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种属分类

细菌种属分类

细菌(Bacteria)是生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属于细菌域。细菌是所有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依据分类标准不同,细菌的分类有所差异。

1、根据形状分为三类,即:球菌(包括单球菌、双球

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杆菌(比如肠杆菌)

和螺旋菌(包括弧菌、螺菌、螺杆菌)。

2、按细菌的生活方式来分类,分为两大类:自养菌和

异养菌,其中异养菌包括腐生菌和寄生菌。

3、按细菌对氧气的需求来分类,可分为需氧(完全需

氧和微需氧)和厌氧(不完全厌氧、有氧耐受和完全厌氧)细菌。

4、按细菌生存温度分类,可分为喜冷、常温和喜高温

三类。

5、根据细菌阴阳分类: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例如:化脓性球菌都属于革兰氏氏阳性菌,它们能产生外毒素使人致病,而肠道菌多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它们产生内毒素,靠内毒素使人致病。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

补注:①国际上最具权威性的细菌分类系统专著有“伯杰氏

系统细菌学手册”和“伯杰鉴定细菌学手册”。②细菌的分类层次与其他生物一样,也是界、门、纲、目、科、属、种,但细菌常用的是“属和种”,种是细菌分类的基本单位。③细菌的结构分为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基本结构是各种细菌都具有的结构,包括细菌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某些细菌特有的结构称为特殊结构,包括细菌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④细菌主要以无性二分裂方式繁殖(裂殖),即细菌生长到一定时期,在细胞中间逐渐形成横隔,由一个母细胞分裂为两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⑤微生物划分为以下8大类——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

细菌分类

1.酸杆菌目(Acidobacteriales) 1.酸杆菌科(Acidobacteriaceae) 1.酸杆菌属(Acidobacterium) 2.(Edaphobacter) 3.(Terriglobus) 1.石鳖杆菌目(Acanthopleuribacterales) 1.石鳖杆菌科(Acanthopleuribacteraceae) 1.石鳖杆菌属(Acanthopleuribacter) 2.全噬菌目(Holophagales) 1.全噬菌科(Holophagaceae) 1.地发菌属(Geothrix) 2.全噬菌属(Holophaga)

3.隐秘杆菌属(Arcanobacterium) 4.(Falcivibrio) 5.动弯杆菌属(Mobiluncus) 6.(Varibaculum) 2.(Actinopolysporineae) 1.(Actinopolysporaceae) 1.(Actinopolyspora) 3.(Catenulisporineae) 1.(Actinospicaceae) 1.(Actinospica) 2.(Catenulisporaceae) 1.(Catenulispora) 4.棒杆菌亚目(Corynebacterineae) 1.棒杆菌科(Corynebacteriaceae) 1.(Bacterionema) 2.(Caseobacter) 3.棒杆菌属(Corynebacterium) 4.(Turicella) 2.迪茨氏菌科(Dietziaceae) 1.迪茨氏菌属(Dietzia) 3.分枝杆菌科(Mycobacteriaceae) 1.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 (含结核 杆菌) 4.诺卡氏菌科(Nocardiaceae) 1.戈登氏菌属(Gordonia) 2.(Micropolyspora) 3.(Millisia) 4.诺卡氏菌属(Nocardia) 5.红球菌属(Rhodococcus) 6.斯科曼氏菌属(Skermania) 7.(Williamsia) 8.(Smaragdicoccus) 5.(Segniliparaceae) 1.(Segniliparus)

细菌种属分类

细菌种属分类 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包括土壤、水体、空气、动植物体内等各种环境中。细菌种属分类是对细菌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它是根据细菌的形态、生理特征、生态习性等方面的差异来进行分类的。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细菌种属分类。 1. 革兰氏阳性菌 革兰氏阳性菌是一类细菌,它们的细胞壁含有大量的肽聚糖和穿过细胞壁的脂肪酸,这使得它们在革兰染色中呈现出紫色。革兰氏阳性菌包括许多病原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炭疽杆菌等。此外,革兰氏阳性菌还包括一些产生抗生素的菌株,如放线菌属、链霉菌属等。 2. 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阴性菌是一类细菌,它们的细胞壁相对较薄,不含有大量的肽聚糖和脂肪酸,这使得它们在革兰染色中呈现出红色。革兰氏阴性菌包括许多病原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克雷伯菌等。此外,革兰氏阴性菌还包括一些产生抗生素的菌株,如铜绿假单胞菌属、鲍曼不动杆菌属等。 3. 厌氧菌

厌氧菌是一类不能在氧气存在下生长的细菌,它们需要在缺氧或微氧的环境中生长。厌氧菌包括许多产生有机酸、酒精、气体等化合物的菌株,如乳酸菌属、酵母菌属、甲烷菌属等。此外,厌氧菌还包括一些产生毒素的菌株,如肉毒杆菌属、产气荚膜梭菌属等。 4. 嗜热菌 嗜热菌是一类能够在高温环境下生长的细菌,它们的生长温度通常在50℃以上。嗜热菌包括许多生活在地热泉、海底热液等高温环境中的菌株,如嗜热菌属、嗜热蓝菌属等。此外,嗜热菌还包括一些产生酶类的菌株,如热稳定性蛋白酶的产生菌株。 5. 光合细菌 光合细菌是一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它们能够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光合细菌包括许多生活在水体中的菌株,如蓝藻属、紫细菌属等。此外,光合细菌还包括一些生活在土壤中的菌株,如光合细菌属等。 细菌种属分类是对细菌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细菌的形态、生理特征、生态习性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对细菌种属分类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细菌的生态、生物学特性,为细菌的应用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细菌的形态与分类

细菌的形态与分类 细菌是一类微小的单细胞生物,它们存在于各种环境中,包括土壤、水体、空气中,甚至在我们自身的身体内部。尽管细菌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它们在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细菌 的形态和分类对我们理解它们的功能和重要性至关重要。 一、细菌的形态 细菌的形态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球菌、杆菌、弧菌和螺旋菌。 1. 球菌(coccus):球菌是一种圆形细胞,可以单个存在,也可以 形成群体。它们的外形像小球或椭圆形。球菌有时也会形成长链状结构,这些链条常见于链球菌属。 2. 杆菌(bacillus):杆菌是一种棒状的细胞,长度较长,直径较小。杆菌可以单个存在,也可以成对或成链形成。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 杆菌,它在消化道中起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3. 弧菌(vibrio):弧菌是一种呈现弯曲形的细菌。它们通常是透 明的,某些弧菌可以在水体中引起疾病,如霍乱菌。 4. 螺旋菌(spirillum):螺旋菌是一种螺旋状的细胞,看起来像螺 旋形的弹簧。螺旋菌的外形多样,有的形状像弯曲的棒状细胞,有的 则呈现波浪形。马拉里克酸螺旋菌是一种引起梅毒的螺旋菌。 二、细菌的分类

细菌的分类是根据它们的形态、代谢方式、环境需求以及基因序列等多个因素进行的。 1. 形态分类:根据细菌的形态,可以将其归类为球菌、杆菌、螺旋菌和弧菌等不同类型,如前文所提到的。 2. 代谢分类:细菌的代谢方式也是分类的依据之一。根据细菌对氧气的需求,可以将其分为需氧菌(需要氧气进行呼吸)、厌氧菌(不需要氧气进行呼吸)和兼性厌氧菌(既可以进行氧呼吸,也可以进行厌氧代谢)等。 3. 营养分类:细菌的营养需求也被用来进行分类。根据其对有机物和无机物的需求,细菌可以分为自养细菌和异养细菌。自养细菌能够从无机物中合成所需的有机物,而异养细菌则依赖于外界提供的有机物。 4. 基因序列分类: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因序列也成为细菌分类的重要依据。通过比较细菌的基因序列,可以揭示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进而进行分类。 细菌的形态和分类对于我们理解细菌的特性和功能至关重要。通过观察细菌的形态,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其结构和功能特点。而分类则为我们研究不同细菌种类的特性和功能提供了基础。细菌的不同形态和分类对于人类的健康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结:

细菌分类

细菌分类表 生物分类表 生物分类总表 生物病毒分类表 古菌分类表 细菌分类表 原生生物分类表 藻类分类表 (NCBI) 真菌分类表 植物分类表 植物分类表 (NCBI) APG I、II、III 克朗奎斯特分类 动物分类表 软体动物分类表 环节动物分类表 昆虫分类表 鱼类分类表 两栖动物分类表 爬行动物分类表 鸟类传统分类系统 鸟类DNA分类系统 鹦形目分类表 哺乳动物分类表 翼手目分类表 ? 1 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 o 1.1 酸杆菌纲(Acidobacteria) o 1.2 全噬菌纲(Holophagae) ? 2 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高G+C革兰氏阳性菌)o 2.1 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 ? 3 产水菌门(Aquificae) o 3.1 产水菌纲(Aquificae) ? 4 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 o 4.1 拟杆菌纲(Bacteroidetes) o 4.2 黄杆菌纲(Flavobacteria) o 4.3 鞘脂杆菌纲(Sphingobacteria) o 4.4 纲未定 ? 5 衣原体门(Chlamydiae) o 5.1 衣原体纲(Chlamydiae) ? 6 绿菌门(Chlorobi)

o 6.1 绿菌纲(Chlorobia) ?7 绿弯菌门(Chloroflexi) o7.1 厌氧绳菌纲(Anaerolineae) o7.2 暖绳菌纲(Caldilineae) o7.3 绿弯菌纲(Chloroflexi) ?8 产金菌门(Chrysiogenetes) o8.1 产金菌纲(Chrysiogenetes) ?9 蓝藻门(Cyanobacteria) o9.1 蓝藻纲(Cyanobacteria) ?10 脱铁杆菌门(Deferribacteres) o10.1 脱铁杆菌纲(Deferribacteres) ?11 异常球菌-栖热菌门(Deinococcus-Thermus) o11.1 异常球菌纲(Deinococci) ?12 网团菌门(Dictyoglomi) o12.1 网团菌纲(Dictyoglomi) ?13 纤维杆菌门(Fibrobacteres) o13.1 纤维杆菌纲(Fibrobacteres) ?14 厚壁菌门(Firmicutes)(低G+C革兰氏阳性菌)o14.1 芽孢杆菌纲(Bacilli) o14.2 梭菌纲(Clostridia) o14.3 热石杆菌纲(Thermolithobacteria) ?15 梭杆菌门(Fusobacteria) o15.1 梭杆菌纲(Fusobacteria) ?16 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 o16.1 芽单胞菌纲(Gemmatimonadetes) ?17 黏胶球形菌门(Lentisphaerae) o17.1 黏胶球形菌纲(Lentisphaerae) ?18 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 o18.1 硝化螺旋菌纲(Nitrospira) ?19 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 o19.1 浮霉菌纲(Planctomycetacia) ?20 海绵杆菌门(Poribacteria)* ?21 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 o21.1 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 o21.2 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 o21.3 δ-变形菌纲(Deltaproteobacteria) o21.4 ε-变形菌纲(Epsilonproteobacteria) o21.5 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 ?22 螺旋体门(Spirochaetes) o22.1 螺旋体纲(Spirochaetes) ?23 柔膜菌门(Tenericutes) o23.1 柔膜菌纲(Mollicutes) ?24 热脱硫杆菌门(Thermodesulfobacteria) o24.1 热脱硫杆菌纲(Thermodesulfobacteria)

细菌的分类

细菌的分类? 100 [ 标签:细菌] 分别从细菌的培养特性,生化反应进行分类总结。要求详细。。 根据所提供答案的详细程度和全面程度,可以追加200分!!!!! 星空回答:14 人气:14 解决时间:2009-04-28 15:34 网友完善的答案 好评率:60% 查看完善答案历史>> 细菌界 * 芽生细菌:螺菌科,假单胞菌科,固氮菌科,根瘤菌科,甲基单胞菌科,肠杆菌科,柄杆菌属科,硫细菌,鞘细菌,弧菌科,拟杆菌科,奈瑟氏菌科,韦荣氏球菌科,硝化杆菌科,铁细菌,鞘铁细菌科,甲烷杆菌科,微球菌科,链球菌科,消化球菌科,芽孢杆菌科,乳杆菌科,棒状菌群,丙酸杆菌科 * 放线菌:放线菌科,公枝杆菌科,诺卡氏菌科,嗜皮菌科,弗兰克氏菌科,小单孢菌科,高温放线菌科,高温单胞菌科,小荚孢囊菌科,小多胞菌科,链霉菌科,鱼孢菌科,流动放线菌科,枝杆菌科,嗜热放线菌科等。 * 光细菌纲 * 暗细菌纲 * 滑行细菌 * 细菌素 真菌界 * 真菌:虫道真菌,水生真菌,粪生真菌,昆虫寄生真菌,霉菌,捕食性真菌,污水真菌,土壤真菌,海洋真菌,药用真菌,菌根等。 * 粘菌门:集孢粘菌纲,粘菌纲,根肿菌纲等。

* 鞭毛菌亚门:壶菌纲,丝壶菌纲,卵菌纲(水节霉目、霜霉目、水霉目)等。* 接合菌亚门:接合菌纲、毛霉目、虫霉目,毛菌纲 * 子囊菌亚门:半子囊菌纲(内孢霉目、外囊菌目,不整囊菌纲、散囊菌目,核菌纲、白粉菌目、小煤炱目、球壳目,腔菌纲、多腔菌目、座囊菌目、半球腔菌目,虫囊菌纲),盘菌纲(块菌目、盘菌目)等 * 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黑粉菌目,层菌纲(银耳目、木耳目、隔担菌目、外担菌目、多孔菌目、伞菌目),腹菌纲(鬼笔目、马勃菌目、鸟巢菌目、硬皮马勃目、柄灰包目)等。 * 半知菌亚门:丝孢纲,腔孢纲等。 * 真菌门 * 地衣 评价答案 ●您已经评价过! 好:3 ●您已经评价过! 一般:0 ●您已经评价过! 不好:2 ●您已经评价过! 原创:1 ●您已经评价过! 非原创:2

细菌分类

[] (Acidobacteria) 1.(Acidobacteriales) 1.(Acidobacteriaceae) 1.(Acidobacterium) 2.(Edaphobacter) 3.(Terriglobus) [] (Holophagae) 1.石鳖杆菌目(Acanthopleuribacterales) 1.石鳖杆菌科(Acanthopleuribacteraceae) 1.石鳖杆菌属(Acanthopleuribacter) 2.全噬菌目(Holophagales) 1.全噬菌科(Holophagaceae) 1.地发菌属(Geothrix) 2.全噬菌属(Holophaga) [] (Actinobacteria)(高G+C) [] (Actinobacteria) 1.(Acidimicrobidae) 1.酸微菌目(Acidimicrobiales) 1.酸微菌亚目(Acidimicrobineae) 1.酸微菌科(Acidimicrobiaceae) 1.(Acidimicrobium) 2.(Iamiaceae) 1.(Iamia) 2.(Actinobacteridae) 1.(Actinomycetales) 1.(Actinomycineae) 1.(Actinomycetaceae) 1.(Actinobaculum) 2.(Actinomyces) 3.隐秘杆菌属(Arcanobacterium) 4.(Falcivibrio) 5.(Mobiluncus) 6.(Varibaculum) 2.(Actinopolysporineae)

(完整word版)细菌分类

环丝菌属(Brochothrix) 李斯特氏菌属(Listeria) (Paenibacillaceae) (Ammoniphilus) (Aneurinibacillus) (Brevibacillus) (Cohnella) (Oxalophagus) (Paenibacillus) (Thermicanus) (Thermobacillus) (Planococcaceae) (Filibacter) (Kurthia) (Planococcus) (Planomicrobium) (Sporosarcina) 芽孢乳杆菌科(Sporolactobacillaceae) (Marinococcus) (Sinococcus) 芽孢乳杆菌属(Sporolactobacillus) (Tuberibacillus) 葡萄球菌科(Staphylococcaceae) 孪生菌属(Gemella) (Joetgalicoccus) (Macrococcus) (Salinicoccus) 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Thermoactinomycetaceae) (Laceyella) (Mechercharimyces) (Planifilum) (Seinonella) (Shimazuella) (Thermoactinomyces) (Thermoflavimicrobium) (Turicibacteraceae) (Turicibacter) 科未定 (Pullulanibacillus) 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 气球菌科(Aerococcaceae) (Abiotrophia) 气球菌属(Aerococcus)

细菌属名

1 产水菌门(Aquificae) 1.1 产水菌纲(Aquificae) 2 热袍菌门(Thermotogae) 2.1 热袍菌纲(Thermotogae) 3 热脱硫杆菌门(Thermodesulfobacteria) 3.1 热脱硫杆菌纲(Thermodesulfobacteria) 4 恐球菌-栖热菌门(Deinococcus-Thermus) 4.1 恐球菌纲(Deinococci) 5 产金菌门(Chrysiogenetes) 5.1 产金菌纲(Chrysiogenetes) 6 绿弯菌门(Chloroflexi) 6.1 绿弯菌纲(Chloroflexi) 6.2 厌氧绳菌纲(Anaerolineae) 7 热微菌门(Thermomicrobia) 7.1 热微菌纲(Thermomicrobia) 8 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 8.1 硝化螺旋菌纲(Nitrospira) 9 脱铁杆菌门(Deferribacteres) 9.1 脱铁杆菌纲(Deferribacteres) 10 蓝藻门(Cyanobacteria) 10.1 蓝藻纲(Cyanobacteria) 11 绿菌门(Chlorobi) 11.1 绿菌纲(Chlorobia) 12 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 12.1 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 12.2 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 12.3 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 12.4 δ-变形菌纲(Deltaproteobacteria) 12.5 ε-变形菌纲(Epsilonproteobacteria) 13 厚壁菌门(Firmicutes)(低G+C革兰氏阳性菌) 13.1 梭菌纲(Clostridia) 13.2 柔膜菌纲(Mollicutes) 13.3 芽孢杆菌纲(Bacilli) 14 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高G+C革兰氏阳性菌) 14.1 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 15 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 15.1 浮霉菌纲(Planctomycetacia) 16 衣原体门(Chlamydiae) 16.1 衣原体纲(Chlamydiae) 17 螺旋体门(Spirochaetes) 17.1 螺旋体纲(Spirochaetes) 18 纤维杆菌门(Fibrobacteres) 18.1 纤维杆菌纲(Fibrobacteres) 19 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

细菌分类表

细菌分类表 ? 1 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 o 1.1 酸杆菌纲(Acidobacteria) o 1.2 全噬菌纲(Holophagae) ? 2 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高G+C革兰氏阳性菌)o 2.1 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 ? 3 产水菌门(Aquificae) o 3.1 产水菌纲(Aquificae) ? 4 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 o 4.1 拟杆菌纲(Bacteroidetes) o 4.2 黄杆菌纲(Flavobacteria) o 4.3 鞘脂杆菌纲(Sphingobacteria) o 4.4 纲未定 ? 5 衣原体门(Chlamydiae) o 5.1 衣原体纲(Chlamydiae) ? 6 绿菌门(Chlorobi) o 6.1 绿菌纲(Chlorobia) ?7 绿弯菌门(Chloroflexi) o7.1 厌氧绳菌纲(Anaerolineae) o7.2 暖绳菌纲(Caldilineae) o7.3 绿弯菌纲(Chloroflexi) ?8 产金菌门(Chrysiogenetes) o8.1 产金菌纲(Chrysiogenetes) ?9 蓝藻门(Cyanobacteria) o9.1 蓝藻纲(Cyanobacteria) ?10 脱铁杆菌门(Deferribacteres) o10.1 脱铁杆菌纲(Deferribacteres) ?11 异常球菌-栖热菌门(Deinococcus-Thermus) o11.1 异常球菌纲(Deinococci) ?12 网团菌门(Dictyoglomi) o12.1 网团菌纲(Dictyoglomi) ?13 纤维杆菌门(Fibrobacteres) o13.1 纤维杆菌纲(Fibrobacteres) ?14 厚壁菌门(Firmicutes)(低G+C革兰氏阳性菌)o14.1 芽孢杆菌纲(Bacilli) o14.2 梭菌纲(Clostridia) o14.3 热石杆菌纲(Thermolithobacteria) ?15 梭杆菌门(Fusobacteria) o15.1 梭杆菌纲(Fusobacteria) ?16 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 o16.1 芽单胞菌纲(Gemmatimonadetes) ?17 黏胶球形菌门(Lentisphaerae)

细菌种属分类

细菌种属分类 细菌(Bacteria)是生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属于细菌域。细菌是所有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依据分类标准不同,细菌的分类有所差异。 1、根据形状分为三类,即:球菌(包括单球菌、双球 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杆菌(比如肠杆菌) 和螺旋菌(包括弧菌、螺菌、螺杆菌)。 2、按细菌的生活方式来分类,分为两大类:自养菌和 异养菌,其中异养菌包括腐生菌和寄生菌。 3、按细菌对氧气的需求来分类,可分为需氧(完全需 氧和微需氧)和厌氧(不完全厌氧、有氧耐受和完全厌氧)细菌。 4、按细菌生存温度分类,可分为喜冷、常温和喜高温 三类。 5、根据细菌阴阳分类: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例如:化脓性球菌都属于革兰氏氏阳性菌,它们能产生外毒素使人致病,而肠道菌多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它们产生内毒素,靠内毒素使人致病。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 补注:①国际上最具权威性的细菌分类系统专著有“伯杰氏

系统细菌学手册”和“伯杰鉴定细菌学手册”。②细菌的分类层次与其他生物一样,也是界、门、纲、目、科、属、种,但细菌常用的是“属和种”,种是细菌分类的基本单位。③细菌的结构分为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基本结构是各种细菌都具有的结构,包括细菌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某些细菌特有的结构称为特殊结构,包括细菌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④细菌主要以无性二分裂方式繁殖(裂殖),即细菌生长到一定时期,在细胞中间逐渐形成横隔,由一个母细胞分裂为两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⑤微生物划分为以下8大类——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

细菌分类表

细菌分类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表以LPSN网站的分类为基础(当前版本2008年1月7日),本分类代表原核生物分类的权威杂志IJSEM的分类系统,同时参考NCBI Taxonomy,但目前其它中文维基分类表可能依照其它标准,请注意其区别。 中文名称采用惯例(包括网上搜索途径)以及拉丁名直接意译,部分参考《细菌名称》第二版,拉丁文意译参考原核生物名称(英文)网站。翻译问题欢迎在原文中添加或者在讨论页中提出。 本表列到属级。后面带*者为尚未被IJSEM杂志确认的分类。 参见:细菌。

目录 [隐藏] ? 1 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 o 1.1 酸杆菌纲(Acidobacteria) o 1.2 全噬菌纲(Holophagae) ? 2 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高G+C革兰氏阳性菌)o 2.1 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 ? 3 产水菌门(Aquificae) o 3.1 产水菌纲(Aquificae) ? 4 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 o 4.1 拟杆菌纲(Bacteroidetes) o 4.2 黄杆菌纲(Flavobacteria) o 4.3 鞘脂杆菌纲(Sphingobacteria) o 4.4 纲未定 ? 5 衣原体门(Chlamydiae) o 5.1 衣原体纲(Chlamydiae) ? 6 绿菌门(Chlorobi) o 6.1 绿菌纲(Chlorobia) ?7 绿弯菌门(Chloroflexi) o7.1 厌氧绳菌纲(Anaerolineae) o7.2 暖绳菌纲(Caldilineae) o7.3 绿弯菌纲(Chloroflexi) ?8 产金菌门(Chrysiogenetes) o8.1 产金菌纲(Chrysiogenetes) ?9 蓝藻门(Cyanobacteria) o9.1 蓝藻纲(Cyanobacteria) ?10 脱铁杆菌门(Deferribacteres) o10.1 脱铁杆菌纲(Deferribacteres)?11 异常球菌-栖热菌门(Deinococcus-Thermus) o11.1 异常球菌纲(Deinococci) ?12 网团菌门(Dictyoglomi) o12.1 网团菌纲(Dictyoglomi) ?13 纤维杆菌门(Fibrobacteres) o13.1 纤维杆菌纲(Fibrobacteres) ?14 厚壁菌门(Firmicutes)(低G+C革兰氏阳性菌)o14.1 芽孢杆菌纲(Bacilli) o14.2 梭菌纲(Clostridia) o14.3 热石杆菌纲(Thermolithobacteria)?15 梭杆菌门(Fusobacteria) o15.1 梭杆菌纲(Fusobacteria) ?16 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

细菌分类表

细菌分类表 本表以LPSN网站的分类为基础(当前版本2008年1月7日),本分类代表原核生物分类的权威杂志IJSEM的分类系统,同时参考NCBI Taxonomy,但目前其它中文维基分类表可能依照其它标准,请注意其区别。 中文名称采用惯例(包括网上搜索途径)以及拉丁名直接意译,部分参考《细菌名称》第二版,拉丁文意译参考原核生物名称(英文)网站。翻译问题欢迎在原文中添加或者在讨论页中提出。 本表列到属级。后面带*者为尚未被IJSEM杂志确认的分类。 参见:细菌。

目录 [隐藏] ? 1 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 o 1.1 酸杆菌纲(Acidobacteria) o 1.2 全噬菌纲(Holophagae) ? 2 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高G+C革兰氏阳性菌)o 2.1 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 ? 3 产水菌门(Aquificae) o 3.1 产水菌纲(Aquificae) ? 4 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 o 4.1 拟杆菌纲(Bacteroidetes) o 4.2 黄杆菌纲(Flavobacteria) o 4.3 鞘脂杆菌纲(Sphingobacteria) o 4.4 纲未定 ? 5 衣原体门(Chlamydiae) o 5.1 衣原体纲(Chlamydiae) ? 6 绿菌门(Chlorobi) o 6.1 绿菌纲(Chlorobia) ?7 绿弯菌门(Chloroflexi) o7.1 厌氧绳菌纲(Anaerolineae) o7.2 暖绳菌纲(Caldilineae) o7.3 绿弯菌纲(Chloroflexi) ?8 产金菌门(Chrysiogenetes) o8.1 产金菌纲(Chrysiogenetes) ?9 蓝藻门(Cyanobacteria) o9.1 蓝藻纲(Cyanobacteria) ?10 脱铁杆菌门(Deferribacteres) o10.1 脱铁杆菌纲(Deferribacteres)?11 异常球菌-栖热菌门(Deinococcus-Thermus) o11.1 异常球菌纲(Deinococci) ?12 网团菌门(Dictyoglomi) o12.1 网团菌纲(Dictyoglomi) ?13 纤维杆菌门(Fibrobacteres) o13.1 纤维杆菌纲(Fibrobacteres) ?14 厚壁菌门(Firmicutes)(低G+C革兰氏阳性菌)o14.1 芽孢杆菌纲(Bacilli) o14.2 梭菌纲(Clostridia) o14.3 热石杆菌纲(Thermolithobacteria)?15 梭杆菌门(Fusobacteria) o15.1 梭杆菌纲(Fusobacteria) ?16 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

细菌分类概述

细菌的分类及命名 一、细菌分类学——对细菌进行分类,命名与鉴定的一门学科。 任务:在全面了解细菌生物学特征的基础上,研究它们的种类,探索其起源,演化以及与其他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进而提出能反映自然发展的分类系统,并将细菌加以分门别类。细菌分类学包括分类,命名和鉴定 1、细菌分类:根据细菌各自的特征,并按照亲缘关系分类,以不同等级编排系统。分类有两种: ①细菌的生理生化分类法,包括有传统分类法和数值分类法。 ②细菌核酸、蛋白质结构的同源程度进行分类法,称种系分类或自然分类。 2、细菌命名:在分类基础上,给每种细菌一个科学名称,便于交流并保证所有的科研工作者给予同样名称。 3、细菌鉴定:将未知细菌按分类原则,确定细菌的分类地位。 二、细菌的分类地位 1、过去属于植物界, 现在划为:原核生物(古菌和细菌)。在兽医微生物中,古细菌不占重要地位 2、细菌还包括 衣原体、立克次氏体、霉形体、螺旋体、放线菌等→对动物和人具有致病作用 蓝细菌、紫色光合细菌等

3、细菌的分类单元 细菌的分类单元与动植物一样,依次为 ⏹界Kingdom (拉:Regnum) ⏹门Phylum (拉:Phylum)) ⏹纲Class (拉:Classis) ⏹目Order (拉:Ordo) ⏹科Family (拉:Familia) ⏹属Genus(拉:Genus) ⏹种Species(拉:Species) 科及科以上的划分在细菌不太完善,且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属的划分会发生变动 1)属(genus)性状相近、关系密切的若干菌种组成一个菌属,与其他属有明显差异。 2)种(species)是细菌学分类的最基本单元,生物学性状基本相同的细菌群体归成一个菌种。 3)菌株(strain)是不同来源的某一种细菌的纯培养物。 三、细菌的命名 1、细菌的命名依据―国际细菌命名法规‖(The 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 of Bacteria)

(完整版)常见细菌分类

肠杆菌 1.肠杆菌属 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聚团肠杆菌、阿斯布肠杆菌、河生肠杆菌生物1群、河生肠杆菌生物2群、中间肠杆菌、格高非肠杆菌、阪崎肠杆菌、泰洛肠杆菌 2.埃希菌属 大肠埃希菌、福格森氏埃希菌、不活跃大肠埃希菌、伤口大肠埃希菌、赫尔曼氏埃希菌 3.沙雷菌属 粘质沙雷菌、深红沙雷菌、无花果沙雷菌、泉居沙雷菌、芳香沙雷菌1群、芳香沙雷菌2群、晋城沙雷菌、液化沙雷菌 4.克雷伯菌属 肺炎克雷伯菌、臭鼻克雷伯菌、鼻硬节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解鸟氨酸克雷伯菌 5.变形杆菌属 奇异变形杆菌属、普通变形杆菌、潘尼变形杆菌 6.普罗威登斯菌属 产碱普罗威登菌、斯图普罗威登菌、雷极普罗威登菌、拉氏普罗威登菌 7.沙门菌属 猪霍乱沙门菌、甲型副伤寒沙门菌、伤寒沙门菌、雏白利沙门菌 8.枸橼酸杆菌 弗旁地枸橼酸杆菌、异型枸橼酸杆菌、丙二酸盐阴性枸橼酸杆菌 9.爱文菌属 美洲爱文菌 10.布特维西菌属 水生布特维西菌 11.爱德华菌属 迟缓爱德华菌、保科爱德华菌 12.巴提奥杆菌属 乡间巴提奥杆菌 13.哈夫尼亚菌属 蜂房哈夫菌属 14.西地西菌属 戴氏西地西菌、拉氏西地西菌、奈氏西地西菌 15.摩根菌属 摩根摩根菌 16志贺菌属 志贺菌A,B,C 群、宋内志贺菌

17.克吕沃菌属 抗坏血酸克吕沃菌、栖冷克吕沃菌 18.莱克勒菌属 不脱羧莱克勒菌 19 .默勒菌属 威斯康星默勒菌 20 拉恩菌属 水生拉恩菌 21.塔特姆菌属、 痰塔特姆菌 22.耶尔森菌属 假结核耶尔森菌、小结肠炎耶尔森菌、中间耶尔森菌、克氏耶尔森菌、费氏耶尔森菌 23.不动杆菌属 洛菲不动杆菌、溶血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醋酸钙不动杆菌 24. 寡养单胞菌属 嗜麦芽窄单胞菌 非发酵菌 1.假单胞菌属 铜绿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恶臭假单胞菌、施氏假单胞菌、门多萨假单胞菌、产碱假单胞菌、假产碱假单胞菌 2.伯克霍尔德氏菌属 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假鼻疽伯克霍尔德氏菌、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唐菖蒲伯克霍尔德氏菌 3.丛毛单胞菌属 食酸丛毛单胞菌、睾丸酮丛毛单胞菌 4.短波单胞菌属 缺陷短波单胞菌、波囊短波单胞菌 5.窄食单胞菌属 嗜麦芽窄单胞菌 6.产碱杆菌属 木糖氧化产碱杆菌反硝化亚种、木糖氧化产碱杆菌木糖氧化亚种、粪产碱杆菌 7. 不动杆菌属 洛菲不动杆菌、醋酸钙不动杆菌、溶血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 8.黄杆菌属 脑膜败血性黄杆菌、芳香黄杆菌、Ⅱb群黄杆菌、产吲哆黄杆菌

细菌分类大全

革兰氏阳性菌 革兰氏阳性菌 革兰氏染色法的意义就在于鉴别细菌,把众多的细菌分为两大类,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大多数化脓性球菌都属于革兰氏氏阳性菌,它们能产生外毒素使人致病,而大多数肠道菌多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它们产生内毒素,靠内毒素使人致病。 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有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百日咳杆菌、霍乱弧菌及脑膜炎双球菌等。 在治疗上,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都对青霉素敏感(结核杆菌对青霉素不敏感);而革兰氏阴性菌则对青霉素不敏感(但奈瑟氏菌中的流行性脑膜炎双球菌和淋病双球菌对青霉素敏感),而对链霉素、氯霉素等敏感。所以首先区分病原菌是革兰氏阳性菌还是阴性菌,在选择抗生素方面意义重大。革兰氏阴性菌,大多数肠道菌多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它们产生内毒素,靠内毒素使人致病.常见的革兰氏阴性菌有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百日咳杆菌、霍乱弧菌及脑膜炎双球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则对青霉素不敏感,可以选择氟喹诺酮类药物如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也可以选择大环内酯类比如克拉霉素、罗红霉素等。 革兰氏阳性菌,大多数化脓性球菌都属于革兰氏阳性菌,它们能产生外毒素使人致病,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可以选择青霉素族,头孢曲松钠等。 革兰氏阴性菌,以[大肠杆菌]为代表。大肠杆菌为兼气性菌种,一般生存于肠道中及厌氧的还境中.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特征为有一层outer membrane 与阳性菌种不同。目前对大肠杆菌的研究很多,除了它是一般食物中是否有被污染的指标外,很多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皆需要使用到大肠杆菌当作实验宿主。 除了大肠杆菌外,变形杆菌、痢疾杆菌、肺炎杆菌、布氏杆菌、产气夹膜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卡他(摩拉)菌、不动杆菌属、耶尔森菌属、嗜肺军团菌、百日咳杆菌、副百日咳杆菌、志贺菌属、巴斯德菌属、霍乱弧菌、副溶血性杆菌、类志贺吡邻单胞菌等也是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阳性菌与阴性菌 常见的革兰氏阳性菌

细菌分类表完整版20180720

最全细菌分类表 目录 目录 (1) 1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 (3) 1.1酸杆菌纲(Acidobacteria) (3) 1.2全噬菌纲(Holophagae) (3) 2 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 (3) 2.1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 (3) 2.2酸微菌亚纲(Acidimicrobidae) (3) 2.3放线菌亚纲(Actinobacteridae) (3) 2.4红色杆菌亚纲(Rubrobacteridae) (6) 2.5球形杆菌亚纲(Sphaerobacteridae) (6) 3产水菌门(Aquificae) (6) 3.1产水菌纲(Aquificae) (6) 4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 (6) 4.1拟杆菌纲(Bacteroidetes) (6) 4.2黄杆菌纲(Flavobacteria) (7) 4.3鞘脂杆菌纲(Sphingobacteria) (7) 4.4纲未定 (8) 5衣原体门(Chlamydiae) (8) 5.1衣原体纲(Chlamydiae) (8) 6绿菌门(Chlorobi) (8) 6.1绿菌纲(Chlorobia) (8) 7绿弯菌门(Chloroflexi) (9) 7.1厌氧绳菌纲(Anaerolineae) (9) 7.2暖绳菌纲(Caldilineae) (9) 7.3绿弯菌纲(Chloroflexi) (9) 8产金菌门(Chrysiogenetes) (9) 8.1产金菌纲(Chrysiogenetes) (9) 9蓝藻门(Cyanobacteria) (9) 9.1蓝藻纲(Cyanobacteria) (9) 10脱铁杆菌门(Deferribacteres) (11) 10.1脱铁杆菌纲(Deferribacteres) (11) 11异常球菌-栖热菌门(Deinococcus-Thermus) (11) 11.1异常球菌纲(Deinococci) (11) 12网团菌门(Dictyoglomi) (11) 12.1网团菌纲(Dictyoglomi) (11) 13纤维杆菌门(Fibrobacteres) (11) 13.1纤维杆菌纲(Fibrobacteres) (11) 14厚壁菌门(Firmicutes)(低G+C革兰氏阳性菌) (12) 14.1芽孢杆菌纲(Bacilli) (12) 14.2梭菌纲(Clostridia) (13) 14.3热石杆菌纲(Thermolithobacteria) (15) 15梭杆菌门(Fusobacteria) (15) 15.1梭杆菌纲(Fusobacteria) (15)

细菌分类表按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

细菌分类表(按“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 生物分类总表 生物病毒分类表 古菌分类表 细菌分类表 原生生物分类表 藻类分类表 (NCBI) 真菌分类表 植物分类表 植物分类表 (NCBI) APG I、II、III 克朗奎斯特分类 动物分类表 软体动物分类表 环节动物分类表 昆虫分类表 鱼类分类表 两栖动物分类表 爬行动物分类表 鸟类传统分类系统 鸟类DNA分类系统 鹦形目分类表 哺乳动物分类表 翼手目分类表 • 1 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 o 1.1 酸杆菌纲(Acidobacteria) o 1.2 全噬菌纲(Holophagae) • 2 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高G+C革兰氏阳性菌) o 2.1 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 • 3 产水菌门(Aquificae) o 3.1 产水菌纲(Aquificae) • 4 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 o 4.1 拟杆菌纲(Bacteroidetes) o 4.2 黄杆菌纲(Flavobacteria) o 4.3 鞘脂杆菌纲(Sphingobacteria) o 4.4 纲未定 • 5 衣原体门(Chlamydiae)

o 5.1 衣原体纲(Chlamydiae) • 6 绿菌门(Chlorobi) o 6.1 绿菌纲(Chlorobia) •7 绿弯菌门(Chloroflexi) o7.1 厌氧绳菌纲(Anaerolineae) o7.2 暖绳菌纲(Caldilineae) o7.3 绿弯菌纲(Chloroflexi) •8 产金菌门(Chrysiogenetes) o8.1 产金菌纲(Chrysiogenetes) •9 蓝藻门(Cyanobacteria) o9.1 蓝藻纲(Cyanobacteria) •10 脱铁杆菌门(Deferribacteres) o10.1 脱铁杆菌纲(Deferribacteres) •11 异常球菌-栖热菌门(Deinococcus-Thermus) o11.1 异常球菌纲(Deinococci) •12 网团菌门(Dictyoglomi) o12.1 网团菌纲(Dictyoglomi) •13 纤维杆菌门(Fibrobacteres) o13.1 纤维杆菌纲(Fibrobacteres) •14 厚壁菌门(Firmicutes)(低G+C革兰氏阳性菌)o14.1 芽孢杆菌纲(Bacilli) o14.2 梭菌纲(Clostridia) o14.3 热石杆菌纲(Thermolithobacteria)•15 梭杆菌门(Fusobacteria) o15.1 梭杆菌纲(Fusobacteria) •16 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 o16.1 芽单胞菌纲(Gemmatimonadetes) •17 黏胶球形菌门(Lentisphaerae) o17.1 黏胶球形菌纲(Lentisphaerae) •18 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 o18.1 硝化螺旋菌纲(Nitrospira) •19 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 o19.1 浮霉菌纲(Planctomycetacia) •20 海绵杆菌门(Poribacteria)* •21 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 o21.1 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 o21.2 β-变形菌纲(Betaproteobacteria) o21.3 δ-变形菌纲(Deltaproteobacteria) o21.4 ε-变形菌纲(Epsilonproteobacteria) o21.5 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22 螺旋体门(Spirochaetes) o22.1 螺旋体纲(Spirochaetes) •23 柔膜菌门(Tenericutes) o23.1 柔膜菌纲(Mollicutes)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