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支睾吸虫病(又称肝吸虫病)是由华支睾吸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肝胆管内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华支睾吸虫轻度感染可无症状,重者有腹痛、腹泻、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疲倦乏力、肝区隐痛、肝肿大等临床表现,晚期可出现肝硬化、腹水和侏儒症,还可并发胆囊炎、胆管炎和胆管阻塞等。
一、华支睾吸虫生活史
成虫寄生于人或其它动物(如猫、狗、鼠等)的肝胆管内,产出的虫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混于粪便中排出。
虫卵入水,当水中有可作为其第一中间宿主的淡水螺,如纹沼螺、赤豆螺、长角涵螺等,虫卵被螺吞入,毛蚴在螺体内孵化,经胞蚴、雷蚴阶段的发育,最后发育成尾蚴时离开螺体进入水中。
尾蚴在水中如遇到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类,即侵入鱼皮下、肌肉等处,经30~40天发育形成囊蚴。
当人和动物等终宿主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活囊蚴的鱼虾时,囊蚴在终宿主消化道内经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作用,在十二指肠内破囊而出,脱囊后的后尾蚴(童虫)经胆总管进入肝胆管发育为成虫,从食入囊蚴到粪便出现虫卵,约需1个月。
二、流行概况
(一)分布
华支睾吸虫病主要分布在我国、日本、朝鲜、韩国、越南、俄罗斯等。
在我国,华支睾吸虫病流行于22个省、市、自治区,是当前我国最严重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
(二)传染源
作为华支睾吸虫病的传染源,除人以外,还有猫、狗、猪、鼠等多种动物。
(三)传播途径
病人或患病动物粪便内含有的虫卵落入水中,先后经过两个中间宿主(淡水螺和鱼虾类)体内的发育,形成大量感染期囊蚴,人或动物食入含有活囊蚴的鱼虾而感染。
三、临床表现
成虫在肝胆管内寄生,虫体的机械性损伤和分泌物、代谢产物的刺激使胆管上皮细胞脱落、增生,管壁增厚,管腔变窄,周围纤维组织增生,严重时可使附近的肝实质萎缩,甚至肝硬化。
胆管阻塞、胆汁淤滞和胆管扩张可引起阻塞性黄疸。
胆汁引流不畅容易导致细菌感染,发生胆管炎症。
虫卵、死亡虫体及其碎片、
脱落的胆管细胞可能构成结石的核心,发生胆石症。
国内外一些资料提示华支睾吸虫感染与胆管癌、肝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一)急性期
由于吞食大量囊蚴所致。
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厌油腻食物,腹痛常阵发性加剧,有的可向右肩放射性疼痛,巩膜黄染,白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均明显增高。
华支睾吸虫免疫学检查强阳性等。
若患者体质差,救治又不及时,可造成死亡。
(二)慢性期
若感染度轻,或每次吃进囊蚴数不多,日积月累感染虫数慢慢增加,则表现为缓慢发病,就诊时间往往在患病后数年,甚至更长时间。
依据症状轻重一般可分为以下3型。
1.无症状型或轻型大部分患者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胃肠道症状。
2.中等症型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痛、腹胀、上腹不适、腹泻等上消化道症状以及轻度浮肿、肝肿大等。
3.重症型胃肠道症状显著,腹泻较突出,并有倦怠、消瘦、心动过速、眩晕、抽搐、精神抑郁等。
由于肝脏损伤较严重可能出现毒血型,少数病例可有黄疸、肝硬化。
在严重晚期患者可出现门静脉高压、脾肿大、腹水和浮肿等综合征。
若得不到及时治疗最后可并发其他感染,出现肝昏迷,胃肠出血等症,或由于长期腹泻导致严重脱水和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而死亡。
重度感染患儿,发生生长与智力发育障碍,甚至出现侏儒症。
(三)并发症
1.胆囊炎、胆管炎在胆管内有多数虫体寄生或胆石形成时,可使胆管阻塞、胆汁淤滞,容易细菌感染引起胆管炎、胆囊炎等。
由细菌感染而致死的大量虫体阻塞肝外胆管时,可发生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1)急性胆囊炎、急性胆管炎:急性胆囊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右上腹疼痛,可阵发性绞痛伴恶心、呕吐和发热,黄疸发生率较低。
单纯胆囊炎的发热不伴寒战,体温多在38~39℃之间,波及胆总管时寒战、高热明显。
右上腹胆囊区有明显触痛和肌强直。
重症华支睾吸虫病患者常合并急性胆管炎,由于成虫梗阻致胆管内的流体静水压增高,可使毛细血管和毛细胆管的上皮细胞坏死、破裂。
胆汁以及其中的细
菌、内毒素等透过毛细胆管的屏障进入血流,引起高胆红素血症,脓毒败血症,重者还可伴感染性休克。
如果较多的细菌在毛细胆管、胆小管周围产生急性炎症,可致细菌性肝脓肿。
临床表现为右上腹疼痛、畏寒、发热等。
(2)慢性胆囊炎:慢性华支睾吸虫病患者多数合并慢性胆囊炎。
主要临床表现为右上腹部不适和消化不良。
2.胆石症胆石症是华支睾吸虫病感染最具有特征的并发症之一。
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结石造成的阻塞程度和是否有细菌感染,结石在胆总管处嵌顿合并细菌感染时临床表现为右上腹疼痛、黄疸、寒战、高热等。
3.肝癌、胆管癌关于华支睾吸虫能引起原发性肝癌和胆管癌,过去缺乏有力的证据,但随着华支睾吸虫病的病理学、临床学和流行病学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资料表明,本虫与原发性肝癌,尤其是与胆管癌的发生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四、诊断
(一)病原学检查
由于许多华支睾吸虫病患者无明显临床表现,不易与肝炎等其他疾病相鉴别,因此,必须依靠病原学检查,在粪便或胆汁内查到虫卵方可确诊。
可用直接涂片法、醛醚沉淀法、加藤厚涂片法等。
(二)免疫学检查
皮内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都可作为华支睾吸虫病的辅助诊断,但存在假阳性和交叉反应。
(三)鉴别诊断
华支睾吸虫病有急慢性之分,病变不仅涉及到肝胆系统,还有全身症状和体征,而绝大部分症状和体征都是非特异性,需与一些相似疾病进行鉴别。
例如病毒性肝炎、日本血吸虫病、肝片形吸虫病、姜片虫病等。
1.病毒性肝炎本病与华支睾吸虫病鉴别是本病有以下特点:
(1)有明显的发病日期,有黄疸。
(二)阿苯达唑
阿苯达唑为广谱抗线虫药,对华支睾吸虫也有较好效果。
剂量为每天8 mg/kg 体重,分1~2次口服,连服7天,治后1个月复查虫卵阴转率为95.5%;不良反应轻,一般仅有少数病人出现口干、乏力、嗜睡、头晕、头痛、食欲不振、呕吐、腹痛等症状,多不影响治疗。
合并病毒性肝炎的治疗问题:华支睾吸虫病合并病毒性肝炎时肝损害的症状一般较重,转氨酶升高和黄疸并不是驱虫治疗的禁忌证。
在保肝降酶治疗的同
时可应用吡喹酮驱虫,宜采用少量多次给药的方式,驱虫治疗后肝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恢复。
有效地驱虫可减少两种疾病相互干扰给治疗带来的困难。
六、预防
(一)大力开展卫生宣传工作,改变吃“鱼生”和半生半熟鱼虾习惯
华支睾吸虫病主要是进食含囊蚴的“鱼生”和半生半熟鱼虾所致,若能把住“病从口入”这一关,即可免受感染。
因此,必须反复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使群众了解本病的感染来源、传播方式和对人的危害性,增强防病意识。
具体要求如下:
1.在有生食鱼虾习惯的地区,要移风易俗,革除不良饮食习惯,不吃生鱼、生虾,不吃未煮熟的鱼虾。
2.有条件的家庭,刀和砧板要生熟分开,不可混用,至少要做到切过生鱼的刀和砧板要彻底刷洗。
洗鱼、抓鱼后要洗手,处理鱼的过程中,不要用手拿熟食。
盛过生鱼的各种用具要洗刷干净。
3.禁止用嘴叼鱼,捕鱼后要将手洗干净再吃食物,尤其是少年儿童。
不要用生的鱼鳞、鱼内脏、鱼鳃等喂狗、猫,洗鱼的生水也不能用于喂猪或其他家养动物。
(二)搞好粪便管理,改善环境卫生
管理好粪便是切断华支睾吸虫病传播的一个重要环节。
1. 应禁止将厕所建在鱼塘上或鱼塘边,取消露天厕所,防止雨水冲刷粪便。
经常清理粪坑,防止粪水溢出。
猪圈也应禁止直接通入鱼塘,防止污水污染水塘。
要结合环境卫生,对鱼塘进行改造并加强对鱼塘的管理。
2. 加强粪便管理不用新鲜粪便施肥,在北方要提倡堆肥,让粪便发酵杀死虫卵后再施用。
在南方,应提倡和推广建立化粪池或沼气池,这样既可杀死虫卵,又能增加肥效,提供新能源,减少污染。
不要用新鲜人粪或猪粪作为鱼的饲料。
教育儿童不要随地大便。
3. 加强保虫宿主的管理对于家养的动物,如狗、猫、猪,首先要防止其感染。
发现这些动物感染,要及时给与治疗,必要时捕杀。
要提倡圈养猪,并加强猪粪的管理。
家鼠也是重要的传染源之一,一方面要将鱼类食品妥善保管,防止被鼠类偷食,另一方面要结合爱国运动,开展全民灭鼠活动。
(三)杀灭中间宿主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