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_汤雪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或社会等宏观范畴的文化而言,组织中文是一种微观文化。Terrace和Alan认为组织文化是“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仪式、文化网络、企业环境”[4],Schein认为则是“组织在寻求生存的竞争原则,是新员工被组织所录用必须掌握的内在规则”[3]。总体而言,组织文化被认为是组织成员共同具有的某种观点、意识等。
组织文化和企业绩效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组织文化影响了员工的决定以及行动,把员工聚合为一个团体,使其彼此合作,创造企业绩效[5]。中小企业要建立鲜明的组织文化,营造理性和团结协作的文化氛围,建立被员工和社会所接受的价值观的企业形象。
在组织变革中,尤其要注意的是如何保持变革的成功,这样就不得不提到KurtLewin的三步模型。他认为,成功的组织变革应该遵循以下三个步骤:解冻(unfreezing),执行(implement),重新冻结(refreezing)[6]。解冻意味着打破现有的平衡状态,即改变现有的局面。执行意为变化的过程。重新冻结,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意为让变革形成的新的局面重新冻结,使其保持下去,缺少了这个步骤,变革很有可能就是短命的。
4、变革的阻力及其克服
4.1变革的阻力
Schermerhorn,Hunt&Osborn认为变革的阻力是一种态度或行为表明不愿意或不支持变革。“Resistancetochangeisanattitudeorbehaviorthatshowsunwillingnesstomakeorsupportachange.”[7]Robbins认为变革的阻力来自于两个方面:个体阻力和组织阻力。个体阻力包括习惯、安全感、经济因素、对未知的恐惧、选择性信息加工5个方面,组织阻力则来自于结构惰性、有限的变革关注、群体惰性、对专业知识的威胁、对已有权力的威胁及对已有资源分配的威胁6个方面。[8]
变革阻力会通过很多种方式表现出来,阻力可以是公开的、潜在的、直接的或者延后的。中小企业在变革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1)人才流失。公司变革过程中,一些员工会因为工作压力增大,缺乏安全感,担心收入降低,而选择离开企业。(2)由于员工习惯而造成公司的损失。与国际化接轨后,企业会引入先进的机器设备和技术,走国际贸易的道路。公司员工若对新设备、新技术和新标准缺乏有效的认识,用惯性思维解决问题,很有可能造成企业直接的经济损失,有时候甚至是毁灭性的。(3)群体惰性。如个别员工想积极配合组织在某些方面的变革,但由于公司大多数员工都对此不赞同,他也就有可能会放弃。(4)任何权力的再分配,都会威胁到
原来的权力关系掌握者,会引起他们的抵制。
4.2克服变革阻力
在克服组织变革阻力方面,Bateman和Snell[9]提出了六种不同的策略:教育和沟通;参与;促进与支持;谈判;操纵和收买;强制。
中小企业管理者可通过与员工的沟通,让他们了解变革的逻辑缘由,从而降低变革的阻力。对于原则性的问题,可以订立公司规章,组织员工学习;公开变革目的、实施过程及具体的考核制度,与员工进行充分的沟通,消除顾虑,让其心中有数;也可以让具备一定专业素质的员工参与到组织的变革中,提高变革决策的质量;面对全球化发展战略的需要,可组织员工的培训,提高专业技能,找到差距,迎头赶上。
5、结论
面对国际国内经济增长幅度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资本的全球流动化、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多媒体的广泛应用、竞争的日趋白热化,要求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必须适应在变化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不变革则灭亡”是今天全球管理者们的共同呼声。然而,变革什么?什么时候变革?如何推行符合中国国情的组织变革?这些都是值得组织管理者们深思的问题。不过可以明确的事,变革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在全球经济化的环境中,组织变革是永远不停歇的。
参考文献:
[1]Hede,A,`MGT701:ManagingOrganisationalBehaviour'[M],MGT701LectureNotes2004,UniversityoftheSunshineCoast,2004,p.3.
[2]孙优萍&谢军波,组织行为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3]苏勇&何智美,现代组织行为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刘光明,企业文化[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5]史蒂文L.麦克沙恩(StevenL.McShane)&玛丽・安・冯・格里诺(MaryAnnVonGlinow),组织行为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6]Gordon,JR,OrganizationalBehavior:ADiagnosticApproach,SixthEdition,PrenticeHall,NewJersey,1999.
[7]Schermerhorn,JR,Hunt,JG&Osborn,RN2000,Organiza-tionalBehavior[M],SeventhEdition,JohnWiley&Sons,USA.[8]Robbins,SP,OrganizationalBehavior[M],TenthEdition,Pren-ticeHall,NewJersey,2003.
[9]Bateman,TS&Snell,SA,Management:CompetingintheNewEra[M],FifthEdition,McGraw-Hill,NewYork,2002.
摘要:存货管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是企业实现经营目标,贯彻经营方针和决策,维护流动资产安全与完整,保证财务收支合法、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一种内部自我协调、制约和监督的控制系统。存货的管理不仅有助于防止存货业务的错误记录和舞弊行为的发生,还能使企业加强成本控制,实施低成本战略,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中小企业在存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从整体上提出改善该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存货存货管理存在问题存货管理目标
存货是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的、以销售的产成品或商品,或为了出售仍然处于生产过程中的产品,或在生产过程、劳务过程中消耗的材料、物料等。它是反映企业流动资金运作情况的晴雨表,往往成为少数人用来调节利润、偷逃国家税费基金的调节器。存货是企业流动资产中的一个重要项目,一般占流动资产总额的40%—60%。当前有许多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对存货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管理粗放,仅限于日常管理,忽视存货的限额管理和数量管理。中小企业一方面为了保证生产或销售的经营需要,另一方面为了降低成本零购物资的价格往往较高,而整批购买在价格上有优惠,所以存货。但是,过多的存货要占用较多资金,并且会增加仓储费、保险费、维护费、管理人员工资等在内的各项开支,使企业付出较多的成本。因此,进行存货管理目标就是尽力在各种成本与存货效益之间做出权衡,达到两者的最佳结合,这就是存
中小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汤雪静(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工程系)
4