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育与人文素养的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教育与人文素养的提升

一、历史教育与人文素养的关系。

历史教育能够使学生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理解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原因和规律,理解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的关系;能够培育学生的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世界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水平和改革创新精神,使学生更好地迎接未来社会生活的挑战。

何为“人文素养”,“人文”,在这里当为确定的“人文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哲学、文学、法学等);而“素养”肯定是由“水平要素”和“精神要素”组合而成的。即“人文科学的研究水平、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这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它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样化。

在众多科目中,历史学科在提升人文素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历史课本身就是一门融合了科学与人文的综合科,历史研究的范围非常之广,它包括了人类已经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自觉不自觉的学到了很多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其次,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必然面临着分析历史原因、历史意义、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而这些水平的培养必然要靠学生使用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去实现;再次,学生如果没有科学精神就根本无法了解和评价历史,面对浩如烟海的史料,如何辨别真伪,只有拥有"事实求是"的科学精神,才会揭开历史本来面目;.最后,学习历史能最好的了解、领悟人文精神,学习历史中一项最重要的内容是评价历史人物,而杰出的历史人物则以他们自身的经历诉说着人的尊严,人的伟大,人的情感,人的价值。

二、历史课程改革在培养人文素养方面的优势。

随着课程教育改革,历史新课标在前言部分提出了要"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提出了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要"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学习方式方面提出了改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要求教师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点,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评价机制方面,要求教师的评价更具科学性和人文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出更是使教育者从传统教育中单纯的政治教育向人文教育的

转变成为可能,历史是由人创造的,人在创造历史时必然会拥有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所以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心灵体验,培养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让学生懂得对人的尊严实行捍卫,对自由、平等、正义实行呼唤,对人的生死、信仰、终极价值实行反思,这样学生学习历史才能做到与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实行心灵的交流甚至共鸣,才能触及到历史的灵魂。而在教学中师生的互动学习又会促使师生共同发展,历史的人文教育功能才会充分发挥。

三、教师如何让历史教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它在提升人文素养方面的作用。

1,教育者要增强自身的人文素养。

①教育者首先要领会教改精神,领会新课标精神,增强自我教育。从某个方面讲,教师的自我教育比教育学生更重要也更艰难,因为教师作为成年人已经有了自己较为固定的知、情、意、行,而学生的可塑性则更强一些。教师一方面要摆脱传统教育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某些方面的先天缺陷,一方面要面临着社会转型期给教师观点带来的冲击。

②教师要明确现代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绝对权威,而是要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③教师要有坚定的信念,学生的教育是受到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当教师所宣扬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受到来自其他方面的阻力时,教师要有捍卫科学、捍卫人文的坚持不懈的精神。

2,明确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培养自我实现的人。

现在的历史教学中,很多教师对教改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各种教学思想、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我们一定要时刻提醒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否准确,因为一旦教育目的出现问题,教育手段的先进只会使我们在错误的方向走得更远。

3,历史教学过程中的人文教育。

①为学生创造出宽松的教育环境。人文主义教育的核心理念是承认人的潜能和价值。历史学科因为学生学的是过去的事,所以,很多人对历史学科的创新价值提出质疑。但我认为历史教学完全能够让学生的创造性得以发挥,教师要做的努力是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谈到了中美学生创造性差异的原因时提到了宽松的教育环境是学生发挥自己创造性的肥沃土壤。首先,这种宽松与民主不但指师生关系,而且包括教师对历史材料的选择尽量客观,学生能在最大限度上表现自我见解,学习方式尽量适合学生心理与学习水平。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充分交流等因素。

②坚决贯彻自主、探究、合作、体验的课改新理念。

教师对这四个理念的理解与实施无疑对学生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提升具有重大作用。随着课改的实行,很多教育工作者在这些方面做出了很多大胆的尝试,但我们应尽量避免方法的模式化。

首先,以探究式学习为例,现在在很多小学就已展开,到了高中则开设了专门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但我认为,探究性学习不但限于学习方法、学习手段,也指探究式学习态度及探究精神,它能够在所有科目的常规教学中得以体现。这样,学生善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才会充分体现,而科学教育的目的也能很好得以实现。

其次,因为学习的动机源于人性的内部,所以,提倡自主学习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扮演好学生学习的促动者的角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再次,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的另一个重要阵地。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除了师生互动之外又多了生生互动的学习途径。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除了互相之间学到了知识,还加深了彼此的情感,学生在实践中领悟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课堂变成了资源共享的团队工作空间,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自然领悟到了走向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最后,体验学习是实现课程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教师能够通过游戏、多媒体展示、情景设置及活动来调动学生的情感。在诸多途径中,教师应尽量创设能表达不同观点的环境,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尽情表达自己的情感,形成积极的价值观。

中华民族要发展,国家要富强,我们的人文素养将需要大幅度的提升。各位历史老师应该站在国家、民族将要领先于世界的高度,肩负起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深入挖掘历史教材的潜力,在培养人文素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