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标准
制定人:张丹、郭梅桂审核人:陈普青核准时间:2017.6.26
一、课程定位
1.课程名称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2.修订版本
2015级第1版
3.教学对象
统计与会计核算专业与财务管理专业、2016级
4.学时学分
64个学时,4个学分
5.课程性质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统计与会计核算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该课程是培养学生掌握会计岗位知识能力的重要理论教学环节,是学生学习其他相关会计课程的专业基础课程。

6.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基础会计》
后续课程:《出纳实务》《初级会计实务》
7.参考教材
选取“十二五规划”重点建设教材,精品课程特色规划教材;尽量选用基于与企业结合密切、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材;涉及的概念深入浅出,并配有大量案例,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8.课程开设依据
人才培养方案上,课程标准是根据我系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而制定的。

课程选定的教学内容符合该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和要求。

在执行人才培养方案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处理好了课程体系与学科体系的关系,有利于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结构、体系的整体优化需要,
并注意本课程与相关课程之间的分工、配合与衔接,既防止疏漏,又要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就业岗位对财经法规的需求上,一是指导功能,会计职业道德通过对会计人员的行为动机提出相应的要求,引导、规范、约束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遵循职业道德要求,从而达到规范会计行为的目的;二是评价功能,会计职业道德通过对会计人员的行为依照一定的道德标准进行评价,指导和纠正会计人员的行为,激发会计人员的内在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会计人员自我肯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三是教化功能,道德具有引导人的行为的功能,这种引导的特点是,劝善戒恶,并辅之以社会舆论的赞扬或谴责,进而作用于人的道德良心和道德情感。

这对于会计人员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塑造作用,不但能够影响会计人员当下的动机和行为,而且能够改造会计人员的道德品质,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境界。

学生未来对职业道德的需求上,学生在校学习阶段,是他们的会计职业情感、道德观念、是非判断标准初步形成时期,开展好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可以促使会计队伍预备人员将会计职业道德要求转为内在的会计职业道德品质,把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变成未来执业活动中遵循的信念与标准,从而对潜在的会计人员的职业水准起到基础性保障作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会计法规体系及会计法的主要规定;
2.掌握支付结算的主要规定;
3.掌握税收征收管理法的主要规定;
4.掌握公共财政运行的主要规定;
5.掌握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

(二)技术目标
1.掌握会计法规体系及会计法主要规定,明辨违反财经法规的行为与责任后果;
2.熟悉支付结算方式,规范使用不同的结算方式;
3.掌握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明辨违反税收征管的行为与责任后果;
4.掌握财政法规制度,保障公共财政的正常运行;
5.掌握会计职业道德的内涵,明辨违背职业道德的财经行为。

(三)素养目标
1.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养成求真务实、遵纪守法的人文素养;
2.使学生掌握能收付、会管理、善申报、精核算的技能素养;
3.使学生具备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的职业素养。

三、教学内容及设计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中职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与监督的依据、手段和过程,了解对会计机构与人员的要求,掌握支付结算法规,税收征收管理的额相关规定,会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强化学生在会计工作中依法处理经济业务,严格遵守会计准则与会计法规,养成良好的依法办事、依法经营的意识与习惯,为顺利走上会计岗位打好基础。

教学中以会计工作中常见的违法案例分析为主,引导学生领会会计法规的精神实质,自觉遵守会计法规,严守秘密,坚守准则,不做假账。

四、考核方式及评分
1.考核性质及方式:主要遵循以能力考核、素养考核为核心,以形成性考核为主的课程评价指导思想。

强调理论与实践目标一体化评价,教学评价的对象包括学生知识的掌握、实践操作能力、学习态度和基本职业素质等情况,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操作,对所要达到的会计业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评价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在评定时给予鼓励。

2.学生课程成绩中平时成绩(养成教育、项目考核成绩)占40%和期末考核成绩占60%,平时成绩中养成教育成绩与项目考核成绩各占比例,项目考核流程及评分见附表。

项目考核流程及评分表
五、教学组织
1.班级容量[40,55]
2.主讲教师郭桂梅张丹
3.教研室负责人王晓辉
六、其他说明
开设此课程其它专业,可根据本专业要求,在本标准基础上作内容和课时分配的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