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的合理利用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的合理利用研究》结题报告

[摘要]本课题着眼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的策略研究,从“处理资源——发展思维”、“安排顺序——彰显生成”、“利用资源——引发冲突——解除疑惑”、“延缓评价——后续学习”、“分类整理——提升效率”等五方面的研究为广大的教师提供一些实际操作中可借鉴的经验与方法,提高教师应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的能力,使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作用能更充分地加以体现,同时通过研究也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成性资源合理利用

一、问题的提出

1、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过程。叶澜教授也提出:“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我们的课堂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一个个极具个性化的头脑,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时时会生成新的教学信息。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课堂生成。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优秀的教师总能及时地捕捉、合理地利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资源,教学高效又灵动。但立足我们的课堂,可以发现:有些教师缺乏生成意识,上课仍是在执行教案,课堂教学机械、沉闷;有些教师思想上虽有生成意识,但他们追求的动态生成存在着弊端,主要表现在:①教师课前不认真备课,在课堂上随意发挥,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课堂效率低下;②教师一味迎合学生,被学生的生成牵着鼻子走,教学游离主题,耗时又低效;③教师不能正确理解学生呈现的信息,不能对“动态生成性资源”给予恰当的评价,浪费了宝贵的教学资源等。

我校是一所地处城郊的农村小学,是江山市首批新课改实验学校,也是江山市“高质量轻负担”样板试点学校。这无疑对我们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办更为成功的教育,因此,“如何合理地利用数学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困扰着每一位数学教师。鉴于以上分析,我们从课堂教学的有效度提出了小学数学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的合理利用研究的课题。研究“小学数学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的合理利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课题研究,教师能更好地把握学生的生成,及时有效地做出调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提升教师的教学机智;在充满智慧的课堂中学生能真正获得思维的训练,能力的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生成思想

尼莫认为:虽然课程不应该是“罐装式”和“木乃伊式”的,但也不应该是偶然的、随意的,教师被孩子牵着鼻子走的课程。生成思想强调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因为这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基础,但强调这一点并不否认教学的目的性。课堂教学既要考虑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也必须考虑社会的要求和儿童长远的发展。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因此,学生不再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者。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支配者、控制者、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学生是充满情感,富于想象,极具个性的生命体。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已有经验、性格态度、兴趣爱好和思维方式等不一样,个人理解的差异性是必然的,我们在鼓励动态生成的同时,必然产生多种

答案。

(3)现代教学理论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不在于教师讲解的如何精彩,而重要的是能适时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制造一种“不协调”,用知识的力量去唤起求知欲望,使学生自主地投入学习,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3、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生成性”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个新理念、新策略,它指引着课堂教学发展的方向。张大均先生在《教育心理学》中认为“生成性是有效使用学习策略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是指学习过程中要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材料进行重新加工, 产生某种新的东西。”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则概括为“教育即生成”,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育,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上述的这些研究都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义,为人们研究生成性教学提供了理论参考。

随着课改的深入开展,也有部分学校的老师对生成教学进行了研究。如江苏省沛县实验小学刘念泉老师的《小学数学动态生成性教学的研究》、福建省福清市岑兜中心小学研究“小学数学生成性教学”等,但都不够全面具体。本课题力求理论联系实际,全面细致研究“小学数学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合理利用”的实施策略,帮助和指导小学数学教师不但时刻关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动态生成”,而且要合理利用好生成性资源,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轻负”。

二、课题的研究过程

(一)研究方法

1、文献法:阅读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从而了解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课题的理论支撑。

2、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对小学数学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现状、师生对合理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态度、生成性资源有效利用后的效果等方面进行调查。

3、课堂行动研究法:针对小学数学课堂生成性资源的现状,探索合理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的策略,实验教师在课堂教学及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尝试,根据师生和家长的反馈情况以及实验效果,对策略进行修正,再尝试,如此不断修正和尝试,直至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4、个案研究法:在实验班确定几个学生为个案,对这些学生经常进行观察、调查、个别谈话,以考察不同的策略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二)课题研究的时间及步骤

1、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2011年4月――2011年6月)

(1)组织课题组成员畅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及生成性资源的合理利用心得。

(2)组织课题组成员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动态生成性资源的利用状况开展调查。(3)确定研究的主题,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学习相关的教育评价方面的知识,收集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的文献资料,归类整理。

(3)确定研究对象,拟定研究计划。

2、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11年7月――2011年4月)

(1)继续查阅和研究国内外有关合理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的文献。

(2)开题论证。进一步明确研究的目的、意义,对研究方案进行调整充实;进一步明确课题组成员各自的工作。

(3)前测。在方案实施前对教师的利用状况、学生的数学学习观、学生的数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并进行初步分析。

(4)实施合理利用生成性资源的措施。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对生成性资源合理利用,并及时收集教师对生成性资源合理利用的示范性做法,观察记录学生的表现情况,收集师、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