、一大伙以猪牛马羊为代表的牲兽群落,还更应有山水、自然、田园和道路。自然与时俱进的是这栖息地里的某些角色也常有变异。青油、豆油灯、而煤油灯,汽灯、而电灯,牛车、马车,而汽车,牛马而各式机械,但生活的内容、生存的本质,却从未曾易过、改过、而变革过。那里不仅是他的栖息地、栖身所,也更是他劳作之场地。

在今天,诗意地栖居在我看来仍然是一个理想。是一个理想失落的时代里,由哲学家和艺术家给出的理想。理想的价值和意义不在于它的可行性和实践性,而在于它的引导性和导向性。在于它能够在旧的理想破灭之后,能够继续引导人类精神向前走。在于它能够把迅速堕落、误入歧途的人类导向正路。

当然,这诗意栖居也不是一个仅供书斋中研究的命题,它还是有它的现实意义的。北大旁边的《风入松》书店,就把“人,诗意地栖居”作为书店的宗旨并醒目地立在书店的入口处。其意在为北大的莘莘学子们提供一片诗意的家园与精神的净土。对“诗意地栖居”作了深刻理解的人们就一直在他们各自的方格天地里艰苦地寻觅,以期寻觅到人类的拯救之途与逍遥之境。还有另外一些人在他们那方教室的窄窄小小的天地里辛劳地耕耘,从别样的地方搬运来一些绿色,以期装点自己的园地。但杯水车薪的救助,螳臂当车的阻拦,何其壮也。你们能够穿透这绝大的虚无而抵达诗意地栖居的彼岸吗?

意义仍然只是在路上,在过程,在给予人们一种向往。我们无法想象,当人连同向往都失落了的时候,那该是一片怎样不堪的天地?当理想寂灭的时候,人类你是否还能前行而又向何方去?人生的意义还能靠什么来支撑?当有一天生命变得毫无意义可言时,生命活下去、存在下去的理由又何在?没有了生存的理由我们那望断天涯无归路的意绪是否会油然而生?那时,也许能够拯救我们于绝望之境的仍然是那一句温馨的“人,诗意地栖居……”

3.诗意地栖居

我是个疏于跑街的人,可一日上街却惊异地发现,小城那古巷密集的一块地方已夷为平地。昔日那挤挤挨挨的老房子、古民居已成了碎砖瓦砾,还有数十处断墙颓垣。那几条有着很好听很书卷气很古雅名字的小巷将她苍白破败的面庞无奈地向着夏日的艳阳。

曾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寻访、叩问过小巷。这些三、四米宽的小巷,纵横交错如网络,幽静深邃若清谷。是清砖是黛瓦是粉墙,有黑黑亮亮写满沧桑的旧式木排门,有斑驳如枚枚古钱暗绿色的苔藓,还有不知经历了多少朝代黄了又青、青了又黄却仍在小院墙头上在四季风雨中摇曳出一派袅娜的城市中已罕见的狗尾巴草。那曾经在小院内向外探出那满面明媚粉红的老桃树呢?那曾经吸引着无数孩子目光到夏日就结满了橙黄橙黄果儿的大杏树呢?那排列整齐、纹理清晰有如图书馆书列的小巷墙壁上那密密的小青砖呢?这座小城毕竟是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呢。在有月亮或是没有月亮布满星星的夜晚,在小巷的石板路上走走,很容易就走进了千百年的历史走进了悠悠的岁月。

小时候,住在机关大院宿舍的我们是多么地钦羡住在这些小巷中的同学们啊,每家有院子,院子里有天井有大树。我有一个女同学家中甚至是三进的院落,足够我们捉迷藏打游击了。到了端午、七夕、中秋这些节日,小巷深院就更呈出现她的诱人风情:垂在门边上的是绿绿的苦艾,飘在门楣上的是红红的带穗的喜迎,粽子的清香在风中送出老远,院子里的小方桌上还有面捏的小白兔是红豆做的眼睛,还有炸得金黄黄的藕饼肥硕硕的老菱……

而这一切都成了“曾经”,我的眼前是一块空地,那显现或隐藏着小城历史的砖瓦墙壁尽管破碎却带着两千年的记忆缄默不语,烈日中一群人聚集在那儿正在将哪家大院拆下来的门窗,那雕梁画栋的木片木条论斤处理。一旧句涌上心头:断碣残碑,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可这儿连半点“渔火”也未曾留下,风乍起,这秋霜再也找不到它多年的栖身之所了。还有秋雁春燕。

诚然,时代在前进,日子是向前走的,旧的不去新的不来。问了几个人,都说是古巷这块要进行旧城改造,造成何样不得而知。

不得而知。海得格尔呼吁的“诗意地栖居”又顽固地盘桓在心头,想想这么一座始于西汉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小城,曾经走过范仲淹、行过施耐庵脚步的古巷,回荡着唐诗宋词吟哦声的这块土地,都是清一色的钢筋水泥火柴盒了——小巷树影婆娑间的月色与阳台上那一览无余的月光毕竟有着不一样的质感。没有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之类的意境,即使都是三星、四星级的宾馆,活着也少了许多的韵味。

现代华丽是美,古朴典雅也是美。改造与发展是为了让人们过上更好的日子,然而,好日子又不该仅仅是物质享受复制式的进步,从一定意义上讲精神和文化在人类历史进步的长河中更为重要。我是多么衷心地期望着古典与新潮在我热爱的这块土地上的融合,期盼着历史与人文有机地嬗递与链接——哪怕是留一条秦砖汉瓦的古巷或是建筑出有民族特色保留古民居韵味的住宅,这方面不乏成功的范例。让古巷的清丽月色与广场的七彩霓虹高楼的泛光灯火交相辉映,让五千年文明古国文化的芳香在我们今日的生活中依然飘逸,让生活在电脑网络、信息高速公路上忙碌的人们仍然可以看见星空月色听得春雨的淅沥嗅得冬雪的甘甜。拥有厚重深沉的文化根基,感受历史、传统和古典的优美,才能在享有现代物质生活的同时在精神的家园中“诗意地栖居”。

4.建筑帮助人诗意的栖居

中国传统建筑的核心贯彻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广东的骑楼、闽西的土楼、江南的园林、北京的四合院,无一不在印证着这一点。这些典型的建筑样式都是依当地的“风水”而生,让每个地方都呈现出独特的风貌,同时,为当地人提供了一种惬意的生活方式。然而,这一点在大规模的城市化运动中,已经被遗忘或者说是抛弃,独特的建筑带来的城市风貌已经荡然无存了。被钢筋水泥包裹的大楼导致千城一面,北京、上海、广州,或是吉隆坡、曼谷,全是玻璃幕墙的高楼大厦,让人不知身在何方。

“人,诗意的栖居”,中国从古至今的杰出建筑都在帮助人们实现诗意的栖居。然而,呆板的建筑现在正在占领着我们的空间,人们被封闭在一个个水泥的盒子里,春天闻不到花香、夏天感受不到荫凉、秋天听不到乌啼、冬天赏不到冰雪,建筑把人与自然隔绝开来,人们丧失了诗意的生活方式。呆板的建筑从用材上来说,水泥把空间全部密闭,等于在人们的毛孔上捂了层盖子,人们无法与自然畅达地交流;从设计上来说,不考虑美与感受,只在意成本和效率。其实,美、用材与成本并不矛盾。

刚刚获得被称为“建筑学界诺贝尔奖”的全球建筑领域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建筑奖的中国建筑师王澍说过:“传统营造工艺历经千年依然具有生命力,这是当前的城市化进程中最需要珍惜、挖掘和发扬的地方。”我们有着悠久的建筑史、独特的营造方法,然而,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迷失了我们的根,西式建筑成为我们的唯一选择。传统的、会呼吸的建筑并非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传统如何与现代接轨,正是建筑师们要去解决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