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读后感
10社工9号帅哥峰
朝鲜战争,在中国人眼里,这是一场保家卫国,反抗帝国主义的伟大战争,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会是中国,乃至中华民族留在世界历史的辉煌一笔。这场战争为中国打出了60年的和平环境,打出了新中国的威信。然而,在美国人眼中,朝鲜战争是一场没有胜利的战争,一场在错误时间,错误地点和错误对手进行的为平局而战的战争。他们在被认为“与美国安全无关紧要”的韩国度过了20世纪“最寒冷的冬天”。本书的作者通过收集朝鲜战争的资料与对老兵进行访谈取得了一手的信息,通过自己细腻的笔法,真实还原了在那场战争中被我们所遗忘的事件,并用尖锐的笔锋揭露了其中的深层的原因。《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既有描写战场上前线将士的事迹,发掘战争中人性的光辉与揭露丑恶,也深层地分析了这场战争背后的政治斗争,和在冷战格局下大国博弈变幻莫测的国际形势。
关于朝鲜战争爆发的原因,个人认为应先从时代背景去分析:随着日本的投降,二战的结束,日本结束了对朝鲜的统治。出于冷战需要,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朝鲜划地为界。朝鲜半岛以38线为南北分界线,在美苏的扶持下分别成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超级大国将一个统一的民族,统一的国家一分为二。在美苏争霸的博弈中,朝鲜半岛,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度,注定会成为冷战
战场当中的“热战场”。
分析完时代背景之后,我们再来探讨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
1、各种社会矛盾开始激化。由于日本在朝鲜进行了多年的残酷统治,朝鲜的政治经济发展都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在二战结束后的日子了,朝鲜半岛上的两个国家都希望能在冷战中谋得生存与发展,然而在朝鲜半岛分裂的格局下,其内部的各种矛盾不断激化,最终直接上升到南北军事对抗的层面上。
2、两国人民不希望分裂。朝鲜虽面积不大,而且夹在中国、苏联、日本这三个更强大的国家之间,在更强大的民族面前谋生存,但他们却是充满自豪感的民族。而且经历过日本侵略,经受过日本帝国主义残酷统治的朝鲜人民都希望自己的国家有朝一日能强大起来,不受列强所欺辱。因而朝鲜半岛的分裂现状是南北双方人民都不愿意看到的,他们都希望祖国、民族能统一。这是朝鲜战争的人民基础,也是战争爆发的原因之一。
3、朝韩两国领导人的因素。韩国的领导人李承晚曾是朝鲜宫廷的特使,因英语流利而被选派到美国学习,早年在美国漂泊,在学业取得成功,拿到了哈弗大学和普林斯大学的博士学位,还长期在美国政坛上混迹并得到了许多的支持,被誉为“未来朝鲜独立的缔造者”。因此当美国需要在朝鲜半岛安排一名领导人时,李承晚便成了不二人选。他为人诡计多端,自以为是,喜怒无常,且极端仇视共产主义。曾与其打过交道的首任驻韩美军司令霍奇也对他心存鄙视。尽管李承晚在韩国掌权时他已经75岁高龄了,但他仍对统一朝鲜半岛念念不
忘,只是苦于现实限制而无力进行;朝鲜领导人金日成,曾是朝鲜抗日游击队的主力成员,曾在游击战场上给予过日本侵略者沉重打击,在遭受日本反游击清剿后,他流亡到中国和苏联。并在苏联的扶持下逐渐成长。后在苏联的支持下成为了朝鲜的领导人。自从成为了朝鲜领导人后,金日成一直都希望能统一朝鲜半岛,他并不满足执掌朝鲜半岛的半壁江山,他希望“用刺刀尖碰一碰南方的土地”,依靠苏联的支持和他的朝鲜大军去统一祖国。
4、美苏冷战的因素。二战结束后,随着纳粹德国的灭亡和日本的投降,美苏之间的和平合作基础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两者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势力和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势力在世界各地的斗争不断。在朝鲜,苏联希望通过朝鲜统一去控制整个朝鲜半岛,从而直接威胁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根据地—日本。而美国则希望通过韩国去抑制共产主义势力在全球的扩张势头,从而保持现有的优势地位。正因为两大国在朝鲜的明争暗斗,给朝鲜的局势添加了许多不稳定的因素,这也是朝鲜战争爆发的最深层原因。
在这本书中,一个人物的行动始终与朝鲜战争有着密切的联系,他就是美国陆军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在战争爆发前,他并不关心驻韩美军的发展,更不用说会给驻韩美军给予很好的装备与补给,因而驻韩美军的战斗力十分之差,与当年能登陆欧洲,并打败纳粹国防军的美军无法同日而语。1950年6月25日,朝鲜10万大军出其不意的进攻韩国,韩军与驻韩美军被打得措手不及,连战连退,最后龟缩到釜山一带的狭小防御区内。而在沃克将军为他的过错所带
来的后果而坚守奋战时,麦克阿瑟却并不急于去营救处于水深火热的沃克将军和他的第八集团军,而是在日本大本营中筹划着那个在当时被许多人所反对的行动—仁川登陆。当仁川登陆取得出人意料的战果,成功迫使朝鲜人民军大规模后撤之时,被胜利冲昏头脑的麦克阿瑟无视各方发出的关于中国将出兵朝鲜的警告,认为中国不会出兵,执意命令部将全线北进,跨过38线,追击朝鲜人民军,一直打到鸭绿江。在他的命令下,韩军与美军部队全线向北推进。在11月份,推进的美军在云山遭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伏击,伤亡惨重。后在军隅里、长津湖和“长手套”战役中,美韩军队遭到志愿军的猛烈进攻,被迫南撤。到了1951年,战线稳定在38线附近,双方都无法取得完全的胜利,交战国开始了停战谈判,然而不甘心失败的麦克阿瑟却不断的干扰和谈的进程,使得谈判一次次的破裂。他向杜鲁门政府施加压力,并一次次的进行“逼宫”,最终被狠下心来的杜鲁门解职,断送了自己的前程,并在听证会后,推出了历史舞台。
从最初的不重视驻韩美军,到退守釜山。从仁川登陆成功并北进,到遭到伏击后撤。麦克阿瑟一次次地因为过于相信自己而犯下大错。他习惯于以自己固有的思维去对待与思考问题。这与他的辉煌分不开。出身军人世家的他,父亲是阿瑟·麦克阿瑟,老麦克阿瑟曾是美国南北战争的英雄人物,获得过当时所能获得的所有荣誉。从小被父亲光辉事迹熏陶的他在母亲的督促下逐渐成为了美国军界的新星,他的成绩在西点军校历史中能排到第三,并受到许多军界人士的好评与赞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表现出色,屡获战功。在第二次世界
大战中,他带领美军在太平洋上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日本军队。他在美国乃至世界人民心目中都是一位“战神”。也许正是因为麦克阿瑟得到过太多卓著的战果与取得过巨大的成功,他开始变得狂妄、自以为是,总以为一切都在他掌握之下,因而他在朝鲜战争中屡次犯下战略性错误,使得美军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我个人觉得他的那些特点与阿道夫·希特勒是何其的相像。1939年9月1日,希特勒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他带领他的纳粹军队仅用不到一周的时间就了横扫波兰,仅用26天就消灭了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和打败英国远征军。从1939年9月到1940年6月,前后仅9个月的时间他就带领纳粹和他的德国人民称霸了欧洲。然而在此之后,希特勒却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不愿听从身边众将的合理建议。在不列颠空战失利之后,他不顾众多将领的反对,执意执行“巴巴罗萨”计划,悍然入侵苏联,把德国带进双线作战的困局,最终使得德意志第三帝国的灭亡。狂妄与偏执,似乎是希特勒与麦克阿瑟命中共同的绊脚石。
朝鲜战争结束59年后的今天,朝鲜半岛局势依然紧张,虽然在卢武铉时代,朝韩关系曾出现过缓和的迹象,两国领导人曾在38线附近进行过历史性会晤,但随着卢武铉的下台与自杀,朝韩关系又从缓和走向了对抗的局面之中。近年来朝韩双方的对抗与冲突不断加剧,和平似乎只是暂时的。从朝鲜核试验,到延坪岛炮击事件,“天安号”事件,再到最近的朝鲜卫星发射试验,一波又一波的危机在朝鲜半岛爆发。朝鲜半岛依然是战争爆发的高危区。如今,中美俄三大国在朝鲜半岛的博弈不断;朝鲜在金正日逝世,金正恩上台后,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