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基于心理健康的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1月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anuary ,2004 第40卷 第1期
JOU RNAL OF GUANGXI NORM AL U NIVERSIT Y
V o l.40 N o.1
[收稿日期]2003-11-0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1CSH001)。
[作者简介]李宏翰(1970-),男,河南叶县人,广西师范大学副教授,心理学博士;赵崇莲(1968-),女,纳西族,云南丽江人,广东商学院讲师,心理学硕士。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基于心理健康的分析
李宏翰1
,赵崇莲
2
(1.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2.广东商学院学生工作部,广东广州510320)
[摘 要]从个体心理健康的独特视野看,大学生人际关系具有不同的概念和类型,影响大学生人际关
系的因素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的主要原因是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经济因素,解决人际关系障碍问题,应加强人际关系的理论学习,转变观念;注重人际交往的技能培养,重塑个性。
[关键词]人际关系;心理健康;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 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597(2004)01-0116-06
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必然碰到、必须面对的根本问题之一。我国著名医学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指出:人类心理的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人类心理的病态,主要是由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失
调而来。大学生无法避免、难于摆脱的人际关系会使个体产生各种心身症状,终止这种关系,症状则立即消失。就是一般的人际关系,大学生如果处理不好,也会成为持久而顽固的困扰个体日常生活的因素。可见,人际关系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始终都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将以独特的视野,从个体心理健康角度诠释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及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框架。
一、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概念
(一)广义的大学生人际关系。
广义地说,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就是大学生和与之有关的一切人的所有的人际联系。作为大学生人
际关系主体的大学生,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对象,亦可以是个体,或者是群体。在这些人际关系中,有的对大学生的心身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如大学生和父母家人、亲朋好友以及老师、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有的作用却无关紧要,如大学生和那些偶然相遇的路人的人际关系。广义的大学生人际关系既涉及与大学生存在时空接近的
人际关系,也涉及时空阻隔的人际关系。时空接近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影响往往较大,为行文方便,称之为狭义的大学生人际关系。
(二)狭义的大学生人际关系。
狭义地说,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和周围与之有关的个体或群体的相处及交往的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同室关系是大学生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一种基本条件和背景。从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看,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人际相处和人际交往两个方面。人际相处是大学生在较长时间内和周围他人的共同生活,有相处融洽与相处紧张之分。人际交往是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和周围他人的相互交流和往来,有交往适应与交往障碍之分。人际相处和人际交往不是截然分开的,大学生在相处过程中要有交往,在交往过程中也无法避免相处。
这里将大学生人际关系区分为人际相处和人际交往,强调的是,大学生出现这两种人际关系障碍的成因、情形往往不同,矫正的方法也不同。尤为重要的是,提到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人们倾向于强调人际交往,而忽略或轻视人际相处。人际相处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比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问题更微妙,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也更突出[1](p141~163)。本文将主要论及狭义的大学生人际关系。
116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大学生人际关系划分为多种类型。区别不同的类型,有利于充分描述和正确认识大学生人际关系。从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考查,有如下的划分类型。
(一)依人际关系的对象,可分为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
每一个大学生都要和其他同学一起上课、自习、休息、娱乐和游玩,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最基本的就是同学关系,存在人际关系问题的大学生,往往是同学关系不好。同学关系中有一种非常特殊,也十分容易出现障碍的,是同室关系。大学生往往是几个同学住一个房间,人际相处是同室关系的核心内容。同学关系中另一种经常困扰大学生的是男女同学关系。几乎每个大学生都渴望和异性同学交往,人际交往是男女同学关系的根本主题。
师生关系是大学生的另一种重要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心身健康具有实质影响的师生关系是大学生与任课老师及辅导员或班主任的关系。大学生与任课老师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情况,有的学生承认,自己之所以某门功课学得好是因为喜欢教这门课的老师,如果自己讨厌某个老师,那么就根本不想听这门课。大学生与辅导员的关系如何则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例如,有的学生心理或行为与众不同,显得偏激固执或玩世不恭,常常可以发现他们与辅导员存在矛盾,关系不好。
(二)依人际关系的效用,可分为有益的人际关系、有害的人际关系和中性的人际关系。
在大学生的各种人际关系中,有些能够促进人际双方的友好相处、积极交往、共同提高,可称为有益的人际关系;有些却妨碍人际双方的和谐相处、健康交往、共同发展,可称为有害的人际关系;有些则效用不明显,可能起积极作用,也可能起消极作用,可称为中性的人际关系。建立有益的人际关系固然重要,但大学生更应该注意分析、识别有害的人际关系,因为这类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影响深远而顽固。人际关系中出现控制—被控制、胁迫—被胁迫、猜疑-被猜疑等情形时,就会限制个体的发展,个体深受人际关系之苦,也就是说,存在了有害的人际关系[2](p224~247)。
(三)依人际关系的利益,可分为有利益相关的人际关系和无利益相关的人际关系。
一般来说,有利益相关的人际关系使大学生个体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当利益是共同的时候,容易协调一致;当利益是对立的时候,更易产生矛盾。由于存在利益关系,使相关的个体之间产生联合或对抗。无利益相关的人际关系较易处理,人际双方都非常客气。就同学关系而言,同班同学之间往往存在利益分配问题,内在地有竞争和冲突;同校同学之间则较少存在利益冲突问题。同室关系由于存在密切的利益问题而变得颇为复杂和难处。一个同学喜欢将自己的朋友请到宿舍来玩,另一个同学喜欢安静的环境,就会发生利益冲突,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四)依人际关系的情感,可分为公事公办的人际关系和私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大学生由于工作需要而建立的人际关系带有公事性质,较少带有情感成分,称为公事公办的人际关系。大学生平时的人际关系是根据个人的好恶而形成的,带有较多的情感成分,称为私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公事公办的人际关系使交往和相处变得简单化,较少矛盾和冲突;但缺少人情味;私人之间的人际关系使相处和交往呈现出极大的多样性,也使人际关系复杂化。随着交往过程的发展,公事公办的人际关系也会产生私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五)依人际关系的形成,可分为不可避免的人际关系和自由选择的人际关系。
在大学生的各种人际关系中,有些是个体无法避免的,如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都是自动产生的,这类人际关系是个体常规的人际背景。有些是个体能够选择的,如朋友关系或恋人关系,需要主动追求才能形成。就不可避免的人际关系来说,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相处,而在自由选择的人际关系中,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交往。
三、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因素
在大学生之间有某些因素影响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它们一般是个体自身难以选择和避免的,称为客观因素;还有某些因素特异性地影响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即个体的心理感受起了决定性作用,称为主观因素[1](p141~163)。
(一)客观因素。
1.时空接近。大学生人际关系形成和存在的根本条件就是大学生个体的时空接近。只要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时空充分接近,他们之间就必然产生人际关系,那些时空接近而素无往来的大学生之间并非没有人际关系,只是人际关系较为疏远;少有交往却相安无事,说明他们之间的人际相处很好。时空接近,是大学生彼此了解和认识的前提,也是人际吸引或人际互斥的基础。在其他因素的作用下,时空接近
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